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
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交通工程的飞速发展,公路修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公路修建过程中,桥梁区段及部分路基区段按要求需修建防撞墙,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撞击损伤,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泵车导流管或
料斗进行,但防撞墙形狭长,在特殊情况下,受地形限制,泵车难以上桥,而料斗难以对准防撞墙模板内部顺利进行浇筑,给防撞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准防撞墙木板内部并顺利进行浇筑,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包括支撑移动装置和导流装置;
所述导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移动装置的上部;
7.所述支撑移动装置包括
车身、伸缩杆、操作平台和万向轮;所述操作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上部;所述万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下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身靠近下端的位置,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流装置下方;
8.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槽和料斗;所述导流槽倾斜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上部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另一侧,所述导流槽的下端外壁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车身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导流槽上方。
9.优选地,所述车身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固定块;所述万向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固定块的下端。
10.优选地,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片。
11.优选地,所述车身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正方形卡槽,所述料斗放置于所述正方形卡槽内。
12.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分别铰接于所述车身的上部和所述导流槽的下端外壁上。
13.优选地,所述车身由镀锌钢管焊接而成,所述镀锌钢管的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
14.优选地,所述料斗下部的出料口对准所述导流槽的上端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在实际施工中能够对准防撞墙木板内部并顺利进行浇筑,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在合模完成后,对挡土墙进行浇筑,制作简易、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的施工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导流槽;2、伸缩杆;3、制动片;4、万向轮;5、车身;6、销轴;7、操作平台;8、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包括支撑移动装置和导流装置;支撑移动装置包括车身5、伸缩杆2、操作平台7和万向轮4;操作平台7固定设置在车身5的上部;车身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固定块,万向轮4固定设置于环形固定块的下端,万向轮4上设置有制动片3;伸缩杆2的一端铰接于车身5靠近下端的位置,其另一端铰接于导流装置下方;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槽1和料斗8;导流槽1倾斜固定设置在车身5的上部且位于操作平台7的另一侧,导流槽1的下端外壁与伸缩杆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料斗8安装于车身5的上部,且位于导流槽1上方。
2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车身5位于导流槽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正方形卡槽,料斗8放置于正方形卡槽内。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伸缩杆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6分别铰接于车身5的上部和导流槽1的下端外壁上。
2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车身5由镀锌钢管焊接而成,镀锌钢管的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
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或可选方式,料斗8下部的出料口对准导流槽1的上端设置。
27.工作流程:当防撞墙合模完成后,由人工推动将车身5,通过移动轮4移至要浇筑的挡土墙前,卡紧制动片3便于固定在指定位置;制动该装置,通过调节伸缩杆2和销轴6,使得导流槽1底部对准防撞墙模板内,施工人员站于施工平台7,将混凝土通过料斗8和导流槽1将混凝土灌注于模板内。打开制动片3然后移动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施工,如此反复。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在实际施工中能够对准防撞墙木板内部并顺利进行浇筑,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在合模完成后,对挡土墙进行浇筑,制作简易、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移动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移动装置的上部;所述支撑移动装置包括车身(5)、伸缩杆(2)、操作平台(7)和万向轮(4);所述操作平台(7)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5)的上部;所述万向轮(4)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5)的下部;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身(5)靠近下端的位置,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流装置下方;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槽(1)和料斗(8);所述导流槽(1)倾斜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5)的上部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7)的另一侧,所述导流槽(1)的下端外壁与所述伸缩杆(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料斗(8)安装于所述车身(5)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导流槽(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固定块;所述万向轮(4)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固定块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4)上设置有制动片(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5)位于所述导流槽(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正方形卡槽,所述料斗(8)放置于所述正方形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的两端均通过销轴(6)分别铰接于所述车身(5)的上部和所述导流槽(1)的下端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5)由镀锌钢管焊接而成,所述镀锌钢管的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下部的出料口对准所述导流槽(1)的上端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狭长空间混凝土浇筑导流装置,包括支撑移动装置和导流装置;导流装置设置在支撑移动装置的上部;支撑移动装置包括车身、伸缩杆、操作平台和万向轮;操作平台固定设置在车身的上部;万向轮固定设置在车身的下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车身靠近下端的位置,其另一端铰接于导流装置下方;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槽和料斗;导流槽倾斜固定设置在车身的上部且位于操作平台的另一侧,导流槽的下端外壁与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料斗安装于车身的上部,且位于导流槽上方。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施工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在合模完成后,对挡土墙进行浇筑,制作简易、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李硕 金红宝 杨双 韩雨航 刘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