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雾化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雾化设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供电部和雾化器,雾化器插装在供电部上,雾化器内设置有雾化芯,电池设置在供电部内,电池与雾化器内的雾化芯连接,电池通电后可以加热雾化芯,雾化器内装载有雾化液,雾化器内的雾化液导到雾化芯后,雾化芯发热将雾化液进行雾化,产生烟雾。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的雾化器内只能装载一种雾化液,使得雾化器使用场景较为局限,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
所述的技术方案:
5.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
排气管和雾化芯,所述壳体开设有贯通的通道和沿所述通道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所述排气管插装于所述通道,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内侧面,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通孔位置处,所述排气管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或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道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通道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孔靠近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管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准。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限位环和限位件,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所述排气管相对所述限位环的一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限位柱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侧,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外侧,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相互匹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底盖,所述壳体的下端敞口设置,所述底盖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卡扣机构,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扣机构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和扣位,所述卡扣和扣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底盖侧边,或者所述卡扣和扣
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盖侧边和所述壳体内壁。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5.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为所述雾化芯供电。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雾化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排气管和雾化芯,所述壳体开设有贯通的通道和沿所述通道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所述排气管插装于所述通道,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内侧面,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通孔位置处,所述排气管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或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雾化器内设置沿通道依次排布的两个储液腔,每一个储液腔内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雾化液,使得在进行气溶胶生成时,通过滑动通道内的排气管,使得雾化芯可以可以分别与第一储液腔或第二储液腔中的雾化液接触,通过滑动排气管,可以使雾化芯分别雾化两个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产生不同类型的烟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雾化器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雾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雾化设备的剖视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0、雾化器;110、壳体;111、通道;112、第一储液腔;113、第二储液腔;114、第一连接孔;115、第二连接孔;116、限位柱;120、排气管;121、限位环;122、限位件;123、限位槽;124、通孔;130、雾化芯;131、基体;132、发热件;140、底盖;141、安装孔;150、卡扣机构;151、卡扣;152、扣位;200、雾化设备;210、电池组件;220、凹台;230、电极;24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6.实施例1
37.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10、排气管120和雾化芯130,壳体110的上端开设有贯通的通道111,以及壳体110内开设有沿通道111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112和第二储液腔113,第一储液腔112位于第二储液腔113的上方,第一储液腔112和第二储液腔113相互独立;排气管120插装于通道111,排气管120可在通道111内上下滑动,排气管120上开设有通孔124;雾化芯130设置于排气管120内侧面,且雾化芯130设置在通孔124位置处;排气管120在通道111内滑动,使得通孔124与第一储液腔112或第二储液腔113连通;当通孔124与第一储液腔112连通时,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流过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当通孔124与第二储液腔113连通时,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流过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
38.进一步地,通道1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4和第二连接孔115,第一连接孔114设置于通道111的中部,第二连接孔115靠近壳体110的下端设置;第一连接孔114与第一储液腔112连通,第二连接孔115与第二储液腔113连通;排气管120在通道111内滑动,使得通孔124与第一连接孔114或第二连接孔115对准;当通孔124与第一连接孔114对准时,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一连接孔114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当通孔124与第二连接孔115对准时,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二连接孔115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
39.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100还包括限位环121和限位件122,限位环121设置于排气管120的一侧,限位件122设置排气管120相对所述限位环121的一侧,限位环121
与排气管120一体成型,限位环121和限位件122用于限制排气管120在通道111中的滑动范围,防止排气管120从通道111中脱落。例如,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100在使用时,向上滑动排气管120,当排气管120上的限位环121与通道111的下端面接触时,排气管120停止滑动,此时通孔124与第一连接孔114对准,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一连接孔114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向下滑动排气管120,当限位件122与壳体110是的上端接触时,排气管120停止滑动,此时通孔124与第二连接孔115对准,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二连接孔115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
40.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100还包括限位柱116和限位槽123,限位柱116设置于通道111内侧,限位槽123设置于排气管120外侧,限位柱116和限位槽123相互匹配,通过限位柱116和限位槽123限制排气管120相对于通道111转动。
41.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器100还包括底盖140和卡扣机构150,壳体110的下端敞口设置,底盖140可拆卸密封连接在壳体110的下端;底盖140上开设有安装孔141,排气管120穿过安装孔141插装于通道111;底盖140通过卡扣机构150连接在壳体110的下端;卡扣机构150包括卡扣151和扣位152,卡扣151和扣位152分别设置在壳体110内壁和底盖140侧边,或者卡扣151和扣位152分别设置在底盖140侧边和壳体110内壁。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51优选地设置在底盖140的侧边,扣位152设置在壳体110内壁上,以保证壳体110和底盖140的密封性,降低漏油的风险。更优选地,扣位152为设置在壳体110壁上的贯通扣孔。
42.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雾化芯130包括基体131和缠绕在基体131内侧面的发热件132;基体131材质为陶瓷或多孔陶瓷,但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材料为氧化铝,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发热件132材料为铁铬铝、镍铬或不锈钢,但并不局限于此。
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雾化器100内设置沿通道111依次排布的两个储液腔,每一个储液腔内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雾化液,使得在进行气溶胶生成时,通过滑动通道111内的排气管120,使得雾化芯130可以可以分别与第一储液腔112或第二储液腔113中的雾化液接触,通过滑动排气管120,可以使雾化芯130分别雾化两个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产生不同类型的烟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44.实施例2
45.请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200,包括实施例1中的雾化器100,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10、排气管120和雾化芯130,壳体110的上端开设有贯通的通道111,以及壳体110内开设有沿通道111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112和第二储液腔113,第一储液腔112位于第二储液腔113的上方,第一储液腔112和第二储液腔113相互独立;排气管120插装于通道111,排气管120可在通道111内上下滑动,排气管120上开设有通孔124;雾化芯130设置于排气管120内侧面,且雾化芯130设置在通孔124位置处;排气管120在通道111内滑动,使得通孔124与第一储液腔112或第二储液腔113连通;当通孔124与第一储液腔112连通时,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流过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当通孔124与第二储液腔113连通时,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流过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
46.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200还包括电池组件210,电池组件210设置在雾化器100下方,电池组件210与雾化芯130电连接;电池组件210的的上端设置有凹台220,
凹台220与排气管120适配;凹台220内设置有电极230,雾化芯130的发热件132通过导线240与电极230连接,电池组件210用于为雾化芯130的发热件132供电;供电组件通过导线240为发热件132供电,雾化芯130内部的发热件132加热基体131,然后基体131对与其接触的雾化液进行雾化。
47.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设备200在使用时,向上滑动排气管120,当排气管120上的限位环121与通道111的下端面接触时,排气管120停止滑动,此时通孔124与第一连接孔114对准,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一连接孔114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一储液腔112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向下滑动排气管120,排气管120的下端伸入凹台220中,当限位件122与壳体110是的上端接触时,排气管120停止滑动,此时通孔124与第二连接孔115对准,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流过第二连接孔115和通孔124并与雾化芯130接触,通过雾化芯130对第二储液腔113内的雾化液进行雾化。
48.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排气管和雾化芯,所述壳体开设有贯通的通道和沿所述通道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所述排气管插装于所述通道,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内侧面,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通孔位置处,所述排气管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或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通道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孔靠近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在所述通道内滑动,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或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和限位件,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所述排气管相对所述限位环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柱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侧,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外侧,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相互匹配。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所述壳体的下端敞口设置,所述底盖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机构,所述底盖通过所述卡扣机构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和扣位,所述卡扣和扣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和所述底盖侧边,或者所述卡扣和扣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盖侧边和所述壳体内壁。10.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为所述雾化芯供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排气管和雾化芯,壳体开设有贯通的通道和沿通道依次排布的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排气管插装于通道,排气管上开设有通孔,雾化芯设置于排气管内侧面,且雾化芯位于通孔位置处,排气管在通道内滑动,使得通孔与第一储液腔或第二储液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雾化器内设置两个储液腔,每一个储液腔内存储不同类型的雾化液,使得在进行气溶胶生成时,通过滑动排气管,使得排气管中的雾化器可以分别雾化两个储液腔内的雾化液,生成不同类型的气溶胶,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李子俊 赖传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铂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06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