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


背景技术:



2.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保障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而想要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根本就是利用现代化科技强化军事训练,模拟真实战斗场景。在刺杀训练环节,目前仍然采用的是手持式的靶环。
3.在申请号为202122213547.8的中国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靶环,通过设置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靶环的小环和大环配合组成“8”字形结构,利用在环体上设置的凹槽进行握持。在申请号为202123158148.2的中国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靶环,该靶环仍然由大小不同的两个环体构成,但是握持部分设置为通过环体前后两端贯穿开设的螺槽连接螺纹柱,以此螺纹柱作为握持部。但是无论将握持部直接设置在环体上或者连接在环体上,仍然需要教练近距离握持,并且士兵进行刺杀训练时所刺杀的部分缺乏真实感,给教练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以及对于刺杀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4.即,现有技术中对于靶环的设计,目前仍是采用将握持部直接安装在环体上或者安装距离环体过近,且对于刺杀训练的真实性缺乏设计,现阶段的靶环存在安全系数低、刺杀训练模拟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通过在靶环的环体上连接靶杆以及在环体上固定靶板的方式,解决现阶段士兵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靶环安全系数低、刺杀训练模拟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靶板、靶杆和手柄;
8.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环体左侧与所述第二环体右侧开设有连接槽;
9.所述靶板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径相同,两个所述靶板通过所述固定槽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环体表面;
10.所述靶杆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套的连接口,所述靶杆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手柄。
11.进一步的,所述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所述固定槽中,其固定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固定、卡扣固定和魔术贴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靶板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强度柔性材料、泡沫材料和橡胶材料。
13.进一步的,所述靶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中,其连接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连接、卡扣连接和销衔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靶杆与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圆心共线。
15.进一步的,所述靶杆为固定长度的杆或者为可伸缩式的杆。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径。
17.有益效果:
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首先,通过在所述靶环的环体上连接所述靶杆,延长了突刺范围,并且能够利用所述靶杆实现所述靶环的360
°
范围移动,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增加了突刺训练的内容;其次,在环体上还固定有所述靶板,一方面所述靶板能够提供一层阻碍用于模拟突刺目标物,模拟一种真实的突刺感,另一方面通过统计突刺训练后在所述靶板留下的印记及其所在的环数,得出训练数据,反馈士兵训练的成绩。
19.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20.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21.附图不表示按照真实参照物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靶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靶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靶环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6.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2;靶板3;靶杆4;手柄5。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8.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
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9.现有技术中的靶环通常为“8”字型,握持部设计在靶环的环体或者距离环体很近的位置。于是,在这种握持部的设计下,所述靶环在实际训练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士兵误伤教练员的情况。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靶环环体镂空,也没有障碍物用于阻挡突刺和突刺棍,整个模拟训练过程缺乏真实性。最后,在训练结束之后,无法知晓士兵训练的成绩,缺乏训练反馈。鉴于此,发明人首先构思在所述靶环的环体上连接一连接杆,延长突刺范围,实现360
°
范围内的突刺训练,在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增加了突刺训练的内容;其次,在环体上固定靶子,用于模拟真实突刺情况,并且根据靶子上的印记得出训练数据,反馈士兵训练的成绩。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2、靶板3、靶杆4和手柄5。
31.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第二环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第二环体2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环体1左侧与所述第二环体2右侧开设有连接槽。
32.所述靶板3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径相同,两个所述靶板3通过所述固定槽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环体表面。
33.所述靶杆4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套的连接口,所述靶杆4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手柄5。
34.所述靶环具有多场景适用效果。
35.首先,所述靶环具有多场景适用效果是因为:所述靶板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所述固定槽中,其固定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固定、卡扣固定和魔术贴固定;所述靶杆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中,其连接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连接、卡扣连接和销衔接。所述靶板3与所述靶杆4均为可拆卸的组件,若要模拟更真实的突刺场景,所述靶板3可以选用质量更大的靶子;若要控制突刺训练的范围,由于所述靶杆4可以选用固定长度的杆或者为可伸缩的杆,所以可以通过选用训练适用长度的杆进行固定范围训练,或者选用伸缩杆在突刺训练中随机变化突刺范围进行训练。
36.其次,所述靶环具有多场景适用效果是因为:由于在训练过程中要考虑到教练握持所述靶环以及士兵进行突刺训练,对于所述靶环的材质要求需要视具体情况选择。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第二环体2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所述靶板3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强度柔性材料、泡沫材料和橡胶材料;所述靶杆4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所述手柄5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37.根据不同材质的组合,拓展训练内容。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需要训练士兵突刺的敏捷度,于是对于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所述靶板3、所述靶杆4和所述手柄5选择轻质材料。教练握持所述靶环,因为材质轻,可以快速移动,以此训练士兵的反应并提高士兵突刺的敏捷度。
38.此外,在突刺训练中,每一次突刺后需要所述靶板3回到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保证每次突刺训练效果相当,因此所述靶板3的材质也可选用质量大、回复性能高的材料用于
维持训练效果。
39.最后,所述靶环具有多场景适用效果是因为:所述靶环上具有多个所述固定槽与连接槽,在安装所述靶杆4时,只用保证所述靶杆4与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圆心共线,呈现出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其不容易发生环体从所述靶杆4的连接处脱落的情况。由于所述第一环体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靶杆4连接在所述第二环体2的所述连接槽处,所述第一环体1的突刺范围大于所述第二环体2的突刺范围,突刺范围大且环体外径小的所述第一环体1成为了突刺训练的最高难度。在还有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靶杆4连接在所述第一环体1的所述连接槽处,所述第二环体2的突刺范围大于所述第一环体1的突刺范围,但是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径大,中和了突刺训练的难度。
40.综上,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被设计出来并能应用于解决现阶段靶环存在安全系数低、刺杀训练模拟真实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在所述靶环的环体上连接所述靶杆4,延长突刺训练的范围,实现所述靶环在360
°
的范围内随机移动,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还增加了突刺训练的内容。其次,在环体上还固定有所述靶板3,一方面所述靶板3能够提供一层阻碍层,模拟出真实的突刺感,另一方面通过统计突刺训练后在所述靶板留下的印记及其所在的环数,得出训练数据,反馈士兵训练的成绩。
4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2)、靶板(3)、靶杆(4)和手柄(5);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第二环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第二环体(2)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环体(1)左侧与所述第二环体(2)右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靶板(3)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径相同,两个所述靶板(3)通过所述固定槽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环体表面;所述靶杆(4)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套的连接口,所述靶杆(4)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手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板(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所述固定槽中,其固定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固定、卡扣固定和魔术贴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板(3)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强度柔性材料、泡沫材料和橡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槽中,其连接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螺栓连接、卡扣连接和销衔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4)与所述第一环体(1)、所述第二环体(2)的圆心共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4)为固定长度的杆或者为可伸缩式的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刺杀训练靶环,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靶板、靶杆和手柄。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环体左侧与所述第二环体右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靶板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径相同,所述靶板通过所述固定槽固定在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环体表面;所述靶杆一端开设有连接口,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手柄。通过连接所述靶杆延长突刺范围,利用所述靶杆实现所述靶环的360


技术研发人员:

杜雨寒 詹成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9:2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二环   实用新型   可拆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