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流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电解液配流端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而新能源中氢能的是现阶段最干净的能源,并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制氢设备获取氢能,而制氢设备中配流端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3.这些配流端板,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槽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计成一个大的腰形槽,方便碱液直接进入每个电解
小室,可能导致电解液分配不均匀,造成能耗提高,局部高温损坏隔膜或流速过快,会造成局部流体腐蚀,对后续电解小室压降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包括端板体和汇流槽,
所述端板体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汇流槽,且汇流槽的两侧设置进液结构,所述汇流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结构,且出液结构包括出液流道孔,所述出液流道孔均安装在汇流槽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出液流道孔的底端安装有出液
通道。
6.优选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流道孔,所述进液流道孔均设置在汇流槽两侧的底端,所述进液流道孔的底端设置有进液通道。
7.优选的,所述汇流槽呈弧形设计。
8.优选的,所述进液通道分别设置有两组,且每组为两个,两组所述进液通道分别关于汇流槽中心线上呈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出液流道孔与汇流槽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出液流道孔与汇流槽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呈等间距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出液流道孔将出液通道与汇流槽之间相互连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2.(1)利用多组进液流道孔和出液流道孔的设计,有效的避免电解液进入电解小室产生分配不均,导致能耗上升,进而局部高温损坏隔膜的现象出现,由此实现了此端板的均匀配液功能,提高了此端板的实用性;
13.(2)通过多组进液流道孔和出液流道孔的设计,当制氢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后,进而避免电解液流速过快,造成局部腐蚀严重,破坏镍层,对后续电解小室压降造成极大影响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液流道孔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端板体;2、进液通道;3、进液流道孔;4、出液通道;5、出液流道孔;6、汇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包括端板体1和汇流槽6,端板体1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汇流槽6,所述汇流槽(6)呈弧形设计,且汇流槽6的两侧设置进液结构,汇流槽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结构,且出液结构包括出液流道孔5,出液流道孔5均安装在汇流槽6的中间位置处,出液流道孔5的底端安装有出液通道4,进液结构包括进液流道孔3,进液流道孔3均设置在汇流槽6两侧的底端,进液流道孔3的底端设置有进液通道2;
19.碱液通过两侧的进液通道2,流到进液流道孔3中,随后碱液通过进液流道孔3流入汇流槽6,通过汇流槽6将碱液进行汇集,流到出液通道4,随后碱液通过多组的出液通道4均匀分布至每个电解小室中去;
20.因端板体1竖直安装固定在制氢设备中,再利用通过汇流槽弧形的设计,使得碱液从两端进液通道2的碱液能够汇流到一起,均匀的分布到出液流道4,通过出液通道4分布到每个电解小室内,降低了碱液从一头进,180度调转流向时造成的流速过快,长时间运行,造成局部腐蚀,损坏镍层,同时,避免了流速过快,导致电解小室阴阳极两侧压力不平衡,造成串气的风险;
21.进液通道2分别设置有两组,且每组为两个,两组进液通道2分别关于汇流槽6中心线上呈对称分布,出液流道孔5与汇流槽6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出液流道孔5与汇流槽6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呈等间距分布,出液流道孔5将出液通道4与汇流槽6之间相互连通;
22.通过多组进液通道2和和出液通道4的设置降低电解液的流速,使得电解小室压力差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包括端板体(1)和汇流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体(1)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汇流槽(6),且汇流槽(6)的两侧设置进液结构,所述汇流槽(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结构,且出液结构包括出液流道孔(5),所述出液流道孔(5)均安装在汇流槽(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出液流道孔(5)的底端安装有出液通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流道孔(3),所述进液流道孔(3)均设置在汇流槽(6)两侧的底端,所述进液流道孔(3)的底端设置有进液通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槽(6)呈弧形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2)分别设置有两组,且每组为两个,两组所述进液通道(2)分别关于汇流槽(6)中心线上呈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流道孔(5)与汇流槽(6)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出液流道孔(5)与汇流槽(6)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呈等间距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流道孔(5)将出液通道(4)与汇流槽(6)之间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液配流端板,包括端板体和汇流槽,所述端板体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汇流槽,且汇流槽的两侧设置进液结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流道孔,所述进液流道孔均设置在汇流槽两侧的底端,所述进液流道孔的底端设置有进液通道,所述汇流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结构,且出液结构包括出液流道孔,所述出液流道孔均安装在汇流槽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出液流道孔的底端安装有出液通道。本实用新型用多组进液流道孔和出液流道孔的设计,有效的避免电解液进入电解小室产生分配不均,导致能耗上升,进而局部高温损坏隔膜的现象出现,由此实现了此端板的均匀配液功能,提高了此端板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刘富山 杨汶泊 杨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5
技术公布日: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