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节能低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2.驱动指用动力推动、带动、发动,经检索公开(公告)号:cn207626439u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驱鸟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第二支腿,第二支腿的底端安装有滚轮,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柱
……
该申请虽对鸟类起到了良好恐吓的作用,但是该申请的动力源电机需要使用到外接电源,从而耗费大量的电能,不能够对
太阳能充分的利用,不能够达到节能低碳的理念。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包括支撑底座,
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鸟装置本体,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右前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之间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顶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两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矩形盒体,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背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体,靠近所述支撑底座前侧的矩形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太阳能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两端均贯穿支撑板和矩形盒体,并延伸至矩形盒体的内部,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矩形盒体与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盒体的表面上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盘,而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矩形盒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轴和转动杆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绕线盘的外部绕设有拉绳,所述太阳能板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拉绳的末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动力源电机需要使用到外接电源,从而耗费大量的电能,不能够对太阳能充分的利用,不能够达到节能低碳的理念的问题。
6.进一步的,所述光敏传感器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光敏传感器对称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的前后两端面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太阳能板的角度调节。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右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盒体,所述蓄电池设置在防护盒体的内部,所述防护盒体的前侧安装有门体。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蓄电池形成防护。
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矩形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接在转动轴外侧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驱动绕线盘转动,实现拉绳的缠绕和下放工作。
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位于转动杆的下方,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之间。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的内部,以供整个装置中的用电器用电,无需用电器另外外接电源,从而节省电能,实现节能低碳的效果;
16.两个光敏传感器感应照向太阳能板两侧的光照强度,并将感测结果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光照强度的差值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动驱动绕线盘转动,实现拉绳的缠绕或者下放效果,从而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使得太阳能板被太阳光直射,对太阳能进行最大限度的转化,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侧视剖视图。
20.图中标号说明:
21.1、支撑底座;2、防护盒体;3、驱鸟装置本体;4、连接块;5、太阳能板;6、光敏传感器;7、支撑板;8、控制器;9、调节机构;91、矩形盒体;92、转动杆;93、电机;94、绕线盘;95、转动轴;96、拉绳;97、从动轮;98、传动带;99、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鸟装置本体3,驱鸟装置本体3属于现有技术,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前侧设置有蓄电池,支撑底座1的顶部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支撑板7的之间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和蓄电池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板5可将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的内部,以供整个装置中的用电器用电,无需用电器另外外接电源,从而节省电能,实现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
27.太阳能板5的顶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6,光敏传感器6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光敏传感器6对称设置,两个光敏传感器6感应照向太阳能板5两侧的光照强度,并将感测结果送至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光照强度的差值控制电机93转动,电机93转动带动转动杆92转动,转动杆92转动带动主动轮99转动,主动轮99转动带动传动带98转动,传动带98转动驱动从动轮97和转动轴95转动,进而可带动绕线盘94转动,绕线盘94转动,实现拉绳96的缠绕或者下放效果,从而调节太阳能板5的角度,使得太阳能板5被太阳光直射,对太阳能进行最大限度的转化,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两个支撑板7上设置有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矩形盒体91,两个支撑板7的相背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体91,靠近支撑底座1前侧的矩形盒体9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3,太阳能板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2,且转动杆92的两端均贯穿支撑板7和矩形盒体91,并延伸至矩形盒体91的内部,而电机93的输出端贯穿矩形盒体91与转动杆92的前端固定连接,两个矩形盒体91的表面上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5,转动轴9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盘94,而转动轴95的另一端贯穿矩形盒体91且延伸至其内部,转动轴95和转动杆9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绕线盘94的外部绕设有拉绳96,太阳能板5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拉绳96的末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位于转动杆92的下方,且设置在两个支撑板7的之间,光敏传感器6和电机93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中的用电器供电。
28.请参阅图3,太阳能板5的前后两端面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转动柱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7转动连接,轴承的外圈与支撑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轴承内圈的内表面与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可实现太阳能板5以转动柱为中心转动。
29.请参阅图1,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盒体2,防护盒体2起到了对蓄电池的防护作用,蓄电池设置在防护盒体2的内部,防护盒体2的前侧安装有门体,门体的表面安装有防护锁,防护锁的设计可将蓄电池锁在防护盒体2的内部。
30.请参阅图3,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99、从动轮97和传动带98,转动杆92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9,矩形盒体9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接在转动轴95外侧的从动轮97,主动轮99和从动轮97通过传动带98连接,转动杆92转动带动主动轮99转动,主动轮99转动带动传动带98转动,传动带98转动驱动从动轮97和转动轴95转动,进而可带动绕线盘94转动。
31.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太阳能板5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的内部,以供整个装置中的用电器用电,无需用电器另外外接电源,从而节省电能,两个光敏传感器6感应照向太阳能板5两侧的光照强度,并将感测结果送至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光照强度的差值控制电机93转动,电机93转动带动转动杆92转动,转动杆92转动带动主动轮99转动,主动轮99转动带动传动带98转动,传动带98转动驱动从动轮97和转动轴95转动,进而可带动绕线盘94转动,绕线盘94转动,实现拉绳96的缠绕或者下放效果,从而调节太阳能板5的角度,使得太阳能板5被太阳光直射,对太阳能进行最大限度的转化,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
3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鸟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前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之间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的顶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6),两个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调节机构(9),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矩形盒体(91),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相背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体(91),靠近所述支撑底座(1)前侧的矩形盒体(9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3),所述太阳能板(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2),且转动杆(92)的两端均贯穿支撑板(7)和矩形盒体(91),并延伸至矩形盒体(91)的内部,而电机(93)的输出端贯穿矩形盒体(91)与转动杆(92)的前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盒体(91)的表面上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5),所述转动轴(9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盘(94),而转动轴(95)的另一端贯穿矩形盒体(9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轴(95)和转动杆(9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绕线盘(94)的外部绕设有拉绳(96),所述太阳能板(5)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拉绳(96)的末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6)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光敏传感器(6)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5)的前后两端面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板(7)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右前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盒体(2),所述蓄电池设置在防护盒体(2)的内部,所述防护盒体(2)的前侧安装有门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99)、从动轮(97)和传动带(98),所述转动杆(92)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9),所述矩形盒体(9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接在转动轴(95)外侧的从动轮(97),所述主动轮(99)和从动轮(97)通过传动带(9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位于转动杆(92)的下方,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节能低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低碳驱动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驱鸟装置本体,支撑底座的顶部右前侧设置有蓄电池,两个矩形盒体的表面上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盘,绕线盘的外部绕设有拉绳,太阳能板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拉绳的末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动力源电机需要使用到外接电源,从而耗费大量的电能,不能够对太阳能充分的利用,不能够达到节能低碳的理念的问题。的理念的问题。的理念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周智林 周林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卉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