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无人机投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人机光控投放
机构。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投放是无人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无人机相关的拓展功能也在同时分布于各个行业,无人机投放机构在军事、警备、救援已经应急处置等领域愈发的凸显其作用,尤其是小型快速反应无人机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支持。
3.小型快速反应无人机的应用通常作用是侦查,因为其载重量小,不能配备重量偏大的投放机构,且大部分小型无人机不支持外接通信控制接口,导致小型无人机很难做到远距离的查打一体的应用效果。
4.现有技术主要是外置一套单独控制的投放机构,因为其要加装通信机构,设计比较复杂,机构重量偏重,因为是加装了通信机构,为了避免对无人机本身的通信控制信号的干扰,投放机构通信设备功率较低,所以通讯控制距离一般在1-3公里之间,而无人机本身的飞行控制范围可达到12公里以上,投放机构远远达不到超远距离的控制,也就无法实现远距离的查投一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投放机构远远达不到超远距离的控制,也就无法实现远距离的查投一体的缺点,而提出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包括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投放
装置,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光控装置,所述光控装置与安装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控装置的侧壁电性连接有光源感应电路,所述光源感应电路的表面电性连接有伺服机构,所述伺服机构与安装架的侧壁连通,所述伺服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伺服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滑动插设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圆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卡钩滑孔的尺寸与滑轨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钩内滑动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尺寸与滑轨的尺寸相适配。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投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投放机构内置的通信设备后重量大,投放距离近的问题,实现小型无人机查打一体化。
8.优选的,所述卡钩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螺纹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旋转螺杆使螺杆在固定架内转动,螺杆带动插杆在卡钩内移动使插杆脱离滑轨内,达到了对滑轨和卡钩进行拆卸的效果,从而便于对伺服机构进行拆卸。
10.优选的,所述伺服机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安装架靠近限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伺服机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
杆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尺寸与定位块的尺寸相适配。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旋转驱动杆使驱动杆在支撑块上转动,驱动杆带动定位架在驱动杆上移动,直到定位架脱离定位块时,从安装架内抽出伺服机构,达到了便于对伺服机构进行装卸的效果,以便于对伺服机构进行维护或更换。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架远离限位架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安装架远离限位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远离转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块卡孔的尺寸与卡钩的尺寸相适配。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实现了挂载武器弹药类空投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内滑动插设有定位杆,所述转块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尺寸与转块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拉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在限位环内滑动,直到定位杆脱离转块的定位孔内时,将限位环从转块上取下,达到了在需要对物资进行抛投时将限位环取下的效果,以便于对物资进行投放。
16.优选的,所述定位杆远离转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定位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块和限位环固定连接。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圆块移动,圆块带动定位杆在限位环内滑动并插进转块的定位孔内,提高了对转块和限位环进行限位的效果。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物资进行投放时,将物资的绑带悬挂在卡钩上并通过限位架对物资进行限位,将安装架安装在无人机的可控灯光下,通过无人机将安装架带到指定区域,直到无人机到达指定高度时,通过控制无人机本身灯光的开闭,触发光控装置的光源感应电路,光源感应电路给予伺服机构动作命令,使伺服机构带动滑轨旋转,滑轨带动卡钩移动,直到卡钩脱离限位架内时,使物资的绑带从限位架内脱离,通过重力使物资发生下坠,此时达到了对物资进行投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投放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例说明:1、安装架;2、投放装置;201、光控装置;202、光源感应电路;203、伺服机构;204、转盘;205、滑轨;206、限位架;207、卡钩;208、插杆;209、固定架;210、螺杆;211、定位块;212、支撑块;213、驱动杆;214、定位架;3、限位装置;31、支撑架;32、转块;33、限位环;34、卡块;35、定位杆;36、圆块;3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内表面设有投放装置2,通过设置投放装置2,解决了现有投放机构内置的通信设备后重量大,投放距离近的问题,实现小型无人机查打一体化,安装架1远离限位架206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3,通过设置限位装置3,实现了挂载武器弹药类空投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9.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投放装置2和限位装置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0.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投放装置2包括光控装置201,光控装置201与安装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光控装置201的侧壁电性连接有光源感应电路202,光源感应电路202的表面电性连接有伺服机构203,伺服机构203与安装架1的侧壁连通,伺服机构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04,转盘204远离伺服机构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205,安装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06,限位架206内滑动插设有卡钩207,卡钩207的圆弧面开设有滑孔,卡钩207滑孔的尺寸与滑轨205的尺寸相适配,卡钩207内滑动插设有插杆208,插杆208的尺寸与滑轨205的尺寸相适配,卡钩207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9,固定架209内螺纹插设有螺杆210,螺杆210与插杆208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旋转螺杆210使螺杆210在固定架209内转动,螺杆210带动插杆208在卡钩207内移动使插杆208脱离滑轨205内,达到了对滑轨205和卡钩207进行拆卸的效果,从而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拆卸,伺服机构2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11,安装架1靠近限位架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12,支撑块212远离伺服机构2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13,驱动杆213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架214,定位架214的尺寸与定位块211的尺寸相适配,通过旋转驱动杆213使驱动杆213在支撑块212上转动,驱动杆213带动定位架214在驱动杆213上移动,直到定位架214脱离定位块211时,从安装架1内抽出伺服机构203,达到了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装卸的效果,以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维护或更换。
31.参照图6和图7所示,具体的,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架31与安装架1远离限位架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架31内转动连接有转块32,转块3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33,限位环33远离转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4,卡块34的表面开设有卡孔,卡块34卡孔的尺寸与卡钩207的尺寸相适配,限位环33内滑动插设有定位杆35,转块32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35的尺寸与转块32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通过拉动定位杆35使定位杆35在限位环33内滑动,直到定位杆35脱离转块32的定位孔内时,将限位环33从转块32上取下,达到了在需要对物资进行抛投时将限位环33取下的效果,以便于对物资进行投放,定位杆35远离转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36,定位杆35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7,弹簧37的两端分别与圆块36和限位环33固定连接,通过弹簧37的弹力带动圆块36移动,圆块36带动定位杆35在限位环33内滑动并插进转块32的定位孔内,提高了对转块32和限位环33进行限位的效果。
32.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物资进行投放时,将物资的绑带悬挂在卡钩207上并通过限位架206对物资进行限位,将安装架1安装在无人机的可控灯光下,通过无人机将安装架1带到指定区域,直到无人机到达指定高度时,通过控制无人机本身灯光的开闭,触发光控装置201的光源感应电路202,光源感应电路202给予伺服机构203动作命令,使伺服机构203带动滑轨205旋转,滑轨205带动卡钩207移动,直到卡钩207脱离限位架206内时,使物资的绑带从限位架206内脱离,通过重力使物资发生下坠,此时达到了对物资进行投放的效果。
33.通过旋转螺杆210使螺杆210在固定架209内转动,螺杆210带动插杆208在卡钩207内移动使插杆208脱离滑轨205内,达到了对滑轨205和卡钩207进行拆卸的效果,从而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拆卸,通过旋转驱动杆213使驱动杆213在支撑块212上转动,驱动杆213带动定位架214在驱动杆213上移动,直到定位架214脱离定位块211时,从安装架1内抽出伺服机构203,达到了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装卸的效果,以便于对伺服机构203进行维护或更换。
34.当需要对武器弹药类空投进行投放时,将武器弹药放置在安装架1的底部并旋转限位环33使限位环33带动转块32在支撑架31内转动,直到限位环33将武器弹药抵在安装架1的底部时,将卡钩207插进卡块34的卡孔内,通过无人机带动安装架1飞行,直到安装架1到达投放位置时,通过控制无人机本身灯光的开闭,触发光控装置201的光源感应电路202,光源感应电路202给予伺服机构203动作命令,使伺服机构203带动滑轨205旋转,滑轨205带动卡钩207移动,直到卡钩207脱离卡块34时,通过武器弹药的自重来使武器弹药下坠,此时达到了对武器弹药进行投放的效果,通过拉动定位杆35使定位杆35在限位环33内滑动,直到定位杆35脱离转块32的定位孔内时,将限位环33从转块32上取下,达到了在需要对物资进行抛投时将限位环33取下的效果,以便于对物资进行投放。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表面设有投放装置(2),所述投放装置(2)包括光控装置(201),所述光控装置(201)与安装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控装置(201)的侧壁电性连接有光源感应电路(202),所述光源感应电路(202)的表面电性连接有伺服机构(203),所述伺服机构(203)与安装架(1)的侧壁连通,所述伺服机构(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04),所述转盘(204)远离伺服机构(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205),所述安装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06),所述限位架(206)内滑动插设有卡钩(207),所述卡钩(207)的圆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卡钩(207)滑孔的尺寸与滑轨(205)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钩(207)内滑动插设有插杆(208),所述插杆(208)的尺寸与滑轨(205)的尺寸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207)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9),所述固定架(209)内螺纹插设有螺杆(210),所述螺杆(210)与插杆(208)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机构(2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11),所述安装架(1)靠近限位架(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212),所述支撑块(212)远离伺服机构(2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13),所述驱动杆(213)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定位架(214),所述定位架(214)的尺寸与定位块(211)的尺寸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远离限位架(206)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与安装架(1)远离限位架(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1)内转动连接有转块(32),所述转块(3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33),所述限位环(33)远离转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块(34)卡孔的尺寸与卡钩(207)的尺寸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3)内滑动插设有定位杆(35),所述转块(32)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35)的尺寸与转块(32)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5)远离转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36),所述定位杆(35)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的两端分别与圆块(36)和限位环(3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投放技术领域,具体为无人机光控投放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投放装置,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光控装置,所述光控装置与安装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光控装置的侧壁电性连接有光源感应电路,所述光源感应电路的表面电性连接有伺服机构,所述伺服机构与安装架的侧壁连通,所述伺服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伺服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滑动插设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圆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卡钩滑孔的尺寸与滑轨的尺寸相适配。解决了现有投放机构内置的通信设备后重量大,投放距离近的问题,实现小型无人机查打一体化。体化。体化。
技术研发人员:
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西航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