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豆类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豆类蒸煮设备通常仅具有蒸煮功能,需要将原材料粉碎处理后进行蒸煮或者在原材料蒸煮后进行粉碎,需要多台设备以及更多的人工来完成,费时费力。同时,当蒸煮完成后,需要等待蒸煮设备冷却才可以将加工后的产品取出,需要大量时间等待冷却,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能够实现同时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和蒸煮处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包括内罐以及外罐,所述内罐与所述外罐之间具有蒸煮腔,所述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内罐可容置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罐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源、搅拌轴以及搅拌叶,通过所述搅拌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内罐中的原材料运动;以及粉碎机构,设置在所述搅拌叶上,所述粉碎机构用于粉碎豆类原材料。
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蒸煮罐下方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将所述内罐与外界连通。
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蒸煮罐上还设有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所述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排料孔上,所述密封盖一端与所述外罐铰接;以及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在所述外罐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盖铰接,当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伸长,则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排料孔,当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回缩,所述排料孔被打开。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外罐上设有进气阀、排气阀、进水阀以及排水阀,所述进气阀连通所述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所述排气阀用于排出蒸汽,所述进水阀用于向蒸煮腔内通入水,冷却所述内罐,所述排水阀用于排出冷却用水。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搅拌叶包括:连接片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为螺旋状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具有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相反,当所述搅拌叶按照第一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自所述内罐的底部被所述叶片向上输送后沿所述内罐内壁落下,当所述搅拌叶按照第二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被所述叶片不断向下输送,并自所述排料孔输出。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叶片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原材料可通过导流孔,进行运动,防止原材料堵塞,影响搅拌效果。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粉碎机构为若干粉碎杆,若干所述粉碎杆沿所述叶片边缘均匀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内罐密封槽、外罐密封槽以及密封环,所述内罐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内罐与所述搅拌轴的接触面上,所述外罐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外罐与所述搅拌轴的接触面上,所述密封环容置于所述内罐密封槽和外罐密封槽中。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搅拌机构以及粉碎机构。蒸煮罐包括内罐以及外罐。内罐与外罐之间具有蒸煮腔。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内罐可容置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罐中。搅拌机构包括动力源、搅拌轴以及搅拌叶。通过搅拌叶转动,能够带动内罐中的原材料运动。粉碎机构设置在搅拌叶上。粉碎机构用于粉碎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能够实现蒸煮时的原材料搅拌,粉碎机构能够随着搅拌叶的运动,将蒸煮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实现原材料的粉碎和蒸煮同时完成,提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俯视图;
17.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18.图4为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
19.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蒸煮罐10,内罐11,蒸煮腔111,外罐12,进气阀121,排气阀122,进水阀123,排水阀124,排料孔13,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14,密封盖141,驱动机构142;
23.搅拌机构20,动力源21,搅拌轴22,搅拌叶23,连接片231,叶片232,导流孔232a,密封机构24,内罐密封槽241,外罐密封槽242,密封环243;
24.粉碎机构30。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
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至图6,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10、搅拌机构20以及粉碎机构30。蒸煮罐10包括内罐11以及外罐12。内罐11与外罐12之间具有蒸煮腔111。蒸煮腔111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内罐11可容置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20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罐11中。搅拌机构20包括动力源21、搅拌轴22以及搅拌叶23。通过搅拌叶23转动,能够带动内罐11中的原材料运动。粉碎机构30设置在搅拌叶23上。粉碎机构30用于粉碎豆类原材料。
30.参照图3和图4,蒸煮罐10下方开设有排料孔13。排料孔13将内罐11与外界连通。
3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料孔13设置在蒸煮罐10的侧边下方,且排料孔13为倾斜设置,能够使得加工好的原材料顺畅的自排料孔13输出。
32.参照图3,蒸煮罐10上还设有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14。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14包括密封盖141以及驱动机构142。密封盖141设置在排料孔13上。密封盖141一端与外罐12铰接。驱动机构142铰接设置在外罐12的外壁上。驱动机构142的输出端与密封盖141铰接。当驱动机构142的输出端伸长,则密封盖141密封排料孔13。当驱动机构142的输出端回缩,排料孔13被打开。
3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机构142对密封盖141进行控制,避免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开盖输出加工完成的原材料,进而能够避免需要等待蒸煮罐10冷却才能输出的情况,大幅提升设备的周转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4.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42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机构。
35.参照图1和图4,外罐12上设有进气阀121、排气阀122、进水阀123以及排水阀124。进气阀121连通蒸煮腔111与蒸汽发生器。排气阀122用于排出蒸汽。进水阀123用于向蒸煮腔111内通入水,冷却内罐11。排水阀124用于排出冷却用水。
36.可以理解的是,蒸汽发生设备通过进气阀121将蒸汽输入蒸煮腔111,在通过排气阀122排出,进而通过蒸汽的热量实现原材料的蒸煮。
37.参照图3和图6,搅拌叶23包括连接片231以及叶片232。叶片232为螺旋状搅拌叶。搅拌叶23具有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相反。当搅拌叶23按照第一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自内罐11的底部被叶片232向上输送后沿内罐11内壁落下。当搅拌叶23按照第二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被叶片232不断向下输送,并自排料孔13输出。
3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叶片232的螺旋状结构,采用不同转向可以使得搅拌叶23产生不同的功效,当搅拌叶23按照第一搅拌方向旋转,可以将底部的原材料不停地向上输送并使其从内罐11的侧壁落下,从而实现蒸煮时的搅拌工作。进一步的,当搅拌叶23按照第二搅拌方向旋转,可以将原材料向内罐11底部输送,驱动物料项排料孔13输出,通过叶片232的螺旋结构实现搅拌和排料的双功能。
39.参照图6,叶片232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232a。原材料可通过导流孔232a,进行运动,防止原材料堵塞,影响搅拌效果。
40.可以理解的是,当物料堆积,能够通过导流孔232a进行导流,防止因为物料堆积而卡死叶片232。
41.参照图3和图6,粉碎机构30为若干粉碎杆。若干粉碎杆沿叶片232边缘均匀设置。
42.可以理解的是,粉碎时,通过搅拌叶23的按照第一搅拌方向旋转和第二搅拌方向循环转动,使粉碎杆与原材料产生速度差,进而通过碰撞将蒸煮后软化的原材料搅碎。
43.参照图3和图5,搅拌机构20还包括密封机构24。密封机构24包括内罐密封槽241、外罐密封槽242以及密封环243。内罐密封槽241开设在内罐11与搅拌轴22的接触面上。外罐密封槽242开设在外罐12与搅拌轴22的接触面上。密封环243容置于内罐密封槽241和外罐密封槽242中。
44.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机构24能够为蒸煮罐10与搅拌轴22之间的连接部位提供良好的密封,防止内罐11中的液体流出,同时防止蒸煮腔111内的气体和/或液体流出。
45.值得说明的是,若工期较为紧张时,可以略过冷却工序,蒸煮完成后,直接通过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14开启排料孔13进行排料,同时通过搅拌机构20辅助排料。
46.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阀121与排气阀122均为电磁调流阀,通过程序动态调整气阀121与排气阀122的流量可以实现内罐11的恒温蒸煮,提升蒸煮效果。
4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罐,包括内罐以及外罐,所述内罐与所述外罐之间具有蒸煮腔,所述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内罐可容置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罐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动力源、搅拌轴以及搅拌叶,通过所述搅拌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内罐中的原材料运动;以及粉碎机构,设置在所述搅拌叶上,所述粉碎机构用于粉碎豆类原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罐下方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将所述内罐与外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罐上还设有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所述排料孔自动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排料孔上,所述密封盖一端与所述外罐铰接;以及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在所述外罐的外壁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盖铰接,当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伸长,则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排料孔,当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回缩,所述排料孔被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上设有进气阀、排气阀、进水阀以及排水阀,所述进气阀连通所述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所述排气阀用于排出蒸汽,所述进水阀用于向蒸煮腔内通入水,冷却所述内罐,所述排水阀用于排出冷却用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包括:连接片以及叶片,所述叶片为螺旋状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具有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相反,当所述搅拌叶按照第一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自所述内罐的底部被所述叶片向上输送后沿所述内罐内壁落下,当所述搅拌叶按照第二搅拌方向旋转,原材料被所述叶片不断向下输送,并自所述排料孔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原材料可通过导流孔,进行运动,防止原材料堵塞,影响搅拌效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为若干粉碎杆,若干所述粉碎杆沿所述叶片边缘均匀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内罐密封槽、外罐密封槽以及密封环,所述内罐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内罐与所述搅拌轴的接触面上,所述外罐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外罐与所述搅拌轴的接触面上,所述密封环容置于所述内罐密封槽和外罐密封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涉及豆类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同时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和蒸煮处理。一种豆类自动粉碎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包括内罐以及外罐,内罐与外罐之间具有蒸煮腔,蒸煮腔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内罐可容置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罐中,搅拌机构包括动力源、搅拌轴以及搅拌叶,通过搅拌叶转动,能够带动内罐中的原材料运动;以及粉碎机构,设置在搅拌叶上,粉碎机构用于粉碎豆类原材料。搅拌机构能够实现蒸煮时的原材料搅拌,粉碎机构能够随着搅拌叶的运动,将蒸煮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实现原材料的粉碎和蒸煮同时完成,提升加工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

冼桂荣 谢建夫 陈毅明 蒋朝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珠海市宝门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6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3:3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4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蒸煮   机构   豆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