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2.纠偏机是用于热封热切制袋机、印刷机卷筒料的纠偏设备;纠偏机是根据电眼传输信号给纠偏控制器,再由控制器输出纠偏信号给纠偏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根据控制信号带动机器底部丝杆移动,从而达到纠偏的效果。
3.步进电机根据控制信号带动机器底部丝杆移动实现纠偏,该种方式能耗的大,驱动和纠偏结构成本也高,简单的在辊轮周边加装防偏的限位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容易磨损纸或者膜的两边,影响其质量,故而提出一种智能纠偏机构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纠偏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包括机体、驱动电机和
辊轴,
所述机体通过纠偏系统安装有辊轴;
7.纠偏系统;包括光栅式传感器、电动推杆、固定
轴承、滑动轴承、
万向节和弹簧伸缩杆,所述辊轴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伸缩杆安装有万向节,两个所述万向节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承和滑动轴承与机体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与滑动轴承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滑动轴承外侧的滑槽,所述滑槽通过滑轨与滑动轴承的外侧可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长度决定滑动轴承的移动范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栅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辊轴的上方,所述辊轴的外侧设置有传输带,所述光栅式传感器能够监测传输带的偏移距离。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辊轴的两端均与机体之间设置有间距,辊轴的两端内侧开设有形状为锥形的活动槽,万向节位于活动槽的内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靠近固定轴承一侧的万向节相连接,所述固定轴承与机体固定连接,不可移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节与滑动轴承之间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能够在滑动轴承的内部进行转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套杆和中轴,所述套杆和中轴能够相对滑动,套杆和中轴之间无法进行相对转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智能纠偏机构,通过电动推杆推动辊轴一端向左或者向右偏移,使一端的摩擦
力变大,因此将传输带、纸张或者膜向摩擦力小的一端移动,达到纠偏的目的,且成本低,不会对皮带或者传输的纸、膜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智能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智能纠偏机构的结构后视图;
18.图3为一种智能纠偏机构中纠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智能纠偏机构中辊轴的结构剖面图。
20.图中:1、机体;2、光栅式传感器;3、传输带;4、辊轴;5、电动推杆;6、滑槽;7、驱动电机;8、固定轴承;9、万向节;10、滑动轴承;11、连接轴;12、弹簧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包括机体1、驱动电机7和辊轴4,所述机体1通过纠偏系统安装有辊轴4;
22.纠偏系统;包括光栅式传感器2、电动推杆5、固定轴承8、滑动轴承10、万向节9和弹簧伸缩杆12,所述辊轴4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伸缩杆12安装有万向节9,两个所述万向节9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承8和滑动轴承10与机体1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12与滑动轴承10固定连接,万向节9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当辊轴4需要倾斜纠偏时,万向节9可满足变角度动力传递的需求。
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滑动轴承10外侧的滑槽6,所述滑槽6通过滑轨与滑动轴承10的外侧可滑动连接,所述滑槽6的长度决定滑动轴承10的移动范围,辊轴4水平时,滑动轴承10位于滑槽6的中间位置。
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栅式传感器2固定安装在辊轴4的上方,所述辊轴4的外侧设置有传输带3,所述光栅式传感器2能够监测传输带3的偏移距离,光栅式传感器2指采用光栅叠栅条纹原理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光栅是在一块长条形的光学玻璃上密集等间距平行的刻线,刻线密度为10~100线/毫米,由光栅形成的叠栅条纹具有光学放大作用和误差平均效应,可监测传输带3的传输情况。
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轴4的两端均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间距,辊轴4的两端内侧开设有形状为锥形的活动槽,万向节9位于活动槽的内侧,锥形的活动槽能够满足万向节9在角度偏移后,依然具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其转动需求。
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靠近固定轴承8一侧的万向节9相连接,所述固定轴承8与机体1固定连接,不可移动,驱动电机7通过万向节9驱动辊轴4进行转动。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万向节9与滑动轴承10之间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能够在滑动轴承10的内部进行转动。
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伸缩杆12包括套杆和中轴,所述套杆和中轴能够相对滑动,套杆和中轴之间无法进行相对转动,套杆和中轴可以使矩形的设计,套杆内部安装弹簧。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栅式传感器2与喷码机的plc进行电信号连接,喷
码机的plc与电动推杆5进行电连接,当光栅式传感器2监测到传输带偏移时,喷码机的plc控制电动推杆5进行伸缩,当电动推杆5推动辊轴4的向右侧移动时,辊轴4右侧摩擦力变大,因此传输带会向后侧偏移调节,当电动推杆5推动辊轴4的向左侧移动时,辊轴4左侧摩擦力变大,因此传输带会向前侧偏移调节,当辊轴4偏移时,为保持辊轴4与万向节9的连接关系,因此需要弹簧伸缩杆12增加适应辊轴4长度来满足偏移需要,且不会影响其传动,达到了智能纠偏的效果,且成本低,不会对皮带或者传输的纸、膜造成损伤。
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包括机体(1)、驱动电机(7)和辊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通过纠偏系统安装有辊轴(4);纠偏系统;包括光栅式传感器(2)、电动推杆(5)、固定轴承(8)、滑动轴承(10)、万向节(9)和弹簧伸缩杆(12),所述辊轴(4)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伸缩杆(12)安装有万向节(9),两个所述万向节(9)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承(8)和滑动轴承(10)与机体(1)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12)与滑动轴承(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滑动轴承(10)外侧的滑槽(6),所述滑槽(6)通过滑轨与滑动轴承(10)的外侧可滑动连接,所述滑槽(6)的长度决定滑动轴承(10)的移动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式传感器(2)固定安装在辊轴(4)的上方,所述辊轴(4)的外侧设置有传输带(3),所述光栅式传感器(2)能够监测传输带(3)的偏移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4)的两端均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间距,辊轴(4)的两端内侧开设有形状为锥形的活动槽,万向节(9)位于活动槽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靠近固定轴承(8)一侧的万向节(9)相连接,所述固定轴承(8)与机体(1)固定连接,不可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9)与滑动轴承(10)之间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能够在滑动轴承(10)的内部进行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伸缩杆(12)包括套杆和中轴,所述套杆和中轴能够相对滑动,套杆和中轴之间无法进行相对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纠偏机构,包括机体、驱动电机和辊轴,所述机体通过纠偏系统安装有辊轴,纠偏系统;包括光栅式传感器、电动推杆、固定轴承、滑动轴承、万向节和弹簧伸缩杆,所述辊轴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伸缩杆安装有万向节,两个所述万向节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承和滑动轴承与机体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与滑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滑动轴承外侧的滑槽。该智能纠偏机构,具有纠偏且成本低,不会对皮带或者传输的纸、膜造成损伤的优点,解决了常规纠偏方式能耗的大,驱动和纠偏结构成本也高,简单的在辊轮周边加装防偏的限位装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容易磨损纸或者膜的两边,影响其质量。影响其质量。影响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
何林 申明涛 袁守宁 王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夏电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