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工装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离合踏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离合器踏板是手动挡汽车离合器总成的操纵装置,是汽车与驾驶员"人机"交互部分。在学车中或在正常驾驶中,是汽车驾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为方便起见,人们直接称为"离合"。其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起步、换挡和倒车。
3.而离合器踏板具体结构可分为与汽车相连的安装支架、嵌设在安装支架内的活动轴、连接活动轴的踏板臂和踏板臂上的踏板结构。
4.目前的离合踏板臂与其对应的安装支架之间为封闭式安装,从而导致位于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被安装支架包裹,使得缩小了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的安装空间,提高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踏板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离合踏板臂与其对应的安装支架之间为封闭式安装,使得缩小了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的安装空间,提高装配难度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包括与汽车连接的安装
组件、设置在
所述安装组件内的活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组件底部的踏板臂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臂远离所述活动组件一端的踏板,所述踏板臂上远离所述活动组件一侧嵌设有连接孔;
7.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板和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靠近所述活动组件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连接孔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连接孔不被所述安装组件包裹。
8.上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形设计均为远离连接孔方向弯曲式设计,在确保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活动组件安装的同时,还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水平高度与踏板臂上的连接孔水平位置错开,从而以使踏板臂上的连接孔未受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底板围合形成的安装组件所包裹,便于后续操作人员在对踏板臂上的连接孔处加装离合总泵时不受安装组件的阻隔,降低了离合总泵与踏板臂之间安装难度,解决了目前的离合踏板臂与其对应的安装支架之间为封闭式安装,从而导致位于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被安装支架包裹,使得缩小了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的安装空间,提高装配难度问题。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一侧向外延伸出的延伸板以及贯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安装部,所述底板中部贯穿有用于容置离合泵的安装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向外延伸
出与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延伸板一侧连接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一焊接部一侧贯穿有第一定位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延伸板连接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二焊接部一侧贯穿有第二定位孔。
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离合销轴、套设于所述离合销轴外围的套扣、固定连接在所述套扣一侧的弹簧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弹簧固定架扣接的弹簧,所述套扣与底部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嵌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的定位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焊接有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用于容置离合器开关。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部对应的连接孔。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焊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焊接部长度。
17.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工装,包括离合踏板总成,所述离合踏板总成设置在所述汽车上。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中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中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离合踏板总成中活动组件和踏板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0026][002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离合踏板总成,包括与汽车连接的安装组件1、设置在安装组件1内的活动组件2、固定连接在活动组件2底部的踏板臂3以及固定连接在踏板臂3远离活动组件2一端的踏板4,踏板臂3上远离活动组件2一侧嵌设有连接孔31;
[0032]
安装组件1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的底板11以及分别焊接在底板11一端的第一侧板12和与第一侧板12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均靠近活动组件2一侧设置,且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与连接孔31位于不同水平高度。
[0033]
具体的,根据说明书附图1所示,可确定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外形设计均为远离连接孔31方向弯曲式设计,在确保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活动组件2安装的同时,还使得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之间的水平高度与踏板臂3上的连接孔31水平位置错开,从而以使踏板臂3上的连接孔31未受到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底板11围合形成的安装组件1所包裹,便于后续操作人员在对踏板臂3上的连接孔31处加装离合总泵时不受安装组件1的阻隔,降低了离合总泵与踏板臂3之间安装难度,解决了目前的离合踏板臂与其对应的安装支架之间为封闭式安装,从而导致位于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被安装支架包裹,使得缩小了踏板臂上与离合总泵连接叉装配的连接孔的安装空间,提高装配难度问题。
[0034]
进一步的,底板11包括一侧向外延伸出的延伸板111以及贯穿设置在底板11上的至少一安装部112,其中安装部112为通孔设计,底板11中部贯穿有用于容置离合总泵的安装孔113,需要说明的,离合总泵上的连接叉沿安装孔113贯穿底板11,至踏板臂3连接孔31处,且所述连接叉上对应开设有与连接孔31适配的通孔,操作人员可通过插销或螺栓将连接叉和连接孔31进行串接,从而完成离合总泵与踏板臂3的连接安装;第一侧板12包括第一固定板121,以及沿第一固定板121一侧向外延伸出与底板11上远离延伸板111一侧连接的第一焊接部122,第一固定板1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部123,第一固定板121上远离第一安装部123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一延伸部124,第一固定板121上靠近第一安装部123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126,第一固定板121上远离第一焊接部122一侧贯穿有第一定位孔125,第二侧板13包括第二固定板131,以及沿第二固定板131一侧向外延伸出与底板11和延伸板111连接的第二焊接部132,第二固定板1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部133,第二固定板131上远离第二安装部133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二延伸部134,第二固定板131上靠近第二安装部133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136,第二固定板131上远离第二焊接部132一侧贯穿有第二定位孔135,第一焊接部122和第二焊接部132上均开设有与底板11上安装部112对应的连接孔,第二焊接部132长度大于第一焊接部122长度。
[0035]
更进一步的,活动组件2与安装组件1的连接,其中,活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23与第二安装部133之间的离合销轴22、套设于离合销轴22外围的套扣21、固定连接在套扣21一侧的弹簧固定架23以及与弹簧固定架23扣接的弹簧24,套扣21与底部踏板臂3固定连接,弹簧24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嵌于第一定位孔125与第二定位孔135内的定位部25,第一延伸部124与第二延伸部134之间焊接有开关支架14,开关支架14用于容置离合器开关,同时还可连接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其中,离合器开关是一个常闭开关向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十二伏的电压,当踩下离合器时开关断开,发动机控制单元没有离合器的信号,表示要断开发动机的联接,于是降低点火提前角减少喷油,进行动力储备,避免换挡冲
击)。
[0036]
具体的,需要说明的,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除第一焊接部122和第二焊接部132长度不同外,其他结构设置位置均相互平行且对应,以确保后续活动组件2装配在安装组件1内的稳定,且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分别通过第一焊接部122和第二焊接部132与底板11焊接,且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远离底板11一侧还焊接有开关支架14,因此可以理解的,安装组件1在通过焊接组合的方式使其形成一体式结构,保证了安装组件1整体的结构强度,还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边126和第二翻边136,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组件1的结构强度,避免安装组件1采用螺栓组合成形的方式,在后续使用时由于区域受力不均易造成螺接处结构形变损坏情况,与此同时,由于安装组件1的一体式设计,通过设置的三处安装部112即可保证后续底板11与汽车连接处连接的牢固程度,因此,并对常规安装部112数量对应,如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两处安装部112进行简化,在保证安装组件1与汽车连接处正常安装的同时减去一处安装部112的设计,一定程度节省线上装配工时,提升装配效率。
[0037]
另外,在安装组件1上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与现有安装组件1相比切除了现有用于包裹连接孔31处的部分结构,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实现了安装组件1轻量化设计。
[003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连接的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内的活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组件底部的踏板臂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臂远离所述活动组件一端的踏板,所述踏板臂上远离所述活动组件一侧嵌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一端的第一侧板和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靠近所述活动组件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连接孔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连接孔不被所述安装组件包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一侧向外延伸出的延伸板以及贯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安装部,所述底板中部贯穿有用于容置离合泵的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沿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延伸板一侧连接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一焊接部一侧贯穿有第一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延伸板连接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远离所述第二焊接部一侧贯穿有第二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离合销轴、套设于所述离合销轴外围的套扣、固定连接在所述套扣一侧的弹簧固定架以及与所述弹簧固定架扣接的弹簧,所述套扣与底部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嵌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的定位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焊接有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用于容置离合器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部对应的连接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焊接部长度。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踏板总成,所述离合踏板总成设置在所述汽车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踏板总成及汽车,包括与汽车连接的安装组件、设置在安装组件内的活动组件、固定连接在活动组件底部的踏板臂以及固定连接在踏板臂远离活动组件一端的踏板,踏板臂上远离活动组件一侧嵌设有连接孔,安装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底板一端的第一侧板和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靠近活动组件一侧设置,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连接孔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以使踏板臂上的连接孔未受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底板围合形成的安装组件所包裹,便于后续操作人员在对踏板臂上的连接孔处加装离合总泵时不受安装组件的阻隔,降低了离合总泵与踏板臂之间安装难度。降低了离合总泵与踏板臂之间安装难度。降低了离合总泵与踏板臂之间安装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
雷新 李江兵 张雪煌 万垂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9
技术公布日:
20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