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


背景技术:



[0002]“对称光源”,传统的led灯珠的导线支架往往采取以“金属反射材料”经钣金冲压加工完成后,再进行注塑工艺中的“包塑(inside molding)”完成灯杯成型,其灯杯材质为ppa、pet及emc...等塑材料,而为保有该塑料的“反射率”,大部分皆采“白”,但白的反射特性虽好,但属为“扩散型反射”,且扩散率皆在90~95%,因此对于反射光行进的方向和光能量的萃取都无法掌握与控制,导致当中发生极大的能量损失,在模组的亮度提升需求很难达成和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以提升特定方向的光强度。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包括反光灯杯以及设置于反光灯杯之内的发光二极体;于所述反光灯杯上设置有若干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漫反射面以及直反射面,所述漫反射面以及直反射面均分布于发光二级体周围。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直反射面以及漫反射面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体左右两侧。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灯杯为复合结构,包括外围裹件以及嵌于外围裹件之内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的基座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直反射面位于基座之上,且所述漫反射面位于裹件之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l形,包括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的水平平台以及与水平平台呈一定角度的直反射面。
[0009]
进一步地,于所述水平平台底部还设置有阶梯结构,用于保证基座与外围裹件的连接紧密。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裹件由ppa、pet以及emc中任意一种制作。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金属材料经钣金冲压成型成一反射斜面,借此取代原传统对称光源灯杯中的一反射灯杯面,由于金属反射材料和塑料反射材料反射特性不同,借此形成“非对称光源”的反射光学效果,将有效提升特定方向的光强度15%以上。
附图说明
[0012]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3]
图1示意性显示了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之中显示了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于不同角度之下的发光强度;
[0015]
图3示意性显示了对称式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之中显示了对称式灯灯珠于不同角度之下的发光强度。
[0017]
图中标号:1-反光灯杯,2-发光二极体,3-直反射面,4-漫反射面,5-外围裹件,6-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19]
如图1所示,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包括反光灯杯1以及设置于反光灯杯1之内的发光二极体2,前述反光灯杯1为复合结构,包括外围裹件5以及嵌于外围裹件5之内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2的基座6。基座6为l形,包括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2的水平平台以及于水平平台呈一定角度的直反射面3,前述直反射面3与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2的水平平台上表面呈一连续平面。
[0020]
前述基座6整体为金属材质,而设置于其上的直反射面3则可以钣金冲压成型,并于直反射面3上以抛光的形式降低其表面粗糙度以提升其对于自发光二极体2中所散发出的光的反射能力。
[0021]
于上述基座6的水平平台底部还设置有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基座6自外围裹件5下侧滑出且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保证基座6与外围裹件5的连接紧密。
[0022]
前述外围裹件5由ppa、pet以及emc中任意一种制作而成,而漫反射面4设置于外围裹件5之上,且漫反射面4相对于直反射面3设置于发光二极体2的另一侧。
[0023]
以下针对于本实用新型之中所提出的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不同角度的发光强度进行测试且与传统灯杯进行比较。图2之中显示了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于不同角度之下的发光强度;图3示意性显示了对称式灯珠的结构,并于图4之中显示了对称式灯灯珠于不同角度之下的发光强度。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灯杯(1)以及设置于反光灯杯(1)之内的发光二极体(2);于所述反光灯杯(1)上设置有若干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漫反射面(4)以及直反射面(3),所述漫反射面(4)以及直反射面(3)均分布于发光二极体(2)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反射面(3)以及漫反射面(4)对称分布于发光二极体(2)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灯杯(1)为复合结构,包括外围裹件(5)以及嵌于外围裹件(5)之内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2)的基座(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反射面(3)位于基座(6)之上,且所述漫反射面(4)位于裹件之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为l形,包括用于承载发光二极体(2)的水平平台以及与水平平台呈一定角度的直反射面(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水平平台底部还设置有阶梯结构,用于保证基座(6)与外围裹件(5)的连接紧密。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裹件(5)由ppa、pet以及emc中任意一种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光源的LED灯珠,包括反光灯杯以及设置于反光灯杯之内的发光二极体;于所述反光灯杯上设置有若干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漫反射面以及直反射面,所述漫反射面以及直反射面均分布于发光二级体周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材料经钣金冲压成型成一反射斜面,借此取代原传统对称光源灯杯中的一反射灯杯面,由于金属反射材料和塑料反射材料反射特性不同,借此形成“非对称光源”的反射光学效果,将有效提升特定方向的光强度15%以上。15%以上。1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

翁伟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普利仕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4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4:5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5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射   所述   光源   基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