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降噪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电站也称水电厂,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从河流高处或其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主要组成部分有:水工建筑物、水力机械设备、发电设备、变电设备、配电设备、输电设备和控制及辅助设备。
3.水电站进行水利发电后,一般通过管道直接将利用后的
水流直接排放进入河流的水道中,进而使得排放水流与河道中的水剧烈冲撞,从而产生极大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对工作人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具有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包括水电站、若干
排水管和水道,
所述水道为河流水道,若干所述排水管装设于水电站的排水位置处,所述水电站内的水由若干所述排水管排放到所述水道中,所述水道与水电站之间固定装设有
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装设有固定盒,且固定盒的内部与水箱的内部通过若干导管相连通,若干所述排水管的底端插入固定盒内,且每个排水管均与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内部与固定盒的内部相通,所述固定盒内设有一级缓冲组件,所述水箱内设有二级缓冲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装置时水电站中的水由排水管排放到固定盒中,并由一级缓冲组件进行初步的缓冲,水流积聚在固定盒内并由导管注入水箱中,并由二级缓冲组件进行水流最后的缓冲,并随后排放到水道中,进过多级缓冲使排放的水流不会与河道中的水产生剧烈的冲击,降低的产生的噪音,进而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影响,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管的底端固定套设有固定管,且固定管位于水箱内,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为蜂窝状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蜂窝状的固定管,使得导管中的水流由固定管的多个孔洞处排出,进而降低排出水流对水箱内水的冲击。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一级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排水管的下端,所述固定块的顶侧为弧形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设置的固定块,可以将排水管排出的水流打散,进而降低水流与固定盒内壁之间的冲击,使得排水管内排出的水流不会直接撞击固定盒的内壁上,进而使得水流进入固定盒内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有支架,且支架与固定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形状为十字形设置,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若干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内固定穿设有弹性杆,且弹性杆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架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杆的弹性抵消水流对固定块的部分冲击力,增强支架对固定块的支撑定位效果,方便了固定块的使用。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二级缓冲组件包括封板,所述封板滑动装设于水箱内,所述封板位于固定管的上方,若干所述导管均贯穿封板,且封板与若干导管滑动连接,所述封板的外周壁与水箱之间和封板与导管之间均装设有密封环,所述导管的外周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封板和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封板的阻隔,使得水箱下方不会产生空隙,进而使得注入水箱内的水流直接冲击在水箱内的水中,并通过水流进行部分冲击力的削弱,然后通过弹簧进行剩余部分冲击力的削弱,避免了水流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撞击,使得水流进入水箱后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箱的箱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下方设有三棱块,且三棱块与水箱的外壁和水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内水由通孔处连续少量流出水箱,并沿着三棱块的斜面流入水道中,使得通孔处流出的水流不会一次性流出大量的水,进而降低水流的冲击强度。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在使用装置时水电站中的水由排水管排放到固定盒中,并由一级缓冲组件进行初步的缓冲,水流积聚在固定盒内并由导管注入水箱中,并由二级缓冲组件进行水流最后的缓冲,并随后排放到水道中,进过多级缓冲使排放的水流不会与河道中的水产生剧烈的冲击,降低的产生的噪音,进而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影响,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通过封板的阻隔,使得水箱下方不会产生空隙,进而使得注入水箱内的水流直接冲击在水箱内的水中,并通过水流进行部分冲击力的削弱,然后通过弹簧进行剩余部分冲击力的削弱,避免了水流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撞击,使得水流进入水箱后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水电站;2、排水管;3、水道;4、一级缓冲组件;41、固定块;42、支架;43、储存槽;44、弹性杆;5、二级缓冲组件;51、封板;52、密封环;53、弹簧;54、通孔;55、三棱块;6、水箱;7、固定盒;8、导管;9、固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
26.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包括水电站1、若干排水管2和水道3,水道3为河流水道,若干排水管2装设于水电站1的排水位置处,水电站1内的水由若干排水管2排放到水道3中,水道3与水电站1之间固定装设有水箱6,水箱6的顶端固定装设有固定盒7,且固定盒7的内部与水箱6的内部通过若干导管8相连通。导管8的底端固定套设有固定管9,且固定管9位于水箱6内,固定管9的管壁为蜂窝状设置。使得导管8中的水流由固定管9的多个孔洞处排出,进而降低排出水流对水箱6内水的冲击。
27.导管8为硬质管,若干排水管2的底端插入固定盒7内,且每个排水管2均与固定盒7固定连接,排水管2的内部与固定盒7的内部相通,固定盒7内设有一级缓冲组件4。一级缓冲组件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设于排水管2的下端,固定块41的顶侧为弧形设置,固定块41的下方设有支架42,且支架42与固定盒7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42的形状为十字形设置,固定块4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储存槽43,储存槽43内固定穿设有弹性杆44,且弹性杆44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架42固定连接。通过弹性杆44的弹性抵消水流对固定块41的部分冲击力,增强支架42对固定块41的支撑定位效果,弧形面设置的固定块41,可以将排水管2排出的水流打散,进而降低水流与固定盒7内壁之间的冲击,使得排水管2内排出的水流不会直接撞击固定盒7的内壁上。
28.水箱6内设有二级缓冲组件5。二级缓冲组件5包括封板51,封板51滑动装设于水箱6内,封板51位于固定管9的上方,若干导管8均贯穿封板51,且封板51与若干导管8滑动连接,封板51的外周壁与水箱6之间和封板51与导管8之间均装设有密封环52,且密封环52封堵导管8与封板51之间的缝隙和封板51与水箱6之间的缝隙,导管8的外周侧套设有弹簧53,且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封板51和水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水箱6的箱壁上开设有通孔54,通孔54的下方设有三棱块55,且三棱块55与水箱6的外壁和水道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三棱块55的顶端为斜面。通过封板51的阻隔,使得水箱6下方不会产生空隙,进而使得注入水箱6内的水流直接冲击在水箱6内的水中,并通过水流进行部分冲击力的削弱,然后通过弹簧53进行剩余部分冲击力的削弱,进而避免水流与水箱6内壁之间的撞击,水箱6内水由通孔54处连续少量流出水箱6,并沿着三棱块55的斜面流入水道3中。
29.在使用装置时水电站1中的水由排水管2排放到固定盒7中,并由一级缓冲组件4进行初步的缓冲,水流积聚在固定盒7内并由导管8注入水箱6中,并由二级缓冲组件5进行水流最后的缓冲,并随后排放到水道3中。
30.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装置时水电站1中的水由排水管2排放到固定盒7中,进水管口排出的水流撞击在固定块41上,通过固定块41的弧形面将水流打散成若干水花,飞溅的水花撞击在固定盒7的内壁上产生较小的噪音,水花沿着固定盒7的内壁向下流动,并在固定盒7的底部积聚,然后由导管8注入固定管9中,并由固定管9的若干孔洞处注入水箱6中,固定管9孔洞处流出的水流冲击在水箱6中内的水中,通过水流削弱水流的冲击力,随着水箱6内水的注入,推动封板51沿着导管8向上移动,同时通过弹簧53进行注入水流进一步的缓冲削弱,在水箱6内的水面上升到通孔54处时,水箱6内的水连续少量的通过通孔54流出水箱6,并沿着三棱块55的斜面缓慢流入水道3中。
3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包括水电站(1)、若干排水管(2)和水道(3),所述水道(3)为河流水道,若干所述排水管(2)装设于水电站(1)的排水位置处,所述水电站(1)内的水由若干所述排水管(2)排放到所述水道(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3)与水电站(1)之间固定装设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顶端固定装设有固定盒(7),且固定盒(7)的内部与水箱(6)的内部通过若干导管(8)相连通,若干所述排水管(2)的底端插入固定盒(7)内,且每个排水管(2)均与固定盒(7)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2)的内部与固定盒(7)的内部相通,所述固定盒(7)内设有一级缓冲组件(4),所述水箱(6)内设有二级缓冲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8)的底端固定套设有固定管(9),且固定管(9)位于水箱(6)内,所述固定管(9)的管壁为蜂窝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缓冲组件(4)包括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设于排水管(2)的下端,所述固定块(41)的顶侧为弧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1)的下方设有支架(42),且支架(42)与固定盒(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42)的形状为十字形设置,所述固定块(4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储存槽(43),所述储存槽(43)内固定穿设有弹性杆(44),且弹性杆(44)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架(4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缓冲组件(5)包括封板(51),所述封板(51)滑动装设于水箱(6)内,所述封板(51)位于固定管(9)的上方,若干所述导管(8)均贯穿封板(51),且封板(51)与若干导管(8)滑动连接,所述封板(51)的外周壁与水箱(6)之间和封板(51)与导管(8)之间均装设有密封环(52),所述导管(8)的外周侧套设有弹簧(53),且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封板(51)和水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箱壁上开设有通孔(54),所述通孔(54)的下方设有三棱块(55),且三棱块(55)与水箱(6)的外壁和水道(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降噪装置,包括水电站、若干排水管和水道,所述水道为河流水道,若干所述排水管装设于水电站的排水位置处,所述水电站内的水由若干所述排水管排放到所述水道中。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降噪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装置时水电站中的水由排水管排放到固定盒中,并由一级缓冲组件进行初步的缓冲,水流积聚在固定盒内并由导管注入水箱中,并由二级缓冲组件进行水流最后的缓冲,并随后排放到水道中,进过多级缓冲使排放的水流不会与河道中的水产生剧烈的冲击,降低的产生的噪音,进而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影响,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周宏兴 周衍柳 钱恒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恩施致盛水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