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ih加热的电饭煲,ih电压力锅,由于线圈盘绕线等条件限制,内胆和线圈盘,支撑环组成半封闭腔体,此腔体主要以辐射散热为主。ih加热的内胆外层大多为铁基的金属,导热效果差,这样的结果是内胆加热受热后温度升高散热却很慢。同时内胆热量聚集于磁力线分布范围,内胆底部和侧壁温度不均匀,内胆中的食物受热不均。以上情况都会导致煮饭上下层受热不一致,且底部米饭更容易过熟结膜粘在锅底。以往的内胆都需要于内胆内表面喷涂不粘涂料实现不粘锅效果。由于涂料本身的特性,长期使用后会自然脱落,脱落后不粘效果变差,涂料里层的金属介质,如铝等有害物质析出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不粘锅烹饪器具的内胆需要涂覆不沾涂层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内胆;所述锅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纳腔底部的线盘架,所述锅体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风扇
6.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上具有进风口以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容纳腔。
7.风扇能够带动安装腔中的空气流动并使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容纳腔,气流进一步在容纳腔中从下往上流动,内胆底部的热量部分传递给气流,从而降低内胆底部的温度,气流将热量传递到内胆温度较低侧部,使得内胆的侧部和底部温度趋于平衡,使得内胆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
8.内胆在正常烹饪米饭过程中会在内胆的内表面形成淀粉结膜,当内胆的内表面的温度超过140摄氏度且持续超过1分钟,淀粉膜的粘稠度会增加,强力贴附在内胆的表面,造成粘锅。在整个米饭加热过程中,内胆内表面温度控制于105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使米浆结膜黏稠度不高,不足以达到粘锅的程度,从而达成不沾的目的。通过进风口进入容纳腔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内胆底部的温度,有效避免粘锅现象。
9.优选的,所述锅盖和所述锅体之间具有出风间隙,以使所述容纳腔和锅体外径连通。这样进入容纳腔的气流能够及时从出风间隙流出,保证容纳腔中的气流循环,起到持续的散热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金属外壳、支撑环和中框,所述支撑环和/或中框上设有出风口,以使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金属外壳的内侧空间连通。金属外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气流在金属外壳的内侧空间与金属外壳接触,通过金属外壳将热量导出。
11.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中设有电源板,所述风扇包括朝向所述电源板吹风的第一风
扇;这样无需额外的风扇,节省成本。
12.或者,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朝向所述进风口吹风。第二风扇能够针对性地向进风口吹风,提高进风口的进风量,便于更好地控制内胆的底部温度。
13.优选的,所述线盘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底壁的外周缘。这样能够错开绕线,避免绕线遮挡进风口。
14.优选的,所述线盘架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下表面形成导流槽,所述进风口处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导流槽便于将气流从进风口导入容纳腔。
15.优选的,所述线盘架上具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对应相邻凸起部的第二端,多个凸起部周向排布。这样便于气流进入容纳腔后螺旋上升,增加气流与内胆接触时长,便于气流和内胆充分进行热交换。
16.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从凸起部的第二端到凸起部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形成聚风效果,便于更多的气流能够进入到导流槽,气流以较快的速度流出出风口,有利于增加容纳腔中气流的流动性,使得内胆受热能够更加均匀。
17.或者,所述导流槽从凸起部的第二端到凸起部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增大。
18.优选的,所述线盘架的侧壁的内侧和/或所述内胆的外侧具有螺旋设置的旋风状凸筋。旋风状凸筋进一步提升容纳腔中的气流螺旋上升效果,增加气流与内胆接触时长和接触面,便于气流和内胆充分进行热交换。
19.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周围具有挡筋以阻挡线盘架内的液体从进风口流出。这样避免滴落到线盘架上表面的液体流到线盘架下方的绕线上。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通过进风口进入容纳腔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内胆底部的温度,有效避免粘锅现象,使得内胆的侧部和底部温度趋于平衡,使得内胆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21.图1为烹饪器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烹饪旗舰店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线盘架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线盘架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
26.图6为线盘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6中局部b的放大图;
28.图8为线盘架的第三角度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具有第二风扇的烹饪器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注说明:100、锅体;110、容纳腔;111、出风间隙;120、安装腔;130、电源板;140、第一风扇;150、第二风扇;160、中框;170、支撑环;180、外壳;200、锅盖;300、内胆;400、线盘架;410、进风口;420、绕线;430、凸起部;431、导流槽;440、凸筋;450、挡筋。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方案在电饭煲上的一种具体应用,本实用新型创新方案还可以应用在如电压力煲等烹饪器具上。
34.如图1-8所示,电饭煲包括锅体100和盖设在锅体100上的锅盖200,所述锅体100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中放置内胆300;所述锅体100包括构成所述容纳腔110底部的线盘架400,所述锅体100内具有安装腔120,所述安装腔120内设有风扇;所述线盘架400上具有进风口410以连通所述安装腔120和所述容纳腔110。
35.风扇能够带动安装腔120中的空气流动并使气流通过进风口410进入容纳腔110,气流进一步在容纳腔110中从下往上流动,内胆300底部的热量部分传递给气流,从而降低内胆300底部的温度,气流将热量传递到内胆300温度较低侧部,使得内胆300的侧部和底部温度趋于平衡,使得内胆300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图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
36.内胆300在正常烹饪米饭过程中会在内胆300的内表面形成淀粉结膜,当内胆300的内表面的温度超过140摄氏度且持续超过1分钟,淀粉膜的粘稠度会增加,强力贴附在内胆300的表面,造成粘锅。在整个米饭加热过程中,内胆300内表面温度控制于105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使米浆结膜黏稠度不高,不足以达到粘锅的程度,从而达成不沾的目的。通过进风口410进入容纳腔110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内胆300底部的温度,有效避免粘锅现象。
37.内胆300设有三层金属复合材料,外层为铁基导磁加热材料,中层为铝导热层,内表面和食物接触采用sus304不锈钢或钛等食品级金属材料。
38.如图1所示,所述锅盖200和所述锅体100之间具有出风间隙111,以使所述容纳腔110和锅体100外径连通。这样进入容纳腔110的气流能够及时从出风间隙111流出,保证容纳腔110中的气流循环,起到持续的散热效果。内胆300上具有翻边,翻边的局部具有支撑筋支撑在锅体100的上端。
39.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00包括金属外壳180、支撑环170和中框160,所述支撑环170和/或中框160上设有出风口,以使所述容纳腔110和所述金属外壳180的内侧空间连通。金属外壳18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气流在金属外壳180的内侧空间与金属外壳180接触,通过金属外壳180将热量导出。
40.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腔120中设有电源板130,所述风扇包括朝向所述电源板130吹风的第一风扇140;这样无需额外的风扇,节省成本。
41.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140和第二风扇150,所述第二风扇150朝向所述进风口410吹风。第二风扇150能够针对性地向进风口410吹风,提高进风口410的进风量,便于更好地控制内胆300的底部温度。或者第二风扇150朝线盘架400的中部吹,气流在线盘架400的中部向外扩散再从进风口410进入容纳腔110中。
42.如图3、4所示,所述线盘架400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进风口410位于所述底壁的外周缘。这样能够错开绕线420,避免绕线420遮挡进风口410。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在线盘架400的中部设置进风口410,或单独在线盘架400的中部设置进风口410。
43.如图3-8所示,所述线盘架400上设有凸起部430,所述凸起部430的下表面形成导
流槽431,所述进风口410处于所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导流槽431便于将气流从进风口410导入容纳腔110。
44.进一步的,所述线盘架400上具有多个凸起部430,所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对应相邻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多个凸起部430周向排布。这样便于气流进入容纳腔110后螺旋上升,增加气流与内胆300接触时长,便于气流和内胆300充分进行热交换。
45.如图3-5所示,所述导流槽431从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增大。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431从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形成聚风效果,便于更多的气流能够进入到导流槽431,气流以较快的速度流出出风口,有利于增加容纳腔110中气流的流动性,使得内胆300受热能够更加均匀。
46.如图4、6、8、9所示,所述线盘架400的侧壁的内侧和所述内胆300的外侧具有螺旋设置的旋风状凸筋440。旋风状凸筋440进一步提升容纳腔110中的气流螺旋上升效果,增加气流与内胆300接触时长和接触面,便于气流和内胆300充分进行热交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在线盘架400或内胆300上设置旋风状凸筋440。
47.如图5、7所示,所述进风口410的周围具有挡筋450以阻挡线盘架400内的液体从进风口410流出。这样避免滴落到线盘架400上表面的液体流到线盘架400下方的绕线420上。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盖设在锅体(100)上的锅盖(200),所述锅体(100)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110),所述容纳腔(110)中放置内胆(300);所述锅体(100)包括构成所述容纳腔(110)底部的线盘架(400),所述锅体(100)内具有安装腔(120),所述安装腔(120)内设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400)上具有进风口(410)以连通所述安装腔(120)和所述容纳腔(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0)和所述锅体(100)之间具有出风间隙(111),以使所述容纳腔(110)和锅体(100)外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0)包括金属外壳(180)、支撑环(170)和中框(160),所述支撑环(170)和/或中框(160)上设有出风口,以使所述容纳腔(110)和所述金属外壳(180)的内侧空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20)中设有电源板(130),所述风扇包括朝向所述电源板(130)吹风的第一风扇(140);或者,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140)和第二风扇(150),所述第二风扇(150)朝向所述进风口(410)吹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400)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进风口(410)位于所述底壁的外周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400)上设有凸起部(430),所述凸起部(430)的下表面形成导流槽(431),所述进风口(410)处于所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400)上具有多个凸起部(430),所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对应相邻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多个凸起部(430)周向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31)从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或者,所述导流槽(431)从凸起部(430)的第二端到凸起部(430)的第一端的宽度逐渐增大。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架(400)的侧壁的内侧和/或所述内胆(300)的外侧具有螺旋设置的旋风状凸筋(440)。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10)的周围具有挡筋(450)以阻挡线盘架(400)内的液体从进风口(410)流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不粘锅烹饪器具的内胆需要涂覆不沾涂层的缺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放置内胆;所述锅体包括构成所述容纳腔底部的线盘架,所述锅体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风扇;所述线盘架上具有进风口以连通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容纳腔。通过进风口进入容纳腔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内胆底部的温度,有效避免粘锅现象,使得内胆的侧部和底部温度趋于平衡,使得内胆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使得内胆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使得内胆中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

陈合林 祝峰 辉 张剑 田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杭州爱仕达小家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8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22:2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2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内胆   气流   风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