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桥梁桥墩上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进行高空作业浇筑混凝土时,为了使得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获得稳定支撑让混凝土固化成型,需要在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底部架设支撑体系进行支撑。
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315229u的基于穿心钢棒的高窄桥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支撑构造,公开采用的技术为:“穿心钢棒贯穿并固定于桥墩,穿心钢棒上依次安装千斤顶、主梁、分布梁对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进行支撑”,虽然,穿心钢棒及依次安装在穿心钢棒上的千斤顶、主梁、分布梁能形成支撑体系对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进行支撑,但是,存在穿心钢棒单根单独与对应的桥墩贯穿固定不能对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包括:
7.为两根分别对应预埋固定在两个桥梁桥墩上的预埋钢棒,
8.分散支撑板,分散支撑板将两个预埋钢棒连接;
9.安装在预埋钢棒上形成对盖梁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10.所述分散支撑板为间隔分布两端均与预埋钢棒连接安装的多个,多个间隔分布的分散支撑板与两个预埋钢棒连接形成槽钢支撑平台。
1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预埋钢棒上的砂筒,所述砂筒为间隔在预埋钢棒上的多个,同一横截面的两个砂筒同排位于两个预埋钢棒顶部。
12.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砂筒上的纵向工字钢梁,纵向工字钢梁底部与位于两个预埋钢棒上对应同排两个砂筒顶部,纵向工字钢梁为间隔分布在不同横截排两个砂筒上的多个;多个纵向工字钢梁经对穿螺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13.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分布在多个纵向工字钢梁上的横向工字梁,所述横向工字梁为间隔在纵向工字钢梁上的多个。
14.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中间底部安装在位于纵向工字钢梁中部的多个横向工字梁上的盖梁模板,及底面与横向工字梁安装的支撑架,中部有施工养护空间的支撑架与盖梁模板侧边悬空部分接触支撑。
15.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横向工字梁安装的底板;
16.与盖梁模板侧边悬空部分接触的斜板,斜板与底板形成倾斜的夹角空间;
17.两端对应与斜板、底板连接的内支撑杆及外支撑杆,内支撑杆与外支撑杆存在间
隔,使得在内支撑杆、斜板、底板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及使得在内支撑杆、外支撑杆、斜板、底板也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
18.所述外支撑杆包括:中部铰接的外支撑杆上段、外支撑杆下段,外支撑杆上段顶部与斜板铰接,外支撑杆下段底部与底板铰接;所述斜板与底板铰接;所述内支撑杆为可伸的伸缩体,内支撑杆不可伸缩部分铰接有可伸缩的驱动件,驱动件另一端可旋转铰接在外支撑杆上段与外支撑杆下段中部的铰接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单根预埋钢棒单独受到上部施加的局部过度力时,经分散支撑板分散到另一根预埋钢棒上,实现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解决存在穿心钢棒单根单独与对应的桥墩贯穿固定不能对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的横向断面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桥梁桥墩;2-预埋钢棒;3-砂筒;4-纵向工字钢梁;5-对穿螺杆;6-横向工字梁;7-盖梁模板;8-支撑架;81-底板;82-斜板;821-外支撑杆上段;822-外支撑杆下段;83-内支撑杆;84-外支撑杆;85-驱动件;9-分散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3.如图1所示。
24.本技术的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包括:
25.预埋固定在桥梁桥墩1上的预埋钢棒2,预埋钢棒2至少为分别对应在两个桥梁桥墩1上的两根,预埋钢棒2为整体提供受力支撑。
26.安装在预埋钢棒2上的砂筒3,砂筒3为间隔在预埋钢棒2上的多个,图1中示意出的由于是横截面所以在一根预埋钢棒2只能示出一个砂筒3,砂筒3内部填充有砂石。
27.安装在砂筒3上的纵向工字钢梁4,纵向工字钢梁4底部与位于两个预埋钢棒2上对应同排两个砂筒3顶部,纵向工字钢梁4为间隔分布在不同横截排两个砂筒3上的多个,图1中示意出的由于是横截面所以只能示同排两个砂筒3顶部看到一个纵向工字钢梁4。
28.将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对穿螺杆5,对穿螺杆5为间隔分布贯穿在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的多个,对穿螺杆5结合螺母及垫片等旋合拉紧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构成一个整体,图1由于是横截面示意,所以只能示出对穿螺杆5为多个间隔的断面。
29.分布在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上的横向工字梁6,横向工字梁6为间隔在纵向工字钢梁4上的多个。
30.中间底部安装在位于纵向工字钢梁4中部的多个横向工字梁6上的盖梁模板7,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经中部有施工养护空间的支撑架8进行支撑,支撑架8底面与横向工字梁6安装。
31.所述支撑架8包括:与横向工字梁6安装的底板81;
32.与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接触的斜板82,斜板82与底板81形成倾斜的夹角空间;
33.两端对应与斜板82、底板81连接的内支撑杆83及外支撑杆84,内支撑杆83与外支撑杆84存在间隔,使得在内支撑杆83、斜板82、底板81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及使得在内支
撑杆83、外支撑杆84、斜板82、底板81也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解决了现有安全防护装置在设置完成不能形成施工养护空间的问题,便于通过施工养护空间通道对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侧边悬空部分进行施工养护。
34.所述外支撑杆84包括:中部经铰接轴铰接的外支撑杆上段821、外支撑杆下段822,外支撑杆上段821顶部与斜板82经铰接轴铰接,外支撑杆下段822底部经铰接轴铰接与底板81铰接;
35.所述斜板82与底板81经铰接轴可旋转铰接;所述内支撑杆83可以为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内支撑杆83为可伸缩的伸缩液压杆或伸缩气压杆构成的伸缩体,内支撑杆83不可伸缩部分经铰接轴可旋转铰接有可伸缩的驱动件85,驱动件85为可伸缩的伸缩液压杆或伸缩气压杆构成的伸缩体,驱动件85另一端经铰接轴可旋转铰接在外支撑杆上段821与外支撑杆下段822中部的铰接处,驱动件85驱动外支撑杆上段821与外支撑杆下段822相对旋转,同时对应使内支撑杆83伸缩来实现支撑架8对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接触调整,适应浇筑混凝土倒入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时产生的轻微倾斜,使盖梁模板7在施工时获得补充。
36.将两个预埋钢棒2连接的分散支撑板9,分散支撑板9为间隔分布两端均与预埋钢棒2连接安装的多个,多个间隔分布的分散支撑板9与两个预埋钢棒2连接形成槽钢支撑平台,通过槽钢支撑平台能对底部进行施工养护及检修,当单根预埋钢棒2单独受到上部施加的局部过度力时,经分散支撑板9分散到另一根预埋钢棒2上,实现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解决存在穿心钢棒单根单独与对应的桥墩贯穿固定不能对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的问题。
37.砂筒3、纵向工字钢梁4、对穿螺杆5、横向工字梁6、盖梁模板7、支撑架8在预埋钢棒2上形成对盖梁模板7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38.一种上述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9.步骤一:两根预埋钢棒2对应预埋施工在对应的桥梁桥墩1上;
40.步骤二:纵向工字钢梁4两端经砂筒3安装在两根预埋钢棒2上;
41.步骤三:在纵向工字钢梁4上铺设安装横向工字梁6,盖梁模板7安装在纵向工字钢梁4中部的横向工字梁6上;
42.步骤四: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的横向工字梁6上安装中部有施工养护空间的支撑架8,支撑架8对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进行支撑并形成出施工养护空间通道,解决了现有安全防护装置在设置完成不能形成施工养护空间的问题,便于通过施工养护空间通道对盖梁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侧边悬空部分进行施工养护。
43.技术源于重庆沿山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一期工程ⅲ标段施工项目。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两根分别对应预埋固定在两个桥梁桥墩(1)上的预埋钢棒(2),分散支撑板(9),分散支撑板(9)将两个预埋钢棒(2)连接;安装在预埋钢棒(2)上形成对盖梁模板(7)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支撑板(9)为间隔分布两端均与预埋钢棒(2)连接安装的多个,多个间隔分布的分散支撑板(9)与两个预埋钢棒(2)连接形成槽钢支撑平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预埋钢棒(2)上的砂筒(3),所述砂筒(3)为间隔在预埋钢棒(2)上的多个,同一横截面的两个砂筒(3)同排位于两个预埋钢棒(2)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砂筒(3)上的纵向工字钢梁(4),纵向工字钢梁(4)底部与位于两个预埋钢棒(2)上对应同排两个砂筒(3)顶部,纵向工字钢梁(4)为间隔分布在不同横截排两个砂筒(3)上的多个;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经对穿螺杆(5)连接形成一个整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分布在多个纵向工字钢梁(4)上的横向工字梁(6),所述横向工字梁(6)为间隔在纵向工字钢梁(4)上的多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中间底部安装在位于纵向工字钢梁(4)中部的多个横向工字梁(6)上的盖梁模板(7),及底面与横向工字梁(6)安装的支撑架(8),中部有施工养护空间的支撑架(8)与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接触支撑。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包括:与横向工字梁(6)安装的底板(81);与盖梁模板(7)侧边悬空部分接触的斜板(82),斜板(82)与底板(81)形成倾斜的夹角空间;两端对应与斜板(82)、底板(81)连接的内支撑杆(83)及外支撑杆(84),内支撑杆(83)与外支撑杆(84)存在间隔,使得在内支撑杆(83)、斜板(82)、底板(81)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及使得在内支撑杆(83)、外支撑杆(84)、斜板(82)、底板(81)也有施工养护空间通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杆(84)包括:中部铰接的外支撑杆上段(821)、外支撑杆下段(822),外支撑杆上段(821)顶部与斜板(82)铰接,外支撑杆下段(822)底部与底板(81)铰接;所述斜板(82)与底板(81)铰接;所述内支撑杆(83)为可伸的伸缩体,内支撑杆(83)不可伸缩部分铰接有可伸缩的驱动件(85),驱动件(85)另一端可旋转铰接在外支撑杆上段(821)与外支撑杆下段(822)中部的铰接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埋钢棒法支撑体系,包括:为两根分别对应预埋固定在两个桥梁桥墩上的预埋钢棒,分散支撑板,分散支撑板将两个预埋钢棒连接;安装在预埋钢棒上形成对盖梁模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当单根预埋钢棒单独受到上部施加的局部过度力时,经分散支撑板分散到另一根预埋钢棒上,实现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解决存在穿心钢棒单根单独与对应的桥墩贯穿固定不能对局部过度受力进行分散支撑的问题。支撑的问题。支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关超 张琦 韩谊 殷春华 刘召 廖天柱 王贺路 李相呈 王文果 杨洪 郑国 段君旗 薛日全 卢鑫 张卓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4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1:1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15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梁   多个   工字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