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今的计算机装置当中,许多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例如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等),在运转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电子组件的操作效率下降,或者因高温而导致装置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安装散热风扇是最常见的解决方式,藉由风扇转动产生气流将组件周围的热空气带走,达到冷却的效果。一般而言,转速越高的风扇具备较佳的散热效率,然而,驱动风扇的能量消耗也相应的提升。由于转速上的需求有所差异,许多风扇已具备调整转速的功能,在现有的技术中,目前的风扇故障检测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存在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目前的风扇故障检测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
4.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所述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包括:
5.多个风扇卡接口,用于耦接待检测风扇卡;
6.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一一对应地耦接风扇卡接口,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并联设置;
7.mcu芯片,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至每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
8.检测开关,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的输出端各自耦接至所述检测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引出一检测线。
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0.电源端,用于输出一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电压高于mcu芯片电压;以及
11.线性稳定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耦接所述 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
1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3.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容,每个第一电容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入端之间,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以及
14.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每个第二电容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出端上,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
1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6.风扇供电控制开关,所述风扇供电开关的控制端耦接风扇控制电压端;
17.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出端耦接一高电压,输入端耦接风扇接口,控制端耦接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入端;
18.其中,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接地设置,且进一步耦接所述风扇接口,所述风扇接口与一二极管的负极耦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耦接。
1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20.数据存储芯片,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电压端、时钟信号端以及双向数据端均耦接mcu芯片。
2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22.温度传感器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耦接所述mcu芯片。
2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24.mcu运行指示灯,所述mcu运行指示灯耦接所述mcu芯片。
2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26.程序烧录接口,包括于mcu芯片的电压端耦接的第一端、接地的第二端、与发送数据端口耦接的第三端,以及与接受数据端口耦接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接受数据端口之间耦接肖特二极管,其中所述肖特二极管的正极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负极耦接所述第四端;
27.其中,所述mcu芯片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和所述发送数据端口。
2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
29.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系统,包括待检测的风扇卡,以及如上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
3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通过配置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mcu芯片,配合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个风扇卡的同时检测以及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风扇卡的自动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的部分子结构示意图之一。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的部分子结构示意图之二。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的部分子结构示意图之三。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的部分子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公开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可用于显示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除显示技术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技术公开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39.现今的计算机装置当中,许多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例如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等),在运转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电子组件的操作效率下降,或者因高温而导致装置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安装散热风扇是最常见的解决方式,藉由风扇转动产生气流将组件周围的热空气带走,达到冷却的效果。一般而言,转速越高的风扇具备较佳的散热效率,然而,驱动风扇的能量消耗也相应的提升。由于转速上的需求有所差异,许多风扇已具备调整转速的功能,在现有的技术中,目前的风扇故障检测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存在诸多不足。本技术基于此进行了如下改进,请结合下述实施例。
40.实施例1
41.如图1至图5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所述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多个风扇卡接口(如图1中的j1至 j6),用于耦接待检测风扇卡(12v_fan);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一一对应地耦接风扇卡接口,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并联设置;mcu芯片(mcu),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vdd3.3v)耦接至每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检测开关(q3),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的输出端各自耦接至所述检测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检测开关q3的输入端与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检测开关q3的输入端引出一检测线(alm out)。
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通过配置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mcu芯片,配合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个风扇卡的同时检测以及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风扇卡的自动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
4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电源端(+12v),用于输出一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电压高于mcu芯片电压;以及
44.线性稳定器u6,所述线性稳定器u6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耦接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
4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容c6和c9,每个第一电容c6或c9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电源端+12v和所述线性稳定器u6 的输入端之间,另一侧的一端接地gnd设置;以及
46.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c11和c10,每个第二电容c11和c10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出端上,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
4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48.风扇供电控制开关,所述风扇供电开关的控制端耦接风扇控制电压端;
49.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出端耦接一高电压,输入端耦接风扇接口,控制端耦接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入端;
50.其中,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q3)的输出端接地设置,且进一步耦接所述风扇接口,所述风扇接口与一二极管(d4、d5、d8、d9、d10、d11)的负极耦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耦接。
5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
52.数据存储芯片u8,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电压端vcc、时钟信号端(scl)以及双向数据端(sda)均耦接mcu芯片。
5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54.温度传感器芯片u9,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耦接所述mcu芯片。
5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56.mcu运行指示灯,所述mcu运行指示灯耦接所述mcu芯片。
5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58.程序烧录接口j8,包括于mcu芯片的电压端耦接的第一端(j8上的1)、接地的第二端(j8上的2)、与发送数据端口耦接的第三端(j8上的3),以及与接受数据端口耦接的第四端(j8上的4),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接受数据端口rxd之间耦接肖特二极管d12,其中所述肖特二极管的2的正极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负极耦接所述第四端;
59.其中,所述mcu芯片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和所述发送数据端口txd。
60.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仿真器烧录接口j7,用于耦接仿真器烧录端。
61.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提供程序烧录接口,对于mcu而言,mcu都会有调试,烧录,下载的工具,比如jlink,stlink,nulink,等很多,不同厂家,不同品牌几乎都会有他们自己烧录和下载的方式,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和保护,本技术的核心构思在于通过mcu的硬件设置,配合图1至图5的电路配合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62.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mcu,即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
63.本技术可以采用1位、4位、8位、16位、32位甚至64位单片机,举例而言,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4位mcu,4位mcu大部份应用在计算器、车用仪表、车用防盗装置、呼叫器、无线电话、cd播放器、lcd驱动控制器、lcd游戏机、儿童玩具、磅秤、充电器、胎压计、温湿度计、遥控器及傻瓜相机等;8位mcu大部份应用在电表、马达控制器、电动玩具机、变频式冷气机、呼叫器、传真机、来电辨识器(callerid)、电话录音机、crt显示器、键盘及usb等;8位、16位单片机主要用于一般的控制领域,一般不使用操作系统,16位mcu大部份应用在行动电话、数字相机及摄录放影机等;32位mcu大部份应用在modem、gps、pda、 hpc、stb、hub、bridge、router、工作站、isdn电话、激光打印机与彩传真机;32位用于网络操作、多媒体处理等复杂处理的场合,一般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64位mcu大部份应用在高阶工作站、多媒体互动系统、高级电视游乐器(如 sega的dreamcast及nintendo的gameboy)及高级终端机等。本
申请实施例采用 4位mcu可以降低造价,节约成本。
64.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图示中的字母为各个器件的具体型号,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和赘述,当然,本技术的附图仅仅作为解释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芯片。
65.实施例2
66.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
6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通过配置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mcu芯片,配合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个风扇卡的同时检测以及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风扇卡的自动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
68.基于相同的构思,具体的,请继续结合图1至图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电源端(+12v),用于输出一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电压高于 mcu芯片电压;以及
69.线性稳定器u6,所述线性稳定器u6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耦接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
70.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容c6 和c9,每个第一电容c6或c9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电源端+12v和所述线性稳定器u6的输入端之间,另一侧的一端接地gnd设置;以及
71.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c11和c10,每个第二电容c11和c10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出端上,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
72.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73.风扇供电控制开关,所述风扇供电开关的控制端耦接风扇控制电压端;
74.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出端耦接一高电压,输入端耦接风扇接口,控制端耦接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入端;
75.其中,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q3)的输出端接地设置,且进一步耦接所述风扇接口,所述风扇接口与一二极管(d4、d5、d8、d9、d10、d11)的负极耦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耦接。
76.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
77.数据存储芯片u8,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电压端vcc、时钟信号端(scl)以及双向数据端(sda)均耦接mcu芯片。
78.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79.温度传感器芯片u9,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耦接所述mcu芯片。
80.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81.mcu运行指示灯,所述mcu运行指示灯耦接所述mcu芯片。
82.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83.程序烧录接口j8,包括于mcu芯片的电压端耦接的第一端(j8上的1)、接地的第二端(j8上的2)、与发送数据端口耦接的第三端(j8上的3),以及与接受数据端口耦接的第四端(j8上的4),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接受数据端口rxd之间耦接肖特二极管d12,其中所述肖特二极管的2的正极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负极耦接所述第四端;
84.其中,所述mcu芯片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和所述发送数据端口txd。
85.实施例3
86.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系统,包括待检测的风扇卡,以及如上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
8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系统,通过配置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mcu芯片,配合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个风扇卡的同时检测以及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风扇卡的自动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
8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实施例、测试方法实施例和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实施例均可以相互参考,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8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多个风扇卡接口,用于耦接待检测风扇卡;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一一对应地耦接风扇卡接口,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并联设置;mcu芯片,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至每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检测开关,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的输出端各自耦接至所述检测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引出一检测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端,用于输出一电源电压,所述电源电压高于mcu芯片电压;以及线性稳定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耦接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容,每个第一电容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电源端和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入端之间,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以及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每个第二电容的同一侧的一端各自耦接在所述线性稳定器的输出端上,另一侧的一端接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供电控制开关,所述风扇供电开关的控制端耦接风扇控制电压端;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出端耦接一高电压,输入端耦接风扇接口,控制端耦接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其中,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接地设置,且进一步耦接所述风扇接口,所述风扇接口与一二极管的负极耦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风扇供电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耦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存储芯片,所述数据存储芯片的电压端、时钟信号端以及双向数据端均耦接mcu芯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耦接所述mcu芯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运行指示灯,所述mcu运行指示灯耦接所述mcu芯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程序烧录接口,包括于mcu芯片的电压端耦接的第一端、接地的第二端、与发送数据端口耦接的第三端,以及与接受数据端口耦接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与所述接受数据端口之间耦接肖特二极管,其中所述肖特二极管的正极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负极耦接所述第四端;其中,所述mcu芯片耦接所述接受数据端口和所述发送数据端口。9.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
10.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检测的风扇卡,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卡故障检测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装置及系统,所述风扇卡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MCU芯片;以及检测开关,所述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的输出端各自耦接至所述检测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MCU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耦接,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检测开关的输入端引出一检测线,本申请通过配置多个风扇卡接口、多个风扇卡检测线路以及MCU芯片,配合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个风扇卡的同时检测以及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以实现风扇卡的自动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另一方面无法同时对多个风扇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于佐成 周红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光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4 03:4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4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风扇   多个   芯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