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


背景技术:



2.医用试管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需要贴附标签进行标识。由于医用试管在使用时经常会与液体接触,容易导致标签潮湿损坏,从而导致印刷内容模糊,使的标签丧失原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本实用新型的标签不仅防水,而且便于剥离和贴附。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印刷层、保护层和防刮层,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防护层、粘接层和离型层,所述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防护层和所述离型层连接的剥离区,所述剥离区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基层、印刷层、保护层、防刮层、防护层和离型层的贯通孔。
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用于保护基层以及基层上的印刷层,以减少印刷层和基层与液体接触,防刮层用于保护医疗标签的表面,以防止试管在移动时导致医疗标签表面划伤,而影响医疗标签上的印刷层,而剥离区的设计不仅便于分离离型层,而且便于试管塞连接带上的连接头与贯通孔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层采用条型的铜版纸。
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印刷。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印刷层为印刷在所述基层上的说明区、二维码区和条码区。
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说明区用于印刷试管的使用说明,二维码区可用于印刷联网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后连接系统,以查看或输入试管使用信息和记录,条码区用于印刷条形码,以通过条形码反馈试管的信息。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为覆膜在所述基层和所述印刷层上的pe薄膜,所述pe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6-0.1mm。
1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保护基层以及基层上的印刷层,防止基层和印刷层接触液体。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刮层为涂布在所述保护层上的纳米涂层。
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一是用于医疗标签的防静电,二是用于增加医疗标签表面的强度,防止产生划痕,影响标签的使用,而纳米涂层由uv胶和纳米级氧化锌混合而成。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层为覆膜在所述基层上的pvc薄膜,所述pvc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8-0.12mm。
1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保护基层,防止医疗标签在剥离时损坏基层。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接层为涂布于所述防护层上的不干胶。
1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医疗标签剥离和粘附。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剥离区设为条型剥离区,所述贯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条型剥离区上的腰型孔。
2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与试管塞上的连接带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保护基层和印刷层,防止基层和印刷层损坏,而且便于剥离和贴附。
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说明:基层1,印刷层2,说明区201,二维码区202,条码区203,保护层3,防刮层4,防护层5,粘接层6和,离型层7,剥离区8,贯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9.实施例:
30.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参照图1和图2,包括基层1,基层1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印刷层2、保护层3和防刮层4,基层1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防护层5、粘接层6和离型层7,粘接层6的一侧设置有与防护层5和离型层7连接的剥离区8,剥离区8上开设有贯通基层1、印刷层2、保护层3、防刮层4、防护层5和离型层6的贯通孔9。在本实施例中,基层1采用便于印刷的条型铜版纸,印刷层2为印刷在基层1上的说明区201、二维码区202和条码区203,说明区201用于印刷试管的使用说明,二维码区202可用于印刷联网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后连接系统,以查看或输入试管使用信息和记录,条码区203用于印刷条形码,以通过条形码反馈试管的信息,剥离区8设为条型剥离区,贯通孔9为开设在条型剥离区上的腰型孔,用于与试管塞上的连接带接头进行连接。
31.用于保护基层1以及基层1上的印刷层2,防止基层1和印刷层2接触液体,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3为覆膜在基层1和印刷层2上的pe薄膜,pe薄膜通过热熔胶覆膜在基层1和印刷层2上,保护层3的厚度设置在0.06mm。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层3可为覆膜在基层1和印刷层2上的pvc薄膜, 保护层3的厚度可设置在0.06-0.1mm。
32.为了防止医疗标签产生防静,以及防止医疗标签表面产生划痕,影响标签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防刮层4采用涂布在保护层3上的纳米涂层,而纳米涂层由uv胶和纳米级氧化锌混合而成。在其它实施例中,纳米涂层可由uv胶和纳米级氧化铁混合而成。
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防护层5为覆膜在基层1上的pvc薄膜,pvc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8-0.12mm。
34.用于保护基层1,防止医疗标签在剥离时损坏基层1。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5为覆膜在基层1上的pvc薄膜,pvc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8mm。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层5可为覆膜在基层1上的pe薄膜,pe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8-0.12mm
35.为了便于医疗标签剥离和粘附。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6采用涂布于防护层5上的不干胶。
36.具体的,保护层3用于保护基层1以及基层1上的印刷层2,以减少印刷层2和基层1与液体接触,防刮层4用于保护医疗标签的表面,以防止试管在移动时导致医疗标签表面划伤,而影响医疗标签上的印刷层2,而剥离区8的设计不仅便于分离离型层7,而且便于试管塞连接带上的连接头与贯通孔9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剥离区8将医疗标签上的离型层7分离,然后将本标签粘附于试管指定的位置,并将试管塞连接带上的连接头插入到贯通孔9中进行固定,以便于试管塞能够塞入到试管口。由于本标签是通过不干胶与试管粘附,可在使用后通过剥离区8将本标签从试管上揭除,进行试管回收。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印刷层(2)、保护层(3)和防刮层(4),所述基层(1)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防护层(5)、粘接层(6)和离型层(7),所述粘接层(6)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防护层(5)和所述离型层(7)连接的剥离区(8),所述剥离区(8)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基层(1)、印刷层(2)、保护层(3)、防刮层(4)、防护层(5)和离型层(7)的贯通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采用条型的铜版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2)为印刷在所述基层(1)上的说明区(201)、二维码区(202)和条码区(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3)为覆膜在所述基层(1)和所述印刷层(2)上的pe薄膜,所述pe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6-0.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层(4)为涂布在所述保护层(3)上的纳米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5)为覆膜在所述基层(1)上的pvc薄膜,所述pvc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8-0.1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6)为涂布于所述防护层(5)上的不干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区(8)设为条型剥离区,所述贯通孔(9)为设置在所述条型剥离区上的腰型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用医疗标签,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印刷层、保护层和防刮层,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依次设置有防护层、粘接层和离型层,所述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防护层和所述离型层连接的剥离区,所述剥离区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基层、印刷层、保护层、防刮层、防护层和离型层的贯通孔。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保护基层和印刷层,防止基层和印刷层损坏,而且便于剥离和贴附。便于剥离和贴附。便于剥离和贴附。


技术研发人员:

曹久 曹远 常啟荣 陈玲侠 曹凤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久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19:4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3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基层   试管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