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注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
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门板成型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注塑后一般需要对注塑件进行冷却成型。
3.例如公开号为cn211518463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汽车门板成型模具,该专利中的汽车门板成型模具设置有冷却结构,冷却结构便于使用者为主体进行快速降温,当主体成型模块温度过高的时候,由于风扇的后端设置了储藏室,储藏室便于使用者将冰块放置在储藏室,冰块通过风扇的转动,有效的将冷风传送到模具中,加快模具的成型速度,但在该方案中,风扇为固定安装,导致其吹风面局限于一定范围,进而难以均匀的对模具进行吹风散热,使得模具整体成型速度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包括:
6.
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模具组;
7.均匀散热组件,所述均匀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且和所述模具组相邻设置,所述均匀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一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具有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同轴连接有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螺纹杆正上方;
8.所述均匀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限位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螺纹杆相螺接,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模具组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组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所述下模具两相对侧壁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槽,四个所述螺纹槽两两一组,且分别和两个所述固定块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块底部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上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螺栓依次向下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圆形通孔螺接在所述螺纹槽内,且所述螺栓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相螺接。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具上跨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具有两个沿竖直方向且相平行的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两相对侧壁上,所述u形板还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竖杆顶部的横杆。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杆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横杆底部端面的中部,所述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且连接有上模具。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具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具有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连接有转动块,且所述转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端偏心设置。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风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液压缸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风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液压缸。
15.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模具组,工作台顶部一端还设置有均匀散热组件,均匀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端两侧,其中一个支撑板上开设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具有第一驱动端,第一驱动端同轴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上,两个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位于螺纹杆正上方,均匀散热组件还包括移动块,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限位孔,第一螺纹孔和螺纹杆相螺接,限位孔和限位柱滑动连接,移动块靠近模具组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在零件注塑成型之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端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在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限位结构下,移动块沿螺纹杆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风扇移动,使风扇对零件进行来回吹风散热,零件散热面积增加,提高了散热效率,零件整体成型速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工作台;2、plc控制器;3、风扇;4、支撑板;5、固定孔;6、第一驱动电机;7、螺纹杆;8、移动块;9、第一螺纹孔; 10、限位孔;11、限位柱;12、下模具;13、u形板;14、液压缸; 15、上模具;16、第二驱动电机;17、固定块;18、第二螺纹孔;19、螺栓;20、螺纹槽;21、支撑柱;22、转动块;23、挡板;24、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5.实施例一
26.请参考图1所示的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结构示意图,包括工作台1,支撑柱21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plc控制器2设置在支撑柱21 顶部,均匀散热组件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
27.如图1至图5所示,均匀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分别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一端两侧,固定孔5开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板4上,第一驱动电机6固定设置在固定孔5内,第一驱动电机6 具有第一驱动端,第一驱动端同轴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远离第一驱动电机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4上,第一驱动电机6 和plc控制器2电连接。
28.均匀散热组件还包括限位柱11,限位柱11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板4固定连接,且限位柱11位于螺纹杆7正上方,均匀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移动块8,第一螺纹孔9和限位孔10均开设在移动块8上,且第一螺纹孔9和螺纹杆7相螺接,限位孔10和限位柱11滑动连接,由此,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端转动带动螺纹杆7转动,在限位孔10和限位柱11的限位结构下,避免移动块8 发生转动,从而可使移动块8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水平方向为图 1中箭头指示方向。
29.风扇3设置在移动块8侧壁上,风扇3和plc控制器2电连接,由此,在移动块8移动时可带动风扇3一同移动,同时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风扇3,使风扇3开始工作。
30.下模具12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两个固定块17分别设置在下模具12两相对侧壁下端,每个固定块17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18,四个螺纹槽20两两一组均开设在工作台1顶部,橡胶片24设置在固定块17底部,两个圆形通孔均开设在橡胶片24上,螺栓19竖直向下依次贯穿第二螺纹孔18和圆形通孔螺接在螺纹槽20内,且螺栓19 和第二螺纹孔18相螺接,由此可将下模具12稳固地安装在工作台1 上。
31.u形板13跨设在下模具12上,u形板13具有两个沿竖直方向且相平行的竖杆,两个竖杆分别设置在下模具12两相对侧壁上,u形板 13还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杆,横杆位于竖杆顶部;
32.液压缸14设置在u形板13上,液压缸14与plc控制器2电连接,液压缸14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端设置在横杆底部端面的中部,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且连接有上模具15,上模具15和下模具 12相对设置,上模具15和下模具12之间形成成型空间。
33.第二驱动电机16设置在上模具15顶部,且与plc控制器2电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6具有第二驱动端,转动块22设置在第二驱动端,且转动块22和第二驱动端偏心设置,由此,在液压缸14伸缩端推动上模具15下压时,注塑浆注塑至成型空间内,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端转动带动转动块22旋转,由于转动块22和第二驱动端偏心设置,转动块22旋转产生离心力,从而能够产生震动,震动通过上模具15传导至成型空间内部,从而使得成型空间内部的注塑浆均匀分布,提高了塑形成品合格率。
34.挡板23设置在上模具15侧壁上,能够避免因第二驱动端旋转过快导致转动块22飞
出而使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35.在使用时,注塑浆注塑至上模具15和下模具12之间的成型空间中,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端转动带动转动块22旋转,通过转动块22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从而产生震动,进而可将成型空间内的注塑浆震动均匀,以提高注塑成型的合格率;
36.当零件注塑成型后,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端转动带动螺纹杆7转动,在限位孔10和限位柱11的限位结构下,避免移动块8发生转动,从而可使移动块8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进而带动风扇3一同移动,通过plc控制器2启动风扇3,风扇3对成型的零件进行来回吹风散热,扩大了吹风面积,使零件散热更快,零件整体成型速度更加均匀。
3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置有模具组;均匀散热组件,所述均匀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且和所述模具组相邻设置,所述均匀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一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上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具有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同轴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第一驱动电机(6)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4)上,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限位柱(11),且所述限位柱(11)位于所述螺纹杆(7)正上方;所述均匀散热组件还包括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9)和限位孔(10),所述第一螺纹孔(9)和所述螺纹杆(7)相螺接,所述限位孔(10)和所述限位柱(1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8)靠近所述模具组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包括下模具(12),所述下模具(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所述下模具(12)两相对侧壁下端均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槽(20),四个所述螺纹槽(20)两两一组,且分别和两个所述固定块(17)的所述第二螺纹孔(18)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块(17)底部设置有橡胶片(24),所述橡胶片(24)上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螺栓(19)依次向下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18)和所述圆形通孔螺接在所述螺纹槽(20)内,且所述螺栓(19)和所述第二螺纹孔(18)相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2)上跨设有u形板(13),所述u形板(13)具有两个沿竖直方向且相平行的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具(12)两相对侧壁上,所述u形板(13)还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竖杆顶部的横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底部设置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横杆底部端面的中部,所述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且连接有上模具(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5)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具有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连接有转动块(22),且所述转动块(22)和所述第二驱动端偏心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顶部设置有plc控制器(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风扇(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和所述液压缸(14)均与所述plc控制器(2)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风扇(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和所述液压缸(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汽车门板模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模具组和均匀散热组件,均匀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端两侧,固定孔开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板上,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孔内,其第一驱动端水平同轴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移动块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上,螺纹杆和移动块相螺接,限位柱位于螺纹杆正上方,且和移动块滑动连接,风扇设置在移动块靠近模具组的侧壁上,零件注塑成型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端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在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限位结构下,移动块带动风扇往复移动,风扇对零件进行来回吹风散热,零件整体成型速度更均匀。匀。匀。
技术研发人员:
杨志国 韩彦明 郭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方圆(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1
技术公布日:
20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