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大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直射式led双光
透镜一般采用单近光灯珠加单近光反光杯,再加单直射远光灯珠实现汽车大灯的远、近光照射。该照射方案中远光是采用单个灯珠直射发光方式补光,出光角度大,输出的光通量较低,亮度一般;近光是单反光杯设计,光型均匀,但亮度低,没有补光,照明效果有限。
3.本技术就是在现有直射式led双光透镜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出一种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使其通过增设tir准直补光部分,实现远、近光的补光方案,还通过双直射led远光灯珠以及对其的光学收光,使远光补光更强、光斑视觉效果更舒服,铺路效果好,穿透力更强,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使其通过增设tir准直补光部分,实现远、近光的补光方案,还通过双直射led远光灯珠以及对其的光学收光,使远光补光更强、光斑视觉效果更舒服,铺路效果好,穿透力更强,从而克服现有的直射式led双光透镜存在的不足。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包括玻璃透镜、远光直
射灯珠、近光灯珠和近光反光杯,
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发出的
光线经过所述玻璃透镜直接射出,所述近光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近光反光杯反射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下部区域平行射出,还包括tir准直补光部分,所述tir准直补光部分包括补光灯珠和tir准直透镜,所述tir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近光反光杯下方,所述补光灯珠设置在所述tir准直透镜下部,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tir准直透镜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平行射出,形成对远、近光的补光。
6.进一步改进,所述tir准直透镜包括透镜部分和设置在其两侧的固定部分,所述透镜部分包括位于下部的全反射杯型透镜和位于上部的三棱柱透镜,所述补光灯珠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全反射杯型透镜后,再经过所述三棱柱透镜的一个侧面反射至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
7.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棱柱透镜的两个侧面不对称设置,用于反射所述补光灯珠发出光线的侧面倾斜度较另一侧面的倾斜度大。
8.进一步改进,所述tir准直透镜的固定部分采用由所述透镜部分从两侧对称延伸出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安装孔。
9.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定位凸起。
10.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光灯珠采用单晶元高功率密度的垂直封装led光源。
11.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透镜上设有直射透镜,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
所述直射透镜直接射出,且所述远光直射灯珠朝向所述直射透镜的一侧设有球面透镜,用于对所述远光直射灯珠进行光学收光实现远光补光。
12.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面透镜使所述远光直射灯珠的出光角度收到小于等于60度,输出光通量提高80%以上。
13.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透镜上包括两个所述直射透镜,所述前照灯包括两个与所述直射透镜对应设置的所述远光直射灯珠,以及两个与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对应设置的所述球面透镜。
14.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直射透镜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玻璃透镜的双眼结构。
15.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通过增加tir准直补光部分,利用tir准直透镜的全内反射特性,将补光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tir准直透镜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平行射出,能形成对远、近光的有效补光。
17.2.还通过对tir准直透镜的透镜部分进行改进,在其下部的全反射杯型透镜上部设置三棱柱透镜,使补光灯珠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全反射杯型透镜后,再经过所述三棱柱透镜的一个侧面反射至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形成平行射出的补光方案。
18.3.还通过将tir准直透镜的固定部分设置成不同结构的固定板,以及在固定板上设置固定安装孔和定位凸起,能有效的解决该tir准直透镜的安装固定,适应不同内部结构的汽车大灯,固定方式简单、灵活。
19.4.还通过两个远光直射灯珠的设置以及在远光直射灯珠的前面增设球面透镜,使其对远光直射灯珠进行光学收光,使远光直射灯珠出光角度由灯珠的180度收到60度,输出光通量提高了80%以上,整体亮度提高了150%以上,远光补光的光斑视觉效果更舒服,铺路效果好,穿透力更强。
附图说明
20.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双眼玻璃透镜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近光灯珠的光线射出原理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补光灯珠的光线射出原理示意图。
25.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tir准直透镜一实施例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tir准直透镜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tir准直透镜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28.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tir准直透镜另一实施例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的远光直射灯珠的光线射出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包括玻璃透镜10、远光直射部分20、近光反光部分30、tir准直补光部分40和切光部分50。
31.参照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透镜10包括圆形玻璃透镜和设置在其中的两个直射透镜11、12。两个所述直射透镜11、12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圆形玻璃透镜的上部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玻璃透镜10的双眼结构。所述圆形玻璃透镜的下部区域14用于射出近光反光部分30射出的光线。所述圆形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13用于射出tir准直补光部分40射出的光线。
32.参照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近光反光部分30包括led近光灯珠32和近光反光杯31。其中该近光灯珠32和近光反光杯31可采用现有结构,所述近光灯珠32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近光反光杯31反射后从所述玻璃透镜10的下部区域14平行射出,形成该汽车前照灯的近光光型,该近光光型左、右宽度大于40度,亮度均匀。
33.参照附图1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tir准直补光部分包括补光灯珠42和tir准直透镜41。所述补光灯珠42采用单晶元高功率密度的垂直封装led光源。所述tir准直透镜41设置在所述近光反光杯31的下方,所述补光灯珠42设置在所述tir准直透镜41下部,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tir准直透镜41后从所述玻璃透镜10的上部区域13平行射出,形成对远、近光的补光,提高了远、近光的亮度。
34.具体的,参照附图5至8所示,所述tir准直透镜41包括透镜部分和设置在其两侧的固定部分。所述透镜部分包括位于下部的全反射杯型透镜411和位于上部的三棱柱透镜412,所述补光灯珠42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全反射杯型透镜411后,再经过所述三棱柱透镜412的一个侧面反射至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13,并平行射出。
35.所述三棱柱透镜412的两个侧面不对称设置,如附图7所示,用于反射所述补光灯珠42发出光线的侧面a倾斜度较另一侧面b的倾斜度大。
36.所述tir准直透镜41的固定部分采用由所述透镜部分从两侧对称延伸出的固定板413,所述固定板413上设有固定安装孔414,用于实现所述tir准直透镜41的安装固定。
37.所述固定板413上还设有定位凸起415,用于与环境部件上的凹槽匹配,能更进一步的保证所述tir准直透镜41的限位,使其定位准确,不易移位。
38.当然,所述固定板413可以采用如附图5至8所示的直板结构,也可采用附图9和10所示的折弯板结构,还可采用其它结构以适配汽车大灯内部结构设置,便于所述tir准直透镜41的安装固定。
39.本实施例中所述远光直射部分20包括led远光直射灯珠21,用于发出远光光线,该远光光线经过所述直射透镜直接射出,形成远光照射。
40.为了进一步实现远光补光,参照附图11所示,所述远光直射灯珠21的前端,即朝向所述直射透镜的一侧,设有球面透镜22。所述球面透镜22用于对所述远光直射灯珠21进行光学收光实现远光补光。所述球面透镜22使所述远光直射灯珠21的出光角度收到小于等于60度,输出光通量提高80%以上。
41.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直射透镜11、12相对应的,所述远光直射灯珠21包括两个,同样与所述远光直射灯珠21对应设置的所述球面透镜22也是两个,形成双直射led远光灯。经过所述球面透镜22的光学收光,使该前照灯的整体亮度提高150%以上,远光补光的光斑视觉效果更舒服,铺路效果好,穿透力更强。
42.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光部分50采用现有结构,用于实现对近光光线和补光光线的切光,实现光型均匀、亮度合适的近光、补光光型。
43.本实用新型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通过增加tir准直补光部分,以单晶元高功率密度的垂直封装光源为补光灯珠,采用独特结构的tir准直透镜,利用其全内反射特性,将补光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tir准直透镜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平行射出,能形成对远、近光的有效补光。还通过两个远光直射灯珠的设置以及在远光直射灯珠的前面增设球面透镜,使其对远光直射灯珠进行光学收光,使远光直射灯珠出光角度大大收缩,输出光通量得到有效提高,整体亮度大大提高,远光补光的光斑视觉效果更舒服,铺路效果好,穿透力更强。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包括玻璃透镜、远光直射灯珠、近光灯珠和近光反光杯,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玻璃透镜直接射出,所述近光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近光反光杯反射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下部区域平行射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ir准直补光部分,所述tir准直补光部分包括补光灯珠和tir准直透镜,所述tir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近光反光杯下方,所述补光灯珠设置在所述tir准直透镜下部,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tir准直透镜后从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平行射出,形成对远、近光的补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tir准直透镜包括透镜部分和设置在其两侧的固定部分,所述透镜部分包括位于下部的全反射杯型透镜和位于上部的三棱柱透镜,所述补光灯珠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全反射杯型透镜后,再经过所述三棱柱透镜的一个侧面反射至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透镜的两个侧面不对称设置,用于反射所述补光灯珠发出光线的侧面倾斜度较另一侧面的倾斜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tir准直透镜的固定部分采用由所述透镜部分从两侧对称延伸出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定位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珠采用单晶元高功率密度的垂直封装led光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透镜上设有直射透镜,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直射透镜直接射出,且所述远光直射灯珠朝向所述直射透镜的一侧设有球面透镜,用于对所述远光直射灯珠进行光学收光实现远光补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透镜使所述远光直射灯珠的出光角度收到小于等于60度,输出光通量提高80%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透镜上包括两个所述直射透镜,所述前照灯包括两个与所述直射透镜对应设置的所述远光直射灯珠,以及两个与所述远光直射灯珠对应设置的所述球面透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射透镜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玻璃透镜的上部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玻璃透镜的双眼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直射双光LED汽车前照灯,属于汽车大灯技术领域。该汽车前照灯包括玻璃透镜、远光直射灯珠、近光灯珠和近光反光杯,还包括T I R准直补光部分,该T I R准直补光部分包括补光灯珠和T I R准直透镜,T I R准直透镜设置在近光反光杯下方,补光灯珠设置在T I R准直透镜下部,其发出的光线通过T I R准直透镜后从玻璃透镜的上部区域平行射出,形成对远、近光的补光。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T I R准直补光部分,利用T I R准直透镜的全内反射特性,形成对远、近光的有效补光。还通过在远光直射灯珠前端增设球面透镜,使其对远光直射灯珠进行光学收光,大大提高输出光通量,从整体上提升大灯亮度,铺路效果更好,穿透力更强。穿透力更强。穿透力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
张静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市悦照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4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