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或两栖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双发动机动力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周知的车辆都需要用到差速器,实现转向时候动力的有效分配。但是差速器会出现单侧车轮打滑,无法通过泥泞道路的状况,此时需要用到差速锁来实现打滑侧的锁定。传统差速器和差速锁优点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缺点是:当发动机损坏时候无法行驶和无法实现原地360度转向的动作。而对于特种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两栖救援车、两栖救援艇),因为要实现更多用途,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例如需要制动转向、原地转向以及在泥泞的道路及野地通行,因此现有的车辆传动系统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环境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不使用传统的差速器结构,而使用双发动机独立驱动的结构,也即两台发动机各自给左、右两侧轮胎提供动力的模式,来代替差速器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包括车身控制系统及电源单元,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均包括发动机/或电动机、离合器装置、变速箱,所述发动机/或电动机输出通过离合器装置连接变速箱,两个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左侧或右侧的驱动轮,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启动器同时连接或设置两个启动器分别连接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油门踏板同时联动连接或设置两个油门踏板分别联动连接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机构。
6.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车身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组件,制动系统采用一个制动踏板和液力传动系统联动,制动踏板通过液力传动系统同时控制连接设置于车轮的制动组件。
7.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车身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组件,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对应为两组,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和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联动,各制动踏板分别通过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控制连接设置于一侧车轮的制动组件。
8.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所述传动系统采用传动输出轴及驱动轴配合结构,传动输出轴连接变速箱,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ⅰ,驱动轴安装于车辆的驱动轮,驱动轮和车辆的车轮轴匹配安装,驱动轴设置与主动齿轮ⅰ配合的从动齿轮ⅱ,主动齿轮ⅰ与从动齿轮ⅱ径向啮合。
9.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及链条传动结
构,连接变速箱的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经90度换向系统连接驱动轴,驱动轴安装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安装于车辆驱动轮的驱动齿轮。
10.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车辆为三轮或四轮车,前面为转向轮,两个后轮为驱动轮;或者,四轮车前后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驱动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
11.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车辆为六轮或八轮车,前面两个或四个为转向轮,后面两个、四个或六个为驱动轮;或者,左右两侧车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车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
12.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在车架前面或后面设置方向舵,同时在车架后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或一组螺旋桨,每个或每组螺旋桨分别联动连接对应侧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设有驱动轮和螺旋桨输出离合切换组件;所述方向舵与转向控制机构联动,或者,在车架后部的螺旋桨后面单独设置方向舵并对应设置转向控制机构。
13.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不使用传统的差速器结构,而使用两台发动机各自给左右两侧轮胎提供动力的模式来代替差速器的功能。因为是双发动机独立驱动,因此可以实现更多用途,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主要用于特种车辆,例如需要制动转向、原地转向的救援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两栖救援车、两栖救援艇。
15.2、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通过设置左、右独立变速机构(包括手动换挡、自动变速)、左右独立离合机构(包括传动离合器、液力传动系统、无级变速、离心离合器等)、左右独立刹车机构、联动控制油门机构可实现:
16.(1)和普通车辆一样的正常转向功能。控制方向的轮子转动,车辆转向时候,内侧轮胎的发动机转速会因为负荷增加而降低,可以实现双侧轮胎均有动力但是转速不同,和差速器的原理是一样的。
17.(2)单边制动转向:例如需要向左急转弯的场合,左侧轮首先空挡(手动挡挂空挡、自动挡和液力传动系统通过减小油门至怠速实现无动力输出),通然后实现左侧单侧制动,因为右侧有正常动力输出,所以车辆实现向左的制动转向。
18.(3)原地360度转向,通过左右侧动力的反向输出,实现左右侧轮子的正反转动,进而实现原地360度转向。
19.3、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采用双发动机独立驱动,可以实现即便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的情况,也可以依靠另一台发动机实现应急工作(本用途在水陆两栖救援车辆上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20.图1所示为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之一示意图;
21.图2所示为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之二示意图;
22.图3所示为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之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实用新型创造实现其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构思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
实施例1
[0025]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包括车身控制系统及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均包括发动机(或电动机)、离合器装置、变速箱,所述发动机或电动机输出通过离合器装置(可为手动离合器、自动离合器或具有离合器特征的液力变矩器)连接变速箱,两个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左侧或右侧的驱动轮,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启动器同时连接或设置两个启动器分别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油门踏板同时联动连接或设置两个油门踏板分别联动连接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机构。
[0026]
车身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组件。制动系统可以采用一个制动踏板和液力传动系统联动,制动踏板通过液力传动系统同时控制连接设置于车轮的制动组件。制动系统也可以采用两个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对应为两组,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和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联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通过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控制连接设置于一侧车轮的制动组件。
[0027]
实施例2
[0028]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具体的:车辆为三轮车,车架前面为转向轮,两个后轮为驱动轮,左、右两侧驱动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传动系统采用传动输出轴及驱动轴4配合结构,传动输出轴连接变速箱,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ⅰ,驱动轴4安装于车辆的驱动轮,驱动轮和车辆的车轮轴匹配安装,驱动轴设置与主动齿轮ⅰ配合的从动齿轮ⅱ,主动齿轮ⅰ与从动齿轮ⅱ径向啮合,实现90度换向。刹车制动系统可同时控制两个驱动轮或左、右驱动轮单独控制。
[0029]
图中标号1为车架底盘,2为转向轮/前轮,3为离合器,5为启动器,6为车轮轴,7为制动装置/组件。
[0030]
实施例3
[0031]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车辆为四轮车,前面两个为转向轮,后面两个车轮为驱动轮,左、右两侧驱动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及链条传动结构,连接变速箱的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经90度换向系统连接驱动轴,驱动轴安装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安装于车辆驱动轮的驱动齿轮。
[0032]
当然,实施例2的三轮车传动系统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齿轮及链条传动结构。
[0033]
本实施例的四轮车,左、右两侧两个前轮和后轮都可以作为驱动轮。左、右两侧驱动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
[0034]
实施例4
[0035]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车
辆为六轮车,前面两个为转向轮,后面四个车轮为驱动轮。
[0036]
连接变速箱的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ⅰ,主动齿轮ⅰ经90度换向系统连接驱动轴,驱动轴安装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安装于车辆驱动轮的驱动齿轮(左边两个通过链轮链条联动,右边两个通过链条链轮联动,连接各自侧的动力系统)。
[0037]
当然,本实施例的传动结构也可以使用实施例3的齿轮副传动机构。
[0038]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车辆可为六轮或八轮车,前面两个或四个为转向轮,后面两个、四个或六个为驱动轮;或者左、右两侧车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车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
[0039]
实施例5
[0040]
本实施例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与前述各实施例不同的是,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在车架前面或后面设置方向舵,同时在车架后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或一组螺旋桨,每个或每组螺旋桨分别联动连接对应侧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设有驱动轮和螺旋桨输出离合切换组件;所述方向舵与转向控制机构联动,或者,在车架后部的螺旋桨后面单独设置方向舵并对应设置转向控制机构。
[0041]
方向舵与转向控制机构联动时,转向控制机构设有转向轮和方向舵离合切换组件。每组螺旋桨至少包括一个螺旋桨,或由两个或三个螺旋桨组成。
[0042]
也即,本实用新型用于水陆两栖救援车辆或救援艇的时候,方向盘除了控制转向轮的转向外,还联动方向舵(螺旋桨方向控制结构或喷水推进方向控制结构)。方向舵可以设置在车前,也可以设置在车车后,一般设置在车后部的螺旋桨后。当然,也可以在车架前面和后面都设置方向舵。设置方向舵的目的第一是在水上控制车船行驶方向,第二是通过改变螺旋桨、喷水泵的水流方向进而改变车船行驶方向。发动机或电动机除了给左、右轮子提供动力,还给左、右侧螺旋桨提供动力。螺旋桨可以通过变速箱额外输出一个动力或者利用车轮通过皮带及皮带轮、链条及链轮或齿轮副联动螺旋桨。
[0043]
水中行驶通过控制两侧轮子的刹车也可以实现两侧螺旋桨的不同转速或者通过方向舵控制水流方向。水中转向有3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是控制两侧的螺旋桨转速不同可以通过油门和刹车实现;第二种是两侧螺旋桨转速相同,通过控制方向舵实现转向,这可以通过方向盘联动方向舵实现;第三种是第一种控制方式和第二种控制方式叠加组合使用。
[0044]
上述结构用于救援车辆,一般指的是6-8轮救援车。救援车可以有2-4个轮子通过旋转方向盘实现转向轮转动。一般情况下通过方向盘控制实现正常的驾驶和高速行驶。在需要左急转弯的时候,可以通过踩下左侧刹车(同时联动左侧离合器实现左侧空挡或者联动左侧油门实现左侧发动机降低至怠速进而无动力输出(对于自动挡或液力传动结构))进而实现左侧急转弯。右转弯也是同样的道理及操作方法。
[004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两台发动机各自给左、右两侧轮胎提供动力的模式来代替差速器的功能,因为是双发动机独立驱动,因此可以实现更多用途,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主要用于特种车辆。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即便在工作中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也可以依靠另一台发动机实现应急工作,这对于水陆两栖救援车辆尤为重要。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指引下,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进行
其他修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或者采用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进行的简单置换或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包括车身控制系统及电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均包括发动机或电动机、离合器装置、变速箱,所述发动机或电动机输出通过离合器装置连接变速箱,两个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左侧或右侧的驱动轮,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启动器同时连接或设置两个启动器分别连接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油门踏板同时联动连接或设置两个油门踏板分别联动连接第一发动机或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身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组件,制动系统采用一个制动踏板和液力传动系统联动,制动踏板通过液力传动系统同时控制连接设置于车轮的制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身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以及制动组件,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液力传动系统对应为两组,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和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联动,各制动踏板分别通过对应的液力传动系统控制连接设置于一侧车轮的制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采用传动输出轴及驱动轴配合结构,传动输出轴连接变速箱,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ⅰ,驱动轴安装于车辆的驱动轮,驱动轮和车辆的车轮轴匹配安装,驱动轴设置与主动齿轮ⅰ配合的从动齿轮ⅱ,主动齿轮ⅰ与从动齿轮ⅱ径向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为三轮或四轮车,前面为转向轮,两个后轮为驱动轮;或者,四轮车前后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驱动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为六轮或八轮车,前面两个或四个为转向轮,后面两个、四个或六个为驱动轮;或者,左、右两侧车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车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及链条传动结构,连接变速箱的传动输出轴的轴端安装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经90度换向系统连接驱动轴,驱动轴安装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安装于车辆驱动轮的驱动齿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为三轮车或四轮车,前面为转向轮,两个后轮为驱动轮;或者,四轮车前后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车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辆为六轮或八轮车,前面两个或四个为转向轮,后面两个、四个或六个为驱动轮;或者,左、右两侧车轮均为驱动轮,左、右两侧车轮分别连接一个动力传动机构,制动系统采用两个制动踏板分别制动。10.根据权利要求1、2、3、5、6、8或9所述的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在车架前面或后面设置方向舵,同时在车架后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或一组螺旋桨,每个或每组螺旋桨分别联动连接对应侧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
构设有驱动轮和螺旋桨输出离合切换组件;所述方向舵与转向控制机构联动,或者,在车架后部的螺旋桨后面单独设置方向舵并对应设置转向控制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系统。一种双动力驱动的车辆传动系统结构,包括车身控制系统及电源单元,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离合器装置、变速箱,所述发动机/电动机输出通过离合器装置连接变速箱,两个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左侧或右侧的驱动轮,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启动器同时连接或设置两个启动器分别连接第一发动机/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电动机,车身控制系统设有一个油门踏板同时联动连接或设置两个油门踏板分别联动连接第一发动机/电动机和第二发动机/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使用双发动机独立驱动代替差速器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多用途,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种复杂的环境。种复杂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

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新乡市近卫拓展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6:4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5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辆   动力   传动系统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