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感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空间监测技术的发展,以遥感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不仅有利于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国家和地方一盘棋的森林资源监测评价体系,形成森林资源全过程、全覆盖、全要素的监测评价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定期调查向过程监测的转变。特别是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微波遥感技术,以及高光谱、无人机等精细观测技术的应用,将改变数据采集以野外调查为主的传统模式,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引领的智能采集方式。
3.在森林资源的监测过程中,由于森林内树木较多,若出现火灾时,蔓延速度很快,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快对火灾进行监测和预警,以降低森林资源的损坏;另外,由于森林内地形复杂,树木较多,无人机飞行时,若机翼与树木之间发生碰撞,很容易使得无人机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森林资源的监测和预警。
4.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通过设置红外线监测仪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森林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烟雾传感器对森林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监测,从而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预警,对森林资源进行预警保护。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前端端面两侧设有外端向后端倾斜的斜面,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前端端面底部固定有摄像机,其前端端面上方设有红外线监测仪,两侧所述斜面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侧壁两端分别设有机臂,所述机臂外端顶部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有机翼,其外端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机臂的外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呈圆弧形结构,其内径不小于所述机翼的长度。
8.所述支撑腿呈顶端开口的中空锥形结构,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锥形底座,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连通组合呈
“”
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径,所述锥形底座的横截面外径由顶端向底端逐渐减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锥形底座内,其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内的驱动齿轮的轴心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匹配啮合,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内,所述从动齿轮轴心设有所述从动齿轮轴,所述锥形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从动齿轮轴插入的轴孔,所述从动齿轮轴
的顶端与所述机翼的中心相连。
9.所述连接架包括限位环、连接侧板、连接底板、连接角板和连接杆,所述限位环呈内端开口的环形结构,其内壁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两块所述连接侧板外端端面与所述限位环的内端开口处连接,所述连接底板的两侧壁与两侧所述连接侧板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侧板和连接底板组成与所述机臂外端形状相匹配的“凹”字形结构,所述连接角板的一端与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的外壁通过卡扣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呈“八”字形结构,其内端与所述限位环的外壁相连,其外端与所述防护挡板的内壁相连。
10.所述防护挡板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机翼的最高点。
11.所述连接底板的底部通过铰接块连接有支脚,两块所述铰接块呈四分之一圆形的扇形结构,其侧壁中部设有转轴,所述支脚的顶端设置于两块所述铰接块之间,其侧壁上方设有用于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铰接块的下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竖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所述竖直限位槽的外端至转轴中心的距离与所述水平限位槽至转轴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支脚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卡接的限位机构。
12.所述支脚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腿的长度。
13.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与限位件横截面形状相匹配设置在所述支脚外壁上的限位槽和若干设置在限位槽内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壁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的内端连接,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件的最大高度;所述压缩弹簧的初始状态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所述限位件呈宽度与所述竖直限位槽相等的方形结构,其长度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的长度,所述限位件的外端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水平限位槽匹配卡合,所述限位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的外端端面与所述铰接块的外壁齐平。
14.所述限位件的外端下方设有呈方形的凸起部,所述限位件的长度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之差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的长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线监测仪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森林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烟雾传感器对森林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监测,从而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预警,对森林资源进行预警保护。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脚收起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脚收起时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22.图中:1无人机本体,2斜面,3摄像机,4红外线监测仪,5烟雾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连接架,8防护挡板,9驱动机构,10铰接块,11支脚,12机臂,13机翼,14支撑腿,15转轴,16竖直限位槽,17水平限位槽,18限位机构,71限位环,72连接侧板,73连接底板,74连接角板,75连接杆,91驱动电机,92驱动齿轮,93从动齿轮,94从动齿轮轴,141第一连接环,142第二
连接环,143锥形底座,181限位件,182限位槽,183压缩弹簧,184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请参阅图1-5,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前端端面两侧设有外端向后端倾斜的斜面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前端端面底部固定有摄像机3,其前端端面上方设有红外线监测仪4,两侧所述斜面2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6;本案通过设置红外线监测仪4配合温度传感器6能够对森林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烟雾传感器5对森林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监测,从而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预警,对森林资源进行预警保护。
26.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侧壁两端分别设有机臂12,所述机臂12外端顶部通过驱动机构9连接有机翼13,其外端底部设有支撑腿14;所述机臂12的外端通过连接架7连接有防护挡板8,所述防护挡板8呈圆弧形结构,其内径不小于所述机翼13的长度,通过设置防护挡板8能够对在森林中飞行的无人机的机翼进行一定的保护,以确保无人机能够更好的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预警。
27.进一步的,支撑腿14呈顶端开口的中空锥形结构,所述支撑腿14包括第一连接环141、第二连接环142和锥形底座143,所述第二连接环142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连通组合呈“8”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环14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的内径,所述锥形底座143的横截面外径由顶端向底端逐渐减小,支撑更为稳定;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1、驱动齿轮92、从动齿轮93和从动齿轮轴94,所述驱动电机91设置于所述锥形底座143内,其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142内的驱动齿轮92的轴心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3与所述驱动齿轮92匹配啮合,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内,所述从动齿轮93轴心设有所述从动齿轮轴94,所述锥形底座143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从动齿轮轴94插入的轴孔,所述从动齿轮轴94的顶端与所述机翼13的中心相连,通过将锥形底座143设置为中空结构,能够用于放置驱动电机91的同时作为支撑腿14的一部分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支撑;工作时,驱动电机91依次带动驱动齿轮92、从动齿轮93、从动齿轮轴94转动,从而带动机翼13转动。
28.进一步的,连接架7包括限位环71、连接侧板72、连接底板73、连接角板74和连接杆75,所述限位环71呈内端开口的环形结构,其内壁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两块所述连接侧板72外端端面与所述限位环71的内端开口处连接,所述连接底板73的两侧壁与两侧所述连接侧板72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侧板72和连接底板73组成与所述机臂12外端形状相匹配的“凹”字形结构,所述连接角板74的一端与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72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72的外壁通过卡扣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75呈“八”字形结构,其内端与所述限位环71的外壁相连,其外端与所述防护挡板8的内壁相连,通过限位环71、连接侧板82和连接底板73可以将连接架7由支撑腿14的下方套装于其外部,然后通过连接角板74与连接侧板7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即可快速将连接架7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连接角板74与连接侧板72通过卡扣连接,卡扣的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再赘述。
29.进一步的,防护挡板8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机翼13的最高点,确保防护挡板8能够对
高于机翼13的树枝等障碍物进行遮挡,防止机翼13受损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
30.进一步的,连接底板73的底部通过铰接块10连接有支脚11,在连接底板73上设置备用的支脚11能够减少支撑腿14的磨损;在两块所述铰接块10呈四分之一圆形的扇形结构,其侧壁中部设有转轴15,所述支脚11的顶端设置于两块所述铰接块10之间,其侧壁上方设有用于所述转轴15穿过的通孔,所述铰接块10的下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竖直限位槽16和水平限位槽17,所述竖直限位槽16 的外端至转轴15中心的距离与所述水平限位槽17至转轴15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支脚11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和水平限位槽17卡接的限位机构18,通过设置竖直限位槽16和水平限位槽17配合限位机构18能够快速转换支脚11的工作状态或者收缩状态;当需要使用支脚11时,将支脚11绕着转轴15旋转至竖直方向时,限位机构18与竖直限位槽16卡合,完成支脚11工作状态的转换;当需要将支脚11收起时,将限位机构18解锁,将支脚11绕着转轴15旋转至水平方向,限位机构18与水平限位槽17卡合,即可完成支脚11的收起,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快速的转换支脚11的状态。
31.进一步的,支脚11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腿14的长度,在能够起到被备用的同时,能够通过增长的支脚11能够使得无人机在复杂地形降落时更为安全,避免其底部磕碰。
32.进一步的,限位机构18包括限位件181、与限位件181横截面形状相匹配设置在所述支脚11外壁上的限位槽182和若干设置在限位槽182内的压缩弹簧183,所述压缩弹簧18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槽182内壁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181的内端连接,所述限位槽182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件181的最大高度;所述压缩弹簧183的初始状态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182的深度;所述限位件181呈宽度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相等的方形结构,其长度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的长度,所述限位件181的外端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水平限位槽17匹配卡合,所述限位件18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81的外端端面与所述铰接块10的外壁齐平,当需要将支脚11设置为工作状态时,按压限位件181的下端将其缩入限位槽182内,然后转动支脚11至竖直状态,松开限位件181由于压缩弹簧183的复位作用,限位件181插入竖直限位槽16内与之完成卡合,即可完成将支脚11设置为工作状态;同理,当需要将支脚11收起时,按压限位件181的下端,将限位件181再次缩入限位槽182内,将支脚11旋转至水平方向,松开限位件181,由于压缩弹簧183的复位作用,限位件181即可插入水平限位槽17内与之卡合。
33.进一步的,限位件181的外端下方设有呈方形的凸起部184,所述限位件181的长度与所述凸起部184的长度之差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的长度,通过设置凸起部184,使用时,按压凸起部184即可很方便的将限位件181缩入限位槽16内。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前端端面两侧设有外端向后端倾斜的斜面(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前端端面底部固定有摄像机(3),其前端端面上方设有红外线监测仪(4),两侧所述斜面(2)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侧壁两端分别设有机臂(12),所述机臂(12)外端顶部通过驱动机构(9)连接有机翼(13),其外端底部设有支撑腿(14);所述机臂(12)的外端通过连接架(7)连接有防护挡板(8),所述防护挡板(8)呈圆弧形结构,其内径不小于所述机翼(13)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4)呈顶端开口的中空锥形结构,所述支撑腿(14)包括第一连接环(141)、第二连接环(142)和锥形底座(143),所述第二连接环(142)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连通组合呈“8”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环(14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的内径,所述锥形底座(143)的横截面外径由顶端向底端逐渐减小;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1)、驱动齿轮(92)、从动齿轮(93)和从动齿轮轴(94),所述驱动电机(91)设置于所述锥形底座(143)内,其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142)内的驱动齿轮(92)的轴心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3)与所述驱动齿轮(92)匹配啮合,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内,所述从动齿轮(93)轴心设有所述从动齿轮轴(94),所述锥形底座(143)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从动齿轮轴(94)插入的轴孔,所述从动齿轮轴(94)的顶端与所述机翼(13)的中心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7)包括限位环(71)、连接侧板(72)、连接底板(73)、连接角板(74)和连接杆(75),所述限位环(71)呈内端开口的环形结构,其内壁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环(141)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两块所述连接侧板(72)外端端面与所述限位环(71)的内端开口处连接,所述连接底板(73)的两侧壁与两侧所述连接侧板(72)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侧板(72)和连接底板(73)组成与所述机臂(12)外端形状相匹配的“凹”字形结构,所述连接角板(74)的一端与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72)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侧板(72)的外壁通过卡扣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75)呈“八”字形结构,其内端与所述限位环(71)的外壁相连,其外端与所述防护挡板(8)的内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板(8)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机翼(13)的最高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73)的底部通过铰接块(10)连接有支脚(11),两块所述铰接块(10)呈四分之一圆形的扇形结构,其侧壁中部设有转轴(15),所述支脚(11)的顶端设置于两块所述铰接块(10)之间,其侧壁上方设有用于所述转轴(15)穿过的通孔,所述铰接块(10)的下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竖直限位槽(16)和水平限位槽(17),所述竖直限位槽(16)的外端至转轴(15)中心的距离与所述水平限位槽(17)至转轴(15)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支脚(11)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和水平限位槽(17)卡接的限位机构(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1)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腿(14)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限位机构(18)包括限位件(181)、与限位件(181)横截面形状相匹配设置在所述支脚(11)外壁上的限位槽(182)和若干设置在限位槽(182)内的压缩弹簧(183),所述压缩弹簧(18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槽(182)内壁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181)的内端连接,所述限位槽(182)的深度大于所述限位件(181)的最大高度;所述压缩弹簧(183)的初始状态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槽(182)的深度;所述限位件(181)呈宽度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相等的方形结构,其长度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的长度,所述限位件(181)的外端能够与所述竖直限位槽(16)、水平限位槽(17)匹配卡合,所述限位件(18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81)的外端端面与所述铰接块(10)的外壁齐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81)的外端下方设有呈方形的凸起部(184),所述限位件(181)的长度与所述凸起部(184)的长度之差大于所述竖直限位槽(16)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感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监测无人机,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前端端面两侧设有外端向后端倾斜的斜面,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前端端面底部固定有摄像机,其前端端面上方设有红外线监测仪,两侧所述斜面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侧壁两端分别设有机臂,所述机臂外端顶部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有机翼,其外端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机臂的外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防护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线监测仪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森林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烟雾传感器对森林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进行监测,从而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预警,对森林资源进行预警保护。进行预警保护。进行预警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

冷长才 郑士科 刘明 张海宾 黄晶 乐小波 徐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省地质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队

技术研发日:

2022.07.04

技术公布日:

2023/2/27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3:0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无人机   森林资源   机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