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 210057831 u 公开了一种烷基吡啶合成尾气余热利用装置,解决现有技中采用循环水对吸收液进行降温,不仅不能充分利用低品质余热,还消耗大量循环水,增加了分离过程能耗,部分工艺将该部分废热用于其他设施,但受生产调度影响,余热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3.目前,在吡啶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一般具有较高的温度,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循环水进行降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循环水,增加了分离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
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箱、换热机构、两个回流机构,气体排放管与过滤箱的顶端连接,过滤箱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的顶端连接,回流机构的底端侧部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的侧部连接,回流机构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过滤箱的侧部连接,换热机构的底端设置排出管。
6.具体的,所述的回流机构包括带有防水电机的丝杆、长条箱,丝杆的防水电机安装于长条箱的顶端一侧内壁上,长条箱内配合设有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第一阻挡板与第二阻挡板相对端之间铰接连接,第一阻挡板的顶端后部开设螺孔,丝杆穿过螺孔,第二阻挡板顶端开设滑槽,滑槽内配合设有滑块,第一阻挡板顶端安装防水伸缩杆,防水伸缩杆的移动端通过连接杆与滑块铰接连接。
7.具体的,所述的回流机构还包括导向杆,第一阻挡板的顶部前端开设通孔,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长条箱的上下两端内壁连接,导向杆穿过通孔。
8.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箱内配合设有多组过滤组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高温气体通过气体排放管排入至过滤箱内,通过过滤箱的过滤功能,对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换热机构内,在换热机构内进行热交换,在换热机构内高温气体从上往下流动,气体的稳定逐渐降低,此时通过管道进入回流机构内,两个回流机构可以以间隔的方式将温度已降低的气体再次输送到过滤箱内,此时温度较低的气体与高温的气体混合,向换热机构内排入的气体为高温气体,而且通过向过滤箱内排放已利用余热的气体,可以将过滤箱内的高温气体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少了后续中循环水的消耗,也便于后续工序中的操作。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图5是俯视状态下第一阻挡板与第二阻挡板的使用状态图。
12.附图标记1、过滤箱;2、换热机构;3、回流机构;4、丝杆;5、长条箱;6、第一阻挡板;7、第二阻挡板;8、螺孔;9、滑槽;10、滑块;11、防水伸缩杆;12、连接杆;13、导向杆;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过滤箱1、换热机构2、两个回流机构3,气体排放管与过滤箱1的顶端连接,过滤箱1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2的顶端连接,回流机构3的底端侧部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2的侧部连接,两个回流机构3分别位于换热机构2的两侧,回流机构3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过滤箱1的侧部连接,换热机构2的底端设置排出管,对于部分气体不再进行使用,通过换热机构2底端的排出管排出,换热机构2为现有公知技术,故不再进行详细赘述。高温气体通过气体排放管排入至过滤箱1内,通过过滤箱1的过滤功能,对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换热机构2内,在换热机构2内进行热交换,在换热机构2内高温气体从上往下流动,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此时通过管道进入回流机构3内,两个回流机构3可以以间隔的方式将温度已降低的气体再次输送到过滤箱1内,即一个回流机构3将温度已降低的气体输送到过滤箱1内,另一个回流机构内此时进行存储气体操作,此时温度较低的气体与高温的气体混合,混合后过滤箱1内的气体温度,虽然得到降低,但温度还是处于一定的高温状态,向换热机构2内排入的气体为还是具有较高温度的高温气体,利用现有的换热机构2对高温气体进行冷热交换,在换热机构2内,高温气体温度逐渐降低,然后排入至回流机构3内,回流机构3向过滤箱1内排放已利用余热的气体,即向过滤箱1排放的气体温度已经降低,降低的气体与过滤箱1内的高温气体混合后,可以将过滤箱1内的高温气体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少了后续中循环水的消耗,也便于后续工序中的操作。
15.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回流机构3包括带有防水电机的丝杆4、长条箱5,丝杆4的防水电机安装于长条箱5的顶端一侧内壁上,长条箱5内配合设有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第一阻挡板6与第二阻挡板7相对端之间铰接连接,即第一阻挡板6的左侧与第二阻挡板7的右侧之间铰接连接,由附图5可以看出连接关系,第一阻挡板6的顶端后部开设螺孔8,(由俯视状态的附图3可知,第一阻挡板6的顶端后部为第一阻挡板6的顶面后方,)丝杆4穿过螺孔8,第二阻挡板7顶端开设滑槽9,滑槽9内配合设有滑块10,第一阻挡板6顶端安装防水伸缩杆11,防水伸缩杆11的移动端通过连接杆12与滑块10铰接连接。长条箱5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2连接,长条箱5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过滤箱1的侧部连接,第一阻挡板6与第二阻
挡板7的前后两端均与长条箱5的前后两端内壁接触,即第一阻挡板6的前端面与长条箱5的前端内壁接触,第一阻挡板6的后端面与长条箱5的后端内壁接触,第二阻挡板7不论竖直放置还是水平放置时,第二阻挡板7的前端面均与长条箱5的前端内壁接触,第二阻挡板7的后端面与长条箱5的后端内壁接触,具体可见附图5,第一阻挡板6的一侧与长条箱5的一侧内壁接触,第二阻挡板7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阻挡板7的一侧与长条箱5的另一侧内壁接触,滑块10始终在滑槽9内移动,第二阻挡板7处于水平状态时,即防水伸缩杆11处于伸展状态,丝杆4在防水电机的带动下,丝杆4与螺孔8螺纹配合,带动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向上移动,将处于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上方的气体向过滤箱1内推动,同时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又将换热机构2内的气体向长条箱5内吸入,从而达到多重效果,在移动长条箱5内上方后,上部空间中的气体排入到过滤箱1内,此时防水伸缩杆11收缩,拉动连接杆12移动,滑块10在滑槽9内移动,将第二阻挡板7翻折,此时丝杆4反向转动,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向下移动,同时下部空间中的气体越过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向上流动,此时第二阻挡板7处于竖向状态,第二阻挡板7与长条箱5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可以通过,第二阻挡板7处于水平状态时,即与第一阻挡板6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第一阻挡板6与第二阻挡板7可以将长条箱5分割成两个腔体,第一阻挡板6移动到长条箱5内下方后,第二阻挡板7再次翻折至水平状态,再次将长条箱5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再次上述步骤操作;通过上述步骤操作,可以将温度变低的气体混入至过滤过程中处于高温的气体中,使气体再次处于高温状态,而且温度较低的气体与温度较高的气体混合后,又对温度较高的气体产生了一定的降温效果,避免温度较高的气体对后续工艺中产生影响,并且通过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的推入,可以避免气体大量流入,避免过滤箱1内空间不足。
1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回流机构3还包括导向杆13,第一阻挡板6的顶部前端开设通孔14,导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长条箱5的上下两端内壁连接,导向杆13穿过通孔14。通过导向杆13与通孔14的配合,可以避免第一阻挡板6在移动中发生偏移,同时也使结构更为稳定,使用效果更佳。
17.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过滤箱1内配合设有多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可选取现有公知技术中的过滤设备,多组过滤组件将气体排放管排出的吡啶高温气体中所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使气体洁净。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箱(1)、换热机构(2)、两个回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排放管与过滤箱(1)的顶端连接,过滤箱(1)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2)的顶端连接,回流机构(3)的底端侧部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2)的侧部连接,回流机构(3)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过滤箱(1)的侧部连接,换热机构(2)的底端设置排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机构(3)包括带有防水电机的丝杆(4)、长条箱(5),丝杆(4)的防水电机安装于长条箱(5)的顶端一侧内壁上,长条箱(5)内配合设有第一阻挡板(6)、第二阻挡板(7),第一阻挡板(6)与第二阻挡板(7)相对端之间铰接连接,第一阻挡板(6)的顶端后部开设螺孔(8),丝杆(4)穿过螺孔(8),第二阻挡板(7)顶端开设滑槽(9),滑槽(9)内配合设有滑块(10),第一阻挡板(6)顶端安装防水伸缩杆(11),防水伸缩杆(11)的移动端通过连接杆(12)与滑块(10)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机构(3)还包括导向杆(13),第一阻挡板(6)的顶部前端开设通孔(14),导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长条箱(5)的上下两端内壁连接,导向杆(13)穿过通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1)内配合设有多组过滤组件。

技术总结


一种吡啶余热利用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换热机构、两个回流机构,气体排放管与过滤箱的顶端连接,过滤箱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的顶端连接,回流机构的底端侧部通过管道与换热机构的侧部连接,回流机构的顶端通过管道与过滤箱的侧部连接,换热机构的底端设置排出管,可以将过滤箱内的高温气体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少了后续中循环水的消耗,也便于后续工序中的操作。也便于后续工序中的操作。也便于后续工序中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张玲 栾秀丽 迟艳艳 杨金萍 范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福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1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3-01-05 10:5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2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体   机构   长条   换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