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烟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导烟车是应用在焦炉生产工艺中的设备,其通过将加煤口等处的烟尘引导而出,来控制设备周围的污染问题。烟尘在被引导而出后还需要向其中喷洒添加
燃料,通过燃烧的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喷洒添加燃料的方法通常使用固定式的
喷头结构,如果想要覆盖全部的烟尘路径截面来保证充分混合,一个方法是增大喷洒半径完成覆盖,而过大的喷洒半径会提升燃料的喷洒消耗速度,造成浪费;另一个方法是设置多个喷射点,但这样又会显著提高喷头数量,增加设备成本,同时相邻喷头的喷洒范围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叠加,同样会导致燃料浪费。所以有必要针对燃料喷洒浪费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通过可旋转的喷头让喷洒路径覆盖烟尘通过截面,从而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让烟尘燃烧充分。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包括通风管和喷洒组件;
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燃料腔;所述燃料腔上连通设置有喷头,喷头将燃料腔中的燃料喷洒到通风管内部的烟尘流动路径上;所述喷头与燃料腔旋转配合,喷头在旋转中的喷洒范围覆盖通风管内对应区域的烟尘通过截面。
5.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喷头关于旋转中心对称分布。
6.进一步的,所述燃料腔的内部设置有叶轮,叶轮对应设置在燃料腔的燃料输入路径上,在流动燃料的推动下旋转;所述叶轮通过叶轮轴与喷头连接,驱动喷头同步旋转。
7.进一步的,所述燃料腔上连通旋转设置有活动件;所述叶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叶轮和活动件;所述喷头的进口端连通连接在活动件上。
8.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形分布,引导烟尘沿着螺旋路径流动。
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旋转方向与喷头的旋转方向相反。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沿着烟尘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喷洒组件的上游处。
11.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包括通风管和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包括燃料腔;燃料腔上连通设置有喷头,喷头将燃料腔中的燃料喷洒到通风管内部的烟尘流动路径上;喷头与燃料腔旋转配合,喷头在旋转中的喷洒范围覆盖通风管内对应区域的烟尘通过截面;通过让小流量小范围喷洒区域在旋转中覆盖烟尘通过截面的方式,也可以提升对于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燃料浪费,同时保证烟尘的燃烧处理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燃料腔的内部设置有叶轮,叶
轮对应设置在燃料腔的燃料输入路径上,在流动燃料的推动下旋转;叶轮通过叶轮轴与喷头连接,驱动喷头同步旋转;叶轮的作用在于将燃料腔内部燃料流动动能转化为扭矩驱动喷头旋转,从而在燃料供应中让喷头自然转动,省去了单独设置驱动器的麻烦,装置运行不用借助用电设备也更加安全;(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通风管内部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呈螺旋形分布,引导烟尘沿着螺旋路径流动;螺旋形的导流板可以对通风管内的烟尘进行一定程度的再混合,减少筒状内壁表面的粘附残留,同时能够借助水平方向的运动增加与燃料喷洒区域的接触面积,提升燃料喷洒均匀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组件位置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位置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旋转工作示意图。
16.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7.1、通风管,2、导流板,3、连杆,4、喷洒组件,41、燃料腔,42、燃料输送管,43、叶轮轴,44、叶轮,45、活动件,46、转接套,48、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9.如图1和图3所示,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包括通风管1和喷洒组件4;所述喷洒组件4包括燃料腔41;所述燃料腔41上连通设置有喷头48,喷头48将燃料腔41中的燃料喷洒到通风管1内部的烟尘流动路径上;所述喷头48与燃料腔41旋转配合,喷头48在旋转中的喷洒范围覆盖通风管1内对应区域的烟尘通过截面。
20.通过喷头48,可以把燃料混入通风管1内流动的烟尘中,从而令烟尘可以被充分燃烧处理,降低空气污染;喷头48喷洒的燃料不仅散布均匀,而且通过让小流量小范围喷洒区域在旋转中覆盖烟尘通过截面的方式,也可以提升对于燃料的利用效率,保证烟尘的燃烧处理效果;参考图4,一对喷头48旋转运行在图中所示的通风管1内部截面区域即烟尘通过截面上;喷头48的数量越多,单位时间内的覆盖均匀性越高,燃料喷洒量也越大,喷头48的数量最少可以只设置一个,适合于通风管1内部的烟尘流通速度较慢的情况,随着烟尘流通速度的增加,喷头48的数量也可以相应增加;多个喷头48既可以关于旋转中心对称分布,也可以拥有不同的转动半径,从而以多层的环状轨迹相互叠加,最终也可覆盖烟尘通过截面。
21.所述燃料腔4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4,叶轮44对应设置在燃料腔41的燃料输入路径上,在流动燃料的推动下旋转;所述叶轮44通过叶轮轴43与喷头48连接,驱动喷头48同步旋转;燃烧腔41通过连杆3与通风管1的内壁相连。
22.叶轮44的作用在于将燃料腔41内部燃料流动动能转化为扭矩驱动喷头48旋转,从而在燃料供应中让喷头自然转动,省去了单独设置驱动器的麻烦,装置运行不用借助用电设备也更加安全。
23.所述燃料腔41上连通旋转设置有活动件45;所述叶轮轴43的两端分别连接叶轮44和活动件45;所述喷头48的进口端连通连接在活动件45上。
24.活动件45如图3所示可做成一个筒状结构,燃料腔41上凸起设置有转接套46,活动件45旋转嵌设在转接套46上,喷头48的管路将活动件45内部的燃料引导至出口端完成喷洒。
25.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管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呈螺旋形分布,引导烟尘沿着螺旋路径流动。
26.通过设置螺旋形的导流板2,可以对通风管1内的烟尘进行一定程度的再混合,减少筒状内壁表面的粘附残留,同时能够借助水平方向的运动增加与燃料喷洒区域的接触面积,提升燃料喷洒均匀性。
27.所述导流板2的螺旋旋转方向与喷头48的旋转方向相反。
28.相反的旋转方向使得喷头48相对于烟尘而言的转动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覆盖更多范围,进一步提升喷洒均匀度。
29.所述导流板2沿着烟尘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喷洒组件4的上游处。
30.图中所示的通分管1为竖向设置,烟尘是从下而上流动的,所以导流板2设置在喷洒组件4的下方,烟尘在导流板2的板面引导下会先完成一定程度的混合,同时减少管道内壁上的烟尘粘附。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1)和喷洒组件(4);所述喷洒组件(4)包括燃料腔(41);所述燃料腔(41)上连通设置有喷头(48),喷头(48)将燃料腔(41)中的燃料喷洒到通风管(1)内部的烟尘流动路径上;所述喷头(48)与燃料腔(41)旋转配合,喷头(48)在旋转中的喷洒范围覆盖通风管(1)内对应区域的烟尘通过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喷头(48)关于旋转中心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腔(4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4),叶轮(44)对应设置在燃料腔(41)的燃料输入路径上,在流动燃料的推动下旋转;所述叶轮(44)通过叶轮轴(43)与喷头(48)连接,驱动喷头(48)同步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腔(41)上连通旋转设置有活动件(45);所述叶轮轴(43)的两端分别连接叶轮(44)和活动件(45);所述喷头(48)的进口端连通连接在活动件(4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呈螺旋形分布,引导烟尘沿着螺旋路径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的螺旋旋转方向与喷头(48)的旋转方向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沿着烟尘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喷洒组件(4)的上游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焦炉炉顶导烟车的烟尘处理装置,包括通风管和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包括燃料腔;燃料腔上连通设置有喷头,喷头将燃料腔中的燃料喷洒到通风管内部的烟尘流动路径上;喷头与燃料腔旋转配合,喷头在旋转中的喷洒范围覆盖通风管内对应区域的烟尘通过截面;通过让小流量小范围喷洒区域在旋转中覆盖烟尘通过截面的方式,也可以提升对于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燃料浪费,同时保证烟尘的燃烧处理效果。烧处理效果。烧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龙星 侯冠秋 冉玉新 蒋善勇 鲁鹏 褚晓艳 李永波 吴彦民 兰鹏兵 梁学辉 焦青杰 范小盼 王彬 许好杰 马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