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家用燃气灶,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灶具大小不同,各品牌、厂家灶具的底壳大小不一,用户在进行更换时,原灶台上的开孔经常出现偏大的情况,导致灶具的面板在过大的开孔位置受力大,从而导致系列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通过在燃气灶装置上加装支架组件,实现大孔安装辅助,从而可适应大开孔的灶台。
4.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用于安装在灶台的开孔处,其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面板、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下端、所述底壳侧壁的外部安装支架组件;
6.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钉;
7.所述第一支架从上到下包括水平连接部、竖直部和水平底架,所述水平连接部水平向外延伸并安装于所述面板下方,其顶端面与面板的底端面相接触,且水平连接部两端分别长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安装于所述底壳侧壁外部,且竖直部上下的高度小于底壳上下的高度、其前后的宽度与底壳前后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水平底架连接至所述底壳;
8.所述第二支架为倾倒的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和纵向部,所述横向部上开设长腰孔,两个螺钉穿过所述长腰孔将第二支架安装于第一支架竖直部外部的一侧,且横向部探出第一支架的竖直部,使纵向部向底壳的方向延伸。
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与第一支架水平连接部的底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架横向部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架竖直部前后的宽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竖直部未安装第二支架的一侧安装一个螺钉,其与穿过第二支架长腰孔的两个螺钉将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壳侧壁外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横向部探出第一支架竖直部的长度可调节,通过松动安装在长腰孔上的螺钉可推动第二支架,使探出的部位伸长或缩短。
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长腰孔的开孔长度、开设位置与第二支架的横向部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宽度、以及水平向外延伸的部分均小于所接触的所述灶具面板的宽度或向外延伸出的长度(即面板可以将水平连接部完全盖住);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宽度大于灶台开孔的宽度。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水平底架设有弧形的、与所述底壳相适配的卡爪结构。
15.优选的,所述灶具上安装两个支架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壳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外部,且相互对称。这样灶具的左右都可以调节和支撑面板,解决面板受力问题。所述第二
支架或者位于第一支架的前侧,或者位于第一支架的后侧。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装置,在灶具底壳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安装支架组件,当灶台上的开孔大于灶具的底壳时,可实现大孔安装辅助,基于灶具的最小底壳和面板的最大外形尺寸进行设计,使第一支架可支撑于面板底部、第二支架可伸缩调节,支架组件、底壳分担一部分受力,减少面板承重,避免出现系列故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装置的侧视图;
19.图2为安装的支架组件侧视图;
20.图3为支架组件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灶台;2-灶具,21-底壳,22-面板;3-支架组件;4-第一支架,41-水平连接部,42-竖直部,43-水平底架;5-第二支架,51-横向部,52-纵向部,53-长腰孔;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的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术语“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包括灶具2,所述灶具包括面板22、底壳21,当灶台上的开孔过大时,在所述面板22下端、所述底壳21侧壁的外部安装支架组件3。
26.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螺钉6;
27.如图3所示,为了更清楚看清支架组件的结构,将支架组件翻转后进行展示。所述第一支架4通过螺钉6安装于所述面板22下端、所述底壳21侧壁的外部,第一支架4从上到下包括水平连接部41、竖直部42和水平底架43,所述水平连接部41水平向外延伸并安装于所述面板22下方,其顶端面与面板22的底端面相接触,且水平连接部41两端分别长于所述竖直部42,所述竖直部42安装于所述底壳21侧壁外部,所述水平底架43设有与所述底壳21接触部位相适配的弧形的卡爪结构,该卡爪结构托住底壳21,分担一部分受力。
28.所述第二支架5安装于第一支架4的前侧。第二支架5为倾倒的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51和纵向部52,所述横向部51上开设长腰孔53,两个螺钉6穿过所述长腰孔53将第二支架5安装于第一支架4竖直部42外侧的一端,且横向部51探出第一支架4的竖直部42,使纵向部52向底壳21的方向延伸。穿过长腰孔53的两个螺钉6还穿过第一支架4、底壳21,第一支架、底壳21上均有适配的螺孔,可以将第一支架的前端固定在底壳21上。
29.所述第二支架5的顶端与第一支架4水平连接部41的底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架5横向部51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架4竖直部42的宽度。
30.第二支架5的横向部51探出第一支架4竖直部42的长度可调节,通过松动安装在长腰孔上的螺钉就可推动第二支架5,使探出的部位伸长或缩短,进行匹配尺寸调节。长腰孔53的开孔长度、开设位置与第二支架5的横向部51相适配,其长度大于整个横向部51长度的一半,开设于横向部51上下高度的中间,其位置偏向于探出部位相对的一侧。螺钉6的大小与长腰孔53的大小适配,两个螺钉分散开,拧紧时可使第二支架5固定,拧松时可,推动第二支架5,使探出部位伸长或缩短。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接触面是光滑的。
31.所述第一支架4的竖直部42后侧安装一个螺钉6,其与穿过第二支架5长腰孔53的两个螺钉6即共三个螺钉将第一支架4固定于所述底壳21侧壁外部。
32.第一支架4水平连接部41的宽度、以及水平向外延伸的部分均小于所述灶具2面板22的宽度或长度;所述水平连接部41的宽度大于灶台1开孔的宽度,这样可以使水平连接部41横置在灶台上。第二支架5横向部上下的高度与灶台的厚度相同,第二支架5的纵向部52比较短,与横向部51形成90度夹角,用于抵住灶台1,同时也可以对水平连接部41起到支撑的作用。
33.所述灶具2上安装两个支架组件3,分别位于所述底壳21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外部,且相互对称。这样两端都可以调节和支撑面板22,解决面板22受力问题。
34.安装使用方法:
35.当灶台1上安装灶具的开孔过大时,可以将灶具2底壳21的后端接触灶台1,所述底壳21的前端空出一块距离,第一支架1前侧安装第二支架5。假设开孔的宽度为l,第一支架4竖直部与灶台1之间的距离为d,第一支架4的水平连接部41的宽度大于l,可以水平支撑于灶台1上,调节第二支架5横向部51探出第一支架4竖直部42的长度,使第二支架5纵向部52正好抵住灶台1,实现安装辅助。
36.不同用户家在更换时,由于l、d的大小可能不一样,第二支架5横向部51探出第一支架4竖直部42的长度可根据d的大小确定。通过结构实现一定强度的支架组件,可采用相应金属板材、金属板材加表面处理等。
37.实施例2
38.所述第二支架5安装于第一支架4的后侧,可以将灶具2底壳21的前端接触灶台1,所述底壳21的后端空出一块距离,通过调节第二支架5探出竖直部42的长度,实现安装辅助。其他同实施例1。
39.当灶台1上的开孔小的时候,可直接安装(不使用此支架组件)。
4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他未述及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加上电路连接亦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4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本实用新型仅包含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面板、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下端、所述底壳侧壁的外部安装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钉;所述第一支架从上到下包括水平连接部、竖直部和水平底架,所述水平连接部水平向外延伸并安装于所述面板下方,其顶端面与面板的底端面相接触,且水平连接部两端分别长于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安装于所述底壳侧壁外部,且竖直部的高度小于底壳的高度、其前后的宽度与底壳前后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水平底架连接至所述底壳;所述第二支架为倾倒的l型结构,包括横向部和纵向部,所述横向部上开设长腰孔,两个螺钉穿过所述长腰孔将第二支架安装于第一支架竖直部外部的一侧,且横向部探出第一支架的竖直部,使纵向部向底壳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与第一支架水平连接部的底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支架的横向部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竖直部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竖直部未安装第二支架的一侧安装一个螺钉,其与穿过第二支架长腰孔的两个螺钉将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壳侧壁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横向部探出第一支架竖直部的长度可调节,通过松动安装在长腰孔上的螺钉可推动第二支架,使探出的部位伸长或缩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腰孔的开孔长度、开设位置与第二支架的横向部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宽度、以及水平向外延伸的部分均小于所述灶具面板的宽度或向外延伸出的长度;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宽度大于灶台开孔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架设有弧形的、与所述底壳相适配的卡爪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上安装两个支架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壳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外部,且相互对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开孔的燃气灶装置。该燃气灶装置包括灶具,所述灶具包括面板、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下端、所述底壳侧壁的外部安装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螺钉;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面板下方,其顶端面与面板的底端面相接触,其底部连接至所述底壳;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第一支架外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装置,在灶具底壳的左右两侧外部分别对称地安装支架组件,当灶台上的开孔大于灶具的底壳时,可实现大孔安装辅助,使支架组件、底壳分担一部分受力,减少面板承重,避免出现系列故障。现系列故障。现系列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

郑培伟 宿元星 何贵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3-01-05 12:4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2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支架   所述   灶具   水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