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
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行业,建筑外立面的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玻璃围护或玻璃装饰结构,玻璃墙体又根据需要可采用单层玻璃和双层。目前玻璃幕墙已大量使用在建筑外墙装饰行业里,为新型的现代建筑提供了一种美观且经久耐用的装饰形式。随着建筑造型的越来越丰富多彩,玻璃幕墙的构造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弧形的或多边形的建筑不断涌现,玻璃幕墙板块的转角位置的设计成为此类幕墙设计的难点。
3.现有玻璃幕墙转角在安装设计时,由于是转角位置,此处的竖向龙骨可能会比较大,视野受到阻挡,人站在室内往外看的感觉会比较差。因此,若能取消此处的竖向龙骨,只留横向龙骨,会让整体视野更加开阔。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用于玻璃幕墙转角位置,实现室内室外效果更佳。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包括设置于建筑外墙转角处左右两侧的玻璃单元,左右两
所述玻璃单元之间通过上下间隔的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横向龙骨
支撑架连接;其中,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
铝合金龙骨和第二铝合金龙骨,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内嵌设有第一槽钢龙骨,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内嵌设有第二槽钢龙骨,且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的外侧设置有与玻璃单元内侧壁相抵接的挡片,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的外侧端设置有嵌设于上下两所述玻璃单元之间的支撑夹板。
7.优选地,转角处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及两所述玻璃单元之间的夹角均为60至150
°
,两所述玻璃单元之间通过结构胶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的内外两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槽钢龙骨,且其两端通过自攻螺钉固定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
9.优选地,所述第一槽钢龙骨和第二槽钢龙骨的两端焊接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槽钢龙骨的第一容置腔,且所述第一容置腔端部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自攻螺钉的耳板。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的外侧端设置有挡板;
12.其中,所述挡板的外侧壁嵌设有w型缓冲垫,所述w型缓冲垫的外端嵌设有挡片。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的下端活动嵌设于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顶部的第二
容置腔内。
14.较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置腔两侧壁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设有缓冲垫。
15.优选地,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槽钢龙骨的第三容置腔,且其底部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钢龙骨。
16.优选地,所述建筑外墙通过化学螺栓连接外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所述竖向龙骨支撑架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玻璃单元。
17.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通过采用由第一铝合金龙骨和第二铝合金龙骨组合而成的横向龙骨支撑架,能够有效对外侧的玻璃单元起到良好的限位和支撑作用,实现转角玻璃幕墙处相邻两个玻璃板片之间没有竖向龙骨而仅有横向龙骨相连的效果;并在铝合金龙骨的内部内衬一定厚度及长度的槽钢龙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且施工也便捷;采用该无竖向龙骨结构可使得整个转角效果更好,人站在室内视野更开阔且无遮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横向龙骨支撑架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横向龙骨支撑架上第一铝合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横向龙骨支撑架上第二铝合金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横向龙骨支撑架上第一槽钢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中横向龙骨支撑架上第二槽钢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玻璃幕墙转角位置因的竖向龙骨较大,造成整体幕墙效果差以及室内视野狭窄的缺陷,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该无竖向龙骨结构主要包括玻璃单元20和横向龙骨支撑架40,玻璃单元20设置在建筑外墙10转角处的左右两侧位置,该转角处的左右两玻璃单元20呈一定夹角设置,并通过竖向龙骨支撑架30进行固定,保证整体玻璃幕墙结构的稳定性。
31.所述玻璃单元20采用常规的中空low-e钢化玻璃,多个玻璃单元20构成建筑外立面的玻璃幕墙。且左右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通过上下间隔的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横向龙骨支撑架40连接,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对外侧的玻璃单元20起到一定的限位和支撑作用。
32.具体地,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主要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铝合金龙骨41、第二铝合金龙骨46、第一槽钢龙骨42和第二槽钢龙骨47。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内嵌设有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内嵌设有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和第二铝合金龙骨46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和第二槽钢龙骨47采用镀锌钢槽。
33.为实现对外侧玻璃单元20的限位,在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外侧设置有与玻璃单元20内侧壁向抵接的挡片415。所述挡片415的内侧连接在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外侧壁上,且外侧壁为平面状结构,可贴合在上方玻璃单元20下端的内侧壁上,从而对上方的玻璃单元20的底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样地,第二铝合金龙骨46底部的外侧端也设置为平面状,可贴合在下方玻璃单元20上端的内侧壁上,从而对下方的玻璃单元20的顶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34.综上,通过采用由第一铝合金龙骨41和第二铝合金龙骨46组合而成的横向龙骨支撑架,能够有效对外侧的玻璃单元20起到良好的限位和支撑作用,实现转角玻璃幕墙处相邻两个玻璃板片之间没有竖向龙骨而仅有横向龙骨相连的效果。
35.此外,为实现对上方玻璃单元20的支撑,在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外侧端设置有嵌设于上下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支撑夹板464。支撑夹板464一体成型在第二铝合金龙骨46上,支撑夹板464呈水平设置沿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长度方向布置,用于上方玻璃单元20的安装置放,支撑夹板464设置在上方玻璃单元20的底部,从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3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转角处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及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夹角均为60至150
°
;优选地,转角处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及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夹角均为90至150
°
;更为优选地,转角处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及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夹角均为110至135
°
。
37.为实现转角处两玻璃单元20之间的密封性,在左右两呈夹角布置的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填充结构胶21,通过结构胶21黏连密封玻璃单元20。
3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为提高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承载能力,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内外两侧通过第一螺丝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通过在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内部内衬有一定厚度及长度的第一槽钢龙骨42,可以满足受力要求,且施工也便捷。
39.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为实现横向龙骨支撑架40与两侧竖向龙骨支撑架30的固
定连接,在第一槽钢龙骨42的两端分别采用自攻螺钉33固定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上,以将横向龙骨支撑架40的承载力传递至竖向龙骨支撑架30。且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和第二槽钢龙骨47的两端分别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上,以将槽钢龙骨和竖向龙骨支撑架30连接为一体。
4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为便于第一槽钢龙骨42的安装,在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容置腔411,用于内衬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
41.优选地,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的横截面呈6字型结构,其带钩的一端卡嵌在第一铝合金龙骨41上,且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螺丝44固定连接在第一铝合金龙骨41上。
42.在所述第一容置腔411端部的内侧壁间隔焊接有耳板412,耳板412与端部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之间采用自攻螺钉33连接,自攻螺钉33采用不锈钢盘头自攻钉,并在竖向龙骨支撑架30内侧设置有加强铝巴32。
43.此外,为实现对上方玻璃单元20的限位如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外侧端设置有挡板413,所述挡板413的外侧壁嵌设有w型缓冲垫414,保证玻璃单元20与内侧横向龙骨支撑架40之间呈缓冲,从而很好的对横向龙骨支撑架40起到一定的限位和防护作用。
44.其中,w型缓冲垫414的横截面呈w型结构,w型缓冲垫414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两端分别嵌设在内侧的挡板413外侧壁的卡槽内和挡片415内侧壁的卡槽内。
4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为实现上下两铝合金龙骨之间的活动连接,将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下端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嵌设在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顶部的第二容置腔462内,使得第一铝合金龙骨41与第二铝合金龙骨46之间具有移一定的冗余空间,便于配合上下玻璃单元20进行组装。
46.优选地,为保证第一铝合金龙骨41与第二铝合金龙骨46之间装配的稳定性,避免左右晃动,在所述第二容置腔462两侧壁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卡槽463,并所述卡槽463内嵌设有缓冲垫45,缓冲垫45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过盈安装在第一铝合金龙骨41与第二铝合金龙骨46之间。
4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为便于第二槽钢龙骨47的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容置腔461,在第三容置腔461的内部内衬有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且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采用第二螺丝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容置腔461顶部的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结构体上。
48.优选地,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的横截面呈6字型结构,其带钩的一端卡嵌在第二铝合金龙骨46上,另一端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螺丝48固定连接在第二铝合金龙骨46上。
4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建筑外墙10通过化学螺栓11连接外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所述竖向龙骨支撑架30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玻璃单元20。
50.所述竖向龙骨支撑架30主要包括内侧的竖向铝合金立柱31和外侧的铝合金盖板39,通过竖向铝合金立柱31和铝合金盖板39将左右两相邻的玻璃单元20固定安装在竖向龙骨支撑架30上。
51.具体地,如上文所述,竖向铝合金立柱31的一侧通过加强铝巴32和自攻螺钉33连接转角位置的第一铝合金龙骨41,实现对横向龙骨支撑架40的连接固定。
52.所述竖向铝合金立柱31与铝合金盖板39之间通过中部的第一连接件35、连接杆36、第二连接件37和连接角板38连接,第一型连接件35呈l型,其一端通过螺栓34固定安装在竖向铝合金立柱31上,另一端卡扣连接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的另一端卡扣连接第二连接件37,所述第二连接件37的外侧壁安装有连接角板38,并采用长螺钉依次穿过连接角板38、第二连接件37连接内侧的第一型连接件35。
53.此外,为提高左右两玻璃幕墙外侧竖向拼接处的美观性,在左右相邻两玻璃单元20之间设置有竖向铝合金盖板39,所述竖向铝合金盖板39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连接角板38上。
54.同理,为提高上下两玻璃幕墙外侧横向拼接处的美观性,在上下相邻两玻璃单元20之间设置有横向铝合金盖板50,所述横向铝合金盖板50的两端采用螺丝连接端部的竖向铝合金盖板39。
55.本实用新型的无竖向龙骨结构,采用由第一铝合金龙骨和第二铝合金龙骨组合而成的横向龙骨支撑架,能够有效对外侧的玻璃单元起到良好的限位和支撑作用,实现转角玻璃幕墙处相邻两个玻璃板片之间没有竖向龙骨而仅有横向龙骨相连的效果,可使得整个转角效果更好,人站在室内视野更开阔且无遮挡。
5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57.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58.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包括设置于建筑外墙(10)转角处左右两侧的玻璃单元(20),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通过上下间隔的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横向龙骨支撑架(40)连接;其中,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铝合金龙骨(41)和第二铝合金龙骨(46),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内嵌设有第一槽钢龙骨(42),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内嵌设有第二槽钢龙骨(47),且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外侧设置有与玻璃单元(20)内侧壁向抵接的挡片(415),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外侧端设置有嵌设于上下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支撑夹板(4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10)通过若干化学螺栓(11)连接外侧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角处的所述横向龙骨支撑架(40)及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的夹角均为60至150
°
,两所述玻璃单元(20)之间通过结构胶(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内外两侧通过第一螺丝(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且其两端通过自攻螺钉(33)固定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和第二槽钢龙骨(47)的两端焊接于两侧的竖向龙骨支撑架(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槽钢龙骨(42)的第一容置腔(411),且所述第一容置腔(411)端部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自攻螺钉(33)的耳板(4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外侧端设置有挡板(413);其中,所述挡板(413)的外侧壁嵌设有w型缓冲垫(414),所述w型缓冲垫(414)的外端嵌设有挡片(4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龙骨(41)的下端活动嵌设于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顶部的第二容置腔(462)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462)两侧壁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卡槽(463),所述卡槽(463)内嵌设有缓冲垫(4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合金龙骨(4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的第三容置腔(461),且其底部通过第二螺丝(4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钢龙骨(4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玻璃幕墙板片无竖向龙骨结构,包括设置于建筑外墙转角处左右两侧的玻璃单元,左右两玻璃单元之间通过上下间隔的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横向龙骨支撑架连接。横向龙骨支撑架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铝合金龙骨和第二铝合金龙骨,第一铝合金龙骨内嵌设有第一槽钢龙骨,第二铝合金龙骨内嵌设有第二槽钢龙骨,且第一铝合金龙骨的外侧设置有与玻璃单元内侧壁相抵接的挡片,第二铝合金龙骨的外侧端设置有嵌设于上下两玻璃单元之间的支撑夹板。采用该无竖向龙骨结构可使得整个转角效果更好,人站在室内视野更开阔且无遮挡;同时也可以减少新开模具的数量,特别是在不规则形状的建筑外形,转角角度多的情况下,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大降低生产成本。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邱继文 徐明山 余振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金冠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4
技术公布日: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