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漏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发电、冶金、石油、化工、天然气、城市水暖供应、建筑以及军事等领域大量使用各种的管道,其承担着人类生活、生产建设、工业发展等所需物料的输送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损伤、腐蚀、疲劳破坏及使用寿命等问题,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在役管道出现明显或潜在的腐蚀减薄、孔洞、裂纹等缺陷,如果这些缺陷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处理,则后期极易引发物料泄漏的事故,对财产及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3.目前管道的缺陷无损检测主要有漏磁法、超声法、涡流法、电磁超声法等,一般用的较多的是漏磁法,但现在的管道内漏磁检测装置都只能对一种直径的管道进行漏磁检测,要么是大直径的管道,要么是小直径的管道,这就使得检测的范围出现了局限,因此现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外圈上的永磁铁自适应结构;其中,所述永磁铁自适应结构中包括有一端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上的圆柱、自左向右分布设置在圆柱外圈上的副盘、活动盘和固定盘,其中,活动盘在圆柱的外圈上活动连接,副盘和活动盘相互之间设置有三组固定在副盘侧壁上的电控伸缩杆,电控伸缩杆的输出轴与活动盘靠近副盘的一侧连接,活动盘和固定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圈上均设置有多个铰链,铰链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且活动杆之间的铰接点外侧设置有检测器永磁铁。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控伸缩杆的电源输入端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均以圆柱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铰链和活动杆均以圆柱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盘的内部中开设有供圆柱贯穿的圆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圆柱远离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的一端设置有漏磁内检测器防撞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杆和铰链均以检测器永磁铁的中轴线
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副盘的内部中开设有一个供圆柱贯穿的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侧壁与圆柱的外圈固定连接。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用以检测管道内壁的检测器永磁铁与管道内壁之间间隙过大而导致检测出现失误,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开始检测之前,通过控制副盘侧壁上的三个电控伸缩杆运作,使得电控伸缩杆的输出轴将活动盘沿着圆柱的外壁向右侧推动,从而让活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距离渐渐变小,此时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受到活动盘移动的影响而慢慢靠近,从而让活动杆相互铰接的位置渐渐远离圆柱,并且将检测器永磁铁向外展开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合适的检测距离,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缩小检测的范围局限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中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中永磁铁自适应结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2、永磁铁自适应结构;21、圆柱;22、活动盘;23、检测器永磁铁;24、活动杆;25、铰链;26、固定盘;27、电控伸缩杆;28、副盘;29、漏磁内检测器防撞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21.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本文所引用的各种出版物、专利和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
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24.实施例一
25.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
26.包括有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外圈上的永磁铁自适应结构2;其中,永磁铁自适应结构2中包括有一端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上的圆柱21、自左向右分布设置在圆柱21外圈上的副盘28、活动盘22和固定盘26,其中,活动盘22在圆柱21的外圈上活动连接,副盘28和活动盘22相互之间设置有三组固定在副盘28侧壁上的电控伸缩杆27,电控伸缩杆27的输出轴与活动盘22靠近副盘28的一侧连接,活动盘22和固定盘26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圈上均设置有多个铰链25,铰链25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杆24,活动杆24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且活动杆24之间的铰接点外侧设置有检测器永磁铁23。
27.实施例二
28.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
29.电控伸缩杆27的电源输入端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27均以圆柱2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铰链25和活动杆24均以圆柱2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活动盘22的内部中开设有供圆柱21贯穿的圆孔,圆柱21远离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的一端设置有漏磁内检测器防撞头29,活动杆24和铰链25均以检测器永磁铁23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副盘28的内部中开设有一个供圆柱21贯穿的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侧壁与圆柱21的外圈固定连接。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1.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对海底管道进行内部漏磁检测时,为了避免用以检测管道内壁的检测器永磁铁23与管道内壁之间间隙过大而导致检测出现失误,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开始检测之前,通过控制副盘28侧壁上的三个电控伸缩杆27运作,使得电控伸缩杆27的输出轴将活动盘22沿着圆柱21的外壁向右侧推动,从而让活动盘22和固定盘26之间的距离渐渐变小,此时活动杆24相互远离的一端受到活动盘22移动的影响而慢慢靠近,从而让活动杆24相互铰接的位置渐渐远离圆柱21,并且将检测器永磁铁23向外展开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合适的检测距离,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缩小检测的范围局限性。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外圈上的永磁铁自适应结构(2);其中,所述永磁铁自适应结构(2)中包括有一端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上的圆柱(21)、自左向右分布设置在圆柱(21)外圈上的副盘(28)、活动盘(22)和固定盘(26),其中,活动盘(22)在圆柱(21)的外圈上活动连接,副盘(28)和活动盘(22)相互之间设置有三组固定在副盘(28)侧壁上的电控伸缩杆(27),电控伸缩杆(27)的输出轴与活动盘(22)靠近副盘(28)的一侧连接,活动盘(22)和固定盘(26)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圈上均设置有多个铰链(25),铰链(25)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杆(24),活动杆(24)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且活动杆(24)之间的铰接点外侧设置有检测器永磁铁(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伸缩杆(27)的电源输入端均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27)均以圆柱(2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25)和活动杆(24)均以圆柱(2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盘(22)的内部中开设有供圆柱(21)贯穿的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21)远离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1)的一端设置有漏磁内检测器防撞头(2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4)和铰链(25)均以检测器永磁铁(23)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盘(28)的内部中开设有一个供圆柱(21)贯穿的通孔,且通孔的内腔侧壁与圆柱(21)的外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检测装置,包括有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固定在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外圈上的永磁铁自适应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用以检测管道内壁的检测器永磁铁与管道内壁之间间隙过大而导致检测出现失误,通过控制副盘侧壁上的三个电控伸缩杆运作,使得电控伸缩杆的输出轴将活动盘沿着圆柱的外壁向右侧推动,从而让活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距离渐渐变小,此时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受到活动盘移动的影响而慢慢靠近,从而让活动杆相互铰接的位置渐渐远离圆柱,并且将检测器永磁铁向外展开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合适的检测距离,进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缩小检测的范围局限性。缩小检测的范围局限性。缩小检测的范围局限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希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睿联(天津)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0:4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道   检测器   永磁   圆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