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客舱用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2.客舱,是指航空器上载运旅客的隔舱。它要求保证旅客生活的舒适安全,设有舒适的座椅、舷窗、行李架、通道舱门、应急出人口、救生设备等。客舱对通风保温、噪声、防火、疏散有很髙的要求。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大多都是单一的具备灭火功能,而且长时间暴露在外,不仅容易受到人员的破坏并且还降低了整体的美观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我们为此,提出了客舱用灭火设备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客舱用灭火设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身本体和滑轨,
所述机身本体一侧
表面中间
位置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部一侧表面两端位置对称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侧向密封板,所述侧向密封板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侧向密封板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侧向
喷头,所述侧向喷头一端位于存储腔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侧向喷头放置使用的存放槽,所述机身本体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底部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喷洒架,所述喷洒架外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环绕设有若干组底端喷头,所述喷洒架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照明灯。
8.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一端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灭火器盒,所述灭火器盒内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设有若干组卡箍,所述卡箍之间位置抵接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盒内部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一端贯穿灭火器盒一侧通过管道与连接口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顶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连接架。
10.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一侧表面底部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传感器。
11.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供喷洒架安装使用的空腔,且空腔的尺寸与喷洒架底部表面尺寸相同。
12.优选的,所述灭火器盒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伸缩把手,所述灭火器盒底部两侧表面位置设有供滑动使用的滑轨。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侧向喷头以及底端喷头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灭火器盒安装使用的空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侧向密封板、喷洒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未发生火灾险情时,通过侧向密封板以及喷洒架底端表面的密封作业可以将装置整体进行密封,避免内部的设备暴露在外,提高整体的平整度以及一体性,能有效的避免不法分子发生设备进而进行破坏,并且由于较为平整,因此不会与周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保证了装置的隐蔽性,同时通过两者表面的显示屏以及照明灯可以在平常时期进行不同的用处,在进一步提高隐蔽性的同时丰富功能性,具有隐蔽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侧向喷头、底端喷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的温度超过预设的范围时会触发第一电动伸缩杆以及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出,使得侧向喷头以及底端喷头均进行探出,然后通过电动阀门的开启使得灭火介质可以通过两组不同的喷头进行喷出,实现对周围的灭火作业,由于侧向喷头以及底端喷头所能够作用的区域不同,能够有效的扩大作业范围,提高整体的灭火效果,具有灭火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客舱用灭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客舱用灭火设备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客舱用灭火设备的喷洒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客舱用灭火设备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例说明:
24.1、机身本体;2、存储腔;3、侧向密封板;4、显示屏;5、连接架;6、承载板;7、第一电动伸缩杆;8、存放槽;9、连接口;10、电动阀门;11、灭火器盒;12、卡箍;13、伸缩把手;14、滑轨;15、侧向喷头;16、第二电动伸缩杆;17、喷洒架;18、底端喷头;19、照明灯;2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6.请参照图1-4,包括机身本体1和滑轨14,机身本体1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存储腔2,存储腔2内部一侧表面两端位置对称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7一端固定安装有侧向密封板3,侧向密封板3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侧向密封板3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承载板6,承载板6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侧向喷头15,侧向喷头15一端位于存储腔2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侧向喷头15放置使用的存放槽8,机身本体1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第二电动伸缩杆16,第二电动伸缩杆16底部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喷洒架17,喷洒架17外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环绕设有若干组底端喷头18,喷洒架17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照明灯19。
27.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一端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灭火器盒11,灭火器盒11内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设有若干组卡箍12,卡箍12之间位置抵接有灭火器,灭火器盒11内部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电动阀门10,电动阀门10一端贯穿灭火器盒11一侧通过管道与连接口9相连接。
28.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灭火器一端插入到电动阀门10处可以对灭火器进行连接,保证后续发生火灾时通过打开电动阀门10使得灭火器内的灭火介质能够通过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进行喷出,实现灭火作业,并且在灭火器使用的时候通过卡箍12可以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时发生脱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29.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顶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连接架5。
30.具体的,通过连接架5方便了装置进行安装使用。
31.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一侧表面底部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传感器20。
32.具体的,传感器20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并可以将检测到的温度以及湿度通过显示屏4进行显示,便于闲置时期的使用,而且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火灾,触发相应的结构进行灭火作业。
33.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供喷洒架17安装使用的空腔,且空腔的尺寸与喷洒架17底部表面尺寸相同。
34.具体的,尺寸的相同保证了喷洒架17在未使用时能够完整的保存在设置的空腔内部,保证装置整体的平整度,避免不法分子发现装置进而对其进行破坏,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35.本实施方案中:灭火器盒11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伸缩把手13,灭火器盒11底部两侧表面位置设有供滑动使用的滑轨14。
36.具体的,滑轨14的设置方便了灭火器盒11进行移动使用。
37.本实施方案中:连接口9通过管道分别与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相连接。
38.具体的,通过连接口9的连接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将灭火器中灭火介质通过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进行喷出,实现灭火作业。
39.本实施方案中:机身本体1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灭火器盒11安装使用的空腔。
40.具体的,通过设置的空腔能够方便灭火器盒11在不使用时进行存放使用,避免灭火器盒11直接暴露在外,使得装置的外表面能够尽量的平整,保证其隐蔽性。
41.本实施方案中:灭火器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42.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将灭火器一端插入到电动阀门10处可以对灭火器进行连接,保证后续发生火灾时通过打开电动阀门10使得灭火器内的灭火介质能够通过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进行喷出,实现灭火作业,并且在灭火器使用的时候通过卡箍12可以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时发生脱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然后在装置正常进行使用时,由于侧向密封板3以及喷洒架17底端表面的密封作业可以将装置整体进行密封,避免内部的设备暴露在外,提高整体的平整度以及一体性,能有效的避免不法分子发生设备进而进行破坏,并且由于较为平整,因此不会与周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保证了装置的隐蔽性,同时通过两者表面的显示屏4以及照明灯19可以在平常时期进行不同的用处,在进一步提高
隐蔽性的同时丰富功能性,当传感器20检测到周围温度异常时,会触发第一电动伸缩杆7以及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伸出,使得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均进行探出,然后通过电动阀门10的开启使得灭火介质可以通过两组不同的喷头进行喷出,实现对周围的灭火作业,由于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所能够作用的区域不同,能够有效的扩大作业范围,提高整体的灭火效果,装置整体具有隐蔽性高、灭火范围广、实用性强的优点。
4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客舱用灭火设备,包括机身本体(1)和滑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存储腔(2),所述存储腔(2)内部一侧表面两端位置对称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一端固定安装有侧向密封板(3),所述侧向密封板(3)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侧向密封板(3)另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侧向喷头(15),所述侧向喷头(15)一端位于存储腔(2)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侧向喷头(15)放置使用的存放槽(8),所述机身本体(1)底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第二电动伸缩杆(1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6)底部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喷洒架(17),所述喷洒架(17)外周表面中间位置均匀环绕设有若干组底端喷头(18),所述喷洒架(17)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照明灯(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一端表面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灭火器盒(11),所述灭火器盒(11)内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设有若干组卡箍(12),所述卡箍(12)之间位置抵接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盒(11)内部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电动阀门(10),所述电动阀门(10)一端贯穿灭火器盒(11)一侧通过管道与连接口(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顶部两侧表面位置对称安装有连接架(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一侧表面底部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传感器(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底部表面位置均匀设有若干组供喷洒架(17)安装使用的空腔,且空腔的尺寸与喷洒架(17)底部表面尺寸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盒(11)一端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伸缩把手(13),所述灭火器盒(11)底部两侧表面位置设有供滑动使用的滑轨(14)。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9)通过管道分别与侧向喷头(15)以及底端喷头(18)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舱用灭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内部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供灭火器盒(11)安装使用的空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客舱用灭火设备,包括机身本体和滑轨,所述机身本体一侧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部一侧表面两端位置对称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侧向密封板、喷洒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未发生火灾险情时,通过侧向密封板以及喷洒架底端表面的密封作业可以将装置整体进行密封,避免内部的设备暴露在外,提高整体的平整度以及一体性,能有效的避免不法分子发生设备进而进行破坏,并且由于较为平整,因此不会与周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保证了装置的隐蔽性,同时通过两者表面的显示屏以及照明灯可以在平常时期进行不同的用处,在进一步提高隐蔽性的同时丰富功能性,具有隐蔽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杨卫峰 李世忠 陈春山 胡彦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海天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