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备
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
背景技术:
2.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由于出行的需要,一些婴儿车会设计折叠结构,以便搭乘地铁、巴士等较为挤拥的交通工具时能够便于携带,在展开时又扩大婴儿乘坐空间。根据市场调研分析,现有的折叠伸缩结构,以z字型伸缩为主,实现
车体两种收纳空间状态的转化,分别为超大收纳空间和便携小空间。
3.本实用新型则提供一种全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满足孩子在车内的多种姿势,方便用户搬运和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包括推车扶手,可翻折座椅靠背,可伸缩车底
底架,可收缩前挡板,可调节后轮,儿童扶手,前车体,后车体,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
7.所述可伸缩车底底架、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可收缩的容纳在前车体和后车体之间。
8.进一步限定,所述可收缩前挡板的打开能够暴露前车体和后车体的合围空间,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婴儿车车架为收拢状态,婴儿坐在其中时,可以通过打开可收缩前挡板,使婴儿的下方的双腿能够外伸,避免被前车体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内。
9.进一步限定,所述推车扶手可以收缩以及展开,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推车扶手在需要时,达到便于推扶的高度,在不需要时,可以收纳,避免占据过多空间。
10.进一步限定,所述可翻折座椅靠背的翻折方向为向前向下翻折,这样的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了前车体和后车体合围形成的空间。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儿童扶手设置在前车体的上沿并跟随前车体同步运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无论婴儿车车架无论向前外伸还是向内回收,在边缘部分都有供婴幼儿扶持的结构。
12.进一步限定,所述伸缩架b部分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c部分中,所述伸缩架a部分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b部分中,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位置重叠,充分利用有限的伸缩空间。
13.进一步限定,所述可伸缩车底底架与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同步伸出、同步收回,这样的结构设计,各结构保持同步,才能在总体上实现伸缩的功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满足孩
子在车内的多种姿势,方便用户搬运和储存,该婴儿车车架能够通过伸缩形成收纳模式、乘坐模式和展开模式。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在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在仅乘坐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的爆炸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可伸缩车底底架、收纳时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在收纳时的结构状态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可伸缩车底底架、收纳时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在仅乘坐时的结构状态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实施例可伸缩车底底架、收纳时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在展开时的结构状态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推车扶手1、可翻折座椅靠背2、可伸缩车底底架3、可收缩前挡板4、可调节后轮5、儿童扶手6、前车体7、后车体8、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伸缩架c部分1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包括推车扶手1,可翻折座椅靠背2,可伸缩车底底架3,可收缩前挡板4,可调节后轮5,儿童扶手6,前车体7,后车体8,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
27.可伸缩车底底架3、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可收缩的容纳在前车体7和后车体8之间。
28.实施例ⅰ婴儿车车架由收纳模式转化为仅乘坐模式
29.向上拉伸推车扶手1到合适的高度,可调节后轮5向后伸出,可收缩前挡板4打开,可翻折座椅靠背2向上翻起,此时婴儿可以进行乘坐。
30.实施例ⅱ婴儿车车架由仅乘坐模式转化为展开模式
31.抓紧推车扶手1,使后车体8位置固定,另一个人在婴儿车前端,拉出前车体7,伸缩架a部分9从伸缩架b部分10中伸出,伸缩架b部分10从伸缩架c部分11中伸出,可伸缩车底底架3一同伸展,完成空间扩张,儿童可以在伸缩架a部分9和伸缩架b部分10上活动。
32.实施例ⅲ婴儿车车架由展开模式转化为收纳模式
33.抓紧推车扶手1,使后车体8位置固定,另一个人在婴儿车前端,向后车体8方向推动前车体7,使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依次重叠,同样,可伸缩车底底架3也跟随重叠,前车体7与后车体8靠拢,推车扶手1收回,完成收纳。
34.优选,可收缩前挡板4的打开能够暴露前车体7和后车体8的合围空间,这样的结构
设计,当婴儿车车架为收拢状态,婴儿坐在其中时,可以通过打开可收缩前挡板4,使婴儿的下方的双腿能够外伸,避免被前车体7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其它的结构形状。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在婴儿车车架为收拢状态,提高婴幼儿乘车空间的其它结构形状。
35.优选,推车扶手1可以收缩以及展开,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推车扶手1在需要时,达到便于推扶的高度,在不需要时,可以收纳,避免占据过多空间。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推车扶手1其它的结构形状。
36.优选,可翻折座椅靠背2的翻折方向为向前向下翻折,这样的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了前车体7和后车体8合围形成的空间。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可翻折座椅靠背2其它的结构形状。
37.优选,儿童扶手6设置在前车体7的上沿并跟随前车体7同步运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无论婴儿车车架无论向前外伸还是向内回收,在边缘部分都有供婴幼儿扶持的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儿童扶手6其它的结构形状。
38.优选,伸缩架b部分10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c部分11中,伸缩架a部分9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b部分10中,这样的结构设计,形成位置重叠,充分利用有限的伸缩空间。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其它的配合关系。
39.优选,可伸缩车底底架3与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同步伸出、同步收回,这样的结构设计,各结构保持同步,才能在总体上实现伸缩的功能。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可伸缩车底底架3与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其它的配合关系。
40.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扶手(1),可翻折座椅靠背(2),可伸缩车底底架(3),可收缩前挡板(4),可调节后轮(5),儿童扶手(6),前车体(7),后车体(8),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所述可伸缩车底底架(3)、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可收缩的容纳在前车体(7)和后车体(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缩前挡板(4)的打开能够暴露前车体(7)和后车体(8)的合围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扶手(1)可以收缩以及展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折座椅靠背(2)的翻折方向为向前向下翻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扶手(6)设置在前车体(7)的上沿并跟随前车体(7)同步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b部分(10)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c部分(11)中,所述伸缩架a部分(9)可伸缩的容纳在伸缩架b部分(10)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车底底架(3)与伸缩架a部分(9),伸缩架b部分(10)和伸缩架c部分(11)同步伸出、同步收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包括推车扶手,可翻折座椅靠背,可伸缩车底底架,可收缩前挡板,可调节后轮,儿童扶手,前车体,后车体,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可伸缩车底底架、伸缩架A部分,伸缩架B部分和伸缩架C部分可收缩的容纳在前车体和后车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则提供一种全新的具备伸缩结构的婴儿车车架,满足孩子在车内的多种姿势,方便用户搬运和储存。方便用户搬运和储存。方便用户搬运和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
董云平 曹方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五虎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