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烟发热体的阻值都是通过电阻测试仪以及将发热体连接上电源在自发热时测得,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反馈出电阻值的变化,同时利用热电偶与发热体接触测量其温度;由于发热体很细小,热电偶很难有效与发热体接触,导致发热体的温度变化很难精准测试,无法准确反馈出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阻值的变化会随着发热体温度而变化,温度变化幅度过大会影响到烟油雾化效果,继而影响电子烟抽吸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能够提高电阻值测试准确性,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4.一种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加热机构和电阻检测仪,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用于容置待测发热体,加热机构和电阻检测仪连接于壳体,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加热腔内的空气,电阻检测仪用于检测发热体的电阻值。
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套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所述加热腔为所述内壳的内腔。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材料为石英。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耐热块,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所述第一耐热块用于承载所述发热体,所述电阻检测仪的两根导电引脚穿过所述第一耐热块并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的第二耐热块,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所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第二耐热块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还包括第三端盖、第四端盖、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内壳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端盖、所述第四端盖连接,所述进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三端盖,所述出气管连接于所述第四端盖,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多孔隔热块和第二多孔隔热块,所述第一多孔隔热块和所述第二多孔隔热块安装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第一多孔隔热块靠
近所述第三端盖设置,所述第二多孔隔热块靠近所述第四端盖设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气源和流量检测仪,所述气源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流量检测仪连接于所述进气管或所述出气管,所述流量检测仪用于检测气流流量。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电阻检测仪、所述气源以及所述流量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气源的功率、采集所述电阻检测仪检测的电阻值以及所述流量检测仪检测的流量值。
14.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加热机构能够将加热腔内的空气加热至测试温度,使待测的发热体处于恒定的温度,能够提高电阻值测试准确性,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通过监控电阻值的变化能反应雾化器或电子烟工作时的温度变化。利用获得的数据能够改良发热体,使之应用在雾化器或电子烟时能够提升雾化效果,提升抽吸口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2、加热机构13和电阻检测仪14,壳体12内设有加热腔101,加热腔101用于容置待测发热体20,加热机构13和电阻检测仪14连接于壳体12,加热机构13用于加热加热腔101内的空气,电阻检测仪14用于检测发热体20的电阻值。当需要检测发热体20的电阻值时,先将发热体20固定在加热腔101中,并使电阻检测仪14与发热体20接通,之后加热机构13加热加热腔101内的空气,使待测的发热体20处于恒定的温度(发热体20不用通电自发热),此时电阻检测仪14获取发热体20的电阻值;当需要检测发热体20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时,控制加热机构13的功率,使之改变加热腔101内的温度即可。
21.本技术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的加热机构13能够将加热腔101内的空气加热至测试温度,使待测的发热体20处于恒定的温度,能够提高电阻值测试准确性,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通过监控电阻值的变化能反应雾化器或电子烟工作时的温度变化。
利用获得的数据能够改良发热体20,使之应用在雾化器或电子烟时能够提升雾化效果,提升抽吸口感。
22.可选地,壳体12包括外壳121和内壳122,外壳121套置在内壳122上,外壳121与内壳122间隔设置,加热机构13安装于外壳121与内壳122之间,加热腔101为内壳122的内腔。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21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内壳122的外径,外壳121的长度小于内壳122的长度,外壳121套置在内壳122的中部。
23.可选地,外壳121和/或内壳122呈圆形或矩形管状。
24.可选地,壳体12还包括第一端盖1231和第二端盖1232,第一端盖1231和第二端盖1232位于外壳121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外壳121与内壳1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231和第二端盖1232采用耐热材料制成,例如高温橡胶,但并不以此为限。
25.可选地,外壳121和内壳122的材料为石英。
26.可选地,加热机构13包括至少一根芯棒和缠绕在芯棒上的发热丝,芯棒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1231,芯棒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端盖1232,芯棒和发热丝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增减。
27.可选地,壳体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耐热块124,第一安装孔贯穿外壳121和内壳122,第一耐热块124用于承载发热体20,电阻检测仪14的两根导电引脚穿过第一耐热块124并与发热体2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热块124填充封堵外壳121和内壳122上的第一安装孔,避免热量散失,且第一耐热块124能够隔绝热量,避免影响电阻检测仪14的两根导电引脚。
28.可选地,壳体1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安装在第二安装孔中的第二耐热块125,第二安装孔贯穿外壳121和内壳122,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仪15(例如为热电偶),温度检测仪15连接于壳体12,温度检测仪15的检测端穿过第二耐热块125设置于加热腔101中;温度检测仪15的检测端无需直接接触发热体20,温度检测仪15的检测端只用检测发热体20附近的温度即可准确反应出发热体20的温度,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阻值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耐热块125填充封堵外壳121和内壳122上的第二安装孔,避免热量散失,且第二耐热块125能够隔绝热量,避免影响温度检测仪15的检测端。
29.可选地,第一耐热块124和/或第二耐热块125采用高温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30.可选地,壳体12还包括第三端盖1233、第四端盖1234、进气管126和出气管127,内壳12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三端盖1233、第四端盖1234连接,进气管126连接于第三端盖1233,出气管127连接于第四端盖1234,进气管126、出气管127均与加热腔101连通;利用进气管126向加热腔101输送气流,利用出气管127排出气流,用以模拟用户抽吸过程中的气流,测试在抽吸过程中发热体20的温度和电阻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端盖1233和第四端盖1234用于封堵内壳122的两端,避免加热腔101内的热量散失。
31.可选地,壳体12还包括第一多孔隔热块128和第二多孔隔热块129,第一多孔隔热块128和第二多孔隔热块129安装于加热腔101中,第一多孔隔热块128靠近第三端盖1233设置,第二多孔隔热块129靠近第四端盖1234设置;待检测的发热体20位于第一多孔隔热块128与第二多孔隔热块129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多孔隔热块128和/或第二多孔隔热块129为多孔陶瓷,但并不以此为限。
32.可选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气源(图未示)和流量检测仪16,气源与进气管126连接,流量检测仪16连接于进气管126或出气管127,流量检测仪16用于检测气流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气源例如为风机或其他供气设备,用于为加热腔101提供气流;流量检测仪16检测出输入或输出的气体流量,进而方便控制气源的输出功率,实现快速控制加热腔101的温度。
33.可选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图未示),控制系统分别与加热机构13、电阻检测仪14、气源以及流量检测仪16电性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机构13和气源的功率、采集电阻检测仪14检测的电阻值以及流量检测仪16检测的流量值,以实现自动化采集和控制。
3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加热机构和电阻检测仪,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容置待测发热体,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电阻检测仪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加热腔内的空气,所述电阻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发热体的电阻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套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间隔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所述加热腔为所述内壳的内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材料为石英。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耐热块,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所述第一耐热块用于承载所述发热体,所述电阻检测仪的两根导电引脚穿过所述第一耐热块并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的第二耐热块,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所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检测端穿过所述第二耐热块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端盖、第四端盖、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内壳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端盖、所述第四端盖连接,所述进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三端盖,所述出气管连接于所述第四端盖,所述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均与所述加热腔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多孔隔热块和第二多孔隔热块,所述第一多孔隔热块和所述第二多孔隔热块安装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第一多孔隔热块靠近所述第三端盖设置,所述第二多孔隔热块靠近所述第四端盖设置。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气源和流量检测仪,所述气源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流量检测仪连接于所述进气管或所述出气管,所述流量检测仪用于检测气流流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电阻检测仪、所述气源以及所述流量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气源的功率、采集所述电阻检测仪检测的电阻值以及所述流量检测仪检测的流量值。

技术总结


一种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加热机构和电阻检测仪,壳体内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用于容置待测发热体,加热机构和电阻检测仪连接于壳体,加热机构用于加热加热腔内的空气,电阻检测仪用于检测发热体的电阻值。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电阻检测装置能够提高电阻值测试准确性,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能够准确反馈出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

陈家太 周胜文 桂美进 李雪 刘光烜 林云燕 孔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9

技术公布日:

2023/2/13

本文发布于:2023-02-24 08: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4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阻   检测仪   壳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