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及洗地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及洗地机。


背景技术:



2.洗地机车轮毂通常使用连接轴实现与洗地机之间的连接,现有的洗地机车轮毂与现有的车轮毂相似,通过轮毂外圈凸起实现与轮胎卡接组装,这种轮毂适用于空心胎,但是洗地机主打无人驾驶趋势,空心胎容易受到路面的路况影响,轮胎受损后无法快捷更换,影响作业。
3.而实心轮胎胎体为全橡胶构成,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轮胎的耐刺穿性,从根本上消除洗地机在承载运行过程中及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中的轮胎刺穿隐患。因此在洗地机上采用实心轮胎更为方便,稳定。
4.但是实心轮胎需要和轮毂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相关技术中的仅通过轮毂外圈凸起实现与轮胎卡接组装的方式,连接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实心轮胎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及洗地机。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洗地设备用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包括轮毂和卡接于轮毂外圆周表面的轮胎,所述轮毂外圆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权毂齿组,所述毂齿组包括绕所述轮毂外圆周侧壁间隔设置的若干毂齿,相邻毂齿之间形成有毂沟,相邻所述毂齿组内的毂齿错位设置;
8.所述轮胎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接至所述毂沟内的卡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轮毂外圆周表面设置若干圈毂齿组,轮毂外圆周侧壁上毂齿组和轮胎内圆周侧壁上的卡齿的设置实现轮毂与轮胎之间的卡接,使得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相邻毂齿组内的毂齿错位设置,限制了轮胎沿自身轴线方向上的自由度,当轮胎受到外力撞击时不易从轮毂上脱离,提升了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轮胎内圆周侧壁上设置若干卡接组,所述卡接组包括多个所述卡齿,所述毂齿组和卡接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配合,相邻所述卡齿之间形成供毂齿卡接的卡槽,所述毂齿和卡齿均包括两侧顶部的卡接部,当卡接组和所述毂齿组卡接配合时,所述毂齿和卡齿的卡接部相对并且相抵。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内圆周侧壁上的卡齿与毂齿上的毂沟卡接,且轮毂上的毂齿卡接于轮胎内侧壁的卡接槽内,使得轮毂与轮胎在接触面相互交错卡接;卡接组与毂齿组卡接配合时,毂齿和卡齿的卡接部相对抵接,进行互相限位,降低卡齿脱离毂沟和毂齿脱离卡槽的可能性,提升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2.可选的,相邻所述卡接组之间设置有弹性圈,且相邻所述毂齿组之间形成供所述弹性圈容纳的容纳环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圈设置于两相另卡接组之间,当轮胎安装于轮毂上后,弹性圈位于轮毂和轮胎之间,增强了洗地设备用轮的减震性能;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14.可选的,所述轮毂为圆环状,且包括两端的轮沿,所述轮毂内圆周侧壁一体成型有轮辐,所述轮辐靠近一个所述轮沿;
15.所述轮辐一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绕所述轮毂轴线间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辐一端面设置若干加强板,以提高轮毂的结构强度,使得轮毂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
17.可选的,所述轮毂内壁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轮辐远离加强板的一端,所述轮辐包括远离所述加强板方向凸起的安装轴,所述加强筋一端和所述轮毂内壁固定,另一端和所述安装轴外壁固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毂内壁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轮毂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轮毂的承载能力;安装轴的设置便于轮毂与洗地机之间的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轮辐靠近加强板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轮毂同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自身槽口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安装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将轮毂装配至洗地机或其他清洁设备上,轮毂上的安装槽用于容纳连接部件,使得轮毂安装于洗地机上时,连接部件能够位于安装槽内,降低连接部部件与外界相接触的情况发生,以提高轮毂在洗地机上的连接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连接孔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内壁上开设的配合槽使得连接孔与连接轴之间能够实现键配合连接,便于装配。
23.可选的,所述轮胎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外圆周侧壁上防滑纹的设置用于增强轮胎外圆周侧壁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使得轮胎不易出现打滑。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洗地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包括上述洗地设备用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洗地机上洗地设备用轮的设置提高了洗地机的适用性,使得洗地机在运行过程中不易受到路况影响;即使轮胎受到轻微损坏后仍能够平稳运行。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8.1.轮毂上外圆周侧壁设置有若干圈毂齿组,轮胎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各毂齿组一一对应的卡接组,使得轮胎与轮毂之间得以相互交错卡接,提高了轮胎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9.2两相邻卡接组之间设置有弹性圈,轮毂外圆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圈的容纳环槽,在轮毂与轮胎装配完毕后,弹性圈位于轮毂与轮胎之间,提高了洗地设备用轮的减震性能;
30.3.轮毂上设置的加强板和加强筋提高了轮毂的结构强度,使得轮毂不易变形,从而延长了洗地设备用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洗地设备用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洗地设备用轮的爆炸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轮毂;11、轮沿;12、轮辐;121、辐环;122、凸环;13、毂齿;131、连接部;132、卡接部;14、毂沟;15、容纳环槽;16、安装槽;161、连接孔;1611、配合槽;2、轮胎;21、卡齿;22、卡槽;23、防滑纹;3、弹性圈;4、加强板;5、加强筋;6、过风槽;7、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包括轮毂1和卡接于轮毂1外圆周侧壁上的轮胎2,轮毂1外圆周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圈毂齿13组;在本实施例中毂齿13组具体设置为两组。毂齿13组包括若干绕轮毂1轴线等间隔设置的毂齿13,且毂齿13固定于轮毂1外圆周侧壁上。相邻两组毂齿13组内的毂齿13交错设置,同一毂齿13组内的相邻毂齿13之间形成毂沟14。毂齿13包括与轮毂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31和位于连接部131远离轮毂1一端的卡接部132,且卡接部132两相对端面间距大于连接部131沿该方向上两相对端面间距。
36.参照图2,轮胎2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圈与毂齿13组一一对应的卡接组,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组设置有两组。卡接组包括若干绕轮胎2轴线间隔设置的卡齿21,且卡齿21与轮胎2内侧壁一体成型。同组卡接组内两相邻卡齿21之间形成卡槽22,卡槽22用于容纳毂齿13,卡齿21用于与毂沟14相卡接;卡齿21与毂齿13形状相同,也包括和轮胎2内部固定的连接部和远离轮胎2内壁的卡接部。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卡齿21和毂齿13结构可以相同或者相近,能够实现轮胎2和轮毂1的卡接固定即可。
37.参照图2,轮毂1上设置的毂齿13与卡槽22卡接,轮胎2上的卡齿21与毂沟14相卡接,并且毂齿13的卡接部132和卡齿21的卡接部132相抵接,从而实现轮毂1与轮胎2接触面的相互交错卡接,从而提升轮胎2与轮毂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轮胎2具体采用tpv85
°
制成,轮毂1采用pa66尼龙材料注塑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材质来制作轮胎2和轮毂1。
38.参照图2,为了防止轮胎2打滑,在轮胎2外圆周侧壁上设置防滑纹23以增加轮胎2外侧壁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纹23包括若干圈开设与轮胎2外圆周侧壁上的防滑槽,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更具实际的防滑需要将防滑纹23设置为不同形状,能实现防滑效果即可。
39.两相邻卡接组之间固定有弹性圈3,轮毂1外圆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圈3的容纳环槽15,当轮毂1与轮胎2相互卡接的同时,弹性圈3也部分卡接于容纳环槽15内,以增强洗地设备用轮的减震性能;弹性圈3的设置还使得轮毂1与轮胎2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40.参照图1,轮毂1为圆环状,且两端一体成型有轮沿11,一轮沿11的内圆周侧壁一体成型有轮辐12。为了提升轮毂1的结构强度,在轮辐12一端面固定若干加强板4,且加强板4绕轮毂1轴线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4具体设置有五个,且加强板4朝远离轮辐12方向凸起。轮辐12包括辐环121以及与辐环121一体成型的凸环122,辐环121朝远离加强板4方向凹陷,凸环122与位于辐环121靠近加强筋5的一端面且凸环122与轮毂1同轴设置。加强
筋5靠近凸环122的一端与凸环122固定,相邻加强板4之间形成过风槽6,以减少轮毂1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降低洗地机的运行能耗。
41.参照图1和图2,轮辐12远离加强板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若干加强筋5,以及远离加强板4方向凸起的安装轴7;加强筋5绕轮毂1轴线轴线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具体设置有五条;加强筋5一端固定于轮毂1内壁,另一端和安装轴7外侧壁固定。
42.轮辐12靠近加强板4的一端开设有与轮毂1同轴的安装槽16,安装槽16远离自身槽口的底壁上开设连接孔161,且连接孔161贯穿安装轴7。连接孔161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1611,使得轮毂1与洗地机的连接轴之间能够实现键配合连接。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洗地设备用轮的实施原理为:将轮毂1上的毂齿13卡接于轮胎2上的卡槽22内,同时将轮胎2上的卡齿21卡接于轮毂1上的毂沟14内,使得轮毂1与轮胎2之间相互交错卡接,再在配合槽1611内放入配合键,将连接轴与轮毂1的连接孔161进行键配合连接,从而使洗地设备用轮固定于位于洗地机的连接轴上。
44.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洗地机,洗地机包括两条能够转动的连接轴,两条连接轴端部用于卡接至连接孔161内,并和轮毂1通过键配合连接。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和卡接于轮毂(1)外圆周表面的轮胎(2),所述轮毂(1)外圆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权毂齿(13)组,所述毂齿(13)组包括绕所述轮毂(1)外圆周侧壁间隔设置的若干毂齿(13),相邻毂齿(13)之间形成有毂沟(14),相邻所述毂齿(13)组内的毂齿(13)错位设置;所述轮胎(2)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接至所述毂沟(14)内的卡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2)内圆周侧壁上设置若干卡接组,所述卡接组包括多个所述卡齿(21),所述毂齿(13)组和卡接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配合,相邻所述卡齿(21)之间形成供毂齿(13)卡接的卡槽(22),所述毂齿(13)和卡齿(21)均包括两侧顶部的卡接部(132),当卡接组和所述毂齿(13)组卡接配合时,所述毂齿(13)和卡齿(21)的卡接部(132)相对并且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卡接组之间设置有弹性圈(3),且相邻所述毂齿(13)组之间形成供所述弹性圈(3)容纳的容纳环槽(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为圆环状,且包括两端的轮沿(11),所述轮毂(1)内圆周侧壁一体成型有轮辐(12),所述轮辐(12)靠近一个所述轮沿(11);所述轮辐(12)一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绕所述轮毂(1)轴线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内壁设置有若干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位于所述轮辐(12)远离加强板(4)的一端,所述轮辐(12)包括远离所述加强板(4)方向凸起的安装轴(7),所述加强筋(5)一端和所述轮毂(1)内壁固定,另一端和所述安装轴(7)外壁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12)靠近加强板(4)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轮毂(1)同轴的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远离自身槽口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161),且所述连接孔(161)贯穿所述安装轴(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61)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16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2)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23)。9.一种洗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洗地设备用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及洗地机,涉及清洁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洗地设备用轮包括轮毂和卡接于轮毂外圆周表面的轮胎,轮毂外圆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权毂齿组,毂齿组包括绕轮毂外圆周侧壁间隔设置的若干毂齿,相邻毂齿之间形成有毂沟,相邻毂齿组内毂齿错位设置;轮胎内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接至毂沟内的卡齿实现轮毂与轮胎之间的交错卡接,使得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当轮胎受到外力撞击时不易从轮毂上脱离,提升了轮毂与轮胎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洗地机上洗地设备用轮的设置提高了洗地机的适用性,使得洗地机在运行过程中不易受到路况影响;即使轮胎受到轻微损坏后仍能够平稳运行。够平稳运行。够平稳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

李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地邦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2:1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9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轮毂   所述   轮胎   侧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