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


背景技术:



2.在化纤纺丝生成工艺中,环吹风装置是化纤长丝生产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熔融状态的pet冷却成固体长丝,而环吹装置的核心是环吹风筒,环吹风筒装置是化纤行业中常见的纺丝冷却装置,丝束经过环吹风筒,由环吹风进行冷却定型。
3.目前本技术发明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中风筒为整体圆柱设置,金属滤网放置在风筒内部,这一结构形式不方便进行拆卸,对环吹风筒进行清洗时也难以进行内部清洗,从而清理时较为费时费力。
5.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922083912.0,其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纺丝环吹风筒结构,其中环吹风筒为整体结构。
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能方便快速将环吹风筒拆卸,且拆卸后以对其进行清洗。
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滤网,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对接后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滤网为筒状结构,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端部均沿轴向设置插口,在插口的外侧开设有边槽,在边槽内滑动设置有联动板,在联动板上设置有凸头,所述凸头延伸至插口内,在滤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沿轴向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口对应,在插杆上设置有凹口,插杆插接在插口后,插杆上的凹口与联动板上的凸头配合连接。
9.所述边槽呈u型结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外侧的边槽为敞口设置,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侧的边槽的壁面与联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联动板为环形结构,所述插口位于联动板内部,凸头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一侧的联动板的内壁上。
10.在边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联动板与限位座滑动连接。
11.在第一筒体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槽,在第二筒体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配合连接。
12.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周向端壁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壁,在第一筒体的连接壁的两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母,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螺母限制在螺杆上,在螺母的侧壁上焊接有三角头,在第二筒体的连接壁上设置有圆口,在圆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三角口,所述螺母及三角头从圆口及三角口中穿过。
13.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的插口设置及滤网上的插杆插入插口后通过凸头与凹口配合固定,联动板可以带动凸头插入及拔出凹口,实现滤网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快速连接及拆卸。而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之间卡槽与卡板的配合实现定位,同时螺杆上的螺母从圆口套入另一端后转动,使得三角头转动至远离三角口,即可实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固定,而当其转动至三角口时可以实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分离,拆卸简单方便,拆卸后为对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清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6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7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第一筒体;2、滤网;3、边槽;4、插口;5、联动板;6、限位座;7、凸头;8、复位弹簧;9、卡槽;10、卡板;11、第二筒体;12、插杆;13、凹口;14、侧板;15、三角口;16、圆口;17、螺杆;18、螺母;19、挡板;20、三角头;21、连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和滤网2,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对接后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滤网2为筒状结构,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的端部均沿轴向设置插口4,在插口4的外侧开设有边槽3,在边槽3内滑动设置有联动板5,在联动板5上设置有凸头7,所述凸头7延伸至插口4内,在滤网2的两侧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上沿轴向设置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与插口4对应,在插杆12上设置有凹口13,插杆12插接在插口4后,插杆12上的凹口13与联动板5上的凸头7配合连接。
25.其中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对接后为筒状结构,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的截面可以均为半圆形,当然,也可以为第一筒体1截面的圆心角大于180
°
,第二筒体11截面的圆心角小于180
°
,两者相加正好为360
°
。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上设置插口4,滤网2的侧板14上设置有插杆12,配合时将插杆12插入插口4内部,边槽3内的联动板5上设置凸头7,移动联动板5使得凸头7插入插杆12的凹口13中,实现滤网2与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的固定连接,拆卸时仅需要移动联动板5将凸头7从凹口13中拔出即可。
26.所述边槽3呈u型结构,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上的外侧的边槽3为敞口设置,位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内侧的边槽3的壁面与联动板5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8,所述联动板5为环形结构,所述插口4位于联动板5内部,凸头7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8一侧的联动板5的内壁上。其中复位弹簧8的轴向与凸头7的轴向、凹口13的轴向一致,所以复位弹簧8能将
凸头7限制在凹口13内部,从而使得滤网2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联动板5的端部突出于边槽3,所以在拆卸时仅需要按压联动板5,联动板5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力,使得凸头7从凹口13中拔出,简单方便,更加便于滤网2的拆卸。
27.在边槽3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座6,所述联动板5与限位座6滑动连接。限位座6的设置能限制联动板5的滑动位置,同时将联动板5限制在边槽3内。其中限位座6可以为7字型结构,与边槽3的侧壁、底壁形成一个中空结构,联动板5从中空结构内穿过,实现滑动限位连接。
28.具体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11配合后,将联动板5向内按压,使得联动板5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力,此时,凸头7移动至插口4外部,将滤网2装配进入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内部,插杆12插入插口4,松开对联动板5的按压,在复位弹簧8作用下凸头7插入凹口13内部,实现对滤网2的装配固定,需要拆卸时则反向操作即可,简单方便。
29.实施例2:
30.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技术特征:
31.在第一筒体1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槽9,在第二筒体11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板10,所述卡板10与卡槽9配合连接。卡槽9与卡板10的配合,能使得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11配合时更加紧密,不易漏风。
32.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11的周向端壁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壁21,在第一筒体1的连接壁21的两端设置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上转动连接有螺母18,在螺杆17的端部设置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将螺母18限制在螺杆17上,在螺母18的侧壁上焊接有三角头20,在第二筒体11的连接壁21上设置有圆口16,在圆口16的内壁上设置有三角口15,所述螺母18及三角头20从圆口16及三角口15中穿过。其中圆口16、三角口15为一体结构,两者均贯通整个连接壁21,圆口16的内径等于螺母18的外径,螺杆17的内径小于螺母18的外径,挡板19的外径也小于螺母18的外径。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对接时,螺杆17带着螺母18从圆口16中穿过,此时三角头20与三角口15对应,穿过后螺母18位于第二筒体11的连接壁21外侧,转动螺母18,使得螺母18顺着丝杆靠近第一筒体1,并且三角口15与三角头20错位,三角头20扣在圆口16边缘,实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11的连接。拆卸时也是反向操作即可。
33.具体地,在拆卸时,滤网2拆掉后,仅需要转动螺杆17上的螺母18,使得三角头20与三角口15对应,即可将螺杆17、螺母18从圆口16中拔出,实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11之间的拆卸。拆卸后的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11内壁全部暴露,方便对其进行清洗。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滤网,其特征是: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对接后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滤网为筒状结构,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端部均沿轴向设置插口,在插口的外侧开设有边槽,在边槽内滑动设置有联动板,在联动板上设置有凸头,所述凸头延伸至插口内,在滤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沿轴向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口对应,在插杆上设置有凹口,插杆插接在插口后,插杆上的凹口与联动板上的凸头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特征是:所述边槽呈u型结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外侧的边槽为敞口设置,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侧的边槽的壁面与联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联动板为环形结构,所述插口位于联动板内部,凸头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一侧的联动板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特征是:在边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联动板与限位座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特征是:在第一筒体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槽,在第二筒体的周向端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特征是: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周向端壁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壁,在第一筒体的连接壁的两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母,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螺母限制在螺杆上,在螺母的侧壁上焊接有三角头,在第二筒体的连接壁上设置有圆口,在圆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三角口,所述螺母及三角头从圆口及三角口中穿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滤网,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对接后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滤网为筒状结构,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端部均沿轴向设置插口,在插口的外侧开设有边槽,在边槽内滑动设置有联动板,在联动板上设置有凸头,所述凸头延伸至插口内,在滤网的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插板上沿轴向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插口对应,在插杆上设置有凹口,插杆插接在插口后,插杆上的凹口与联动板上的凸头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环吹风筒,其能实现滤网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快速连接及拆卸,拆卸后为对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清洗更加方便。第二筒体的清洗更加方便。第二筒体的清洗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张泉忠 邱建良 陈晓钢 姚志锋 朱洪鑫 崔利 屠晓强 沈超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8:3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6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插口   凹口   滤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