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常规组件安装中,现有的光伏组件
边框结构基本是采用中间压块和边压块来将光伏组件固定于檩条或导水槽等安装支架上,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隐患性,如果光伏组件的某一个压块固定点产生松动时,光伏组件非常容易脱开和掉落,给整个光伏系统带来很大损失。此外,传统的安装方式还会导致屋面组件与组件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因而可能存在漏水问题,进而无法满足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屋面安装使用要求。
3.目前,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常规组件安装中,不采用中压块方式固定的基本采用螺栓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于檩条等安装支架上,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在组件下方进行,这种方式为运行阶段组件的更换维护带来困难。同时存在组件之间缝隙不严、雨水沿组件间缝隙渗漏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再次往缝隙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堵漏,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密封胶更容易老化脱落。
4.目前,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常规组件安装中,光伏组件不论是否采用压块方式固定,大部分光伏组件都是与支架多点接触。组件更容易变形,支架受力均匀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两个
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两个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和太阳能光伏板拼接而成,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和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均由顶板、中板、底板、顶部竖板、内竖板、外竖板组成,顶板、中板、底板分别与顶部竖板、内竖板、外竖板连接并延伸,内竖板、外竖板设置在中板、底板之间,内竖板、外竖板、中板、底板之间形成封闭空腔,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上的底板均从封闭空腔向边框外竖板方向伸出并超出外竖板一定长度,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上的底板均从封闭空腔向内竖板方向伸出并超出内竖板一定长度,顶板、中板、顶部竖板之间形成单方向敞开槽口,顶部竖板、中板在靠近边框外侧区域形成密封加强区,太阳能光伏板插入单方向敞开槽口内并通过封装胶固定在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上,相邻地多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结构,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的底板外伸部分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支架,底板和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固定件为不锈钢材质自攻钉固定件,隔离层
为橡胶材质,安装支架多为檩条或屋面次梁,截面为铝合金型材或钢质型材或c型截面居多。
8.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泡沫棒和密封胶,泡沫棒位于下部,密封胶设置在泡沫棒的上方,密封胶将泡沫棒上方和两侧组件边框上的密封加强区形成的空间填满并与顶板顶面平齐,且中间呈内凹状结构,泡沫棒为聚乙烯材质,密封胶为硅酮密封胶或性能更好的密封材料。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光伏组件现场安装时,直接用自攻螺钉将光伏组件的固定侧外伸边框和安装支架固定在一起,光伏组件的整个固定侧外伸边框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使组件边框和支架受力更均匀,组件变形更小;同时安装牢固、方便、快捷,能有效地约束安装支架的上翼缘,提高安装支架的稳定性。
11.2、相邻光伏组件的固定侧外伸边框不搭接,不重叠,各自独立,安装和后期维修期间相邻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小,同时光伏组件位置调整方便,能够使组件的填缝宽度大小均匀,提高光伏屋面平整度、美观度。
12.3、光伏组件固定侧外伸边框直接固定在檩条次梁等安装支架上,不需设置导水槽和其它转换结构作为安装支架,节省造价。
13.4、光伏组件顶部靠近边框外侧设置的密封加强区,增加了密封胶在组件边框上的粘接长度,减少了粘接面的粘接应力,通过对密封加强区密封胶接触面处理,提高了缝隙两侧密封胶的抗拉压能力。同时密封加强区增加了水滴沿铝合金和密封胶之间接触面的运动长度,从而提高了密封后组件的防水性能,减少漏水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因传统组件边框形式及安装方法无法有效防雨防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拼缝断面图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拼缝断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整体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光伏组件;2、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3、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4、太阳能光伏板;5、安装支架;6、固定件;7、密封结构;8、封装胶;9、隔离层;10、泡沫棒;11、密封胶;12、顶板;13、中板;14、底板;15、竖板;16、内竖板;17、外竖板;18、封闭空腔;19、单方向敞开槽口;20、密封加强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光伏组件1包括两个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两个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和太阳能光伏板4拼接而成,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和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均由顶板12、中板13、底板14、顶部竖板15、内竖板16、外竖板17组成,顶板12、中板13、底板14分别与顶部竖板15、内竖板16、外竖板17连接并延伸,内竖板16、外竖板17设置在中板13、底板14之间,内竖板16、外竖板17、中板13、底板14之间形成封闭空腔18,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上的底板14均从封闭空腔18向边框外竖板17方向伸出并超出外竖板17一定长度,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上的底板14均从封闭空腔18向内竖板16方向伸出并超出内竖板16一定长度,顶板12、中板13、顶部竖板15之间形成单方向敞开槽口19,顶部竖板15、中板13在靠近边框外侧区域形成密封加强区20,太阳能光伏板4插入单方向敞开槽口19内并通过封装胶8固定在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上,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为铝合金材质制成,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的底板14可以有只外伸、内伸+外伸两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所示,采用只外伸方式;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的底板14可以有只外伸、只内伸、内伸+外伸三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3所示,采用只内伸方式,铝合金边框内竖板16的位置有多重方案,可以如图4、5所示,也可以内移和中板13内侧端部平齐。
24.两个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的底板14外伸部分均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安装支架5,底板14和安装支架5之间设置有隔离层9,固定件为不锈钢材质自攻钉固定件,隔离层9为橡胶材质,安装支架5多为檩条或屋面次梁,截面为铝合金型材或钢质型材或c型截面居多。
25.相邻地多个光伏组件1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结构7,密封结构7包括泡沫棒10和密封胶11,泡沫棒10位于下部,密封胶11设置在泡沫棒10的上方,密封胶11将泡沫棒10上方和两侧组件边框上的密封加强区20形成的空间填满并与顶板12顶面平齐,且中间呈内凹状结构,泡沫棒10为聚乙烯材质,密封胶11为硅酮密封胶或性能更好的密封材料,密封结构7进行达到防水的目的,密封加强区20的顶部竖板15、中板13在密封加强区20侧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可以是平滑表面,也可以设置非平滑表面如凸起、锯齿面等增加接触面面积和粘接能力的的其它截面形式进行进一步加强。例如如图2、图3所示,密封加强区20采用凸起方式进行进一步加强。
26.在使用时,光伏组件1现场安装时,直接用自攻螺钉6将光伏组件1的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和安装支架5固定在一起,光伏组件1的整个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直接固定在安装支架5上,使组件边框和支架受力更均匀,组件变形更小,同时安装牢固、方便、快捷,能有效地约束安装支架5的上翼缘,提高安装支架5的稳定性,其次,相邻的多个光伏组件1之间的间隙设置密封结构7进行密封达到防水的目的,再者,在光伏组件1顶部靠近边框外侧设置的密封加强区20,增加了密封胶11在组件边框上的粘接长度,减少了粘接面的粘接应力,通过对密封加强区20密封胶11接触面处理,提高了缝隙两侧密封胶11的抗拉压能力,同时密封加强区20增加了水滴沿铝合金和密封胶11之间接触面的运动长度,从而提高了密封后光伏组件1的防水性能,减少漏水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因传统组件边框形式及安装方法无法有效防雨防水的问题。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包括两个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两个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和太阳能光伏板(4)拼接而成,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和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均由顶板(12)、中板(13)、底板(14)、顶部竖板(15)、内竖板(16)、外竖板(17)组成,顶板(12)、中板(13)、底板(14)分别与顶部竖板(15)、内竖板(16)、外竖板(17)连接并延伸,内竖板(16)、外竖板(17)设置在中板(13)、底板(14)之间,内竖板(16)、外竖板(17)、中板(13)、底板(14)之间形成封闭空腔(18),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上的底板(14)均从封闭空腔(18)向边框外竖板(17)方向伸出并超出外竖板(17)一定长度,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3)上的底板(14)均从封闭空腔(18)向内竖板(16)方向伸出并超出内竖板(16)一定长度,顶板(12)、中板(13)、顶部竖板(15)之间形成单方向敞开槽口(19),顶部竖板(15)、中板(13)在靠近边框外侧区域形成密封加强区(20),太阳能光伏板(4)插入单方向敞开槽口(19)内并通过封装胶(8)固定在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上,相邻地多个所述光伏组件(1)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2)的底板(14)外伸部分均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安装支架(5),底板(14)和安装支架(5)之间设置有隔离层(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7)包括泡沫棒(10)和密封胶(11),泡沫棒(10)位于下部,密封胶(11)设置在泡沫棒(10)的上方,密封胶(11)将泡沫棒(10)上方和两侧组件边框上的密封加强区(20)形成的空间填满并与顶板(12)顶面平齐,且中间呈内凹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两个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两个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和太阳能光伏板拼接而成,铝合金固定侧外伸边框和铝合金非固定侧边框均由顶板、中板、底板、顶部竖板、内竖板、外竖板组成,顶板、中板、底板分别与顶部竖板、内竖板、外竖板连接并延伸,此便于提高密封后防水性能的光伏组件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光伏组件顶部靠近边框外侧设置的密封加强区,增加了密封胶在组件边框上的粘接长度,减少了粘接面的粘接应力,通过对密封加强区密封胶接触面处理,提高了缝隙两侧密封胶的抗拉压能力。抗拉压能力。抗拉压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许能权 丁晓勇 王斌 陈屏翰 刘劲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电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