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拖车用
绳索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
背景技术:
2.野营拖车成为野营爱好者们首选的交通工具,在使用野营拖车时是使用者用自己的车通过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拖动野营拖车使用,由于野营区域与城市道路相比,地势高低起伏,地面为土质、砂石、坑洼等,路况较差,在行驶时容易遇到颠簸,现有的一些车钩或者拖车绳索支架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便;
3.如中国公开专利,一种野营拖车车钩或者拖车绳索支架,公开号:cn214727989u,包括与拖车架头部固定连接的u型卡板,
所述u型卡板包括第一横向板、第二横向板和设置在第一横向板和第二横向板之间的竖板,所述竖板前端设置防碰撞机构,所述第一横向板顶部设置折叠锁止机构,所述折叠锁止机构连接直杆,所述直杆顶端设置用来拖拽拖车的圆环。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遇到剧烈颠簸时能够减少拖车架对前车的碰撞,从而减少对前车车身的损害;
4.上述装置可以降低遇到剧烈颠簸时拖车架对前车的碰撞,但是上述装置通过圆环与前车的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进行连接,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缺乏对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进一步限位的装置,就可能出现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与拖车上面的圆环脱离接触的情况,目前还缺乏一种可以防松脱的装置,能够增强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与拖车连接的稳定性;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具有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松脱作用,避免前车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与拖车出现连接松脱问题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包括拖车架本体,所述拖车架本体上安装有防松脱组件;
8.所述防松脱组件包括连接座、转动杆、连接板、连接件、滑动杆、第一弹簧、移动板、固定板和挂环,所述拖车架本体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通过开设的通孔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倾斜状排列的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末端相互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滑动杆贯穿所述连接件的前端面,所述滑动杆在所述连接件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滑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
述滑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挂环。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松脱组件还包括u字状支撑件、
锯齿底板、螺纹轴和锯齿压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u字状支撑件,所述u字状支撑件的顶端内侧通过螺套连接有所述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所述锯齿压板,所述锯齿压板与所述u字状支撑件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u字状支撑件的内侧件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锯齿底板,所述锯齿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锯齿底板位于所述锯齿压板的正下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管、插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管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左右两端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插杆,所述插杆在所述连接板上开设的通孔内滑动,所述连接座的顶端面与前端面均设有呈凸起状的限位凸块,所述插杆与所述连接座上的凸块接触连接,所述插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在此装置上设置了防松脱组件,用户通过此防松脱组件,可以实现前车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与拖车的稳定连接,可以避免前车的力直接作用在挂环上面,避免出现松脱的情况,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防松脱组件进行折叠限位,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其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松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锯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拖车架本体;
23.2、防松脱组件;21、连接座;22、转动杆;23、连接板;24、连接件;25、滑动杆;26、第一弹簧;27、移动板;28、固定板;29、挂环;210、u字状支撑件;211、锯齿底板;212、螺纹轴;213、锯齿压板;
24.3、限位组件;31、套管;32、插杆;3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
27.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包括拖车架本体1。
28.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拖车架本体1在与前车的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进行连接的时候,由于车钩或者拖车绳索的力直接作用,属于刚性连接,这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与拖车架本体1上面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磨损,这样容易出现松脱的情况,目前还缺乏一种结构能够很好的防止松脱。
29.进一步而言:
30.在拖车架本体1上安装有防松脱组件2。
31.更进一步而言:
32.如图2-5所示:
33.结合上述内容:该防松脱组件2包括连接座21、转动杆22、连接板23、连接件24、滑动杆25、第一弹簧26、移动板27、固定板28和挂环29,拖车架本体1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21,两个连接座21之间通过开设的通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倾斜状排列的连接板23,两个连接板23的末端相互焊接固定,连接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4,滑动杆25贯穿连接件24的前端面,滑动杆25在连接件24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滑动杆2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7,滑动杆2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与移动板27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6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4固定连接,滑动杆2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8,固定板28远离滑动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29。
34.本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时候,前车的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会与挂环29进行连接,当前车施加力的时候,力会经过固定板28带动滑动杆25和移动板27,在连接件24上面的通孔中进行移动,此时移动板27的移动会第一弹簧26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弹簧26压缩,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弹簧26的弹力,提供有效的缓冲,从而可以避免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的力,直接施加在挂环29上面,这样长时间容易造成挂环29的损坏,导致出现松脱的情况,通过第一弹簧26提供缓冲,可以对前车施加的力,进行有效的分担,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松脱的情况。
35.更进一步而言;
3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松脱组件2还包括u字状支撑件210、锯齿底板211、螺纹轴212和锯齿压板213,固定板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字状支撑件210,u字状支撑件210的顶端内侧通过螺套连接有螺纹轴212,螺纹轴21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锯齿压板213,锯齿压板213与u字状支撑件210的内侧面滑动连接,u字状支撑件210的内侧件底端固定连接有锯齿底板211,锯齿底板211的下表面与固定板28固定连接,锯齿底板211位于锯齿压板213的正下方。
37.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螺纹轴212,带动锯齿压板213进行移动,可以锯齿压板213与锯齿底板211对经过其中件的绳索进行夹紧固定,这样可以通过对绳索的固定,进一步避免拖车的力,直接作用在挂环29上面,从而可以使防松脱效果更好。
38.需要说明的是:锯齿底板211与锯齿压板2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呈锯齿状排列的凹槽,这样可以增加底部与锯齿压板213与经过的绳索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夹紧固定
的效果更好,并且需要使挂环29连接的绳索处到锯齿底板211与锯齿压板213夹持的绳索处,保持有一定长度的绳索,这样可以防松脱的效果更好。
39.需要说明的是:这样锯齿压板213在螺纹轴212的带动下,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时候,由于锯齿压板213与u字状支撑件210滑动,锯齿压板213受到u字状支撑件210的限位,可以使锯齿压板213的移动更加稳定。
40.如图6和图7所示:
41.该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套管31、插杆32和第二弹簧33,套管31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转动杆22固定连接,套管31的左右两端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插杆32,插杆32在连接板23上开设的通孔内滑动,连接座21的顶端面与前端面均设有呈凸起状的限位凸块,插杆32与连接座21上的凸块接触连接,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与套管31滑动连接。
42.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同时向内移动插杆32,使插杆32挤压第二弹簧33,从而使插杆32进入到套筒内,这样可以使插杆32不再与连接座21接触,此时就可以转动连接板23和转动杆22,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之后,可以松开插杆32,此时插杆32处于连接座21的顶端面或者前端面的限位凸块处的时候,插杆32再次对转动杆22与连接板23的转动进行限位,可以实现对防松脱组件2的折叠,以及折叠之后的限位,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其占用的空间。
43.工作流程:使用的时候,当前车施加的力会经过固定板28带动滑动杆25和移动板27,是滑动杆25在连接件24上面的通孔中移动,此时移动板27的移动会对第一弹簧26挤压,这样利用第一弹簧26的弹力,提供的缓冲,可以避免拖车钩或者拖车绳索的力,直接施加在挂环29上面,避免挂环29的损坏,导致出现松脱的情况,并且,通过同时向内移动插杆32,使插杆32挤压第二弹簧33,从而使插杆32进入到套筒内,这样可以使插杆32不再与连接座21接触,并不在对转动杆22与连接板23的转动进行限位,在转动到一定的角度之后,可以松开插杆32,这样插杆32处于连接座21的顶端面或者前端面的限位凸块处的时候,可以通过插杆32对转动杆22与连接板23的转动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实现对防松脱组件2的折叠,以及折叠之后的限位,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其占用的空间。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包括拖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架本体(1)上安装有防松脱组件(2);所述防松脱组件(2)包括连接座(21)、转动杆(22)、连接板(23)、连接件(24)、滑动杆(25)、第一弹簧(26)、移动板(27)、固定板(28)和挂环(29),所述拖车架本体(1)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座(21),两个所述连接座(21)之间通过开设的通孔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倾斜状排列的所述连接板(23),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末端相互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件(24),所述滑动杆(25)贯穿所述连接件(24)的前端面,所述滑动杆(25)在所述连接件(24)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杆(2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移动板(27),所述滑动杆(2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6)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2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28),所述固定板(28)远离所述滑动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挂环(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脱组件(2)还包括u字状支撑件(210)、锯齿底板(211)、螺纹轴(212)和锯齿压板(213),所述固定板(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u字状支撑件(210),所述u字状支撑件(210)的顶端内侧通过螺套连接有所述螺纹轴(212),所述螺纹轴(21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所述锯齿压板(213),所述锯齿压板(213)与所述u字状支撑件(210)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u字状支撑件(210)的内侧件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锯齿底板(211),所述锯齿底板(21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28)固定连接,所述锯齿底板(211)位于所述锯齿压板(213)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套管(31)、插杆(32)和第二弹簧(33),所述套管(31)的外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转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1)的左右两端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插杆(32),所述插杆(32)在所述连接板(23)上开设的通孔内滑动,所述连接座(21)的顶端面与前端面均设有呈凸起状的限位凸块,所述插杆(32)与所述连接座(21)上的凸块接触连接,所述插杆(3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与所述套管(31)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车用绳索支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野营拖车用绳索支架连接防松脱结构,包括拖车架本体,所述拖车架本体上安装有防松脱组件;所述防松脱组件包括连接座、转动杆、连接板、连接件、滑动杆、第一弹簧、移动板、固定板和挂环,所述拖车架本体的前端通过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座,在此装置上设置了防松脱组件,用户通过此防松脱组件,可以实现前车拖车绳索与拖车的稳定连接,可以避免前车的力直接作用在挂环上面,避免出现松脱的情况,并且在此机构上加入了限位组件,可以对防松脱组件进行折叠限位,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起来,这样可以降低其占用的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
于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威海瑞琦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3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