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施工是指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的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与一般土木工程如道路、铁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的施工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某些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互为借鉴。
3.但是,水利工程的施工也有其独自的特点: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水利工程要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必要的施工强度,有的工程因受气候影响还需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4.由于水利施工中水面常漂浮有垃圾,需要进行及时清理,在进行清理过程中,难以保证垃圾的有效收集,且收集不便,会因水流而导致垃圾漂浮,导致收集工作难度增大,且用于收集的垃圾处理不便,导致每次收集后需要及时清理,增加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利施工中水面垃圾处理不便的问题。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处理箱、连接管和收集口;
7.其中,所述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收集口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口顶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与箱体密封贯穿插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连杆与扰流板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与箱体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处理箱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对应设置在连接管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口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收集口两侧都与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口通过连接管与处理箱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外壁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内部与活动块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限位板相互对称分布至处理箱侧壁,每个所述限位板截面都为l形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都与t形结构的活动块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通过万向节与连杆一端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弯折状结构的扰流板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处理箱分别与叶轮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叶轮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
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电机输出端与隔板密封转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一侧与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对应设置在叶轮一侧。
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四个第二电动推杆,四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盐延伸至处理箱内部,所述箱体底部与挡板密封插接,且所述挡板与连接管贴合连接。
17.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水面垃圾处理装置,解决了水利施工中水面垃圾处理不便的问题,通过采用收集口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利用叶轮的转动实现处理装置的动力推进,同时实现收集口和处理相处水源流通,确保垃圾顺利收集,避免水流过大而导致垃圾收集工作的难度增大,同时利用装置两侧的扰流板进行移动方向控制,能够根据垃圾的方位进行装置的快速移动,提高操作便利性,同时可对收集口处水源进行快速导出,避免增加行进阻力,在垃圾收集后,能够在处理箱内进行垃圾的压实处理,有效避免垃圾收集而堵塞处理箱的问题,同时保证每次收集足够的垃圾,降低清理次数,提高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处理箱,3、连接管,4、收集口,5、第一过滤网,6、壳体,7、电机,8、叶轮,9、带轮,10、皮带,11、第一电动推杆,12、活动块,13、限位板,14、连杆,15、扰流板,16、压板,17、挡板,18、第二电动推杆,19、浮块,20、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处理箱2、连接管3和收集口4;
30.其中,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一侧通过连接管3与收集口4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口4顶部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均与箱体1密封贯穿插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通过连杆14与扰流板15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15与箱体1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8底端与压板16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6与处理箱2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6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17,且所述挡板17对应设置在连接管3的一侧。
31.所述收集口4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收集口4两侧都与第一过滤网5固定连接,用于垃圾的收集以及用于水的导流;所述收集口4通过连接管3与处理箱2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3外壁与限位板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3内部与活动块12滑动连接,用于活动块12的稳定移动;所述限位板1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限位板13相互对称分布至处理箱2侧壁,每个所述限位板13截面都为l形结构,用于活动块12的限位;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都与t形结构的活动块12连接,用于带动连杆14转动;所述活动块12通过万向节与连杆14一端连接,所述连杆14另一端与弯折状结构的扰流板15连接,用于实现连杆14的稳定转动;所述处理箱2一侧与壳体6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和处理箱2分
别与叶轮8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叶轮8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9,用于叶轮8的转动,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带轮9固定连接,所述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隔板密封转动连接,用于驱动处理装置移动;所述处理箱2一侧与第二过滤网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0对应设置在叶轮8一侧,用于将水排出;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8,四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盐延伸至处理箱2内部,所述箱体1底部与挡板17密封插接,且所述挡板17与连接管3贴合连接,用于垃圾的压缩处理。
32.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内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机7带动带轮9转动时,带轮9和皮带10的传动带动叶轮8在壳体6内部旋转,产生的推力推动箱体1向前移动,通过浮块19起到漂浮作用,并通过收集口4两侧的第一过滤网5过滤掉水源以减小阻力,同时部分水源通过收集口4和连接管3处进入处理箱2内,并通过壳体6处排出,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1的伸缩带动活动块12在限位板13处移动,使活动块12推动连杆14旋转,通过连杆14的转动带动扰流板15沿着箱体1外侧旋转,通过调节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1的伸缩量控制处理装置的移动方向,使收集口4处接触到垃圾后,垃圾随水流通过连接管3进入处理箱2内,并通过第二过滤网20处将水源排出,使垃圾收集在处理箱2内,此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8带动压板16移动,使压板16带动挡板17将连接管3的管口处遮挡防止其余垃圾进入,同时压板16下压将垃圾压扁在处理箱2底部,方便进行垃圾的有效收集。
3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4.1.本技术通过采用收集口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利用叶轮的转动实现处理装置的动力推进,同时实现收集口和处理相处水源流通,确保垃圾顺利收集,避免水流过大而导致垃圾收集工作的难度增大;
35.2.本技术利用装置两侧的扰流板进行移动方向控制,能够根据垃圾的方位进行装置的快速移动,提高操作便利性,同时可对收集口处水源进行快速导出,避免增加行进阻力;
36.3.本技术能够在处理箱内进行垃圾的压实处理,有效避免垃圾收集而堵塞处理箱的问题,同时保证每次收集足够的垃圾,降低清理次数,提高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
37.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处理箱(2)、连接管(3)和收集口(4);其中,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箱(2),所述处理箱(2)一侧通过连接管(3)与收集口(4)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口(4)顶部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均与箱体(1)密封贯穿插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通过连杆(14)与扰流板(15)转动连接,所述扰流板(15)与箱体(1)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8)底端与压板(16)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6)与处理箱(2)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6)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17),且所述挡板(17)对应设置在连接管(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4)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收集口(4)两侧都与第一过滤网(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4)通过连接管(3)与处理箱(2)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3)外壁与限位板(1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3)内部与活动块(12)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限位板(13)相互对称分布至处理箱(2)侧壁,每个所述限位板(13)截面都为l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都与t形结构的活动块(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2)通过万向节与连杆(14)一端连接,所述连杆(14)另一端与弯折状结构的扰流板(15)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一侧与壳体(6)固定连接,所述壳体(6)和处理箱(2)分别与叶轮(8)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叶轮(8)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带轮(9)固定连接,所述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隔板密封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一侧与第二过滤网(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0)对应设置在叶轮(8)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8),四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盐延伸至处理箱(2)内部,所述箱体(1)底部与挡板(17)密封插接,且所述挡板(17)与连接管(3)贴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处理箱、连接管、收集口、第一过滤网、壳体、电机、叶轮、带轮、皮带、第一电动推杆、活动块、限位板、连杆、扰流板、压板、挡板、第二电动推杆、浮块和第二过滤网。本申请采用收集口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利用叶轮的转动实现处理装置的动力推进,同时实现收集口和处理相处水源流通,确保垃圾顺利收集,避免水流过大而导致垃圾收集工作的难度增大,同时利用装置两侧的扰流板进行移动方向控制,能够根据垃圾的方位进行装置的快速移动,同时可对收集口处水源进行快速导出,在垃圾收集后,能够在处理箱内进行垃圾的压实处理,同时保证每次收集足够的垃圾,提高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提高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提高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

郭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郭金明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1/19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09:3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8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推杆   箱体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