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大豆筛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2.大豆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过筛选风机对大豆上混入的豆叶等杂物进行筛选分离,保证加工过程中大豆的干燥效果,在筛选风机的进风管上安装有加热器对进风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对筛选分离的大豆进行加热处理,但在加热及进风的过程中,部分热量会随着出气管直接向外排出,造成热量流失,为保证干燥处理的效果,加热器需要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增加了大豆筛选的成本。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5.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包括
机体,
所述机体的上端设有
锥形料斗,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壁上螺旋缠绕有电加热管,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管,所述机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杂物仓和成品仓,所述杂物仓内设有收集盒,还包括设置在机体上便于对大豆筛选风源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及设置在锥形料斗上便于对大豆进行间隙进料的间隙机构;
6.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开设在机体与进风管相对的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各个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多通管,所述多通管的各个管口与各个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u型循环管,所述u型循环管的一端与多通管相连接,所述u型循环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相通设置。
7.所述机体内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电加热管之间通过电信号相连接。
8.所述间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锥形料斗上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滑动连接有t型封堵板,所述t型封堵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在t型封堵板的侧壁上滑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相连接。
9.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对t型封堵板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两侧壁上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复位管,两个所述复位管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杆,两个所述复位杆的一端与t型封堵板相连接,两个所述复位管上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t型封堵板及安装板相连接。
10.所述成品仓底壁上开设有锥形落料槽,所述锥形落料槽与出料管相通设置。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机构的设置,使吹向机体内的热风最终从u型循环管流进进
气管中,在轴流风机的吸力作用下,再次进入到机体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热风的循环利用,减小了热能的浪费,同时,在温度控制器的监控作用下,当机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停止电加热管的工作,减小了电力的损耗,既确保了对大豆烘干的必需温度,又能降低对大豆筛选的成本。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4.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间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101-机体;102-锥形料斗;103-出料管;104-进风管;105-轴流风机;106-进气管;107-隔板;108-收集盒;201-出风口;202-过滤网;203-多通管;204-u型循环管;401-安装框;402-t型封堵板;403-进料口;404-固定板;405-驱动杆;406-凸轮;407-第二电机;501-安装板;502-复位管;503-复位杆;504-弹簧;6-锥形落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包括机体101,机体101的上端设有锥形料斗102,机体101的下端设有出料管103,机体10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管104,进风管104内壁上螺旋缠绕有电加热管,进风管104的另一端设有轴流风机105,轴流风机105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管106,机体101的内部通过隔板107分割成杂物仓和成品仓,杂物仓内设有收集盒108,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01上便于对大豆筛选风源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及设置在锥形料斗102上便于对大豆进行间隙进料的间隙机构;
22.循环机构包括开设在机体101与进风管104相对的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201,各个出风口201上设有过滤网202,机体101的侧壁上设有多通管203,多通管203的各个管口与各个出风口201相连接,机体101上设有u型循环管204,u型循环管204的一端与多通管203相连接,u型循环管204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06相通设置,通过循环机构的设置,使吹向机体101内的热风最终从u型循环管204流进进气管106中,在轴流风机105的吸力作用下,再次进入到机体101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热风的循环利用,减小了热能的浪费。
23.机体101内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电加热管之间通过电信号相连接,在温度控制器的监控作用下,当机体101内的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停止电加热管的工作,减小了电力的损耗,既确保了对大豆烘干的必需温度,又能降低对大豆筛选的成本。
24.间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锥形料斗102上的安装框401,安装框401上滑动连接有t型封堵板402,t型封堵板402上开设有进料口403,机体101侧壁上设有固定板404,固定板404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05,驱动杆405上设有凸轮406,凸轮406在t型封堵板402的侧壁上
滑动,固定板404上设有第二电机407,第二电机407的输出端与驱动杆405相连接,通过间隙机构的设置,使得锥形料斗102内的大豆间隙性的向机体101内部落下,从而保证了对大豆筛选的质量。
25.安装框401上设有用于对t型封堵板402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框401两侧壁上的安装板501,两个安装板501上设有复位管502,两个复位管502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杆503,两个复位杆503的一端与t型封堵板402相连接,两个复位管502上套设有弹簧504,两个弹簧504的两端分别与t型封堵板402及安装板501相连接,通过复位机构的设置,便于推动t型封堵板402进行复位。
26.成品仓底壁上开设有锥形落料槽6,锥形落料槽6与出料管103相通设置,通过锥形落料槽6的设置,便于筛选出来的大豆流向出料管103。
27.在对大豆进行筛选时,将大豆倒入锥形料斗102内,启动第二电机407,带动驱动杆405上的凸轮406转动,在凸轮406与t型封堵板402相抵时,将推动t型封堵板402靠近锥形料斗102移动,此时,弹簧504受力变形,形成弹力,在t型封堵板402上的进料口403与锥形料斗102相通时,位于锥形料斗102内的大豆将向机体101内部落下,在凸轮406不再与t型封堵板402相抵时,在弹簧504的弹性力下,将推动t型封堵板402远离锥形料斗102移动,此时t型封堵板402上的进料口403与锥形料斗102相错,从而对锥形料斗102进行封堵,随着第二电机407带动凸轮406持续的转动,凸轮406将往复性的对t型封堵板402进行推动,进一步的使得锥形料斗102内的大豆间隙性的向机体101内部落下,从而保证了对大豆筛选的质量;
28.在大豆向机体101落下时,启动轴流风机105,在轴流风机105的作用下,将向机体101内吹风,同时在电加热管的加热作用下,既使得大豆内的豆杆,豆叶等杂物在风力的作用下吹向机体101内的杂物仓,使品质好的大豆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成品仓,又能对大豆进行烘干,延长大豆的保存期,在轴流风机105不断的吹风过程中,在热风与机体101侧壁相抵时,将从侧壁上的出风口201流向多通管203中,并最终从u型循环管204流进进气管106中,在轴流风机105的吸力作用下,再次进入到机体101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热风的循环利用,减小热能的浪费,同时,在温度控制器的监控作用下,当机体101内的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停止电加热管的工作,减小了电力的损耗,既确保了对大豆烘干的必需温度,又能降低对大豆筛选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包括:机体(101),所述机体(101)的上端设有锥形料斗(102),所述机体(101)的下端设有出料管(103),所述机体(10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管(104),所述进风管(104)内壁上螺旋缠绕有电加热管,所述进风管(104)的另一端设有轴流风机(105),所述轴流风机(105)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管(106),所述机体(101)的内部通过隔板(107)分割成杂物仓和成品仓,所述杂物仓内设有收集盒(10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01)上便于对大豆筛选风源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设置在锥形料斗(102)上便于对大豆进行间隙进料的间隙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开设在机体(101)与进风管(104)相对的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201),各个所述出风口(201)上设有过滤网(202),所述机体(101)的侧壁上设有多通管(203),所述多通管(203)的各个管口与各个出风口(201)相连接,所述机体(101)上设有u型循环管(204),所述u型循环管(204)的一端与多通管(203)相连接,所述u型循环管(204)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06)相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1)内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电加热管之间通过电信号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锥形料斗(102)上的安装框(401),所述安装框(401)上滑动连接有t型封堵板(402),所述t型封堵板(402)上开设有进料口(403),所述机体(101)侧壁上设有固定板(404),所述固定板(404)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05),所述驱动杆(405)上设有凸轮(406),所述凸轮(406)在t型封堵板(402)的侧壁上滑动,所述固定板(404)上设有第二电机(407),所述第二电机(407)的输出端与驱动杆(40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401)上设有用于对t型封堵板(402)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框(401)两侧壁上的安装板(501),两个所述安装板(501)上设有复位管(502),两个所述复位管(502)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杆(503),两个所述复位杆(503)的一端与t型封堵板(402)相连接,两个所述复位管(502)上套设有弹簧(504),两个所述弹簧(504)的两端分别与t型封堵板(402)及安装板(50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仓底壁上开设有锥形落料槽(6),所述锥形落料槽(6)与出料管(103)相通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筛选风源循环机构,包括机体,还包括设置在机体上便于对大豆筛选风源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开设在机体与进风管相对的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各个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多通管,所述多通管的各个管口与各个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U型循环管,所述U型循环管的一端与多通管相连接,所述U型循环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相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机构的设置,使吹向机体内的热风最终从U型循环管流进进气管中,在轴流风机的吸力作用下,再次进入到机体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热风的循环利用,减小了热能的浪费。减小了热能的浪费。减小了热能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
王琴 乔金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甘肃兆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