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
浮选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
背景技术:
2.中试试验是为了使科研成果顺应市场与产业化要求、减少转化风险、提高转化率而进行的批量放大试生产。这个过程的目的在于验证、改进、完善实验室成果或理论成果,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获得产品有关工艺、设备相关技术可靠性数据、参数及中间产品质量可控的检验标准。中试试验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
3.对于精煤的含量较高的煤泥浮选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中试试验进一步做放大的半工业试验,就很难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只有建立中试试验线,才能使实验室的成果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低成本煤泥浮选行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条煤泥浮选中试试验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
粗选浮选系统、精选浮选系统、研磨装置、一次提纯浮选系统、二次提纯浮选和三次提纯浮选系统。
8.进一步的,所述粗选浮选系统包括粗选提纯
浮选机,精选浮选系统包括精选提纯浮选机,一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一次提纯浮选机,二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二次提纯浮选机,三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三次提纯浮选机;
9.为了合理布置结构,本生产线包括上、下设置的双层结构,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精选提纯浮选机、一次提纯浮选机、二次提纯浮选机、三次提纯浮选机设置在上层结构并分别连接有入料桶,防止浮选机之间因加工效果过快造成
矿浆的堆积,所述入料桶设置在下层结构,入料桶与下一工序之间设置有矿浆泵,下层与上层之间的物料传递通过矿浆泵进行。
10.浮选之前需对矿浆进行预处理,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精选提纯浮选机、一次提纯浮选机、二次提纯浮选机、三次提纯浮选机前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矿浆预处理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浓缩机、压滤机入料桶和压滤机,所述浓缩机与三次提纯浮选系统相连,所述压滤机入料桶与压滤机之间设置有矿浆泵。
12.为了保证研磨效果,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盘过滤机、圆盘过滤入料桶、细选研磨机、细磨机入料桶、超细研磨机、超细磨机入料桶;
13.所述圆盘过滤入料桶与细选研磨机之间、细磨机入料桶与超细研磨机之间均设置有矿浆泵。
14.进一步的,还包括煤泥水系统,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精选提纯浮选机、圆盘过滤
机均与煤泥水系统连接。
15.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岭土制备系统,所述一次提纯浮选机、二次提纯浮选机、三次提纯浮选机、浓缩机和压滤机均与高岭土制备系统连接。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较高al2o3、sio2含量,低成本的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可做煤泥浮选的半工业试验,使实验室的成果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降低成本,提高煤泥浮选行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18.2、本实用新型采用五次浮选,分别为粗选提纯浮选、精选提纯浮选、一次提纯浮选、二次提纯浮选、三次提纯浮选,将精煤的灰分降低至2%以下。
附图说明
19.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流程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层结构设备布置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层结构设备布置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面设备布置图。
24.图中:1-压滤机入料桶,2-三次提纯浮选入料桶,3-二次提纯浮选入料桶,4-提纯浮选机尾矿桶,5-精选入料桶,6-粗选入料桶,7-圆盘过滤入料桶,8-扫地泵,9-气水分离器,10-圆盘过滤机,11-细磨机入料桶,12-细磨机,13超细磨机,14-轴封水桶,15超细磨机入料桶,16-一次提纯浮选入料桶,17-矿浆泵,18-楼梯,19-三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0-二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1-精选矿浆预处理器,22-粗选矿浆预处理器,23-一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4-三次提纯浮选机,25-二次提纯浮选机,26-精选提纯浮选机,27-粗选提纯浮选机,28-一次提纯浮选机,29-压滤机,30-压滤机出料口,31-精煤装载小车,32-煤泥水线,33-循环水线,34-煤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适用于较高al2o3、sio2含量的煤泥,包括依次连接的粗选浮选系统、精选浮选系统、研磨装置、一次提纯浮选系统、二次提纯浮选、三次提纯浮选系统以及煤泥水系统和高岭土生产系统,本生产线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下层结构布置煤泥浮选准备阶段的设备,上层结构布置煤泥浮选阶段设备。
28.粗选浮选系统包括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浮选系统包括精选提纯浮选机26,研磨装置包括圆盘过滤机10、细选研磨机12和超细研磨机13,一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三次提纯浮选机24;
29.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圆盘过滤机10、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均设置在上层结构,下层结构设置有分别与上述机器配合的粗选入料桶6、精选入料桶5、圆盘过滤入料桶7、一次提纯浮选入料桶16、二次提纯浮选入料桶3、三次提纯浮选入料桶2以及细磨机入料桶11、超细磨机入料桶11,细选研磨机12、超细研磨机13贯穿上下层结构设置。
30.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前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粗选矿浆预处理器22、精选矿浆预处理器21、一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3、二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0、三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19,精选矿浆预处理器21、一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3、二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0、三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通过矿浆泵17分别与粗选入料桶6、精选入料桶5、超细磨机入料桶11、一次提纯浮选入料桶16、二次提纯浮选入料桶3连通,并通过矿浆泵17将上述入料桶中的煤泥泵入对应的预处理器。
3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浓缩机、压滤机入料桶1和压滤机29,浓缩机与三次提纯浮选入料桶2通过矿浆泵17连接,通过矿浆泵17将三次提纯浮选入料桶2中的精煤泵入浓缩机、压滤机29依次进行浓缩和压滤,制得灰分较低的精煤。
32.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圆盘过滤机10均与煤泥水系统连接,经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圆盘过滤机10处理后的尾煤进入煤泥水系统中。
33.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浓缩机和压滤机29均与高岭土制备系统连接,经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处理的尾煤及浓缩机、压滤机29处理的滤液进入高岭土制备系统。
34.工作原理:
35.s1、粗煤浮选,煤泥先经粗选矿浆预处理器22处理,处理后的煤泥进入粗选提纯浮选机27浮选,浮选后尾煤进入原有煤泥水系统,低灰分的煤泥进入粗选入料桶6,由对应矿浆泵17将其泵入精选矿浆预处理器21。
36.s2、精煤浮选,煤泥经精选矿浆预处理器21处理后进入精选提纯浮选机26,经过浮选后,尾煤进入原有煤泥水系统,低灰分的煤泥进入精选入料桶5,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圆盘过滤机10。
37.s3、过滤,经圆盘过滤机10过滤后,未被过滤的渣物进入原有煤泥水系统,过滤的煤泥进入圆盘过滤入料桶7,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细选研磨机12。
38.s4、研磨,细选研磨机12/超细研磨机13采用钇稳定氧化锆珠,细研磨机采用的钇稳定氧化锆珠尺寸为50mm和20mm,超细研磨机13采用的钇稳定氧化锆珠尺寸为20mm、5mm和1mm,煤泥经细选研磨机12研磨后进入细磨机入料桶11,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超细研磨机13,经超细研磨机13研磨后进入超细磨机入料桶15,再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一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3。
39.s5、浮选提纯:
40.s51、一次浮选提纯,经预处理后的煤泥进入一次提纯浮选机28,经过浮选后尾煤进入高岭土制备系统,精煤进入一次提纯浮选入料桶16,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二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20;
41.s52、二次浮选提纯,经预处理后的煤泥进入二次提纯浮选机25,经浮选后尾煤进
入高岭土制备系统,精煤进入二次提纯浮选入料桶3,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三次提纯矿浆预处理器19;
42.s53、三次浮选提纯,经预处理后进入三次提纯浮选机,经浮选后尾煤进入高岭土制备系统,精煤进入三次提纯浮选入料桶2,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室外浓缩机进行处理;
43.s6、浓缩,通过浓缩机对经三次浮选提纯得到的精煤进行浓缩处理,浓缩机溢流部分进入高岭土制备系统,低流部分进入压滤机入料桶1,再由矿浆泵17将其泵入压滤机29。
44.s7、压滤,经浓缩后的精煤进入压滤机29进行去水,制得灰分较低的精煤,滤液进入高岭土制备系统。
45.技术效果:
46.产品产率(%)灰分(%)一次浮选的精煤44.175.37二次浮选的精煤23.313.56三次浮选的精煤12.851.88
47.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粗选浮选系统、精选浮选系统、研磨装置、一次提纯浮选系统、二次提纯浮选和三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双层结构,所述粗选浮选系统包括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浮选系统包括精选提纯浮选机(26),一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系统包括三次提纯浮选机(24);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设置在上层结构并分别连接有入料桶,所述入料桶设置在下层结构,入料桶与下一工序之间设置有矿浆泵(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前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矿浆预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浓缩机、压滤机入料桶(1)和压滤机(29),所述浓缩机与三次提纯浮选系统相连,所述压滤机入料桶(1)与压滤机(29)之间设置有矿浆泵(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盘过滤机(10)、圆盘过滤入料桶(7)、细选研磨机(12)、细磨机入料桶(11)、超细研磨机(13)、超细磨机入料桶(15);所述圆盘过滤入料桶(7)与细选研磨机(12)之间、细磨机入料桶(11)与超细研磨机(13)之间均设置有矿浆泵(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泥水系统,所述粗选提纯浮选机(27)、精选提纯浮选机(26)、圆盘过滤机(10)均与煤泥水系统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岭土制备系统,所述一次提纯浮选机(28)、二次提纯浮选机(25)、三次提纯浮选机(24)、浓缩机和压滤机(29)均与高岭土制备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浮选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粗选浮选系统、精选浮选系统、研磨装置、一次提纯浮选系统、二次提纯浮选、三次提纯浮选系统以及煤泥水系统和高岭土生产系统,本生产线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下层结构布置煤泥浮选准备阶段的设备,上层结构布置煤泥浮选阶段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较高Al2O3、SiO2含量,低成本的煤泥浮选中试生产线,可做煤泥浮选的半工业试验,使实验室的成果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降低成本,提高煤泥浮选行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刘栩瑞 李淑敏 郑迎芳 尚阳 令狐继轩 赵建伟 穆文涛 崔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阳煤集团纳谷(山西)气凝胶科创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
技术研发日:
2022.07.25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