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慧阀门。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行业而居社会能耗首位,达到30%~40%以上,建筑节能将成为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总量大、单位能耗高、节能潜力大、工作易实施,经调研发现,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10%~30%的节能潜力。
3.现代建筑中的供暖及空调系统中,对于供暖水的阀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总阀调节的方式,在换季时进行调节,日常使用时往往能源过溢,从而造成供热浪费的问题,而且在阀门调节时,需要管理人员携带专用的仪器设备前往调节,存在
流量调节不灵活,调节不及时而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智慧阀门,包括输入端
管件、输出端管件、以及设置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的衔接阀管;
7.
所述衔接阀管内置有流量通路,所述流量通路包括连通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第一流量
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所述流量通路内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流量通道包括与输入端管件对接的衔接套管,所述衔接套管的内沿设置有内沿通路,所述衔接套管与输入端管件衔接区域的内沿设置有坡面槽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流量通道包括内穿于衔接套管内腔的中位管道,所述中位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输入端管件内,中位管道的另一端穿入至输出端管件内并且设置有输出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中位管道上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外接有闭合环,所述坡面槽口内设置密封圈,所述闭合环与密封圈相对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衔接阀管管壁上的电控推动器、安装于电控推动器上的滑动内轨、以及安装于滑动内轨上滑块,所述滑块外接有内支杆,所述内支杆的杆端通过连接栓与活动套相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阀管的内沿设置有定点块,所述定点块外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拉力终端与内支杆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输入端管件为水液的供给端管路,输出端管件为水液的输送端管路,衔接阀管用以调节注入的流量,达到控流限流的效果。衔接阀管内置有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
道,其第一流量通道为高流量通道,第二流量通道为底流量通道,通过调节组件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调节组件可以外接数控端,从而有效定时定量控制流量的变换,达到节能止耗的效果。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智慧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流量通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1、衔接阀管;12、输入端管件;13、输出端管件;14、流量通路;15、第二流量通道;16、第一流量通道;17、调节组件;21、衔接套管;22、坡面槽口;23、内沿通路;25、中位管道;26、进水口;27、输出阀;28、活动套;29、密封圈;20、闭合环;31、电控推动器;32、滑动内轨;33、电控驱动件;34、滑块;35、内支杆;36、连接栓;41、拉力弹簧;42、定点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2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4.在一个实施例中;
25.请参阅图1,提供了一种智慧阀门,包括输入端管件12、输出端管件13、以及设置于输入端管件12、输出端管件13之间的衔接阀管11;
26.所述衔接阀管11内置有流量通路14,所述流量通路14包括连通于输入端管件12、输出端管件13之间第一流量通道16以及第二流量通道15,所述流量通路14内还设置有调节组件17,所述调节组件17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16以及第二流量通道15。
27.本实施例设计智慧阀门用以控制管道内水液流量,输入端管件12为水液的供给端管路,输出端管件13为水液的输送端管路,衔接阀管11用以调节注入的流量,达到控流限流的效果。衔接阀管11内置有第一流量通道16以及第二流量通道15,其第一流量通道16为高流量通道,第二流量通道15为底流量通道,通过调节组件17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16以及第二流量通道15,调节组件17可以外接数控端,从而有效定时定量控制流量的变换,达到节能止耗的效果。
2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对于供暖流量作业,其调节组件17可以外接相关的定时数控端,在白天时段,以第二流量通道15作为流量供给通道,因为白天供暖相对较少,底流量通道就足以满足供暖需求,在夜晚时段,调节组件17在转换以第一流量通道16作为流量供给通道,转变为高流量通道,以满足夜间供暖的需求。
29.在一个实施例中;
30.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第一流量通道16、第二流量通道15以及调节组件17的具体实施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设计如下:
31.所述第一流量通道16包括与输入端管件12对接的衔接套管21,所述衔接套管21的内沿设置有内沿通路23,所述衔接套管21与输入端管件12衔接区域的内沿设置有坡面槽口22。
32.所述第二流量通道15包括内穿于衔接套管21内腔的中位管道25,所述中位管道25的一端延伸至输入端管件12内,中位管道25的另一端穿入至输出端管件13内并且设置有输出阀27。
33.所述调节组件17包括设置于中位管道25上的活动套28,所述活动套28外接有闭合环20,所述坡面槽口22内设置密封圈29,所述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相对接。
34.本实施例设计第一流量通道16的主体即为内沿通路23,第二流量通道15的主体即为中位管道25,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相对接后完成闭合,阻挡内沿通路23,这样水液只能从进水口26进入至中位管道25中,再从输出阀27输入至输出端管件13内;当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分离后,水流直接偶从内沿通路23流动注入至输出端管件13内,从而转变为高流量输出的方式。
35.所述调节组件17还包括设置于衔接阀管11管壁上的电控推动器31、安装于电控推动器31上的滑动内轨32、以及安装于滑动内轨32上滑块34,所述电控推动器31上设置有电控驱动件33,电控驱动件33推动滑块34沿着滑动内轨32运动,所述滑块34外接有内支杆35,所述内支杆35的杆端通过连接栓36与活动套28相连接。
36.电控推动器31与数控端呈电信号控制连接,通过电控驱动件33推动滑块34沿着滑动内轨32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套28沿着中位管道25滑动,这样拉动述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相分离,或者推动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完成闭合,从而控制高流量和低流量输出的转化。
37.优选的,所述衔接阀管11的内沿设置有定点块42,所述定点块42外接有拉力弹簧41,所述拉力弹簧41的拉力终端与内支杆35相连接。拉力弹簧41使得内支杆35存在向内的运动趋势,用以保持对活动套28向内的推动力,保证闭合环20与密封圈29闭合的密封程度。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3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阀门,包括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以及设置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的衔接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阀管内置有流量通路,所述流量通路包括连通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所述流量通路内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通道包括与输入端管件对接的衔接套管,所述衔接套管的内沿设置有内沿通路,所述衔接套管与输入端管件衔接区域的内沿设置有坡面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通道包括内穿于衔接套管内腔的中位管道,所述中位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输入端管件内,中位管道的另一端穿入至输出端管件内并且设置有输出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中位管道上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外接有闭合环,所述坡面槽口内设置密封圈,所述闭合环与密封圈相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衔接阀管管壁上的电控推动器、安装于电控推动器上的滑动内轨、以及安装于滑动内轨上滑块,所述滑块外接有内支杆,所述内支杆的杆端通过连接栓与活动套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阀管的内沿设置有定点块,所述定点块外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拉力终端与内支杆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慧阀门,包括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以及设置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的衔接阀管;所述衔接阀管内置有流量通路,所述流量通路包括连通于输入端管件、输出端管件之间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所述流量通路内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本申请通过调节组件用以转换第一流量通道以及第二流量通道,从而有效定时定量控制流量的变换,达到节能止耗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
王志为 唐风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联合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