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无人机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测绘无人机搭载相机,其主要用于地形地貌的勘测作业,具有高速、快捷、便利的优点。
3.目前无人机的相机均为外露式安装,当无人机进行低空分型拍摄或贴近水面飞行拍摄时,飞鸟或鱼等外物会与无人机携带的相机发生碰撞,如此易造成相机损坏,对相机的防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解决了目前无人机的相机均为外露式安装,当无人机进行低空分型拍摄或贴近水面飞行拍摄时,飞鸟或鱼等外物会与无人机携带的相机发生碰撞,如此易造成相机损坏,对相机的防护性较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包括无人机
机体,
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周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机臂,所述机臂上均安装有螺旋桨,无人机机体的底部靠近机头处搭载有测绘相机,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起落防护架,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安装有透明
防护罩,所述测绘相机位于透明防护罩内部,所述无人机机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透明防护罩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机体上。
6.通过在测绘相机外安装有透明防护罩,在测绘过程中能够防止外物与相机直接碰撞,提高对相机的防护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无人机机体底部一对对称设置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均连接有l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插入在透明防护罩侧面的限位插板,所述活动块的侧面均铰接有连杆,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滑动设置有驱动板,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端部连接有旋钮,所述驱动板螺纹套装于驱动螺杆上,所述驱动板靠近活动块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推板的侧面。
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旋钮即可驱动两个限位插板脱离透明防护罩,使得透明防护罩便于拆卸和安装,进而便于后续对相机进行检修,提高便利性。
9.作为优选,所述透明防护罩的两侧侧面上开设有供一对限位插板插入的卡槽,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另外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无人机机体底部设有一对与定位块正对的定位柱。
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卡槽对限位插板的限位作用,使得限位插板能够稳定的将透明防护罩固定,定位块通过定位孔插在定位柱上,在安装时能够对透明防护罩的位置进行
定位,提高安装时的便利性。
11.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底部开设有一对导槽,一对所述活动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导槽内。
12.采用上述方案,当安装和拆卸透明防护罩时,两个活动块均在导槽内滑动,通过导槽对活动块进行导向,保证活动块能够稳定的横向运动,使得限位插板能够顺利卡入在透明防护罩上完成安装固定。
13.作为优选,所述起落防护架包括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体底部一侧的侧向延伸板,所述侧向延伸板的正下方设有支板,所述支板与侧向延伸板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杆,所述支板与侧向延伸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阻尼器。
1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板上的缓冲阻尼器的缓冲作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减震效果,提高对无人机降落时的防护。
15.作为优选,所述机臂上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的防护网,该所述机臂上的螺旋桨位于防护网内。
1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机臂上设置防护网对螺旋桨进行防护,能够防止低空飞行时树枝碰撞到螺旋桨上而造成损坏,提高对螺旋桨的防护效果。
17.作为优选,所述机臂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侧板,所述防撞侧板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橡胶垫。
18.采用上述方案,当操控无人机发生意外碰撞时,多个防撞侧板配合橡胶垫能够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具有较好的防撞功能,防止无人机因撞击而发生损伤。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测绘相机外安装有透明防护罩,在测绘过程中能够防止外物与相机直接碰撞,提高对相机的防护效果;通过在机臂上设置防护网对螺旋桨进行防护,能够防止低空飞行时树枝碰撞到螺旋桨上而造成损坏,提高对螺旋桨的防护效果;通过在机臂的端部设置防撞板,当操控无人机发生意外碰撞时,多个防撞侧板配合橡胶垫能够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具有较好的防撞功能,防止无人机因撞击而发生损伤;通过支板上的缓冲阻尼器的缓冲,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减震效果,提高对无人机降落时的防护;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旋钮即可驱动两个限位插板脱离透明防护罩,使得透明防护罩便于拆卸和安装,进而便于后续对相机进行检修,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机机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明防护罩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7.图中:
28.1、无人机机体;2、机臂;3、螺旋桨;4、测绘相机;5、透明防护罩;51、卡槽;
29.6、固定机构;61、活动块;62、连接杆;63、限位插板;64、推板;65、连杆;66、驱动板;67、驱动螺杆;68、旋钮;
30.7、起落防护架;71、侧向延伸板;72、支板;73、伸缩杆;74、缓冲阻尼器;
31.8、定位块;81、定位孔;9、定位柱;10、防护网;11、防撞侧板;12、橡胶垫;13、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
33.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机体1,无人机机体1的周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机臂2,机臂2上均安装有螺旋桨3,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靠近机头处搭载有测绘相机4,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起落防护架7,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透明防护罩5,测绘相机4位于透明防护罩5内部,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6,透明防护罩5通过固定机构6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机体1上。
34.通过在测绘相机4外安装有透明防护罩5,在测绘过程中能够防止外物与相机直接碰撞,提高对相机的防护效果。
35.固定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无人机机体1底部一对对称设置的活动块61,活动块61上均连接有l形的连接杆62,连接杆6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插入在透明防护罩5侧面的限位插板63,活动块61的侧面均铰接有连杆65,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驱动板66,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67,驱动螺杆67的端部连接有旋钮68,驱动板66螺纹套装于驱动螺杆67上,驱动板66靠近活动块61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推板64,且连杆65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推板64的侧面。
36.其中,通过转动旋钮68即可驱动两个限位插板63脱离透明防护罩5,使得透明防护罩5便于拆卸和安装,进而便于后续对相机进行检修,提高便利性。
37.透明防护罩5的两侧侧面上开设有供一对限位插板63插入的卡槽51,透明防护罩5的另外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8,定位块8上开设有定位孔81,无人机机体1底部设有一对与定位块8正对的定位柱9。
38.其中,通过卡槽51对限位插板63的限位作用,使得限位插板63能够稳定的将透明防护罩5固定,定位块8通过定位孔81插在定位柱9上,在安装时能够对透明防护罩5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安装时的便利性。
39.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一对导槽13,一对活动块61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导槽13内。
40.其中,当安装和拆卸透明防护罩5时,两个活动块61均在导槽13内滑动,通过导槽13对活动块61进行导向,保证活动块61能够稳定的横向运动,使得限位插板63能够顺利卡入在透明防护罩5上完成安装固定。
41.起落防护架7包括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体1底部一侧的侧向延伸板71,侧向延伸板71的正下方设有支板72,支板72与侧向延伸板71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杆73,支板72与侧向延伸板7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阻尼器74。
42.其中,通过支板72上的缓冲阻尼器74的缓冲作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减震效果,提高对无人机降落时的防护。
43.机臂2上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的防护网10,该机臂2上的螺旋桨3位于防护网10内。
44.其中,通过在机臂2上设置防护网10对螺旋桨3进行防护,能够防止低空飞行时树枝碰撞到螺旋桨3上而造成损坏,提高对螺旋桨3的防护效果。
45.机臂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侧板11,防撞侧板11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橡胶垫12。
46.其中,当操控无人机发生意外碰撞时,多个防撞侧板11配合橡胶垫12能够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具有较好的防撞功能,防止无人机因撞击而发生损伤。
47.工作原理:该无人机通过在测绘相机4外安装有透明防护罩5,在测绘过程中能够防止外物与相机直接碰撞,提高对相机的防护效果,通过支板72与侧向延伸板71之间的缓冲阻尼器74缓冲作用,无人机降落时起到缓冲减震效果,提高对无人机降落时的防护,通过在机臂2上设置防护网10对螺旋桨3进行防护,能够防止低空飞行时树枝碰撞到螺旋桨3上而造成损坏,提高对螺旋桨3的防护效果,当操控无人机发生意外碰撞时,多个防撞侧板11配合橡胶垫12能够对无人机进行防护,具有较好的防撞功能,防止无人机因撞击而发生损伤,当需要对测绘相机4进行检修时,转动旋钮68驱动驱动螺杆67转动,驱动螺杆67上的驱动板66带动推板64向前同步运动,两个连杆65作用于一对活动块61,一对活动块61相互远离活动,使两个限位插板63脱离透明防护罩5上的卡槽51,此时透明防护罩5失去限位作用,直接将其取下即可,安装时同理,将透明防护罩5安装在无人机底部指定位置,定位块8通过定位孔81插在定位柱9上,实现透明防护罩5的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反向转动旋钮68驱动两个限位插板63插入在透明防护罩5两侧的卡槽51内,实现透明防护罩5的安装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周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机臂(2),所述机臂(2)上均安装有螺旋桨(3),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靠近机头处搭载有测绘相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起落防护架(7),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透明防护罩(5),所述测绘相机(4)位于透明防护罩(5)内部,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6),所述透明防护罩(5)通过固定机构(6)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机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无人机机体(1)底部一对对称设置的活动块(61),所述活动块(61)上均连接有l形的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插入在透明防护罩(5)侧面的限位插板(63),所述活动块(61)的侧面均铰接有连杆(65),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驱动板(66),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67),所述驱动螺杆(67)的端部连接有旋钮(68),所述驱动板(66)螺纹套装于驱动螺杆(67)上,所述驱动板(66)靠近活动块(61)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推板(64),且所述连杆(65)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推板(64)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罩(5)的两侧侧面上开设有供一对限位插板(63)插入的卡槽(51),所述透明防护罩(5)的另外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上开设有定位孔(81),所述无人机机体(1)底部设有一对与定位块(8)正对的定位柱(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一对导槽(13),一对所述活动块(61)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应的导槽(1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防护架(7)包括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体(1)底部一侧的侧向延伸板(71),所述侧向延伸板(71)的正下方设有支板(72),所述支板(72)与侧向延伸板(71)之间连接有一对伸缩杆(73),所述支板(72)与侧向延伸板(7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阻尼器(7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上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的防护网(10),该所述机臂(2)上的螺旋桨(3)位于防护网(10)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撞侧板(11),所述防撞侧板(11)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橡胶垫(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使用的防护装置,属于无人机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机体,无人机机体的周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机臂,机臂上均安装有螺旋桨,无人机机体的底部靠近机头处搭载有测绘相机,无人机机体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起落防护架,无人机机体的底部安装有透明防护罩,测绘相机位于透明防护罩内部,无人机机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机构,透明防护罩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无人机机体上;该无人机的防护装置能够对无人机的相机及螺旋桨进行有效防护,且具有降落缓冲及防撞功能,大大提高整个无人机的防护性能,且透明防护罩便于拆装,方便对相机进行检修,便利性强。便利性强。便利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
沈天斌 黎候 郑伟康 王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