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婴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婴儿车
把手。
背景技术:
2.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而把手是婴儿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件;
3.申请号为202020143880.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把手,具备:合在一起的把手上盖和把手下盖;把手控制面板,被设于把手的中央且用于让用户进行操作;把手电池,用于对把手进行供电;两个把手传感器部件,分别被设于把手的左侧和右侧;把手管,用于将把手连接到婴儿推车的车架上;把手控制电路,用于对把手进行控制,每个把手传感器部件包括:一个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把手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儿推车的把手,能够有效减小摩擦对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结构上对传感器具有保护作用,保证把手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传感器不会损坏;
4.目前大部分的婴儿车把手都如上述专利的把手一样外形呈u型,且只具备伸缩调节而不具备角度调节的功能,于使用的功能和适配性不强,且现如今,推动婴儿车行进的多有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两人一并陪同,在父母两人的身高存在差异时,婴儿车把手的调节高度多只能适应其中一人,而且u型把手的宽度也不允许两人并排一起推动,可能会让母亲或父亲没有参与感。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婴儿车把手。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婴儿车把手,包括安装于婴儿车两侧的可调节伸缩杆,
所述可调节伸缩杆一体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安装有l型侧杆,所述连接块与所述l型侧杆铰接位置设有铰接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块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l型侧杆设有t型块,所述t型块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与所述卡槽尺寸匹配的卡块,所述滑块与所述l型侧杆之间连接有弹簧组,所述l型侧杆于握持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
卡环,所述卡环内部滑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两端设有防脱出圆盘,所述防脱出圆盘可进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防脱出圆盘不可通过所述卡环。
8.进一步限定,所述把手中安装有电路元件,所述把手安装有与电路元件信号连接的交互模式开启按键、座椅秋千模式按键、座椅展开模式按键、儿童车把玩具控制按键和收车按键,这样的设计,达到电动控制婴儿车的目的,加强婴儿车的智能性和功能性。
9.进一步限定,所述防脱出圆盘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把手,这样的设计,便于把手取出l型侧杆进行维修保养。
10.进一步限定,所述l型侧杆基于所述可调节伸缩杆的可调节角度为45
°
~135
°
,这
样的设计,适用于大部分人进行使用。
11.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块上设有摩擦纹,这样的设计,便于滑动滑块。
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滑动滑块,使卡块脱出卡槽就能实现把手位置的角度调节,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u型把手,使用了分开式的结构,而且两侧把手的角度及高度调节互不干涉,所以能同时适配两个不同身高的人使用,让两个人都能使用舒适;
15.3、本实用新型把手可在l型侧杆中进行左右的移动,所以当两个人并排行走,都握持把手时也不会显得拥挤,让两人都有参与感。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把手实施例的其中一种使用情况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把手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情况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把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可调节伸缩杆1;连接块2;l型侧杆3;卡槽4;t型块5;滑块6;卡块7;弹簧组8;通孔9;限位槽10;卡环11;把手12;防脱出圆盘13。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把手,包括安装于婴儿车两侧的可调节伸缩杆1,可调节伸缩杆1一体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铰接安装有l型侧杆3,连接块2与l型侧杆3铰接位置设有铰接轴进行连接,连接块2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槽4,l型侧杆3设有t型块5,t型块5滑动安装有滑块6,滑块6连接有与卡槽4尺寸匹配的卡块7,滑块6与l型侧杆3之间连接有弹簧组8,l型侧杆3于握持端设有通孔9,通孔9内部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内滑动安装有卡环11,卡环11内部滑动安装有把手12,把手12两端设有防脱出圆盘13,防脱出圆盘13可进入限位槽10,防脱出圆盘13不可通过卡环11。
27.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婴儿车把手的时候,滑动滑块6,使卡块7脱出卡槽4就能实现l型侧杆3于与可调节伸缩杆1铰接位置的角度调节,调节完毕后,松开滑块6,在弹簧组8的效果下,卡块7进入卡槽4中,就实现了位置的固定,而且在弹簧组8的效果下,滑块6不易发生自移动,所以保证了角度的固定牢靠性,且两侧的l型侧杆3相互之间并不干涉,所以,两侧的l型侧杆3的角度位置和高度位置可单独适配,进而适配两个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提升使用体验;可将把手12在l型侧杆3中进行移动,使把手12分置于l型侧杆3的两外
侧,这样就使得两人并排使用并握持把手都不会有拥挤感。
28.优选把手12中安装有电路元件,把手12安装有与电路元件信号连接的交互模式开启按键、座椅秋千模式按键、座椅展开模式按键、儿童车把玩具控制按键和收车按键,这样的设计,达到电动控制婴儿车的目的,加强婴儿车的智能性和功能性,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把手12上所具备的功能。
29.优选防脱出圆盘13可拆卸安装于把手12,这样的设计,便于把手12取出l型侧杆3进行维修保养,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防脱出圆盘13的安装方式。
30.优选l型侧杆3基于可调节伸缩杆1的可调节角度为45
°
~135
°
,这样的设计,适用于大部分人进行使用,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l型侧杆3基于可调节伸缩杆1的可调节角度。
31.优选滑块6上设有摩擦纹,这样的设计,便于滑动滑块6,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便于滑动滑块6的措施。
32.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婴儿车把手,包括安装于婴儿车两侧的可调节伸缩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伸缩杆(1)一体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铰接安装有l型侧杆(3),所述连接块(2)与所述l型侧杆(3)铰接位置设有铰接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块(2)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槽(4),所述l型侧杆(3)设有t型块(5),所述t型块(5)滑动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连接有与所述卡槽(4)尺寸匹配的卡块(7),所述滑块(6)与所述l型侧杆(3)之间连接有弹簧组(8),所述l型侧杆(3)于握持端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部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滑动安装有卡环(11),所述卡环(11)内部滑动安装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两端设有防脱出圆盘(13),所述防脱出圆盘(13)可进入所述限位槽(10),所述防脱出圆盘(13)不可通过所述卡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中安装有电路元件,所述把手(12)安装有与电路元件信号连接的交互模式开启按键、座椅秋千模式按键、座椅展开模式按键、儿童车把玩具控制按键和收车按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出圆盘(1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把手(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侧杆(3)基于所述可调节伸缩杆(1)的可调节角度为45
°
~13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设有摩擦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婴儿车把手,包括安装于婴儿车两侧的可调节伸缩杆,所述可调节伸缩杆一体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安装有L型侧杆,所述连接块与所述L型侧杆铰接位置设有铰接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块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L型侧杆设有T型块,所述T型块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与所述卡槽尺寸匹配的卡块,所述滑块与所述L型侧杆之间连接有弹簧组,所述L型侧杆于握持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内部滑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两端设有防脱出圆盘,所述防脱出圆盘可进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防脱出圆盘不可通过所述卡环。可通过所述卡环。可通过所述卡环。
技术研发人员:
董云平 曹方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五虎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