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游动物培育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
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浮游动物属于一种经济水产动物,一般作为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
饵料,在水体修复中,浮游动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对浮游动物进行培育过程中,为保证成活率,需要使用到浮游动物培育装置。
3.现有技术中,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7609002u的一种浮游动物养殖装置,安装有饵料装置,饵料装置包括饵料罐、流量泵以及饵料输送管,在饵料罐中加入稀释好的藻粉或者浓缩藻液以及维生素c,开启流量泵进行自动化投饵,每日根据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依据养殖的具体需求,通过设置流量泵的流量和时间,控制养殖缸内浮游动物的投喂流速和时间,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养殖的效益,并在饵料罐与第一输送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可以过滤掉较大粒径的饵料;
4.在上述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讯向饵料罐中加入配比后的饵料,在流量泵的作用下,实现定时定量投喂,然而该种方式需要提前对饵料进行调配,操作较为不便,并且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时,较大颗粒杂质容易堵塞住网孔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浮游动物培育装置不便对饵料进行配比以及过滤网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包括用于浮游动物培育的
箱体,
所述箱体的上端为敞口,以更大面积地与空气接触,且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增氧器,以补充箱体内部水体的含氧量,并且所述箱体的左侧安装有饵料罐,而且所述饵料罐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混料室;
7.还包括:
8.输送管,其呈“匚”字形安装于所述饵料罐的内部,且输送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混料室和箱体的内部,并且所述输送管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流量泵,而且所述输送管的右侧等间距开设有排放口,以将混料室内部饵料营养液通过排放口注入箱体的内部,实现投放喂养,同时输送管的左端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以排除大颗粒物质;
9.齿环,其轴承套设在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外部,且齿环位于所述饵料罐的内部,并且所述齿环的左侧啮合设置有导齿轮,而且所述导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齿环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与储料腔相互连通,而且出料口与储料腔均开设于所述饵料罐的上端内部,使得当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对时,储料腔内的饵料可以落入混料室中。
1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调节板,且左右两个调节板分别套设在两个转杆的外侧,并且两个转杆分别固定安装于转块的左右两侧,而且转块轴承安装于所述饵料罐的外侧,使得当转块转动后,可以带动两个转杆进行同步转动。
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面积大于出料口的面积,且调节板与饵料罐构成左右滑动结构,并且调节板与转杆之间为螺纹连接,而且左右两个转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当转杆转动后,可以带动两个调节板进行相对移动,进而可以控制出料口的面积大小。
13.优选的,所述齿环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下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盘,并且所述转盘与输送管之间为偏心结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连接筒带动转盘进行转动。
14.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活动架,并且所述活动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框体和刷板,而且刷板的上端面贴合于输送管左端所安装的过滤网,使得当活动架带动刷板移动后,可以对过滤网进行来回清理,防止堵塞。
15.优选的,所述框体贴合套设在转盘的外侧,且框体所在的活动架与限位杆构成贴合横向滑动结构,使得当转盘转动后,可以利用与框体之间的贴合作用带动活动架进行左右活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通过齿环内部所开设的下料口与出料口的配合,促使各饵料可以定量落于混料室中,实现各种类饵料的配比混合,并且可以调节出料口的大小,以调整各饵料之间的比例,以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其具体效果如下:
17.1、设置有出料口和下料口,使得通过导齿轮和齿环之间的啮合作用,可以带动齿环内部所安装的下料口进行转动,进而下料口和出料口可以间歇相对,促使各饵料可以定量落于混料室中,实现各种类饵料的配比混合,而通过转动转块,利用转杆和调节板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调节板和饵料罐之间的贴合关系,可以带动两个调节板进行相对移动,实现对出料口大小的调节,以控制单次下料量,调整各饵料之间的比例,以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
18.2、设置有活动架和刷板,使得当齿环转动后,可以带动连接筒和转盘进行同步转动,当转盘转动后,利用与框体之间的贴合作用以及限位杆和活动架之间的贴合作用,可以带动活动架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活动架上所安装的刷板对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来回清理,避免较大颗粒物质堵塞住过滤网,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料室正剖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俯剖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环正剖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架正剖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框体俯剖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箱体;2、饵料罐;3、混料室;4、输送管;5、排放口;6、储料腔;7、出料口;8、调节板;9、转块;10、转杆;11、导齿轮;12、齿环;13、下料口;14、连接筒;15、转盘;16、限位
杆;17、活动架;18、刷板;19、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包括用于浮游动物培育的箱体1,箱体1的上端为敞口,以更大面积地与空气接触,且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增氧器,以补充箱体1内部水体的含氧量,并且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饵料罐2,而且饵料罐2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混料室3;还包括:输送管4,其呈“匚”字形安装于饵料罐2的内部,且输送管4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混料室3和箱体1的内部,并且输送管4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流量泵,而且输送管4的右侧等间距开设有排放口5,以将混料室3内部饵料营养液通过排放口5注入箱体1的内部,实现投放喂养,同时输送管4的左端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以排除大颗粒物质;齿环12,其轴承套设在输送管4的左侧外部,且齿环12位于饵料罐2的内部,并且齿环12的左侧啮合设置有导齿轮11,而且导齿轮11与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齿环12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口13,且下料口13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出料口7,并且出料口7与储料腔6相互连通,而且出料口7与储料腔6均开设于饵料罐2的上端内部;出料口7的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调节板8,且左右两个调节板8分别套设在两个转杆10的外侧,并且两个转杆10分别固定安装于转块9的左右两侧,而且转块9轴承安装于饵料罐2的外侧;调节板8的面积大于出料口7的面积,且调节板8与饵料罐2构成左右滑动结构,并且调节板8与转杆10之间为螺纹连接,而且左右两个转杆10的螺纹方向相反;
28.结合图1-3所示,使得当导齿轮11所连接的电机启动后,利用导齿轮11和齿环12之间的啮合作用可以带动齿环12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齿环12内部所开设的下料口13间歇与出料口7相对设置,当下料口13与出料口7相对时,储料腔6内的饵料可以定量落入混料室3中,实现各饵料之间的配比混合,而当需要调整比例时,通过转动转块9带动两个转杆10进行转动,转杆10利用与调节板8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调节板8与饵料罐2之间的贴合关系,可以带动调节板8进行移动,以控制出料口7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单次下料量,调整各饵料之间的比例,以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
29.齿环12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筒14,且连接筒14的下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盘15,并且转盘15与输送管4之间为偏心结构设置;输送管4的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的外侧套设有活动架17,并且活动架17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框体19和刷板18,而且刷板18的上端面贴合于输送管4左端所安装的过滤网;框体19贴合套设在转盘15的外侧,且框体19所在的活动架17与限位杆16构成贴合横向滑动结构;
30.结合2和图4-6所示,使得当齿环12转动后,可以带动连接筒14和转盘15进行同步转动,转盘15转动后,利用与框体19之间的贴合作用以及限位杆16和活动架17之间的贴合作用,带动活动架17进行左右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刷板18进行左右移动,将粘附在过滤网表面的较大颗粒物质刮除下来,保证过滤网的过滤效果。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时,结合图1-6所示,
当需要对浮游动物进行喂食时,启动导齿轮11所连接的电机以及流量泵,利用导齿轮11和齿环12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齿环12进行转动,当带动下料口13与出料口7相对时,储料腔6内的饵料可以定量落入混料室3中,实现各饵料之间的配比混合,并且在齿环12转动时,利用转盘15与框体19之间的贴合作用以及限位杆16和活动架17之间的贴合作用,带动活动架17上所安装的刷板18进行左右移动,将粘附在过滤网表面的较大颗粒物质刮除下来,保证过滤网的过滤效果,进而输送管4将混料室3内的饵料通过排放口5投入箱体1中,实现喂食作业。
3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包括用于浮游动物培育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端为敞口,以更大面积地与空气接触,且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增氧器,以补充箱体(1)内部水体的含氧量,并且所述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饵料罐(2),而且所述饵料罐(2)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混料室(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管(4),其呈“匚”字形安装于所述饵料罐(2)的内部,且输送管(4)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混料室(3)和箱体(1)的内部,并且所述输送管(4)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流量泵,而且所述输送管(4)的右侧等间距开设有排放口(5),以将混料室(3)内部饵料营养液通过排放口(5)注入箱体(1)的内部,实现投放喂养,同时输送管(4)的左端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以排除大颗粒物质;齿环(12),其轴承套设在所述输送管(4)的左侧外部,且齿环(12)位于所述饵料罐(2)的内部,并且所述齿环(12)的左侧啮合设置有导齿轮(11),而且所述导齿轮(11)与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12)的内部开设有下料口(13),且下料口(13)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出料口(7),并且出料口(7)与储料腔(6)相互连通,而且出料口(7)与储料腔(6)均开设于所述饵料罐(2)的上端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7)的左右两侧滑动设置有调节板(8),且左右两个调节板(8)分别套设在两个转杆(10)的外侧,并且两个转杆(10)分别固定安装于转块(9)的左右两侧,而且转块(9)轴承安装于所述饵料罐(2)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8)的面积大于出料口(7)的面积,且调节板(8)与饵料罐(2)构成左右滑动结构,并且调节板(8)与转杆(10)之间为螺纹连接,而且左右两个转杆(10)的螺纹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12)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筒(14),且连接筒(14)的下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盘(15),并且所述转盘(15)与输送管(4)之间为偏心结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4)的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的外侧套设有活动架(17),并且所述活动架(17)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框体(19)和刷板(18),而且刷板(18)的上端面贴合于输送管(4)左端所安装的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9)贴合套设在转盘(15)的外侧,且框体(19)所在的活动架(17)与限位杆(16)构成贴合横向滑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包括用于浮游动物培育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为敞口;还包括:输送管,其呈“匚”字形安装于所述饵料罐的内部,且输送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混料室和箱体的内部,并且所述输送管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流量泵;齿环,其轴承套设在所述输送管的左侧外部,且齿环位于所述饵料罐的内部,并且所述齿环的左侧啮合设置有导齿轮。该用于水体修复的新型浮游动物培育装置,通过齿环内部所开设的下料口与出料口的配合,促使各饵料可以定量落于混料室中,实现各种类饵料的配比混合,并且可以调节出料口的大小,以调整各饵料之间的比例,以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便于喂养工作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
张羽 张未 汪春燕 蒋小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生太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