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液压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与驱动装置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为了保证液压站的正常工作,常常需要冷却机构对液压站进行降温。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4610439u),该专利技术通过循环系统的能量交换,有效地实现了对液压站的冷却,且冷却效果明显,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水冷效果不够显著,导致冷却周期长,影响冷却时的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包括液压站主体,
所述液压站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出水端安装有
出水管,且进水管与出水管均贯穿液压站主体的内部,所述液压站主体的外端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外端安装有保温
水箱,所述冷却箱的前部中间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箱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冷却箱的上部中间处安装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出风口的内部靠近散热风扇的位置处安装有滤尘网,所述冷却箱设置有冷却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安装于冷却箱内部的喷淋管,且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喷淋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箱的内部靠近喷淋管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回形管,所述第一回形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管的出水端连通,且第一回形管的出水端与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箱的内部靠近第一回形管的位置处安装有交错导水板,且交错导水板设置在第一回形管的下部,所述冷却箱的内底部安装有储水盒,所述储水盒的出水端安装有回水管,且加压泵的进水端与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箱的内部靠近喷淋管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回形管,且第二回形管设置在喷淋管的上部,所述第二回形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口,且第二回形管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水箱的出水端安装有循环水泵,且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进水端安装有连接水管,且保温水箱通过
连接水管与出水口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安装有保温胆,所述保温水箱的底部安装有水龙头,且水龙头的进水端贯穿保温胆的内部,所述保温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注水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错导水板的上部均等距安装有波纹板,所述交错导水板与交错导水板设置在同一高度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使用时,液压站主体将油热温度导入螺旋导热管中,通过外接水泵将螺旋导热管中的水导入第一回形管中,与此同时,通过加压泵将储水盒中的冷却水从喷淋管中喷出,从而能够会第一回形管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从出水管重新灌入螺旋导热管中,则可以对液压站主体进行循环降温,为了能够保证喷淋管喷出的水温足够低,则可以通过交错导水板增加喷淋管喷出的水在空气暴露的时间,同时通过进风口进行吸风降温,则可以将水温降温,提高降温冷却的效果,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15.2、为了使得该装置更好的回收热量,当喷淋管对第一回形管的热量进行喷淋降温时,蒸发的热量会对第二回形管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水泵将保温水箱中的水灌入第二回形管,则可以实现加热第二回形管的水,通过保温水箱将热水储存,便于使用人员进行取用温热水,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中冷却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中保温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液压站主体;2、螺旋导热管;3、进水管;4、出水管;5、冷却箱;6、保温水箱;7、进风口;8、加压泵;9、排水管;10、出风口;11、散热风扇;12、滤尘网;13、喷淋管;14、第一回形管;15、交错导水板;16、储水盒;17、第二回形管;18、出水口;19、进水口;20、注水管;21、循环水泵;22、连接水管;23、保温胆;24、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包括液压站主体1,液压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导热管2,螺旋导热管2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3,螺旋导热管2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4,且进水管3与出水管4均贯穿液压站主体1的内部,液压站主体1的外端连接有冷却箱5,冷却箱5的外端安装有保温水箱6,冷却箱5的前部中间处设置有进风口7,冷却箱5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8,加压泵8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的出水端设置在冷却箱5的内部,冷却箱5的上部中间处安装有出风口10,出风口10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1,出风口10的内部靠近散热风扇11的位置处安装有滤尘网12,冷却箱5设置有冷却结构。
21.在图几中:冷却结构包括安装于冷却箱5内部的喷淋管13,且排水管9的出水端与喷淋管13的进水端连通,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喷淋管1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回形管14,第一回形管14的进水端与出水管4的出水端连通,且第一回形管14的出水端与进水管3的进水端
连通,通过加压泵8将储水盒16中的冷却水从喷淋管13中喷出,从而能够会第一回形管14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从出水管4重新灌入螺旋导热管2中,则可以对液压站主体1进行循环降温。
22.在图1-2中: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第一回形管14的位置处安装有交错导水板15,且交错导水板15设置在第一回形管14的下部,冷却箱5的内底部安装有储水盒16,储水盒16的出水端安装有回水管,且加压泵8的进水端与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通过交错导水板15增加喷淋管13喷出的水在空气暴露的时间,同时通过进风口7进行吸风降温,则可以将水温降温。
23.在图1-2中: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喷淋管1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回形管17,且第二回形管17设置在喷淋管13的上部,第二回形管17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口18,且第二回形管17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口19,通过出水口18对第二回形管17进行出水,通过进水口19进行进水,实现水循环。
24.在图1-3中:保温水箱6的出水端安装有循环水泵21,且循环水泵21的出水端与进水口19连通,保温水箱6的进水端安装有连接水管22,且保温水箱6通过连接水管22与出水口18连通,通过循环水泵21将保温水箱6中的水灌入第二回形管17,则可以实现加热第二回形管17的水,通过保温水箱6设置的保温胆23将热水储存,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水龙头24进行取用温热水。
25.在图1与3中:保温水箱6的内部安装有保温胆23,保温水箱6的底部安装有水龙头24,且水龙头24的进水端贯穿保温胆23的内部,保温水箱6的顶部安装有注水管20,通过保温水箱6设置的保温胆23将热水储存,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水龙头24进行取用温热水。
26.在图2中:交错导水板15的上部均等距安装有波纹板,交错导水板15与交错导水板15设置在同一高度上,通过交错导水板15增加喷淋管13喷出的水在空气暴露的时间,同时通过进风口7进行吸风降温,则可以将水温降温。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液压站主体1将油热温度导入螺旋导热管2中,通过外接水泵将螺旋导热管2中的水导入第一回形管14中,与此同时,通过加压泵8将储水盒16中的冷却水从喷淋管13中喷出,从而能够会第一回形管14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从出水管4重新灌入螺旋导热管2中,则可以对液压站主体1进行循环降温,为了能够保证喷淋管13喷出的水温足够低,则可以通过交错导水板15增加喷淋管13喷出的水在空气暴露的时间,同时通过进风口7进行吸风降温,则可以将水温降温,提高降温冷却的效果,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了使得该装置更好的回收热量,当喷淋管13对第一回形管14的热量进行喷淋降温时,蒸发的热量会对第二回形管17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水泵21将保温水箱6中的水灌入第二回形管17,则可以实现加热第二回形管17的水,通过保温水箱6设置的保温胆23将热水储存,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水龙头24进行取用温热水,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包括液压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导热管(2),所述螺旋导热管(2)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螺旋导热管(2)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4),且进水管(3)与出水管(4)均贯穿液压站主体(1)的内部,所述液压站主体(1)的外端连接有冷却箱(5),所述冷却箱(5)的外端安装有保温水箱(6),所述冷却箱(5)的前部中间处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冷却箱(5)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8),所述加压泵(8)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的出水端设置在冷却箱(5)的内部,所述冷却箱(5)的上部中间处安装有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1),所述出风口(10)的内部靠近散热风扇(11)的位置处安装有滤尘网(12),所述冷却箱(5)设置有冷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安装于冷却箱(5)内部的喷淋管(13),且排水管(9)的出水端与喷淋管(13)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喷淋管(1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回形管(14),所述第一回形管(14)的进水端与出水管(4)的出水端连通,且第一回形管(14)的出水端与进水管(3)的进水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第一回形管(14)的位置处安装有交错导水板(15),且交错导水板(15)设置在第一回形管(14)的下部,所述冷却箱(5)的内底部安装有储水盒(16),所述储水盒(16)的出水端安装有回水管,且加压泵(8)的进水端与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靠近喷淋管(13)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回形管(17),且第二回形管(17)设置在喷淋管(13)的上部,所述第二回形管(17)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口(18),且第二回形管(17)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口(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6)的出水端安装有循环水泵(21),且循环水泵(21)的出水端与进水口(19)连通,所述保温水箱(6)的进水端安装有连接水管(22),且保温水箱(6)通过连接水管(22)与出水口(18)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6)的内部安装有保温胆(23),所述保温水箱(6)的底部安装有水龙头(24),且水龙头(24)的进水端贯穿保温胆(23)的内部,所述保温水箱(6)的顶部安装有注水管(20)。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导水板(15)的上部均等距安装有波纹板,所述交错导水板(15)与交错导水板(15)设置在同一高度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所述液压站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导热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螺旋导热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且进水管与出水管均贯穿液压站主体的内部,所述液压站主体的外端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外端安装有保温水箱,所述冷却箱的前部中间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箱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出水端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冷却箱的上部中间处安装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站冷却系统,能够使得整体装置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效率,提高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
李金良 王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济南汉升液压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