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mini led(微发光二极管)是led(发光二极管)屏幕的一种,但其芯片尺寸介于50-200um之间,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后的技术产物。与普通led相比,mini led单元小于50微米,仅为1%,但其画面表现及性质要优于普通led数倍。
3.mini led技术加持下,屏幕有了多背光分区,可以单独控制屏幕某一小块区域的亮度,实现该亮的地方够亮,该暗的地方暗,画面表现的局限性更小。当画面某部分需要显示黑的时候,可以把这部分的小背光分区调暗,甚至关闭,获得更加纯正的黑,极大提升对比度,这是普通lcd屏幕无法实现的。在mini led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拥有接近oled屏幕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灯板组件,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个以上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透光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所述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到所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全透光面射出。
6.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中,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发生透射的透射光的光量。
7.在一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
8.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纵向截面上,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向凹陷。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散射颗粒;和/或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荧光颗粒。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荧光油墨;所述荧光油墨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环绕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荧光油墨从所述发光元件延伸至所述透光件的外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所述
反射件避让所述透光件设置。
1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模组,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面;以及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灯板组件,其中,所述灯板组件,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基板之间;一个以上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透光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所述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到所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全透光面射出。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扩散层;所述扩散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灯板组件之间。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扩散层之间。
16.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中,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发生透射的透射光的光量。
17.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纵向截面上,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向凹陷。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散射颗粒;和/或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荧光颗粒。
19.在一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荧光油墨;所述荧光油墨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环绕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2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灯板组件,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将所述透光件固化的步骤;将所述发光元件贴合于所述基板的步骤;将所述透光件贴合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步骤。
2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
2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
2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透光件射出。通常,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到达位于其前方的透光件上的光线多于到达位于其侧方的透光件的光线,即透光件上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区域的亮度大于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
25.本公开提供的灯板组件,将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出光面部分设置为部分透光面,部分透光面能够将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一部分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光线从位于发
光元件侧面的全透光面射出。
26.这样的设置,可以降低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亮度,同时,可以增加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从而,可以达到使得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的效果。
27.本公开的设置,通过使得单个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可以使得整个灯板组件的发光更加地均匀。利用本公开的灯板组件作为背光模组,可以提升背光模组的背光的均匀,为显示设备提供更好的背光,增加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2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3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灯板组件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33.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34.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9.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2.mini led(微发光二极管)是led(发光二极管)屏幕的一种,但其芯片尺寸介于50-200um之间,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后的技术产物。与普通led相比,mini led单元小于50微米,仅为1%,但其画面表现及性质要优于普通led数倍。
43.mini led技术所制得的灯板,在一个基板上分布多个led发光芯片。mini led技术加持下,屏幕有了多背光分区,可以单独控制屏幕某一小块区域的亮度,实现该亮的地方够亮,该暗的地方暗,画面表现的局限性更小。
44.当画面某部分需要显示黑的时候,可以把这部分的小背光分区调暗,甚至关闭,获得更加纯正的黑,极大提升对比度,这是普通lcd屏幕无法实现的。在mini led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拥有接近oled屏幕的对比度。
45.但是,led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在中间区域的亮度较大,而两侧的亮度较低,容易
出现灯板的亮度不均的问题。
46.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在本公开中,灯板组件(light module)不限于单词限定的内容,也可以是灯板模块(light module)、灯板组件(light assembly)、灯板组件(light component)等,只要是能够应用于显示设备的灯板组件即可。
47.本公开提供的灯板组件,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用于发射光线,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一个以上透光件,透光件覆盖发光元件,透光件包括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发光元件发射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全透光面射出。
48.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透光件射出。通常,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到达位于其前方的透光件上的光线多于到达位于其侧方的透光件的光线,即透光件上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区域的亮度大于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
49.本公开提供的灯板组件,将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出光面部分设置为部分透光面,部分透光面能够将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一部分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光线从位于发光元件侧面的全透光面射出。
50.这样的设置,可以降低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亮度,同时,可以增加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从而,可以达到使得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的效果。
51.本公开的设置,通过使得单个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可以使得整个灯板组件的发光更加地均匀。利用本公开的灯板组件作为背光模组,可以提升背光模组的背光的均匀,为显示设备提供更好的背光,增加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5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灯板组件10包括基板100、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00和一个以上的透光件300。沿着z方向上,发光元件设置在基板100上,如以灯板组件发出光线的一面定义为发光面,则发光元件200设置在基板100的发光面上。
54.如图1和图2所示,灯板组件10可以沿着x方向和y方向延伸。也可以认为是,灯板组件10在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平面上延伸。其中,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公开中,z方向可以垂直于x方向,并且垂直于y方向。也可以认为是,z方向可以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所构成的平面。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用于示意相对位置方向,根据灯板组件不同的使用状态,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并不限于图中所示。
55.在本公开中,基板100可以是pcb(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发光元件200可以是led芯片(light emitting diode),用于发射光线。发光元件200可以贴装于基板100的发光面。
56.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200可以是发出蓝光的芯片,也可以是发出绿光或者红光的芯片。
57.在本公开中,透光件300覆盖发光元件200,如图2所示,透光件300还覆盖部分的基板100。这样可以使得透光件300将发光元件200全面覆盖起来,即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均经过透光件300射出。
58.透光件300与基板100相对的一面与发光元件200相对,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进入透光件300,然后从透光件300的出光面射出。透光件300的出光面为位于灯板组件10的发光面的,即俯视灯板组件10时,可以看到的透光件300的表面即为透光件300的出光面。
59.透光件300包括位于发光元件200前方的部分透光面301和位于发光元件200侧方的全透光面302。在本公开中,前述所说的透光件300的出光面,可以包括有部分透光面301和全透光面302。
60.在本公开中,透光件300可以是由硅胶制成的棱镜,也可以称之为lens。
61.在本公开中,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200可以设置于透光件300的中间位置,这样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可以在透光件300上呈中心对称分布。相应的,位于发光元件200前方的部分透光面301位于透光件300的中间位置,与发光元件200相对应。
62.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也可以设置在透光件的非中间位置,相应的,部分透光面也可以在透光件的非中间位置。
63.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部分透光面301和全透光面302为相对位置关系,本公开并不限定具体的部分透光面和全透光面的面积、大小、范围、位置等参数,只要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即可。
64.考虑光线在不同的介质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即反射现象,本公开所提到的全透光面,为该介质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实际情况中,可透光件的全透光面可能仍然存在部分光线被反射的情况,但这属于透光件的材料的物理属性。
65.同样的,本公开所提及的部分透光面,所谓的部分透光,是指除去透光件的物理属性导致的反射的光线外,仍有其他光线被反射。
66.如图2所示,部分透光面301包括相对于发光元件200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的倾斜方向不同。
67.在本公开中,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的倾斜角度配置为,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射到部分透光面301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或者发生全反射。这样可以减少发光元件200发出的从透光件300的中间位置射出的光线的数量,即可以减少透光件300上相应位置的亮度。
68.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200发射到部分透光面301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全透光面302射出。这样的设置,使得被部分透光面301反射的光线经全透光面302射出,增加了透光件300上位于侧面的全透光面302的亮度。
69.本公开的设置,发光元件200可以遵循朗伯体发射,即发光元件的中间位置发出的光线强度最高。本公开的设置,可以降低透光件中间位置的光线亮度,提高了透光件侧面的光线亮度,达到了均光的目的。
70.并且,本公开的设置,使得单个的透光件300的侧面的光线亮度得到提升。灯板组件10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00和透光件300,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0之间的光线亮度也得到了提升。
71.基于此,在保持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0之间的光线亮度足够的不变的情况下,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同理,相邻两个透光件30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少。
72.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中,相邻两个透光件300之间的距离l可以为大于等于12mm,
且小于等于20mm。相邻两个透光件300之间的距离通常可以称为pitch。
73.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200发射到部分透光面301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透射的光线可以从部分透光面301射出。
74.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灯板组件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75.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方案设置的灯板组件,经过测试以后可以看到,从透光件300射出的光线分布在中间位置的部分透光面的光线较少,而分布在侧方位置的全透光面的光线较多。
76.综上,根据本公开的方案,所制得的灯板组件的亮度更加均匀。
77.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部分透光面301的纵向截面上,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相邻的部分向发光元件200的方向凹陷。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出的从透光件300的中间位置射出的进一步光线减少,即透光件300的中间位置的亮度进一步降低。
78.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从透光件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灯板组件的均光性。
79.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部分透光面301的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中,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发生透射的透射光的光量。
80.这样的设置,使得从部分透光面301的射出的光线数量小于从部分透光面301反射的光线数量。进一步降低了部分透光面301处的光线亮度,提升了全透光面302处的光线亮度。即降低了透光件300中间位置的光线亮度,提升了透光件300侧方位置的光线亮度。进一步提升了均光的效果。
81.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相邻的位置向第一倾斜面311和全透光面302相邻的位置,在第一倾斜面311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
82.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从第一倾斜面311射出的光线从中间位置到侧方位置递增。即第一倾斜面311上位于中间的位置反射的光线最多,透射的光线最少。
83.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相邻的位置向第二倾斜面312和全透光面302相邻的位置,在第二倾斜面312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
84.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从第二倾斜面312射出的光线从中间位置到侧方位置递增。即第二倾斜面312上位于中间的位置反射的光线最多,透射的光线最少。
85.相关技术中,如图3所示,分布在透光件的中间位置的光线最多,并向两侧递减。本公开的设置,使得穿过透光件的光线从中间到两侧递增,这样透光件的中间射出的光线最少,且向两侧递增。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使得部分透光面上的光线亮度进一步得到均匀。
86.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灯板组件,包括基板100、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00和一个以上的透光件300。发光元件200设置在基板100的发光面上。
87.在本公开中,透光件300覆盖发光元件200,如图5所示,透光件300还覆盖部分的基板100。这样可以使得透光件300将发光元件200全面覆盖起来,即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均经过透光件300射出。
88.透光件300包括位于发光元件200前方的部分透光面301和位于发光元件200侧方
的全透光面302。在本公开中,前述所说的透光件300的出光面,可以包括有部分透光面301和全透光面302。
89.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透光件300内分布有颗粒物质400。这些颗粒物质400可以是散射颗粒和/或荧光颗粒。
90.在本公开中,散射颗粒能够将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入射至透光件300的光线散射,透光件300内部的光线经过散射颗粒的散射后,可以更加均匀地从透光件300射出。
91.散射颗粒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透光件300对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的均光作用。
92.在本公开中,散射颗粒也可以称为扩散剂。本公开的扩散剂可以分为有机扩散剂和无机扩散剂。
93.其中,本公开所使用的无机光扩散剂可以有:纳米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扩散剂,只要能够达到散射效果即可。
94.本公开所使用的有机光扩散剂主要有亚克力型,苯乙烯型和丙烯酸树脂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扩散剂,只要能够达到散射效果即可。
95.在本公开中,扩散剂的粒径可以为1um~10um。这个粒径范围内的扩散剂可以满足本公开的灯板组件所需的散射效果。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粒径大小的扩散剂,只要能够达到散射效果即可。
96.在本公开中,荧光颗粒也可以起到散射光线的效果。并且,荧光颗粒同时还可以发出荧光,与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相互搭配,形成产品需要的光线。
97.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如发光元件200发出蓝光,则可以使用黄荧光颗粒,这样可以使得从透光件300射出的光线呈白光。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灯板组件产品所需发出其他颜的光线,或者发光元件发出的不是蓝光,则也可以采用其他颜的荧光颗粒。
98.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0可以发出绿光以及红光,这种情况下,采用黄的荧光粉也可以发出白光。
99.在本公开中,荧光颗粒也可以称为荧光粉,可以是铝酸盐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和sf荧光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100.在本公开中,铝酸盐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7um-18um(
±
0.5um)。硅酸盐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12um-17um(
±
0.5um)。氮化物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11um-13um(
±
0.5um)。ksf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29um-31um(
±
0.5um)。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粒径的相应颜的荧光粉。
101.在本公开中,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包括有散射颗粒和荧光颗粒,这样可以在均光的同时,还可以使得灯板组件发出相应颜的光线。
102.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灯板组件10还可以包括荧光油墨600。荧光油墨600设置于基板100,且环绕发光元件200设置。
103.在本公开中,荧光油墨600可以与发光元件200所发出的光线颜相配和,使得灯板组件10显示的光线颜更加均匀。
104.具体来说,如发光元件200发出蓝光,且灯板组件10发出白光时,可以采用黄的荧光粉形成荧光油墨600。可以是通过丝印的方式,将黄的荧光油墨丝印于相应的位置。
105.荧光油墨600的设置,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入射至发光元件200周围的基板100上的光线,在经过荧光油墨600的作用后,最终也可以以白光射出。即荧光油墨600的设置,可以使得灯板组件10发出的白光颜更加统一,减少了发光元件200本身的颜。
106.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灯板组件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荧光油墨600从发光元件200延伸至透光件300的外部。
107.如图6所示,荧光油墨600的设置范围可以超出透光件300的覆盖范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最大程度地与荧光油墨600相配合形成所需的颜的光线,进一步确保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线的颜的统一。
108.在本公开中,荧光油墨是荧光粉与高分子树脂连接料、溶剂和助剂配比,经研磨制得。其中的荧光粉可以是可以是铝酸盐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和sf荧光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109.在本公开中,铝酸盐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7um-18um(
±
0.5um)。硅酸盐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12um-17um(
±
0.5um)。氮化物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11um-13um(
±
0.5um)。ksf荧光粉的可选d50粒径可以为29um-31um(
±
0.5um)。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粒径的相应颜的荧光粉。
110.在本公开中,荧光油墨可以采用“昶晟”公司的lps-y01型号。
111.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灯板组件10还可以包括反射件500。反射件500设置于基板100,且反射件500避让透光件300设置。
112.在本公开中,反射件500可以是反射膜,也可以是反射板,或者可以是反射纸,可以贴合在基板100的发光面。反射件500可以将入射至反射件500的光线反射,提升灯板组件的110的亮度,增加灯板组件10的发出的光线的均匀度。
113.在本公开中,反射纸可使用的材质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4.具体地,灯板组件10通常用于在显示设备中背光,在灯板组件10发光面的一侧设置由多个部件,这些部件可能会将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灯板组件10的发光面。反射件500的设置,可以将发射至灯板组件10发光面的光线再次反射,从而提示可灯板组件10的亮度,增加了灯板组件10的灯效。
115.在本公开中,基板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一层白油墨,例如可以是通过印刷或者涂布地方式设置在基板表面。基板表面设置的白油墨可以是低反射性的白油墨,可以用于保护基板,也有利于后续在基板上设置多种元件或者部件。所谓基板的表面可以是基板上用于设置发光元件的一面或者一侧。
116.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灯板组件,制作方法包括:
117.s11:将透光件固化的步骤。
118.在本公开中,可以利用模具,将透光件固化,即先行将透光件的形状固定下来。这样可以避免在后续的制作步骤中,由于灯板组件的移动,而导致透光件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出现。
119.具体地,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点胶的方式将硅胶黏附于发光元件上,这样使得
在后续的制作红,硅胶常常发生位移,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而本公开的设置,可以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升产品的质量。
120.并且,本公开的设置,可以使得透光件的固化制作与其他步骤同时进行,这样可以节省等待硅胶固化的时间,缩短灯板组件制作的周期,可以提升灯板组件制作的效率。
121.s12:将发光元件贴合于基板的步骤;
122.s13:将透光件贴合于发光元件的步骤。
123.在本公开中,将透光件贴合与发光件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24.s14:将反射件贴合于基板的步骤。
125.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灯板组件。
126.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display device)并不限于单词限定的内容,也可以称为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显示装置(display device)、显示器(display screen)等。
127.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模组21、灯板组件10和电路板30。
128.在本公开中,显示模组21可以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例如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和背面;显示模组21的显示面可以是显示图像或者画面的一面,背面可以是与显示面相对的一面。如图7所示,在z方向上,显示面可以位于背面的上方。所谓的上方和下方,限于图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状态位置。根据显示设备不同的使用状态,背面也可以位于上方,而显示面可以位于上方。
129.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20所包括的灯板组件10可以是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例如容易图1所示,灯板组件10可以设置于显示模组21的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
130.灯板组件10可以包括基板100、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00和一个以上的透光件300。发光元件200设置在基板100的发光面上。
131.在本公开中,基板100可以设置于显示模组21的与显示面相对的背面,如图7所示,基板100可以设置在显示模组21的下方。
132.发光元件200设置于基板100,且发光元件200位于显示模组21和基板100之间。如图2和图7所示,发光元件200可以设置在基板100的上表面。发光元件200用于发射光线,且所发射的光线射向显示模组21的方向。
133.如图2和图7所示,透光件300覆盖发光元件200,透光件300包括位于发光元件200前方的部分透光面301和位于发光元件200侧方的全透光面302。即透光件300位于位于显示模组21和基板100之间。
134.如图2所示,部分透光面301包括相对于发光元件200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第一倾斜面311和第二倾斜面312的倾斜方向不同。
135.发光元件200发射到部分透光面301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全透光面302射出。
136.如图7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设备2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0,电路板30与基板100的远离显示模组21的一侧相对设置。如图7所示,电路板30可以设置于灯板组件10的下方。
137.在本公开中,灯板组件10可以与电路板30电连接。电路板30可以设置控制单元、接受单元、输出单元等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控制灯板组件10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00的
启动和关闭,以及其启动和关闭的时间。
138.在本公开中,电路板30可以是显示设备的主板,也可以是显示设备的小板。电路板30可以用于控制灯板组件10。或者,电路板30也可也与显示模组21电连接。电路板30上的功能单元也可以用于控制显示模组21,例如可以控制显示模组21显示画面,和/或控制显示模组21控制相应的一个图像。
139.需要指出,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元件,并不限于本公开所列举的元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遮光部件,遮光部件设置在灯板组件的侧面,用于防止灯板组件发出的光线外漏,避免由于光线外漏对显示模组显示画面造成干扰。
140.在本公开中,遮光部件可以是遮光板,也可以是涂布在灯板组件侧面的具有遮光作用的功能层,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即可。
141.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部件。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设备20还可以包括扩散层40,且扩散层40设置于显示模组21和灯板组件10之间。如图8所示,扩散层40可以设置在显示模组21的下方,且设置于灯板组件10的上方。扩散层40(diffuser)也可以称之为它扩散片,用于为显示设备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即扩散层40可以使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从而为显示设备提供更均匀的光源,进而提升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142.具体地,扩散层40也可以是导光板、导光层等具有均光作用的部件。本公开的扩散层可以是聚碳酸酯扩散板,亦称为pc光扩散板、pc匀光板、pc漫反射板等。这种情况下,扩散层40的基材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143.如图8所示,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20还可以包括光学膜片50,且光学膜片50设置于显示模组21和扩散层40之间。
144.如图8所示,光学膜片50可以设置在扩散层40的上方,例如可以贴合于扩散层40的上表面。光学膜片可以包括扩散片、反射片、导光板、棱镜片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具体可以根据不同显示设备的不同需要特异性的设置。
145.需要指出,图8中的显示设备同时包括有扩散层和光学膜片,且扩散层设置于光学膜片的下方,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来中,显示设备也可以只包括扩散层和光学膜片中的一种。或者显示设备可以同时包括扩散层和光学膜片,但是扩散层设置于光学膜片的上方,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即可。
146.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20的灯板组件1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在此不做重复叙述。
147.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液晶显示屏采用两片极化材料中的液体水晶溶液,使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达到成像的目的。
148.在本公开中,液晶显示屏可以是采用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以及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这三种驱动方式的任意一种。其中,被动矩阵型又可分为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及其它被动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而主动矩阵型大致可区分为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二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mim)二种方
式。
149.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设备可以包括:背光模组23、设置于背光模组23上的第一偏光板211、设置于第一偏光板211上的第一玻璃基板212、设置于第一玻璃基板212上的薄膜晶体管层(tft)213、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213上的液晶层214、设置于液晶层214上的彩滤光膜(cf)215、以及设置于彩滤光膜215上的第二玻璃基板216、以及设置于第二玻璃基板216上的偏光板217。
150.需指出,在本公开中,背光模组23用于为显示设备20提供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背光模组23可以包括灯板组件10。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板组件也可以直接作为背光模组。或者也可以认为,在一些情况下,灯板组件也可以称之为背光模组。
151.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152.如图10和图11所示,显示设备20可以包括盖板22、显示模组21和背光模组23。背光模组23中可以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灯板组件。
153.如图8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设备20中还可以包括中框60。中框60可以是显示设备20内部的支架,用于对电路板30以及其他元件提供支撑作用。需指出,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框60也可以位于显示设备20表面,即用户可以从外部直接看到中框60。这种情况下,中框60也可以被称为后盖、电池盖或者外壳。
154.本公开的显示设备20的背光模组23的背光更加地均匀,显示设备20的显示效果更优。
155.在本公开中,根据显示设备的种类不同,可能还会包括其他多种元件,只要能够达到显示画面的目的即可,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例如,如显示设备是移动电子设备时,也可以包括电池。
156.在本公开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透光件射出。通常,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到达位于其前方的透光件上的光线多于到达位于其侧方的透光件的光线,即透光件上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区域的亮度大于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
157.本公开提供的灯板组件,将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出光面部分设置为部分透光面,部分透光面能够将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一部分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光线从位于发光元件侧面的全透光面射出。
158.这样的设置,可以降低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透光件的亮度,同时,可以增加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透光件的亮度。从而,可以达到使得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的效果。
159.本公开的设置,通过使得单个透光件的出光面亮度均匀,可以使得整个灯板组件的发光更加地均匀。利用本公开的灯板组件作为背光模组,可以提升背光模组的背光的均匀,为显示设备提供更好的背光,增加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160.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灯板组件。
161.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灯板组件。
162.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
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163.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164.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165.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166.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167.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16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169.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个以上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透光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所述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到所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全透光面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中,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发生透射的透射光的光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纵向截面上,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向凹陷。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散射颗粒;和/或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荧光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荧光油墨;所述荧光油墨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环绕所述发光元件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油墨从所述发光元件延伸至所述透光件的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所述反射件避让所述透光件设置。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面;以及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灯板组件,其中,所述灯板组件,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基板之间;
一个以上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透光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所述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到所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全透光面射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扩散层;所述扩散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灯板组件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扩散层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中,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发生透射的透射光的光量。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分透光面的纵向截面上,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部分向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向凹陷。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散射颗粒;和/或所述透光件内分布有荧光颗粒。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邻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全透光面相邻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递减。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还包括荧光油墨;所述荧光油墨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环绕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灯板组件和显示设备。本公开提供的灯板组件,包括:基板;一个以上发光元件,用于发射光线,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一个以上透光件,透光件覆盖发光元件,透光件包括位于发光元件前方的部分透光面和位于发光元件侧方的全透光面;其中,部分透光面包括相对于发光元件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发光元件发射到部分透光面的光线的一部分进行反射,另一部分进行透射,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全透光面射出。本公开的设置可以使得整个灯板组件的发光更加地均匀。光更加地均匀。光更加地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

郭名涛 严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秀尔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9.01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1:1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元件   组件   光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