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焊
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压路设备发动机
支架的拼焊工装。
背景技术:
2.压路设备就是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它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压路设备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适用于各种压实作业。
3.发动机总支架是压路设备中的最重要支架,它起到支撑、固定发动机的作用,发动机总支架包括发动机左支架与发动机右支架。发动机左支架与发动机右支架的拼焊速度以及拼焊质量直接影响着压路设备的生产速度以及装配质量。
4.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压路设备发动机左支架与发动机右支架的拼焊工装,工人根据自己的手工制作、拼焊出来的前车架会产生以下问题:尺寸不可控,质量好坏的标准无法统一,同时也需要工人耗费太多的精力,使得工作无法有效并且顺利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高质量地制造出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
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它包括工装
框架,在工装框架的上表面并沿着工装框架的中线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前端定位座、前中部固定板、中后部固定板与
后端定位座,在前端定位座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定位孔,在前中部固定板上开设有前中部固定板固定孔,在中后部固定板上开设有中后部固定板固定孔,在后端定位座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定位孔,在前中部固定板前方并靠近前中部固定板位置的工装框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前中部定位座,在前中部定位座上开设有前后向的前中部定位座定位孔,在对应前中部固定板与中后部固定板之间的工装框架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座,且前中部定位座与靠座均位于工装框架的中线的左侧或者右侧。
7.作为优选,在所述前端定位座的底板开设有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在工装框架上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安装孔,螺栓穿过前端定位座安装孔与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与前端定位座固定在一起。
8.作为优选,在所述后端定位座的底板开设有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在工装框架上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安装孔,螺栓穿过后端定位座安装孔与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与后端定位座固定在一起。
9.作为优选,在所述前中部定位座的底板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在工装框架上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螺栓穿过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与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与后端定位座固定在一起。
10.作为优选,所述前端定位座定位孔位置的前端定位座呈加宽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后端定位座定位孔位置的后端定位座呈加宽设置。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有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且生产的产品容易进行质量控制;
14.2、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5.3、对于产品的后续维护和更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本实用新型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如图1-4所示,它包括工装框架1,在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并沿着工装框架1的中线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前端定位座2、前中部固定板3、中后部固定板4与后端定位座5,在前端定位座2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定位孔2.1,在前中部固定板3上开设有前中部固定板固定孔3.1,在中后部固定板4上开设有中后部固定板固定孔4.1,在后端定位座5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定位孔5.1,在前中部固定板3前方并靠近前中部固定板3位置的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前中部定位座6,在前中部定位座6上开设有前后向的前中部定位座定位孔6.1,在对应前中部固定板3与中后部固定板4之间的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座7,且前中部定位座6与靠座7均位于工装框架1的中线的左侧。
22.在所述前端定位座2的底板开设有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2.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安装孔1.1,螺栓穿过前端定位座安装孔1.1与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2.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前端定位座2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前端定位座2在工装框架1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23.在所述后端定位座5的底板开设有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5.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安装孔1.2,螺栓穿过后端定位座安装孔1.2与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5.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后端定位座5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后端定位座5在工装框架1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24.在所述前中部定位座6的底板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6.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1.3,螺栓穿过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1.3与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6.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后端定位座5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前中部定位座6在工装框架1上的安装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25.所述前端定位座定位孔2.1位置的前端定位座2呈加宽设置。
26.所述后端定位座定位孔5.1位置的后端定位座5呈加宽设置。
27.工作时,将左侧前端定位板8.3通过前中部固定板固定孔3.1固定在前中部固定板3的左侧上表面,将左侧后端定位板8.4通过中后部固定板固定孔4.1固定在中后部固定板4的左侧上表面,将左侧整体连接件8.1的前端通过前端定位座定位孔2.1固定在前端定位座2的左侧面,左侧整体连接件8.1的后端通过后端定位座定位孔5.1固定在后端定位座5的左侧面,左侧整体连接件8.1的中部靠在靠座7上,将左侧前端支架定位板8.2通过前中部定位座定位孔6.1固定在前中部定位座6的后侧面,从而使左侧整体连接件8.1、左侧前端支架定位板8.2、左侧前端定位板8.3与左侧后端定位板8.4的相对位置确定下来,然后进行点焊,形成压路设备发动机左支架半成品,将压路设备发动机左支架半成品从工装上拆卸下来后进行整体焊接,得到压路设备发动机左支架。
28.将前中部定位座6与靠座7拆卸后安装在右侧的对应安装位置上,可将右侧整体连接件、右侧前端支架定位板、右侧前端定位板与右侧后端定位板的相对位置确定下来,然后进行点焊,形成压路设备发动机右支架半成品,将压路设备发动机右支架半成品从工装上拆卸下来后进行整体焊接,得到压路设备发动机右支架。
29.将压路设备发动机左支架与压路设备发动机右支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可以得到压路设备发动机总支架。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它包括工装框架(1),在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并沿着工装框架(1)的中线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前端定位座(2)、前中部固定板(3)、中后部固定板(4)与后端定位座(5),在前端定位座(2)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定位孔(2.1),在前中部固定板(3)上开设有前中部固定板固定孔(3.1),在中后部固定板(4)上开设有中后部固定板固定孔(4.1),在后端定位座(5)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定位孔(5.1),在前中部固定板(3)前方并靠近前中部固定板(3)位置的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前中部定位座(6),在前中部定位座(6)上开设有前后向的前中部定位座定位孔(6.1),在对应前中部固定板(3)与中后部固定板(4)之间的工装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座(7),且前中部定位座(6)与靠座(7)均位于工装框架(1)的中线的左侧或者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在所述前端定位座(2)的底板开设有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2.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安装孔(1.1),螺栓穿过前端定位座安装孔(1.1)与前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2.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前端定位座(2)固定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在所述后端定位座(5)的底板开设有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5.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安装孔(1.2),螺栓穿过后端定位座安装孔(1.2)与后端定位座调节腰形孔(5.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后端定位座(5)固定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在所述前中部定位座(6)的底板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6.2);在工装框架(1)上开设有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1.3),螺栓穿过前中部定位座安装孔(1.3)与前中部定位座调节腰形孔(6.2)并通过螺母将工装框架(1)与后端定位座(5)固定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开设有前端定位座定位孔(2.1)位置的前端定位座(2)呈加宽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其特征是:开设有后端定位座定位孔(5.1)位置的后端定位座(5)呈加宽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设备发动机支架的拼焊工装,在工装框架的上表面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前端定位座、前中部以及中后部固定板与后端定位座,在前端定位座的左、右侧面开设有定位孔,在前中部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在中后部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在后端定位座的左、右侧面开设有定位孔,在前中部固定板前方并靠近前中部固定板位置的工装框架的上表面固定有前中部定位座,在前中部定位座上开设有定位孔,在对应前中部、中后部固定板之间的工装框架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座。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有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且容易进行质量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于产品的后续维护和更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维护和更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维护和更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
杨军 罗立龙 刘桢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柯马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9
技术公布日:
2023/1/3