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透气纱线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暖透气纱线。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实现纱线的要求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现有纱线通常通过混纺的方式提高纱线的性能,混纺纱线仅仅通过传统的加捻和假捻进行制作,使得混纺纱线的使用很难达到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纱线的保暖性上,为了提供纱线的保暖性往往增加纱线的厚度,导致纱线编织成的面料厚重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因而设置一种保暖轻便的纱线很有必要。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透气纱线,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纱线保暖性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保暖透气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设置为半环形的若干蓬松件,若干所述蓬松件的开口朝向芯层,相邻所述蓬松件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为半环形,所述支撑件的开口设置为背向芯层的一侧,所述支撑件远离芯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线,所述固定线螺旋缠绕在芯层的外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层为纱线提供支撑,保证纱线的可纺性,蓬松件半环形的设置,使得蓬松件与芯层的外周壁间形成保暖空腔,提高纱线内空气静止层的容积,从而提高了纱线的保暖效果,支撑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蓬松程度,且支撑件的外周壁与蓬松件的外周壁相抵,使得纱线的稳定性更好,保证了纱线的蓬松程度,使得纱线内保留较多的空气静止空间,固定线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连接支撑件并实现对芯层的固定,确保纱线使用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内固定连接有交错设置的若干绒毛,所述绒毛的长度大于芯层的直径,所述绒毛的两端插入至蓬松件与芯层的外周壁形成的保暖空腔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绒毛的设置实现对蓬松件与芯层的外周壁形成空腔的填充,提高纱线的保暖性,绒毛是固定连接在芯层内,使得绒毛在芯层上的固定更加稳定,避免纱线在使用时发生脱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蓬松件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线,所述缓冲线具有弹性形变的性能,所述缓冲线远离蓬松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线的外周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线连接固定线和蓬松件的外周壁,当纱线受到挤压
后,缓冲线发生挤压的形变,当外力对纱线的挤压结束后,缓冲线复位至初始状态,缓冲线拉动蓬松件和固定线,使得蓬松件和支撑件始终处于张开的状态,保证纱线的蓬松度。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通过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绒毛通过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的结构强度高,使得芯层的支撑性更好使用更稳定,羊毛纤维的保暖性好,从而提高纱线的保暖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蓬松件包括纱芯以及交错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第一股线和第二股线,所述纱芯通过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股线通过丽塞纤维和腈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股线通过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的强度高保型性好,提高纱线的稳定性,丽塞纤维的卷曲程度好,使得纤维中保留的静态空气多保暖性好,腈纶纤维的保暖性好穿着舒适且其回弹性好,提高蓬松件的弹性回复能力,苎麻纤维具有抑菌透气的特点,棉纤维的透气性好,提高了蓬松件的透气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通过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缓冲线设置为氨纶纤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结构稳定,丙纶纤维能够将汗液更快的传递出去,减少汗液在纱线上的堆积,氨纶纤维的弹性好实现了缓冲线的弹性性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线包括抗菌层和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包缠在抗菌层的外周壁上,所述抗菌层通过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接触层通过木棉纤维加捻而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性,木棉纤维为中空结构使得木棉纤维的保暖效果好,且木棉纤维质地柔软与体表接触时更加舒适。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芯层为纱线提供支撑,保证纱线的可纺性,蓬松件半环形的设置,使得蓬松件与芯层的外周壁间形成保暖空腔,提高纱线内空气静止层的容积,从而提高了纱线的保暖效果,支撑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蓬松程度,且支撑件的外周壁与蓬松件的外周壁相抵,使得纱线的稳定性更好,保证了纱线的蓬松程度,使得纱线内保留较多的空气静止空间,固定线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连接支撑件并实现对芯层的固定,确保纱线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蓬松件的切片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线的切片图。
26.图中:1、芯层;2、蓬松件;3、支撑件;4、固定线;5、绒毛;6、缓冲线;7、涤纶纤维;8、纱芯;9、第一股线;10、第二股线;11、丽塞纤维;12、腈纶纤维;13、苎麻纤维;14、棉纤维;15、抗菌层;16、接触层;17、竹炭纤维;18、木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8.该保暖透气纱线,如图1和2所示,包括芯层1,芯层1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设置为半环形的若干蓬松件2,若干蓬松件2的开口朝向芯层1,相邻蓬松件2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支撑件3设置为半环形,支撑件3的开口设置为背向芯层1的一侧,支撑件3远离芯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线4,固定线4螺旋缠绕在芯层1的外侧,蓬松件2增大了纱线直径且蓬松件2与芯层1间的空腔实现对空气存储,提高了纱线的保暖性,支撑件3进一步增大了纱线内空气静止空间,且支撑件3支撑固定线4对蓬松件2的挤压,避免固定线4螺旋缠绕在蓬松件2上时造成蓬松件2的塌陷影响蓬松件2的蓬松程度,保证纱线的蓬松保暖性。
29.如图1-3所示,芯层1内固定连接有交错设置的若干绒毛5,绒毛5的长度大于芯层1的直径,绒毛5的两端插入至蓬松件2与芯层1的外周壁形成的保暖空腔内,芯层1通过涤纶纤维7加捻而成,绒毛5通过羊毛纤维加捻而成,羊毛纤维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绒毛5,涤纶纤维7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芯层1,并且在芯层1加捻时插入绒毛5至使其固定连接在芯层1内,使得绒毛5与芯层1的固定更加稳定。
30.如图1和3所示,蓬松件2包括纱芯8以及交错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第一股线9和第二股线10,纱芯8通过涤纶纤维7加捻而成,第一股线9通过丽塞纤维11和腈纶纤维12加捻而成,第二股线10通过苎麻纤维13和棉纤维14加捻而成,涤纶纤维7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纱芯8,丽塞纤维11和腈纶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第一股线9,苎麻纤维13和棉纤维14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第二股线10,第一股线9通过走钉纺机正向螺旋缠绕在纱芯8的外周壁上,第二股线10通过走锭纺机反向螺旋缠绕在第一股线9的外侧上得到蓬松件2,蓬松件2通过走钉纺机螺旋缠绕在芯层1的外周壁上并间隔进行超喂使其在芯层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若干半环形的蓬松件2线圈。
31.如图1-4所示,蓬松件2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线6,缓冲线6具有弹性形变的性能,缓冲线6远离蓬松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线4的外周壁上,支撑件3通过涤纶纤维7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缓冲线6设置为氨纶纤维,固定线4包括抗菌层15和接触层16,接触层16包缠在抗菌层15的外周壁上,抗菌层15通过竹炭纤维17加捻而成,接触层16通过木棉纤维18加捻而成,涤纶纤维7和丙纶纤维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支撑件3,竹炭纤维17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抗菌层15,木棉纤维18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接触层16,接触层16通过气流纺机包缠在抗菌层15的外侧,支撑件3通过走钉纺机螺旋的缠绕在固定线4的外周壁上并通过间隔超喂的方式在固定线4的外周壁上形成支撑件3线圈,将缓冲线6粘接在位于相邻支撑件3线圈的固定线4的外周壁上,并在缓冲线6远离固定线4的一端涂抹粘接剂,固定线4通过走钉纺机螺旋缠绕在芯层1的外周壁上并使缓冲线6粘接在蓬松件2的外周壁上,支撑件3的外周壁与相邻蓬松件2的外周壁相抵。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暖透气纱线,包括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设置为半环形的若干蓬松件(2),若干所述蓬松件(2)的开口朝向芯层(1),相邻所述蓬松件(2)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设置为半环形,所述支撑件(3)的开口设置为背向芯层(1)的一侧,所述支撑件(3)远离芯层(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线(4),所述固定线(4)螺旋缠绕在芯层(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内固定连接有交错设置的若干绒毛(5),所述绒毛(5)的长度大于芯层(1)的直径,所述绒毛(5)的两端插入至蓬松件(2)与芯层(1)的外周壁形成的保暖空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件(2)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线(6),所述缓冲线(6)具有弹性形变的性能,所述缓冲线(6)远离蓬松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线(4)的外周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通过涤纶纤维(7)加捻而成,所述绒毛(5)通过羊毛纤维加捻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件(2)包括纱芯(8)以及交错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第一股线(9)和第二股线(10),所述纱芯(8)通过涤纶纤维(7)加捻而成,所述第一股线(9)通过丽塞纤维(11)和腈纶纤维(12)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股线(10)通过苎麻纤维(13)和棉纤维(14)加捻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通过涤纶纤维(7)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缓冲线(6)设置为氨纶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4)包括抗菌层(15)和接触层(16),所述接触层(16)包缠在抗菌层(15)的外周壁上,所述抗菌层(15)通过竹炭纤维(17)加捻而成,所述接触层(16)通过木棉纤维(18)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暖透气纱线,涉及纱线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保暖纱线厚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芯层,芯层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设置为半环形的若干蓬松件,若干蓬松件的开口朝向芯层,相邻蓬松件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为半环形,支撑件的开口设置为背向芯层的一侧,支撑件远离芯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线,固定线螺旋缠绕在芯层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丽塞纤维,丽塞纤维为卷曲状使得纤维中保留的静态空气多,从而提高纱线的保暖性。纱线的保暖性。纱线的保暖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建南 薛玉双 连薇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吴江万腾包复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0

技术公布日:

2023/2/27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1:01: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加捻   纱线   所述   纤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