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线束贴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汽车线束
标签纸粘贴常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为克服人工作业时贴标效率低、不良率高的缺陷,自动贴标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线材生产厂商,其作用在于将标签纸上的标签贴合到线束上。现有技术的自动贴标机效率低,贴标位置的准确性不够,牢固度低,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贴标扫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微调光纤感应器位置的自动贴标签装置。
4.为实现上述改进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包括;
5.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标签剥离机构、扫码机构和标签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标签纸剥离,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标签固定装置用于将剥离的标签贴合到线束上并进行缠绕;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竖向安装板、第二竖向向安装板、第三竖向向安装板和第四竖安装板;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板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
8.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基板,第一滑动固定基板、水平固定轮子组、垂直固定轮子组,线束贴标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基板固定于第一第一竖向安装板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固定基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水平固定轮子组固定于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一滑动固定基板表面,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固定基板相对第一固定基板调节所固定线束的张紧程度;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于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顶壁设置有防止线束脱轨的凹槽,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用于线束贴标时线束的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包括标第一伺服电机、签放料盘、收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标签放料盘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导向辊、剥离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标签放料盘、导向辊、剥离器和收料机构相互配合形成标签纸移动轨迹。
10.进一步的,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扫码、第一
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第一标签遮挡板、第二标签遮挡板、第一标签放置板、第二标签放置板、第三标签放置板和气缸控制器;所述扫码固定于第二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并排固定于第四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标签放置板、第二标签放置板、第三标签放置板分边设置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顶端,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并排固定于第三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标签遮挡
板、第二标签遮挡板分边设置于第四气缸、第五气缸顶端。
11.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固定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轮、转盘、偏心轮、偏心轮固定件、贴标固件和第六气缸,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二竖向安装板上,通过皮带于传动轮相连,所述传动轮连接转盘,传动轮和转盘同心转动;所述转盘上设置可供偏心轮固定件滑动的第二滑轨,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轮固定件固定于转盘上侧,所述贴标固件固定于转盘上,可绕中部连接轴在转盘上转动,工作状态时,气缸下降,贴标固件下端将标签与线束贴合,通过于偏心轮的配合可将标签纸完整的缠绕和固定在线束上;所述第六气缸固定与第二竖向安装板上,可控制贴标固件的工作状态;所述贴标固件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线束的定位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了贴标的速度,利用标签剥离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剥离的效果,避免将标签弄脏,影响标签的粘度,利用标签扫码机构以及标签固定装置可以保证标签牢固的同时,增加贴标位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签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固定架10;线束固定装置20;标签剥离机构30;扫码机构40;标签固定装置50;
23.第一竖向安装板101;第一固定基板201;第一滑动固定基板202;水平固定轮子组 203;垂直固定轮子组204;线束贴标固定板205;第一伺服电机301;签放料盘302;收料机构303;导向辊304;剥离器305;扫码401;第一气缸411;第二气缸412;第三气缸413;第四气缸414;第五气缸415;第一标签遮挡板421;第二标签遮挡板422;第一标签放置板431;第二标签放置板432;第三标签放置板433;气缸控制器402;第二伺服电机501;传动轮502;转盘503;偏心轮504;偏心轮固定件505;贴标固件506;第六气缸507;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6所示,
26.为实现上述改进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包括;
27.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标签剥离机构、扫码机构和标签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标签纸剥离,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标签固定装置用于将剥离的标签贴合到线束上并进行缠绕;
28.固定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竖向安装板101、第二竖向向安装板102、第三竖向向安装板103和第四竖安装板104;
29.第一竖向安装板101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
30.线束固定装置20包括第一固定基板201,第一滑动固定基板202、水平固定轮子组203、垂直固定轮子组204,线束贴标固定板205。所述第一固定基板201固定于第一第一竖向安装板101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201的上表面设置有沿z轴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固定基板202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水平固定轮子组203固定于第一固定基板201和第一滑动固定基板202表面,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固定基板202相对第一固定基板201调节所固定线束的张紧程度。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205与第一固定板基板201相连,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205侧面设置有通孔,线束从通孔穿过。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205顶壁设置有防止线束脱轨的凹槽,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用于线束贴标时线束的固定。
31.标签剥离机构30包括标第一伺服电机301、签放料盘302、收料机构303、设置在所述标签放料盘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导向辊304、剥离器30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标签放料盘、导向辊、剥离器和收料机构相互配合形成标签纸移动轨迹,剥离的标签纸置于标签放置板上。
32.扫码机构40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扫码401、第一气缸411、第二气缸412、第三气缸413、第四气缸414、第五气缸415、第一标签遮挡板421、第二标签遮挡板422、第一标签放置板431、第二标签放置板432、第三标签放置板433和气缸控制器402。所述扫码固定于第二竖向安装板102,所述第一气缸411、第二气缸 412、第三气缸413并排固定于第四竖向安装板103,所述第一标签放置板431、第二标签放置板432、第三标签放置板433分边设置于第一气缸411、第二气缸412、第三气缸顶端 413,所述第四气缸414、第五气缸415并排固定于第三竖向向安装板103,所述第一标签遮挡板421、第二标签遮挡板422分边设置于第四气缸414、第五气缸415顶端,所述标签放置板顶壁设置有防止线束脱轨的凹槽。通过标签放置板、线束贴标固定板和气缸的配合可将标签一端贴合于线束表面。
33.标签固定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01、传动轮502、转盘503、偏心轮504、偏心轮固
定件505、贴标固件506和第六气缸507,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1固定于第二竖向安装板 102上,通过皮带与传动轮502相连,所述传动轮502连接转盘503,传动轮502和转盘 503同心转动。所述转盘503上设置可供偏心轮504固定件滑动的滑轨,所述偏心轮504 通过偏心轮固定件505固定于转盘上侧,所述贴标固件506固定于转盘503上,可绕中部连接轴在转盘上转动,工作状态时,第六气缸507,贴标固件206下端将标签于线束贴合,通过于偏心轮的配合可将标签完整的缠绕和固定在线束上。所述第六气缸507固定于第二竖向安装板102上,可控制贴标固件506的工作状态。所述贴标固件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线束的定位槽。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标签剥离机构、扫码机构和标签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标签纸剥离,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标签固定装置用于将剥离的标签纸贴合到线束上并进行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竖向安装板、第二竖向向安装板、第三竖向向安装板和第四竖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安装板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基板,第一滑动固定基板、水平固定轮子组、垂直固定轮子组,线束贴标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基板固定于第一第一竖向安装板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基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固定基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水平固定轮子组固定于第一固定基板和第一滑动固定基板表面,通过设置第一滑动固定基板相对第一固定基板调节所固定线束的张紧程度;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于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顶壁设置有防止线束脱轨的凹槽,所述线束贴标固定板用于线束贴标时线束的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剥离机构包括标第一伺服电机、签放料盘、收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标签放料盘和所述收料机构之间的导向辊、剥离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标签放料盘、导向辊、剥离器和收料机构相互配合形成标签纸移动轨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扫码、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第一标签遮挡板、第二标签遮挡板、第一标签放置板、第二标签放置板、第三标签放置板和气缸控制器;所述扫码固定于第二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并排固定于第四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标签放置板、第二标签放置板、第三标签放置板分边设置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顶端,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并排固定于第三竖向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标签遮挡板、第二标签遮挡板分边设置于第四气缸、第五气缸顶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固定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轮、转盘、偏心轮、偏心轮固定件、贴标固件和第六气缸,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二竖向安装板上,通过皮带于传动轮相连,所述传动轮连接转盘,传动轮和转盘同心转动;所述转盘上设置可供偏心轮固定件滑动的第二滑轨,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轮固定件固定于转盘上侧,所述贴标固件固定于转盘上,可绕中部连接轴在转盘上转动,工作状态时,气缸下降,贴标固件下端将标签于线束贴合,通过于偏心轮的配合可将标签完整的缠绕和固定在线束上;所述第六气缸固定与第二竖向安装板上,可控制贴标固件的工作状态;所述贴标固件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线束的定位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线束固定装置、标签剥离机构、扫码机构和标签固定装置,所述线束固定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对线束进行固定和线束导入,所述标签剥离机构用于签纸剥离,所述扫码机构用于感应并控制所述标签纸位置,所述标签固定装置用于将剥离的标签贴合到线束上并进行缠绕。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贴标扫码装置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了贴标的速度,利用标签剥离机构可以实现自动剥离的效果,避免将标签弄脏,影响标签的粘度,利用标签扫码机构以及标签固定装置可以保证标签牢固的同时,增加贴标位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钟耿南 倪友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德益技术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7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