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


背景技术:



2.随着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每年会有大量铁路工程、公路工程以及房建工程进行施工,然而在工程建设的生产过程中,施工道路便成为了运输的枢纽关键。
3.公路、铁路工程以及施工工程中大型运输车来往频繁且载重量大,传统施工路面采用钢板、碎石以及混凝土等材料的铺筑路面。在雨季施工过程中,传统道路经反复碾压的便道两侧受雨水冲刷造成两侧路面、路基填料流失,极易发生局部塌陷或者隆起变形,导致行车路面宽度变窄、道路积水或向一侧倾斜等弊病。同时碎石、混凝土等铺筑路面使用量较大,铺设后不可回收性,故较适用于永久路面,可承载重型车辆运输。而且铺设钢板的临时道路虽然能够解决路面局部塌陷的缺陷,但钢板购买费用、租赁费用较高,且钢板容易受到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间接浪费了材料。
4.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建筑物因临近使用年限被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传统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废弃轮胎在生活中属于固体废弃物,难降解,其处理方法也同样是露天堆放或是填埋,占用大量土地。
5.因此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废弃建筑废弃物和轮胎参与制作临时便道以降低工程施工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所述临时便道采用废弃建筑废弃物、废弃土、碎石和废弃轮胎参与制作透水路面结构的临时便道,制备时根据施工现场路面的强度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颗粒级配试验确定路基层、填充层和路面层的级配,增加结构稳定性,所述临时便道减少路基施工成本,且施工简单,满足绿施工要求,降低对现有环境的影响。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从下至上依次为路基层、填料层和路面层;所述路基层由废弃土、建筑废弃物、碎石、水泥混合固结后组成;所述填料层包含护坡骨架和路面骨架,且路面骨架和护坡骨架内采用颗粒物填充;所述路基层的上表面设置路面骨架,所述路基层的侧面设置护坡骨架,且所述路面骨架沿所述护坡骨架的顶部横向延伸;且所述护坡骨架和路面骨架由废弃小型汽车轮胎固定连接搭建而成;所述路面层采用颗粒物铺设;
9.其中,所述填料层内的颗粒物和所述路面层的颗粒物包括废弃土和以下至少一种:碎石和建筑废弃物,所述建筑废弃物的粒径不大于500mm,碎石粒径不大于400mm。
10.进一步的,所述临时便道在施工现场搭建。
11.进一步的,所述路基层的截面为梯形,且其侧面的截面为阶梯状,便于后期铺设护
坡骨架。
12.进一步的,所述路面骨架的铺设方式为:将所述轮胎平铺在所述路基层顶部,相邻的所述轮胎的接触面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护坡骨架的铺设方式为:将所述轮胎阶梯状叠搭铺设在所述路基层的侧面,相邻的所述轮胎的接触面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护坡骨架中,相邻上下层轮胎搭接面积约为轮胎面积的1/2。
14.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的护坡坡度为45
°

15.进一步的,所述路面层层高100mm。
16.进一步的,所述颗粒物中废弃土、碎石和建筑废弃物的质量百分比根据施工现场路面的强度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颗粒级配试验确定。
17.可选的,所述路基层底部铺设有无纺土工布。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所述临时便道的填料层内埋设废旧轮胎,充分利用轮胎的柔性特点,增加路面层的变形稳定性以及加强了护坡的坚固性,使得所述便道整体刚性和柔性并济,解决了便道路面坑洼、隆起等而影响通行的质量弊病;
20.所述临时便道采用颗粒状废弃建筑废弃物、废弃土和废弃轮胎制作,既实现绿施工要求,又形成透水结构,满足雨季施工道路使用要求,同时减少砂石用量,节省了施工材料,降低施工造价,且大大延长了临时便道使用寿命。
21.同时所述临时便道的结构可实现多次数周转使用,降低施工成本,节约临时便道后期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的透视图;
23.图2是图1的主视图。
24.图中:
25.1:路面层2:路基层3:路面骨架
26.4:护坡骨架5: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下面结合附图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2所示,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所述临时便道在施工现场搭建,从下至上结构依次为路基层2、填料层5和路面层1。其中,所述路基层2采用废弃土、碎石、建筑废弃物、和少量水泥混合固结后组成,所述水泥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4%。根据试验,施工现场的天然地面承载力约140kpa,相应的,所述路基层2的厚度为40cm。所述路基层的截面为梯形,且其侧面的截面为阶梯状,便于后期铺设护坡骨架4。
30.所述填料层5位于所述路基层上部,包含2个护坡骨架4和路面骨架3,所述路面骨架3沿所述护坡骨架4的顶部横向延伸。所述路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路面骨架3,所述路基层2的侧面设置护坡骨架4。路面骨架3和护坡骨架4均利用废旧轮胎制作,形成整体的基础骨架,采用的主要材料是废弃小型汽车轮胎,尺寸为185/65r16,轮胎宽度为200mm,直径800mm。相邻的所述轮胎的接触面采用手持热熔机将其焊接牢固。
31.如图2所示,路面骨架3的铺设方式为:将废旧轮胎平铺在所述路基层顶部,所述护坡骨架4的铺设方式为:按照所述路基层侧面的形状,将废旧轮胎阶梯状叠搭铺设在所述路基层的侧面,形成加固型护坡。其中,所述护坡骨架4中,相邻上下层轮胎搭接面积约为轮胎面积的1/2,且相邻轮胎的接触面采用手持热熔机将其焊接牢固。本实用新型在填料层内埋设废旧轮胎,充分利用轮胎的柔性特点,增加路面层的变形稳定性以及加强了护坡的坚固性,使得所述便道整体刚性和柔性并济。同时,使用废旧轮胎作为骨架,既满足雨季施工道路使用要求,又加大两侧护坡的倾斜角度,同时减少砂石用量,节省了施工材料,降低施工造价,且大大延长了临时便道使用寿命。
32.所述填料层在路面骨架3和护坡骨架4内采用颗粒物填充,所述填充层顶高即为路面骨架3的轮胎顶面,其护坡坡度为45
°
。所述路面层也采用颗粒物铺设,层高100mm左右,即路面骨架3的轮胎顶面距路面层1的上表面高度在100mm左右。
33.考虑颗粒物的级配,所述填料层内的颗粒物和所述路面层1的颗粒物包括废弃土和以下至少一种:碎石和建筑废弃物,所述建筑废弃物的粒径不大于500mm,碎石粒径不大于400mm,所述废弃土是指不具备原来使用价值而废弃的土,如石子或粗砂。本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层和路面层铺设的所述颗粒物为拌和均匀的废弃土、碎石和建筑废弃物;其中,废弃土、碎石和建筑废弃物的质量百分比根据施工现场路面的强度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颗粒级配试验确定。
34.可选的,所述路基底部铺设有无纺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具有防渗、排水、隔离、加固的作用,防渗效果好。
35.上述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具体施工方法详述如下:
36.(1)为满足临时便道的强度要求和使用要求,分别将废弃土、建筑废弃物、碎石以及水泥材料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形成路基混合物,以及将废弃土、建筑废弃物、碎石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形成填充-路面层混合物;
37.(2)通过测量放线确定出两侧护坡底部轮胎位置的中心线,然后布置轮胎形成路面骨架,轮胎之间的连接采用手持热熔机将其焊接牢固;
38.(3)将步骤(1)中拌和均匀的路基混合物进行分层摊铺碾压形成路基层1;
39.(4)交错布置护坡骨架,相邻上下层轮胎搭接面积不少于轮胎面积的1/2,热熔焊接牢固,并重复步骤(3)直至施工至路基顶面标高;
40.(5)将废弃轮胎梅花形紧密铺设在所述步骤(4)形成的路基上,热熔机焊接牢固形成路面骨架3;
41.(6)将步骤(1)拌和均匀的填充-路面层混合物采用散铺方式填充路面骨架3,并进行反复碾压密实;
42.(7)将步骤(1)中拌合均匀的填充-路面层混合物摊铺在路面骨架3上层,铺设厚度约100mm,并进行反复碾压形成路面层1。
43.所述临时便道可分段施工完成,可以在当前路段施工完成后,将铺设路面和护坡结构的废弃轮胎、废弃土、碎石、建筑垃圾等材料周转至下一路段的路面和护坡循环使用。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便道从下至上依次为路基层(2)、填料层(5)和路面层(1);所述路基层(2)由废弃土、建筑废弃物、碎石、水泥混合固结后组成;所述填料层(5)包含护坡骨架(4)和路面骨架(3),且路面骨架(3)和护坡骨架(4)内采用颗粒物填充;所述路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路面骨架(3),所述路基层(2)的侧面设置护坡骨架(4),且所述路面骨架(3)沿所述护坡骨架(4)的顶部横向延伸;且所述护坡骨架(4)和路面骨架(3)由废弃小型汽车轮胎固定连接搭建而成;所述路面层采用颗粒物铺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便道在施工现场搭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2)的截面为梯形,且其侧面的截面为阶梯状,便于后期铺设护坡骨架(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骨架(3)的铺设方式为:将所述轮胎平铺在所述路基层顶部,相邻的所述轮胎的接触面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护坡骨架(4)的铺设方式为:将所述轮胎阶梯状叠搭铺设在所述路基层的侧面,相邻的所述轮胎的接触面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骨架(4)中,相邻上下层轮胎搭接面积约为轮胎面积的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5)的护坡坡度为4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层高10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2)底部铺设有无纺土工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堤结构形式的临时便道,从下至上依次为路基层、填料层和路面层;所述路基层由废弃土、建筑废弃物、碎石、水泥混合固结后组成;所述填料层包含护坡骨架和路面骨架,且路面骨架和护坡骨架内采用颗粒物填充;所述护坡骨架和路面骨架由废弃小型汽车轮胎固定连接搭建而成;所述路面层采用颗粒物铺设;所述填料层内的颗粒物和所述路面层的颗粒物包括废弃土和以下至少一种:碎石和建筑废弃物,所述建筑废弃物的粒径不大于500mm,碎石粒径不大于400mm。所述临时便道采用废弃建筑废弃物、废弃土和废弃轮胎参与制作,适用于在施工现场搭建,减少施工成本,满足绿施工要求。求。求。


技术研发人员:

汪铁强 隗合新 王天亮 张星敞 胡学超 任桂红 邢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3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1:0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8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骨架   路面   护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