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显方向盘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向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汽车中,屏幕系统要么集中在仪表台,要么集中在转向管柱上,整个视野线较远,驾驶员查看时,容易长时间偏离,造成驾驶安全隐患。其次,在暴雨或者强光下,仪表台或者管柱上的屏显显示不清晰,无法被驾驶员正常查看。
3.综上所述,现有汽车系统中,中控屏幕过远,显示安全性较差。为了解决中控屏幕过远的问题,有些汽车中结合使用了抬头显示(hud),但是hud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在强光或暴雨等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的显示相关信息。
4.再者,屏幕设计在驾驶员气囊的位置,易碎的屏幕在安全气囊功能下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即使没有严重的安全风险,较大的屏幕设计也会导致占用驾驶员安全气囊的设计空间,导致人员保护效果降低,甚至丧失,且很难设计较大的屏幕。开发期间的实验成本非常大,后期维护和运用风险显著。
5.另外,为了增加驾驶员的空间,设计出了折叠方向盘,在方向盘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折叠起来以增加空间。但是现有的折叠方向盘结构大多占用了安全气囊的位置,大大地牺牲了安全保护性能增加了开发风险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控屏幕过远、显示安全性差、屏幕或者折叠结构占用安全气囊的设计空间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其包括:方向盘主体部、显示屏部、开关部;其中,所述显示屏部设置在方向盘主体部上;
9.所述开关部集成在所述显示屏部上;
10.所述方向盘主体部包括:方向盘骨架、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控制部;其中,
11.所述方向盘骨架位于方向盘的横向中部;
12.所述方向盘上轮辐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方向盘下轮辐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
13.所述方向盘上轮辐与所述方向盘下轮辐具有同时平行于所述方向盘骨架的展开位置和同时垂直于所述方向盘骨架的折叠位置;
14.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方向盘上轮辐和所述方向盘下轮辐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15.较佳地,所述显示屏部包括:主屏、pcb板;
16.所述方向盘主体部还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用于覆盖或包裹所述方向盘骨架;
17.所述pcb板位于所述覆盖部内,至少部分所述主屏位于所述覆盖部外;
18.所述覆盖部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使所述主屏的一端插入,以与所述pcb板建立连接。
19.较佳地,所述主屏与所述pcb板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主屏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将主屏拆掉,实用性更强。
20.较佳地,所述主屏上设置有快插头,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快插槽;
21.所述快插头与所述快插槽被配置为能够相互配合连接,以使所述主屏与所述pcb板建立连接。
22.较佳地,所述快插头与所述快插槽配合连接后,所述主屏的底面与所述pcb板相贴合。两者相贴合,这样固定的pcb板就形成了对主屏的支撑作用,使得主屏更稳固。
23.较佳地,所述主屏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主屏卡接头,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cb板卡簧;
24.所述主屏开接头与所述pcb板卡簧被配置为能够配合卡接。通过卡簧结构的设计,对主屏形成了多自由度的约束,可以防止行车过程中由于晃动引起的对主屏造成伤害、产生异响等问题。
25.较佳地,还包括:拆卸槽,所述拆卸槽设置于所述覆盖部上;
26.所述拆卸槽被配置为能够容纳拆卸工具插入,以顶开所述pcb板卡簧,完成主屏的快速拆卸,拆卸更方便快捷。
27.较佳地,所述开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压扣弹簧结构;
28.所述开槽还用于容纳移动终端,所述压扣弹簧结构用于对所述开槽的横向或纵向长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所述移动终端;
29.所述pcb板还设置有交互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移动终端。
30.较佳地,所述开槽上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开槽的槽边与所述主屏的接触位置处。弹性部的设计可以起到有效固定和约束的作用,可以防止行车中由于晃动引起的对主屏造成伤害、产生异响等问题。
31.较佳地,所述覆盖部为方向盘后罩盖。
32.较佳地,所述pcb板位于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为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位于所述方向盘主体部的十二点钟的位置。方向盘罩盖的顶部位置的外部没有遮挡,有助于pcb板在工作时候的散热问题。
33.较佳地,所述显示屏部包括:主屏,所述主屏为触摸主屏。采用触摸主屏,可以实现有效的人机交互,提供驾驶员更安全的交互和驾驶体验,解决了现有仪表显示器无法操作的问题。
34.较佳地,还包括: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罩盖内安装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将原有方向盘上的开关部集成在显示屏部上,节省出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折叠设计的控制部,这样控制部不必占用安全气囊的位置。保留了安全气囊,保证了最大程度的人员安全,降低了开发风险和成本。
35.较佳地,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机组件;
36.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上轮辐齿轮、下轮辐齿轮、上轮辐转轴、下轮辐转轴、电机螺杆;其中,
37.所述上轮辐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所述上轮辐齿轮套设在所述上轮辐转轴上,所述上轮辐齿轮被配置为能够绕所述上轮辐转轴转动;,所述上轮辐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上轮辐的一端;
38.所述下轮辐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所述下轮辐齿轮套设在所述下轮辐转轴上,所述下轮辐齿轮被配置为能够绕所述下轮辐转轴转动;所述下轮辐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下轮辐的一端;
39.所述上轮辐的一端、所述下轮辐的一端位于同一侧;
40.所述电机螺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上轮辐齿轮、所述下轮辐齿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
41.所述电机螺杆能够受控带动所述上轮辐齿轮、所述下轮辐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42.较佳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的两端相连。
43.较佳地,所述电机螺杆具有自锁部,所述自锁部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位于展开位置时,对所述电机螺杆进行自锁。电机螺杆的自锁部解决了折叠方向盘轮辐所导致的不满足法规碰撞强度支撑的问题。
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向盘。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及汽车,通过将显示屏部连接在方向盘主体部上,显示屏部可以实现现有的仪表台的各项功能,解决了现有仪表台显示太远,也解决了在暴雨或者强光等条件下显示不清晰的问题。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及汽车,将方向盘设计为可折叠的,可以增大驾驶员空间;另外,将开关部集成在显示屏上,取消了现有的开关键设计结构,将原有开关键的位置空出来,空出的位置可以布置折叠方向盘的控制部,这样控制部不需要占用安全气囊的位置;因此,在折叠设计的情况下,还能保留安全气囊,实现了原有的功能安全性,并且最小程度的改动原有的方向盘结构,不需要改变或者牺牲安全气囊的空间来实现折叠,,避免因结构设计改变,导致的大量设计和实验成本。
47.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方案中,主屏和pcb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主屏或主屏出现故障时,可以将主屏很方便地拆除。
48.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方案中,还包括交互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如:手机),实用性更强。
49.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方案中,可折叠设计的控制部的电机螺杆设计有两组相反的螺纹:第一段螺纹、第二段螺纹,用于驱动齿轮两个方向的转动,实现了一个动力同时带动两个相对方向的方向盘折叠。
50.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方案中,电机螺杆带有自锁部,在方向盘正常使用的时候,或者碰撞安全气囊功能作用的时候,可以实现自锁,能够保证方向盘正常的功能。
附图说明
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的示意图;
5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的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5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的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5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5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后视图;
5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a-a剖视局部图;
5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a-a剖视局部图;
5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的局部剖视图;
6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
61.附图标记说明:
62.1-主屏,
63.2-覆盖部,
64.3-方向盘上轮辐,
65.4-方向盘下轮辐,
66.5-pcb板,
67.6-快插头,
68.7-快插槽,
69.8-安全气囊,
70.9-螺钉,
71.10-拆卸槽,
72.11-主屏卡接头,
73.12-pcb板卡簧,
74.13-弹性部,
75.14-压扣弹簧结构,
76.15-上轮辐齿轮,
77.16-下轮辐齿轮,
78.17-上轮辐转轴,
79.18-下轮辐转轴,
80.19-电机螺杆,
81.20-电机固定支架,
82.21-电机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8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84.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5.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8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7.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8.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89.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其包括:方向盘主体部、显示屏部、开关部。其中,显示屏部设置在方向盘主体部上;开关部集成在显示屏部上;方向盘主体部包括:方向盘骨架、方向盘上轮辐3、方向盘下轮辐4、控制部,请参考图1、图2、图3。其中,方向盘骨架位于方向盘的横向中部;方向盘上轮辐3直接或间接与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方向盘下轮辐直接或间接与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方向盘上轮辐与方向盘下轮辐具有同时平行于方向盘骨架的展开位置和同时垂直于方向盘骨架的折叠位置。如图1所示为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位于展开位置时的图,如图2、图3所示为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位于折叠位置时的图。控制部用于控制方向盘上轮辐和方向盘下轮辐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90.上述实施例的折叠屏显方向盘,通过将显示屏集成在方向盘上,显示屏上可以集成仪表台的各项实现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仪表台显示太远,还解决了现有的仪表台、抬头显示,在暴雨或强光等条件下,显示不清晰的问题。另外,将开关部集成在显示屏部上,取消了现有的开关键设计结构,将原有开关键的位置空出来,可以用于布置折叠方向盘的控制部,控制部无需占用安全气囊的位置。因此,在折叠设计的情况下,还能保留安全气囊,实现了原有的功能安全性,并且最小程度的改动原有的方向盘结构,不需要改变或者牺牲安全气囊的空间来实现折叠。
91.一实施例中,显示屏部包括:主屏1、pcb板5;方向盘主体部包括:覆盖部2,请参考图1。覆盖部2位于方向盘的横向中部。pcb板5位于覆盖部2内,至少部分主屏1位于覆盖部2外,请参考图4。覆盖部2上设置有开槽,开槽用于使主屏的一端插入,以与pcb板建立连接。
92.一实施例中,开关部可以集成在主屏的两侧区域。
93.一实施例中,覆盖部2可以为方向盘罩盖,覆盖住方向盘骨架;也可以为一体发泡结构,包裹住方向盘骨架。
94.一实施例中,主屏1与pcb板5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设计为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显示屏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将显示屏部拆掉,实用性更强。
95.一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主屏上设置有快插头6,pcb板上设置有快插槽7,请参考图4。快插头6与快插槽7被配置为能够相互配合连接,以使主屏与pcb板建立连接。
96.一实施例中,快插头6与快插槽7配合连接后,主屏1的底面与pcb板5相贴合。两者相贴合,这样固定的pcb板就形成了对主屏的支撑作用,使得主屏更稳固。
97.一实施例中,折叠屏显方向盘还包括:安全气囊8,安全气囊8安装在方向盘骨架上,可以位于覆盖部内,请参考图4。
98.一实施例中,主屏为触摸主屏。采用触摸主屏,可以实现有效的人机交互,提供驾驶员更安全的交互和驾驶体验,解决了现有仪表显示器无法操作的问题。并且主屏离驾驶员比较近,可以让驾驶员快捷有效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增加,不需要远远接触现有中控的位置。
99.一实施例中,pcb板5通过四个沉孔螺钉9固定在覆盖部2上,请参考图5。
100.一实施例中,覆盖部2为方向盘后罩盖,请参考5。
101.一实施例中,pcb板5位于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处,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为方向盘罩盖的位于方向盘主体部的十二点钟的位置,请参考图5。将pcb板设计在方向盘十二点钟的方向盘罩盖的位置,此处的方向盘罩盖外部没有遮挡,有助于pcb板在工作时候的散热问题。
102.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主屏的拆卸,折叠屏显方向盘还包括:拆卸槽10,拆卸槽10设置于覆盖部2上,请参考图5。拆卸槽10被配置为能够容纳拆卸工具插入,以顶开pcb板卡簧,完成主屏的快速拆卸,拆卸更方便快捷。
103.一实施例中,主屏1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主屏卡接头11,pcb板5上设置有pcb板卡簧12;主屏开接头11与pcb板卡簧12被配置为能够配合卡接。通过卡簧结构的设计,对主屏1形成了多自由度的约束,可以防止行车过程中由于晃动引起的对主屏造成伤害、产生异响等问题。
104.一实施例中,方向盘罩盖2的开槽上设置有弹性部13,弹性部13设置于开槽的槽边与主屏的接触位置处,请参考图6。弹性部13的设计可以起到有效固定和约束的作用,可以防止行车中由于晃动引起的对主屏造成伤害、产生异响等问题。
105.一实施例中,开槽的两侧都都设置有弹性部13,请参考图6。两个弹性部之间形成的槽比主屏和/或移动终端的厚度小(如:小1mm左右),这样可以产生过盈配合,从而起到更有效的固定和防止异响的效果。
106.一实施例中,开槽的内侧面还设置有压扣弹簧结构14,请参考图7。开槽还用于容纳移动终端,压扣弹簧结构14用于对开槽的横向或纵向长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pcb板还设置有交互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在拆除主屏后,用户可以快速连接移动终端,如:手机等。
107.一实施例中,控制部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上轮辐齿轮15、下轮辐齿轮16、上轮辐转轴17、下轮辐转轴18、电机螺杆19,请参考图8。其中,上轮辐转轴17固定在方向盘骨架上,上轮辐齿轮15套设在上轮辐转轴17上,上轮辐齿轮15被配置为能够绕上轮辐转
轴17转动,上轮辐齿轮15固定连接上轮辐3的一端;下轮辐转轴18固定在方向盘骨架上,下轮辐齿轮16套设在下轮辐转轴18上,下轮辐齿轮16被配置为能够绕下轮辐转轴18转动,下轮辐齿轮16固定连接下轮辐4的一端。上面描述的上轮辐3的一端、下轮辐4的一端位于同一侧。电机螺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方向与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轮辐齿轮15、下轮辐齿轮16分别连接于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电机螺杆19能够受控带动上轮辐齿轮15、下轮辐齿轮16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带动上轮辐3、下轮辐4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切换。通过在电机螺杆上设置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可以实现一个动力同时带动两个相对方向的方向盘折叠。
108.一实施例中,电机螺杆19通过电机支架20,被四个对称的电机固定螺钉21固定在方向盘骨架上,请参考图9。
109.一实施例中,电机组件包括两组,两组电机组件分别与上轮辐、下轮辐的两端相连。通过对上轮辐、下轮辐的两端进行同时驱动,转动更快,更平稳,效果更好。
110.一实施例中,电机螺杆具有自锁部,自锁部被配置为能够在上轮辐、下轮辐位于展开位置时,对电机螺杆进行自锁。在方向盘正常使用的时候,或者碰撞安全气囊功能作用的时候,能够保证方向盘的上轮辐、方向盘的下轮辐始终位于展开位置。
111.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
11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主体部、显示屏部、开关部;其中,所述显示屏部设置在方向盘主体部上;所述开关部集成在所述显示屏部上;所述方向盘主体部包括:方向盘骨架、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控制部;其中,所述方向盘骨架位于方向盘的横向中部;所述方向盘上轮辐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方向盘下轮辐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方向盘上轮辐与所述方向盘下轮辐具有同时平行于所述方向盘骨架的展开位置和同时垂直于所述方向盘骨架的折叠位置;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方向盘上轮辐和所述方向盘下轮辐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部包括:主屏、pcb板;所述方向盘主体部还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用于覆盖或包裹所述方向盘骨架;所述pcb板位于所述覆盖部内,至少部分所述主屏位于所述覆盖部外;所述覆盖部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使所述主屏的一端插入,以与所述pcb板建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与所述pcb板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上设置有快插头,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快插槽;所述快插头与所述快插槽被配置为能够相互配合连接,以使所述主屏与所述pcb板建立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头与所述快插槽配合连接后,所述主屏的底面与所述pcb板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主屏卡接头,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cb板卡簧;所述主屏卡接头与所述pcb板卡簧被配置为能够配合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卸槽,所述拆卸槽设置于所述覆盖部上;所述拆卸槽被配置为能够容纳拆卸工具插入,以顶开所述pcb板卡簧。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内侧面设置有压扣弹簧结构;所述开槽还用于容纳移动终端,所述压扣弹簧结构用于对所述开槽的横向或纵向长度进行调整;所述pcb板还设置有交互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移动终端。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上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开槽的槽边与所述主屏的接触位置处。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为方向
盘后罩盖。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位于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顶部位置为所述方向盘后罩盖的位于所述方向盘主体部的十二点钟的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屏为触摸主屏。13.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上轮辐齿轮、下轮辐齿轮、上轮辐转轴、下轮辐转轴、电机螺杆;其中,所述上轮辐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所述上轮辐齿轮套设在所述上轮辐转轴上,所述上轮辐齿轮被配置为能够绕所述上轮辐转轴转动;轮辐,所述上轮辐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上轮辐的一端;所述下轮辐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向盘骨架上,所述下轮辐齿轮套设在所述下轮辐转轴上,所述下轮辐齿轮被配置为能够绕所述下轮辐转轴转动;所述下轮辐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下轮辐的一端;所述上轮辐的一端、所述下轮辐的一端位于同一侧;所述电机螺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上轮辐齿轮、所述下轮辐齿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所述电机螺杆能够受控带动所述上轮辐齿轮、所述下轮辐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切换。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的两端相连。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螺杆具有自锁部,所述自锁部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上轮辐、所述下轮辐位于展开位置时,对所述电机螺杆进行自锁。1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显方向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屏显方向盘,其包括:方向盘主体部、显示屏部、开关部;显示屏部设置在方向盘主体部上;开关部集成在显示屏部上;方向盘主体部包括:方向盘骨架、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控制部;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分别与方向盘骨架可转动连接;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具有同时平行于方向盘骨架的展开位置和同时垂直于方向盘骨架的折叠位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方向盘上轮辐、方向盘下轮辐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显示太远,暴雨或强光等条件下显示不清晰的问题,还解决了折叠设计占用安全气囊位置的问题。囊位置的问题。囊位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陈袭涛 冯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3-02-26 23:0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7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轮辐   方向盘   开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