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
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如何保证其在较适宜的工况环境下使用是行业的难点。随着电池的使用,某个单体电池出现异常时,会使得电池组的压差变大,续航里程变短。为了延长整车的续航里程,整车电池管理系统(即bms)一般会在压差达到均衡开启压差的情况下开启均衡功能,缩小各单体电池间的
电压差。存在缺陷的异常单体电池大多会表现为自放电较快,但由于均衡功能的开启,存在缺陷的异常单体电池在异常初期的数据特征会被掩盖,异常单体电池无法及时得到处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热失控。
3.因此,如何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和装置,用以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
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
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
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提高模块,用于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
7.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
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在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时,延迟开启均衡功能,在保证车辆续航性能的同时使异常单体电池的数据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1.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s101,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
15.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在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时会产生充电电流,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在充电结束后,延时预设时长确定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并确定其中的最大电压差,具体的,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和最大电压差。
16.可选的,在所述电池组的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值达到预设soc值时,确定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所述预设soc值可以为100%。
17.可选的,预设时长可以为10min。
18.步骤s102,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
19.本实施例中,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后会确定相应的充电电流和最大电压差,本次充电电流是本次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本次最大电压差是在本次充电结束后延
时预设时长获取的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上次充电电流是上次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上次最大电压差是在上次充电结束后延时预设时长获取的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
20.步骤s103,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
21.本实施例中,若本次充电电流、本次最大电压差、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说明电池组中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为了避免均衡功能启动时掩盖异常单体电池的异常特征,将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以使电池组的均衡功能延后开启,进而可及时发现异常单体电池。其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达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
22.可选的,预设均衡功能可以是主动均衡,也可以是被动均衡。
23.可选的,第一压差阈值可以为30mv,第二压差阈值可以为60mv。
24.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将所述均衡开启压差保持为所述第一压差阈值。
25.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均衡控制,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本次充电电流减去所述上次充电电流的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差值,且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减去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的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且与所述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
26.本实施例中,将本次充电电流与上次充电电流进行比较,确定本次充电电流减去上次充电电流的第一差值,以及将本次最大电压差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进行比较,确定本次最大电压差减去上次最大电压差的第二差值。若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差值且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确定与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压差变化率,若第一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说明电池组的最大电压差在两次充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变化,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
27.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均衡控制,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8.存储所述充电电流、所述最大电压差、充电结束时刻和充电结束时的电池组温度;
29.其中,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由公式一确定,所述公式一具体为:
30.δ1=
△
vⅰ/(t2-t1);
31.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二确定,所述公式二具体为:
32.s1=(k
t1
+k
t2
)/2*(t2-t1),
33.其中,δ1为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
△
vⅰ为所述第二差值,t2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1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s1为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k
t1
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1下的第一自放电k值,k
t2
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2下的第二自放电k值。
34.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和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最大电压差之
后,存储充电电流、最大电压差、充电结束时刻和充电结束时的电池组温度,以便后续根据公式一确定第一压差变化率,根据公式二确定第一预设变化率。
35.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均衡控制,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放电k值是根据t1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第二自放电k值是根据t2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是预先根据所述电池组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不同自放电k值确定的。
36.本实施例中,自放电k值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电池的电压降。预先根据电池组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不同自放电k值建立预设对应关系表,根据t1和t2分别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表可确定第一自放电k值和第二自放电k值。
37.可选的,测试温度包括0℃、25℃和50℃。
38.设电池组温度为t,若0℃<t<25℃,则k
t
=k
0℃
+(k
25℃-k
0℃
)
×
t/25;若25℃<t<50℃,则k
t
=k
25℃
+(k
50℃-k
25℃
)
×
(t-25)/25。
39.其中,k
t
是电池组在温度t下的自放电k值,k
0℃
是电池组在0℃下的自放电k值,k
25℃
为电池组在25℃下的自放电k值,k
50℃
为电池组在50℃下的自放电k值。
40.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在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时,延迟开启均衡功能,从而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4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s201,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
43.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在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时会产生充电电流,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在充电结束后,延时预设时长确定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并确定其中的最大电压差,具体的,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和最大电压差。
44.步骤s202,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
45.本实施例中,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后会确定相应的充电电流和最大电压差,本次充电电流是本次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本次最大电压差是在本次充电结束后延时预设时长获取的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上次充电电流是上次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上次最大电压差是在上次充电结束后延时预设时长获取的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
46.步骤s203,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
压差阈值。
47.本实施例中,若本次充电电流、本次最大电压差、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说明电池组中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为了避免均衡功能启动时掩盖异常单体电池的异常特征,将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以使电池组的均衡功能延后开启,进而可及时发现异常单体电池。其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达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
48.步骤s204,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在所述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确定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
49.本实施例中,在将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后续的充电过程,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为在本次充电过程之后任意两次相邻的充电过程,确定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
50.步骤s205,若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确定与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
51.若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说明电池组中存在异常单体电池,确定与第二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该目标单体电池即存在缺陷的异常单体电池。其中,第二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三确定,公式三具体为:
52.s2=(k
t3
+k
t4
)/2*(t4-t3),
53.其中,s2为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k
t3
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3下的第三自放电k值,k
t4
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4下的第四自放电k值,t4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3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
5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压差变化率δ1=
△
vⅱ/(t4-t3),其中,
△
vⅱ为与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最大电压差减去与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最大电压差的差值。
55.步骤s206,基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与所述目标单体电池对应的预警信息。
56.本实施例中,预警信息可包括目标单体电池在电池组中的位置或编号,可将预警信息发送到车辆的人机交互界面,也可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可使用户及时对存在异常的目标单体电池进行处理。
57.可选的,也可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监控在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发出所述预警信息。
58.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在所述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确定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若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确定与所述第二压差变
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基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与所述目标单体电池对应的预警信息,在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时,延迟开启均衡功能,并基于云端服务器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从而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5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60.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
61.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
62.提高模块303,用于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
63.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
64.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本次充电电流减去所述上次充电电流的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差值,且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减去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的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且与所述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
65.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
66.存储所述充电电流、所述最大电压差、充电结束时刻和充电结束时的电池组温度;
67.其中,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由公式一确定,所述公式一具体为:
68.δ1=
△
vⅰ/(t2-t1);
69.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二确定,所述公式二具体为:
70.s1=(k
t1
+k
t2
)/2*(t2-t1),
71.其中,δ1为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
△
vⅰ为所述第二差值,t2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1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s1为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k
t1
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1下的第一自放电k值,k
t2
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2下的第二自放电k值。
72.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一自放电k值是根据t1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第二自放电k值是根据t2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是预先根据所述电池组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不同自放电k值确定的。
73.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预警模块,用于:
74.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在所述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确定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
75.若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确定与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
76.基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与所述目标单体电池对应的预警信息;
77.其中,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为两次相邻的充电过程,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三确定,所述公式三具体为:
78.s2=(k
t3
+k
t4
)/2*(t4-t3),
79.其中,s2为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k
t3
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3下的第三自放电k值,k
t4
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4下的第四自放电k值,t4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3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
8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本次充电电流减去所述上次充电电流的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差值,且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减去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的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且与所述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存储所述充电电流、所述最大电压差、充电结束时刻和充电结束时的电池组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由公式一确定,所述公式一具体为:δ1=
△
vⅰ/(t2-t1);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二确定,所述公式二具体为:s1=(k
t1
+k
t2
)/2*(t2-t1),其中,δ1为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
△
vⅰ为所述第二差值,t2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1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s1为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k
t1
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1下的第一自放电k值,k
t2
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2下的第二自放电k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放电k值是根据t1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第二自放电k值是根据t2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是预先根据所述电池组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不同自放电k值确定的。5.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在所述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确定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若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确定与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基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与所述目标单体电池对应的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为两次相邻的充电过程,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三确定,所述公式三具体为:s2=(k
t3
+k
t4
)/2*(t4-t3),其中,s2为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k
t3
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3下
的第三自放电k值,k
t4
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4下的第四自放电k值,t4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3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6.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所述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提高模块,用于若所述本次充电电流、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所述上次充电电流和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所述最大电压差达到所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本次充电电流减去所述上次充电电流的第一差值小于预设电流差值,且所述本次最大电压差减去所述上次最大电压差的第二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且与所述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一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充电电流、所述最大电压差、充电结束时刻和充电结束时的电池组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由公式一确定,所述公式一具体为:δ1=
△
vⅰ/(t2-t1);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二确定,所述公式二具体为:s1=(k
t1
+k
t2
)/2*(t2-t1),其中,δ1为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
△
vⅰ为所述第二差值,t2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1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s1为所述第一预设变化率,k
t1
为与所述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1下的第一自放电k值,k
t2
为与所述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2下的第二自放电k值。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放电k值是根据t1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第二自放电k值是根据t2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的,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是预先根据所述电池组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不同自放电k值确定的。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预警模块,用于:基于云端服务器监控在所述本次充电过程之后的第一次充电过程和第二次充电过程,并确定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之间与所述第一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第二压差变化率;若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确定与所述第二压差变化率对应的目标单体电池;基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与所述目标单体电池对应的预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和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为两次相邻的充电过程,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由公式三确定,所述公式三具体为:
s2=(k
t3
+k
t4
)/2*(t4-t3),其中,s2为所述第二预设变化率,k
t3
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3下的第三自放电k值,k
t4
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电池组温度t4下的第四自放电k值,t4为与所述第二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t3为与所述第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充电结束时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每次完成对电池组的充电时,确定充电结束时的充电电流,并延时预设时长获取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电压差;确定与本次充电过程对应的本次充电电流和本次最大电压差,以及与上一次充电过程对应的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若本次充电电流、本次最大电压差、上次充电电流和上次最大电压差满足预设条件,将电池组的均衡开启压差由第一压差阈值提高到第二压差阈值;其中,在最大电压差达到均衡开启压差时,启动预设均衡功能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操作,在可能存在异常单体电池时,延迟开启均衡功能,从而更加准确的对电池组进行均衡控制,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罗立卜 杨红新 张建彪 高攀龙 王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23
技术公布日: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