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坡度
斜井全断面针梁
台车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交通、城建以及环保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地下工程的利用和大规模开发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斜井作为地下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与平洞和竖井相比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受地形、地质、布置、施工条件和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斜井坡度难免会出现介于常见的平缓坡和陡坡之间的大坡度情况,全断面针梁台车在斜井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下滑分力较大,在模体与针梁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成型效果和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全断面针梁台车在斜井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下滑分力较大,在模体与针梁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通过在针梁部分设置支撑
组件,防止在模体行走过程中,针梁跟随模体一起运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通过万向轴与针梁连接的支撑柱和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和针梁的支撑千斤,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隧道面连接。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分别连接针梁和隧道面,设置支撑千斤对支撑稳定性进行加固,通过在针梁部分设置支撑组件,防止在模体行走过程中,针梁跟随模体一起运动,设置万向轴调节支撑柱的支撑方向,使整个支撑组件能够适应隧道坡度进行支撑,保证针梁台车的稳定性,同时防止针梁台车由于坡度作用而产生位移。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千斤与针梁连接处设置有万向轴,所述支撑千斤固定连接在支撑柱杆体上。设置万向轴改变支撑千斤的角度,使其能够跟随支撑柱的支撑角度改变而改变,保证支撑稳定性。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千斤为可伸缩结构。对支撑千斤进行长度改变,保证其支撑效果最佳。
8.进一步的,所述若干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组件和若干个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坡道,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二坡道,所述针梁台车设置在第一坡道与第二坡道之间,所述第一坡道的海拔高度低于第二坡道的海拔高度。通过在隧道内不同位置设置支撑组件,限制针梁在台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方位都无法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通过预埋钢板与混凝土连接,所述预埋钢板设置在浇筑混凝土内。通过设置预埋钢板,防止支撑杆直接设置在混凝土内,破坏混凝土面。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预埋钢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保证支撑杆与预埋钢板连接的稳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柱与针梁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的上端,所述支撑千斤与针梁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的下端。通过支撑柱与针梁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的上端,支撑千斤与针梁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的下端,保证对整个针梁进行支撑,减小移位情况的发生。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柱连接在针梁的下部。便于施工操作。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设置有地锚,所述地锚设置在基岩内。通过将地锚设置在基岩内,提高支撑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地锚设置在支撑杆远离针梁台车的一侧。通过地锚对支撑柱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用于抵消针梁施加给支撑柱的力。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提高了全断面针梁台车在缓坡度斜井内施工时的稳定性,减少了针梁与台车相对运动时针梁发生移位的可能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组件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组件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组件立体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组件结构图。
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3.1-支撑柱,2-支撑千斤,3-针梁,4-预埋钢板,5-地锚,10-第一支撑组件,20-第二支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一端通过万向轴与针梁3连接的支撑柱1和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1和针梁3的支撑千斤2,支撑柱1另一端与隧道面连接。
27.通过设置支撑柱1分别连接针梁3和隧道面,设置支撑千斤2对支撑稳定性进行加固,通过在针梁3部分设置支撑组件,防止在模体行走过程中,针梁3跟随模体一起运动,设置万向轴调节支撑柱1的支撑方向,使整个支撑组件能够适应隧道坡度进行支撑,保证针梁台车的稳定性,同时防止针梁台车由于坡度作用而产生位移。
2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千斤2与针梁3连接处设置有万向轴,支撑千斤2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杆体上。设置万向轴改变支撑千斤2的角度,使其能够跟随支撑柱1的支撑角度改变而改变,保证支撑稳定性。
2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千斤2为可伸缩结构。对支撑千斤2进行长度改变,保证其支撑效果最佳。
30.实施例2
31.若干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组件10和若干个第二支撑组件20,第一支撑组件10设置在第一坡道,第二支撑组件20设置在第二坡道,针梁台车设置在第一坡道与第二坡道之间,第一坡道的海拔高度低于第二坡道的海拔高度。通过在隧道内不同位置设置支撑组件,限制针梁3在台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方位都无法运动。
3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坡道的海拔高度高于第二坡道的海拔高度,则第一支撑组件10设置在第二坡道,第二支撑组件20设置在第一坡道,第一支撑组件10用于对针梁台车处于较低海拔的一端进行支撑,第二支撑组件20用于对针梁台车处于较高海拔的一端进行支撑。通过对针梁台车两端均进行一个支撑限制,防止台车运动时针梁3移位,同时限制针梁台车由于坡度作用二产生位移,造成安全风险。
3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通过预埋钢板4与混凝土连接,预埋钢板4设置在浇筑混凝土内。通过设置预埋钢板4,防止支撑杆直接设置在混凝土内破坏混凝土面。
3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杆与预埋钢板4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保证支撑杆与预埋钢板4连接的稳定。
3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柱1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上端,支撑千斤2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下端。通过支撑柱1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上端,支撑千斤2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下端,保证对整个针梁3进行支撑,减小移位情况的发生。
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20的支撑柱1连接在针梁3的下部。便于施工操作。
3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20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设置有地锚5,地锚5设置在基岩内。通过将地锚5设置在基岩内,提高支撑稳定性。
3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地锚5设置在支撑杆远离针梁台车的一侧。通过地锚5对支撑柱1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用于抵消针梁3施加给支撑柱1的力。
39.实施例3
40.当针梁台车在缓坡度斜井内由海拔较低处向海拔较高处进行施工时:
41.海拔较低的一端的支撑操作为:支撑柱1通过万向轴连接在针梁3上部,通过万向轴到支撑柱1合适的支撑角度,即支撑柱1对针梁台车施加的力最大时的位置,支撑千斤2与针梁3中部连接,将支撑柱1与支撑千斤2连接,支撑柱1与针梁3连接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斜井内的混凝土面的预制钢板4连接。
42.海拔较高的一端的支撑操作为:支撑柱1通过万向轴连接在针梁3中部,通过万向轴到支撑柱1合适的支撑角度,即支撑柱1对针梁台车施加的力最大时的位置,支撑千斤2与针梁3下部连接,将支撑柱1与支撑千斤2连接,支撑柱1与针梁3连接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斜
井内的基岩内,同时在基岩内设置地锚5,地锚5设置在远离支撑杆1远离针梁3的一侧。
43.当该段施工完成后,针梁台车进行移动前,断开海拔较低的一端的支撑柱1与预制钢板4的连接,拆卸海拔较高一端的基岩内的地锚5,当针梁台车移动到下一段施工段并稳定时,重复上述支撑操作。
4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端通过万向轴与针梁(3)连接的支撑柱(1)和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1)和针梁(3)的支撑千斤(2),所述支撑柱(1)另一端与隧道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千斤(2)与针梁(3)连接处设置有万向轴,所述支撑千斤(2)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千斤(2)为可伸缩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组件(10)和若干个第二支撑组件(2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设置在第一坡道,第二支撑组件(20)设置在第二坡道,所述针梁台车设置在第一坡道与第二坡道之间,所述第一坡道的海拔高度低于第二坡道的海拔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通过预埋钢板(4)与混凝土面连接,所述预埋钢板(4)设置在浇筑混凝土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预埋钢板(4)采用焊接方式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的支撑柱(1)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上端,所述支撑千斤(2)与针梁(3)连接的一端设置在针梁(3)的下端。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的支撑柱(1)连接在针梁(3)的下部。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的支撑杆与隧道面连接端设置有地锚(5),所述地锚(5)设置在基岩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5)设置在支撑杆远离针梁台车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缓坡度斜井全断面针梁台车的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一端通过万向轴与针梁连接的支撑柱和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和针梁的支撑千斤,支撑柱另一端与隧道面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柱分别连接针梁和隧道面,设置支撑千斤对支撑稳定性进行加固,通过在针梁部分设置支撑组件,防止在模体行走过程中,针梁跟随模体一起运动,设置万向轴调节支撑柱的支撑方向,使整个支撑组件能够适应隧道坡度进行支撑,保证针梁台车的稳定性,同时防止针梁台车由于坡度作用而产生位移。生位移。生位移。
技术研发人员:
袁幸朝 张显为 李欢欢 张振 刘烈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1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