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如授权公开号为cn202021698705.2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
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方活动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右侧开设有充电放置腔,所述充电放置腔的内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有充电,所述充电桩主体的顶端左侧滑动安装有悬挂板。
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不具备防护功能,当天气较为恶劣时,可能会有重物落在充电桩的顶部,导致充电桩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具备防护功能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
本体和
伸缩杆,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还设有限位块,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
顶棚,所述顶棚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棚的顶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嵌设在顶棚的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和充电桩本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当有重物落在顶棚的顶部时,伸缩杆受到压力会进行收缩,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进而对顶部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使顶棚不易损坏,更好的对充电桩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有的限位块,可对伸缩杆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伸缩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重力传感器,当重物落在顶棚的表面时,重力传感器会检测到重力,从而启动报警器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尽快对顶棚进行清理,避免对顶棚造成二次伤害。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和散热孔固定连接。
10.充电桩在使用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降低充电桩本体的使用寿命,制冷片可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散热孔排出,有效的提高了该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冷片的一侧设有风扇,所述散热孔的表面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和散热孔固定连接。
12.启动风扇,可将制冷片吸收的热量快速排出,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速度,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可对该装置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界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装置的内部。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充电头。
14.通过设有的放置槽,实现了充电头的放置,使其在拿放时较为方便,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头的一端设有连接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连接线通过卡合固定。
16.通过设有的支撑架,实现了连接线的固定,使其不会杂乱的散落在地面,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绊倒行人,存在安全隐患。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拐角处设有安装孔。
18.通过设有的安装座和安装孔,为该充电桩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安装时简单快捷。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充电桩本体通过螺丝固定。
20.通过设有的控制器,实现了该装置的控制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有的伸缩杆、弹簧、顶棚、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可对该充电桩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其不会被重物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3.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制冷片和风扇,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使其更加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孔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充电桩本体;2、伸缩杆;3、弹簧;4、限位块;5、顶棚;6、重力传感器;7、报警器;8、散热孔;9、制冷片;10、风扇;11、防尘网;12、放置槽;13、充电头;14、连接线;15、支撑架;16、安装座;17、安装孔;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1.实施例1
3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伸缩杆2,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内部设有弹簧3,伸缩杆2的内部还设有限位块4,伸缩杆2的顶部设有顶棚5,顶棚5和伸缩杆2固定连接,顶棚5的顶部设有重力传感器6,重力传感器6嵌设在顶棚5的表面,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有报警器7,报警器7和充电桩本体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33.具体的,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有散热孔8,散热孔8的内部设有制冷片9,制冷片9和散热孔8固定连接,制冷片9的一侧设有风扇10,散热孔8的表面设有防尘网11,防尘网11和散热孔8固定连接,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的内部设有充电头13,充电头13的一端设有连接线14,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和连接线14通过卡合固定,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和充电桩本体1固定连接,安装座16的拐角处设有安装孔17,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和充电桩本体1通过螺丝固定。
34.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有益效果。
35.当有重物落在顶棚5的顶部时,伸缩杆2受到压力会进行收缩,从而对弹簧3进行压缩,进而对顶部的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使顶棚5不易损坏,更好的对充电桩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有的限位块4,可对伸缩杆2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伸缩杆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重力传感器6,当重物落在顶棚5的表面时,重力传感器6会检测到重力,从而启动报警器7开始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尽快对顶棚5进行清理,避免对顶棚5造成二次伤害,充电桩在使用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降低充电桩本体1的使用寿命,制冷片9可对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散热孔8排出,有效的提高了该充电桩的散热效果,启动风扇10,可将制冷片9吸收的热量快速排出,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速度,通过设有的防尘网11,可对该装置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外界灰尘通过散热孔8进入装置的内部,通过设有的支撑架15,实现了连接线14的固定,使其不会杂乱的散落在地面,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绊倒行人,存在安全隐患。
36.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伸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还设有限位块,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顶棚,所述顶棚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棚的顶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嵌设在顶棚的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和充电桩本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和散热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的一侧设有风扇,所述散热孔的表面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和散热孔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充电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的一端设有连接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连接线通过卡合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拐角处设有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充电桩本体通过螺丝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伸缩杆,充电桩本体的顶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弹簧,伸缩杆的内部还设有限位块,伸缩杆的顶部设有顶棚,顶棚和伸缩杆固定连接,顶棚的顶部设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嵌设在顶棚的表面,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有报警器,报警器和充电桩本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伸缩杆、弹簧、顶棚、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可对该充电桩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其不会被重物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王心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王心如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