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轮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轮机指的是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生活、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需要所设置的全部机械、设备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内燃机、汽轮机、船舶起货机、锚机等的,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船舶轮机机舱的散热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17100421u),该申请控制液压伸缩缸收缩以使安装支架、半圆散热板整体下降,并使半圆散热板的内壁与汽轮机外部结构顶部紧贴,通过控制两侧液压伸缩杆伸长以驱动两组四分之一圆散热板向内翻转,进而与汽轮机的底部紧贴,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3.但是,上述申请在冷却散热时需要大量使用船舶内部储备的淡水,因此较为浪费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内部设置有燃烧仓,所述燃烧仓的外侧位于所述汽轮机的内侧壁开设有水冷仓,所述水冷仓的内部位于所述汽轮机的外侧壁安装有排水盘管,所述排水盘管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盘管,所述排水盘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浓溶液仓、淡水仓,所述浓溶液仓与所述淡水仓之间连接有透膜,所述浓溶液仓的下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盘管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浓溶液仓连接有冲水连管。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燃烧仓位于靠近所述储水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涡轮,所述燃烧仓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气机。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外接高压水泵。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盘管及所述排水盘管均与所述水冷仓贯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盘管与所述淡水仓贯通连接,所述冲水连管与所述浓溶液仓贯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轮与所述压气机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浓溶液仓贯通连接,所述透膜与所述储水机构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海水进入带浓溶液仓的内部后在透膜的作用下会对内部的溶质进行拦截作用,使得海水中的盐分被拦截在浓溶液仓的内部,在进水盘管的引流作用下使得水注入到汽轮机内部的水冷仓中,对燃烧仓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热进行吸收,可以有效地节约船舶内部的淡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直接利用海水降温会导致盐分腐蚀金属的问题。
14.2、高温的水通过冲水连管进入到会浓溶液仓内部会增加内部的水对盐分结晶的溶解度,来将在浓溶液仓中析出的盐分进行溶解,再通过浓溶液仓外接的排水阀管将内部的高浓度海水排出,避免盐分结晶会堵塞透膜影响海水的淡化。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中汽轮机的截面图;
17.图3为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中储水机构的截面图。
18.图中:1、汽轮机;2、进水盘管;3、排水盘管;4、储水机构;5、进水管;101、燃烧仓;102、水冷仓;103、涡轮;104、压气机;201、冲水连管;401、透膜;402、浓溶液仓;403、淡水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汽轮机1,汽轮机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仓101,燃烧仓101的外侧位于汽轮机1的内侧壁开设有水冷仓102,水冷仓102的内部位于汽轮机1的外侧壁安装有排水盘管3,排水盘管3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盘管2,进水盘管2及排水盘管3均与水冷仓102贯通连接,排水盘管3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水机构4,储水机构4包括:浓溶液仓402、淡水仓403,进水盘管2与淡水仓403贯通连接,浓溶液仓402与淡水仓403之间连接有透膜401,透膜401与储水机构4固定连接,浓溶液仓402的下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水管5,进水盘管2的自由端贯穿浓溶液仓402连接有冲水连管201,冲水连管201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冲水连管201与浓溶液仓402贯通连接,浓溶液仓402外接排水阀管。
21.如图2-3所示,燃烧仓101位于靠近储水机构4的一端连接有涡轮103,燃烧仓101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气机104,涡轮103与压气机104通过连杆固定连接,进水管5外接高压水泵,进水管5与浓溶液仓402贯通连接,进水管5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使用时,利用进水管5外接的高压水泵向浓溶液仓402的内部泵送高压的海水,海水进入带浓溶液仓402的内部后在透膜401的作用下会对内部的溶质进行拦截作用,使得海水中的盐分被拦截在浓溶液仓402的内部,而淡化后的水则穿过透膜401后流入到淡水仓403的内部,从而在进水盘管2的引流作用下使得水注入到汽轮机1内部的水冷仓102中,对燃烧仓101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热进行吸收,从而整体降低汽轮机1的温度,吸收热量后的水在排水盘管3的作用下被引流到浓溶液仓402的内部,高温的水会增加浓溶液仓402内部的水对盐分结晶的溶解度,来将在浓溶液仓402中析出的盐分进行溶解,避免盐分结晶会堵塞透膜401影响海水的淡化,再通过浓溶液仓402外接的排水阀管将内部的高浓度海水排出后,再按照上述的步骤实现海水的淡化后对汽轮机1进行降温处理,可以有效地节约船舶内部的淡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直接利用海水降温会导致盐分腐蚀金属的问题。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汽轮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仓(101),所述燃烧仓(101)的外侧位于所述汽轮机(1)的内侧壁开设有水冷仓(102),所述水冷仓(102)的内部位于所述汽轮机(1)的外侧壁安装有排水盘管(3),所述排水盘管(3)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盘管(2),所述排水盘管(3)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水机构(4),所述储水机构(4)包括:浓溶液仓(402)、淡水仓(403),所述浓溶液仓(402)与所述淡水仓(403)之间连接有透膜(401),所述浓溶液仓(402)的下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盘管(2)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浓溶液仓(402)连接有冲水连管(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仓(101)位于靠近所述储水机构(4)的一端连接有涡轮(103),所述燃烧仓(101)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气机(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外接高压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盘管(2)及所述排水盘管(3)均与所述水冷仓(102)贯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盘管(2)与所述淡水仓(403)贯通连接,所述冲水连管(201)与所述浓溶液仓(402)贯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103)与所述压气机(104)通过连杆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与所述浓溶液仓(402)贯通连接,所述透膜(401)与所述储水机构(4)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轮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轮机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汽轮机,汽轮机的内部设置有燃烧仓,燃烧仓的外侧位于汽轮机的内侧壁开设有水冷仓,水冷仓的内部位于汽轮机的外侧壁安装有排水盘管,排水盘管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盘管,排水盘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水机构,储水机构包括:浓溶液仓、淡水仓,浓溶液仓与淡水仓之间连接有透膜。海水在透膜的作用下会对内部的溶质进行拦截作用,淡化的水在进水盘管的引流作用下使得水注入到汽轮机内部的水冷仓中,对燃烧仓燃烧产生的大量的热进行吸收,可以有效地节约船舶内部的淡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直接利用海水降温会导致盐分腐蚀金属的问题。导致盐分腐蚀金属的问题。导致盐分腐蚀金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朱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朱学文

技术研发日:

2022.11.01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0:4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5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溶液   汽轮机   轮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