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
混凝土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3.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专利号:cn 217150244 u,包括框架结构,
所述框架结构由上方框部和下方框部组成,所述上方框部和下方框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下方框部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滚轮,所述上方框部和下方框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柱,上述的装置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注时虽然能避免出现堵塞,但是结构复杂,而且内部的大量混凝土在堵塞后无法及时进行疏通,从而影响对混凝土的浇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具备疏通快速防堵塞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筒体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固定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背面贯穿固定架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筒体内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限位套,所述升降板位于筒体内部一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疏通杆,所述疏通杆的一端位于限位套的内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疏通杆一端的表面并位于限位套的下方套接有限位
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上端的侧面与限位套的底部焊接固定。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背面与升降板的前端固定安装。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对应升降板后端的顶部。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板的后端向下倾斜,同时整体呈倾斜式设计,所述疏通杆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内部增加疏通杆,可利用设备驱动疏通杆上下移动,以此对堵塞后的混凝土进行疏通,防止大量混凝土堵塞在筒体的内部而影响浇注的效率,
该结构操作方便,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的排放造成影响。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弹簧与缓冲垫能对升降板的顶部进行缓冲支撑,防止升降板上升至极限位置时与导向板的底部产生碰撞,进而有效的对升降板的底部进行限位保护,将导向板设置成倾斜式,可供大量混凝土倒入筒体的内部,防止混凝土从固定架与筒体的连接部位进入固定架的内腔而对内部零件造成损毁,还能对进入内部的混凝土起到导向作用,使其集中排向筒体下方而不会出现残留。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左视剖面图。
16.图中:1、筒体;2、横板;3、挂钩;4、固定架;5、导向板;6、气缸;7、滑杆;8、滑套;9、升降板;10、横杆;11、限位套;12、疏通杆;13、限位弹簧;14、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筒体1,筒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4,筒体1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5,固定架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6,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9,升降板9的背面贯穿固定架4并延伸至筒体1的内部,筒体1内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杆10,横杆10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限位套11,升降板9位于筒体1内部一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疏通杆12,疏通杆12的一端位于限位套11的内部并滑动连接,疏通杆12一端的表面并位于限位套11的下方套接有限位弹簧13,限位弹簧13上端的侧面与限位套11的底部焊接固定。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筒体1的内部增加疏通杆12,可利用设备驱动疏通杆12上下移动,以此对堵塞后的混凝土进行疏通,防止大量混凝土堵塞在筒体1的内部而影响浇注的效率,该结构操作方便,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的排放造成影响。
20.固定架4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滑杆7,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滑套8的背面与升降板9的前端固定安装。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架4的内部增加滑杆7和滑套8,可对升降板9的前端进行限位固定,使升降板9的一端在固定架4的内部移动时保持平衡,避免整体产生倾斜。
22.筒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横板2,横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3。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筒体1的两侧增加横板2与挂钩3,可利用外置抬升设备与挂钩3配合相连接对筒体1位置进行调节,能快速的将混凝土移动至浇注位置的上方。
24.导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4,缓冲弹簧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对应升降板9后端的顶部。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14与缓冲垫能对升降板9的顶部进行缓冲支撑,防止
升降板9上升至极限位置时与导向板5的底部产生碰撞,进而有效的对升降板9的底部进行限位保护。
26.导向板5的后端向下倾斜,同时整体呈倾斜式设计,疏通杆12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向板5设置成倾斜式,可供大量混凝土倒入筒体1的内部,防止混凝土从固定架4与筒体1的连接部位进入固定架4的内腔而对内部零件造成损毁,还能对进入内部的混凝土起到导向作用,使其集中排向筒体1下方而不会出现残留。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抬升设备与挂钩3进行固定,并将筒体1移动至需要浇注位置的上方,在对内部预存的混凝土进行浇注时,混凝土持续的从底部排出,当产生堵塞时,启动气缸6工作,气缸6的输出端延长带动升降板9上移,同时升降板9在移动时带动疏通杆12上移,当升降板9移动至最上方时对缓冲垫的底部相接触,然后气缸6再次收缩带动升降板9与疏通杆12下移,如此反复操作,即可利用疏通杆12上下移动达到疏通防堵塞的目的。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4),所述筒体(1)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5),所述固定架(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的背面贯穿固定架(4)并延伸至筒体(1)的内部,所述筒体(1)内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限位套(11),所述升降板(9)位于筒体(1)内部一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疏通杆(12),所述疏通杆(12)的一端位于限位套(11)的内部并滑动连接,所述疏通杆(12)一端的表面并位于限位套(11)的下方套接有限位弹簧(13),所述限位弹簧(13)上端的侧面与限位套(11)的底部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背面与升降板(9)的前端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4),所述缓冲弹簧(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且缓冲垫对应升降板(9)后端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的后端向下倾斜,同时整体呈倾斜式设计,所述疏通杆(12)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防堵塞机构的新型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筒体内腔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固定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背面贯穿固定架并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筒体内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限位套,所述升降板位于筒体内部一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疏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内部增加疏通杆,可利用设备驱动疏通杆上下移动,以此对堵塞后的混凝土进行疏通,防止大量混凝土堵塞在筒体的内部而影响浇注的效率,该结构操作方便,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的排放造成影响。对混凝土的排放造成影响。对混凝土的排放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
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台州市欧华仕地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8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